
兰州市2020版八年级第一次月考(3月)语文试题(I)卷.doc
8页兰州市2020版八年级第一次月考(3月)语文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B.看到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本山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D.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2 . 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④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我的文字直截了当,美丽得多?⑤“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⑥“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撩逗酒姑娘了A.③①⑥②⑤④B.③⑤②⑥①④C.③⑥①②⑤④D.③②①⑥⑤④二、字词书写3 .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掺和(____)(2)晕眩(____)(3)nüè(_____)待(4)荒(_____)不经4 .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黄晕(______) (2)zhù (______)蓄 (3)粗犷(______) (4)jué(______) 别三、现代文阅读阅读《十二生肖兽首是谁设计的》,回答问题十二生肖兽首是谁设计的①前些日子在某报见到一段文字:“资料表明,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水力钟的喷泉的一部分,十二生肖兽首以水报时这组铜像由欧洲传教士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法国人蒋友仁设计监修,宫廷匠师制作后又发现各种报刊等宣传媒体虽文字稍有不同(有的还增加了动人故事情节),但都认同此说,大同小异而已这种说法为中国古代文化史、工艺制造史,留下段精彩的佳话其实这只是文学笔法,与历史事实是两回事②兽首人身的十二生肖辰像是华夏先人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物,可以肯定的是,它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了在北京地区就有证明清朝康熙二十年就发现过唐代石刻兽首人身十二生肖辰像清人吴长元撰《宸垣识略》记其事:“康熙辛酉(1681年),西安门内有中官治宅掘地,得卞氏墓誌,刻十二辰相,皆兽首人身,题曰:‘大唐故濮阳卞氏墓志.文曰贞元(唐德宗李适年号)十五年(799年)岁次己卯七月……’”这是刻在墓誌上的十二辰相,距今已有1200多年③至迟在13世纪中期,元朝已经将以水为动力的十二生肖辰像安置于宫廷,作为报时装置。
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一,记元大都举行朝正大典的大明殿,“置灯漏贮水运机,小偶人当时刻捧牌而出”元代著名诗人柯九思《宫词》诗记其事,并于诗后注明:“大明殿有灯漏,饰以真珠,内为机械,以小木偶人十二捧十二相属每辰初到,偶人相代,开小门出灯外板上,直御床立,捧辰所属,以报时”④这精巧的机械,由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制造郭守敬精于仪器和机械制造,创造和改进了简仪、仰仪、高表、景符和窥仪等十余种观测天象的仪器,以及玲珑仪、灵台水浑等表演天象的仪器元人齐履谦为记述其生平事迹而撰写的《知太史院事郭公行状》,特别记述了他为元世祖忽必烈制造贡献这精巧报时装置的事:“公于世祖朝进七宝灯漏今大明殿每朝会张设之其中钟鼓皆应时自鸣”⑤从这些史料可以知道,兽首人身十二生肖像是我国古代人民的集体创作,以水为驱动力的十二生肖时辰装置,是13世纪我国大科学家郭守敬发明创造,拥有“专利权”不能随意将其送给18世纪来华供奉于清朝宫廷的两个欧洲传教士虽然郎世宁在设计铜兽首时带入欧洲传统的喷水艺术,但其原创权仍然属于中国科学家有删节)5 . 第①段中的“这种说法”指的_________6 . 第②③④段中分别引用史料各有什么作用?阅读下面三篇短文【甲】清欢林清玄①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阙词,非常喜欢,主要是爱极了最后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那么,“清欢”是什么呢?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
当一个人感觉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边的石头也许比钻石更有魅力,或者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遛鸟更令人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他就懂得了“清欢”我当学生的时候,有一位朋友住在圆通寺的山下,我们常常沿着上山的石阶,走走,坐坐,停停,看看我们顺手拈下山道两旁熟透的木槿花,吸着花朵底部的花露,感觉清香胜蜜,心里遂有一种春天才会有的欢愉后来,朋友到国外去了我又去了一趟圆通寺,寺院的门口摆满各种摊子有一摊是儿童坐的机器马,叽里咕噜的童歌震撼半山有两摊是卖香肠的摊子,烤烘香肠的白烟正向那古寺的大佛飘去……我连圆通寺的寺门都没有进去,便沉默地转身离开了难道现代人的欢乐,就是到油烟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去乱唱一气,到胡乱搭成的乡间山庄去豪饮一番,到狭小的房间里做重复摸牌的方城之戏吗?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了呢?其实,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凡人多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清朝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如是说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改)【乙】寂寞梁实秋②寂寞是一种清福。
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
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选自《雅舍小品补遗》,有删节)【丙】寂寞龙应台我曾经三十天蛰居山庄,足不离户坐在阳台上记录每天落日下山的分秒和它落下时与山棱碰触的点的移动有时候,迷航的鸟不小心飞进屋内,拍打着翅膀从一个书架闯到另一个书架,迷乱惊慌地寻找出路在特别湿润的日子里,我将阳台落地玻璃门大大敞开,站在客厅中央,守着远处山头的一朵云,看着这朵云,从山峰那边慢慢飘过来、飘过来,越过阳台,全面进入我的客厅,把我包裹在内,而后流向每个房间,最终分成小朵,从不同的窗口飘出,回归山岚 夏天的夜空,有时很蓝我总是看见金星早早出现在离山棱很近的低空,然后月亮就上来了野风吹着高高的树,叶片飒飒作响老鹰独立在树梢,沉静地看着开阔的山谷我独立露台,俯视深沉的老鹰我细细在想,寂寞,是个什么状态?寂坐时,常想到晚明张岱,他深夜独自到湖上看大雪,他显然不觉寂寞——寂寞可能是美学的必要但是,国破家亡、人事全非、当他在为自己写墓志铭的时候呢? 张岱,“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 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吧张岱“鸡鸣枕上,夜气方回”时,“遥思往事,忆即书之”“五十年来,总成一梦”时怕已悟得选自《目送》,有删改)【注释】①林清玄,1953年出生,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②梁实秋(1903—1987),浙江杭州人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雅舒小品补遗》创作于1928—1948年7 . 梁秋实说“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从而到达自己想要追寻的境界请联系三篇短文,根据提示完成下表文章古人的诗文境界林清玄的《清欢》①_____________以清为欢梁实秋的《寂寞》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②_____________龙应台的《寂寞》张岱的“遥思入事,忆即书之”③_____________8 . 有人说,甲文中林清玄倡导“清欢”是入世的,积极的;而乙文梁实秋谈“清福”是避世的,消极的请根据你对他们的了解,谈谈你的看法9 . 乙文与丙文中同是写“月”与“树”,你更喜欢哪一句?请作赏析。
A.“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B.“夏天的夜空,有时很蓝我总是看见金星早早出现在高山棱很近的低空,然后月亮就上来了野风吹着高高的树,叶片飒飒作响10 . 龙应台说“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吧”,那么如何在“无边无际无着落”的寂寞中感知“清福”,修得“清欢”呢?请联系三篇短文概括回答四、句子默写11 . 名句默写①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③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登飞来峰》中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⑥《爱莲说》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__,__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①,古来所重。
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②,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③得不慎,无为后所嗤!”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日:“联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岂非为善者福祚④延长,为恶者降年⑤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⑥,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此亦帝王深耻也联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选自《贞观政要·卷三》,中华书局2016年版,有刪改)(注)①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②钳口:闭口不言③可:岂,哪④福祚(zuó) :福禄,福分⑤降年: 天赐予的年龄,寿命⑥颜、闵: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