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语文周练(诗歌鉴赏答案).docx
3页周练18】【周练18】【周练5】鹧鸪天·建康上元作① 赵 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技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②,回首东风泪满衣注:①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②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 (1)这首词第二句中的“惊”字可否换成“见”字?请简述理由2)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不能换成“见”因为“惊”字与首句的“那知”相呼应,不但表现了时序推移之速,而且写出了如梦初醒之情,充分表达了作者恨时思国的爱国情怀而“见”字仅仅是客观叙述,不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态和情怀②答案一:主要运用了反衬(对比)的表现手法词人通过回忆当年全盛时的欢乐反衬(对比)南渡后客居的悲凉,突出了沉重的爱国之思答案二:主要运用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上片实写南渡后客居的悲凉,下片转入对当年全盛时欢乐生活的回忆,结尾两句又跌入悲怆的现实,表达了沉重的爱国之情解析:此词作于建康(南京)上元(元宵)节时,表达了沉重的爱国感情金兵南侵,转徙异乡,不知不觉又是一年的春天到了,因为小桃到了上元节即开花。
从开封到南京虽然不远,但总觉得到了天涯海角一般,心里特别凄凉,不禁回忆起在汴梁时的繁华景象花枝在皎洁的月光下是何等地婀娜多姿,宫殿晶莹剔透,云彩多么绚丽往事恍如一场“华胥梦”东风一吹像惊醒了似的,不禁潸然泪下1)首先回答能否,然后将“惊”与“见”的使用效果对比着谈理由2)忆当年全盛时的欢乐与南渡后客居的悲凉当然是对比衬托周练9】宫 词朱庆馀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①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注】 ①琼轩:华丽的长廊5.第一句写宫花“寂寂”开放,有什么作用?(3分)6.诗的三、四句刻画出宫女的什么处境和心理?(3分)Key:5.点明了重门深闭的宫中环境(1分);以花喻人(借景衬情),美人与花一样,闭锁深院,无人欣赏,青春流逝,幽怨孤独2分,光笼统答点明环境和以花喻人、借景抒情的只得1分)6.处境:没有自由,在严格控制下生活(1分);心理:有所畏惧、谨慎小心各1分,意思对即可)【周练14】溪 居①柳宗元久为簪组②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③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注】①这是作者被贬永州迁居愚溪后的诗作.②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 ③夜榜:夜航.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人的"怨"与"不怨"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全诗表面写溪居生活的闲适,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但诗中实际表达了作者谪居时的抑郁之气,"闲依"其实是不能为世所用的无聊赖,"偶似"则表明诗人并非真有隐士的淡泊心境,"来往不逢人"则写出诗人的孤寂.【解析】首先要理解什么叫"不怨而怨",结合诗歌可以得知,作者只不过庆幸自己能够表达不行,好像很矛盾,这就是"不怨而怨".分析出"怨""不怨"来,必须点出作者的真实意图.【周练16】听 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3分)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3分)14.(1)颔联主要运用比喻(或"通感")修辞,(1分)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1分)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1分)(2) "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1分),"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1分)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1分).【周练17】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纪昀)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1.本诗运用了 和 的手法写出了山水翠绿的情趣2分)2.本诗有“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王维有“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两位诗人都写出了对山水的新奇独特感受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4分)【参考答案】1.比喻 拟人(2分)2.纪诗有画面的色彩感和动态感夕阳的余晖,碧如翡翠、莹澈似镜的江水,船在玉镜中行,碎玉敲打着船舷,波光荡漾,绿影四射,翠光随船扑上人来。
运用拟人手法,想象丰富,立意新巧王诗写苍绿色的青苔,从中透露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诗人好静的个性与景色浑然交融,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宁静又有生命动感的意境可任选一句,赏析绘景抒情的特点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周练19】[南吕]一枝花·春日送别刘庭信 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春日何太速?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 1.这首元曲,“南吕”是_________,“一枝花”是_________,“春日送别”是题目 2.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此曲言辞俊丽,通篇运用整句,使这幅春图的形象更鲜明,色调更和谐 B.“东君”是司春之神,“莺花”是莺啼花落之意,泛指春天景物,这里指代所送别的人 C.结尾两个问句连用,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送别时的伤怀之情 D.“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意思是雨随着花瓣的飘落而倾洒,风趁着柳条的稀疏而劲吹 3.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评价这首元曲“语极俊丽”,试结合第一、二句对这一特1.宫调;曲牌 2.C(A错,前四句是两个对仗工整的整句,后几句是错落参差的散句;B错,“莺花”是莺啼花开之意,这里指代抒情主人公;D错,与前两句相关,“丝丝风”不可能“劲吹”,“点点雨”也不可能倾洒) 3.①这两句对仗工整。
以诗人曲,借对仗艺术使这幅春景图形象更鲜明,色调更和谐;②叠词运用,增加音乐美丝丝”、“点点”两个叠词,既增加了音乐美,同时把春天特有的轻柔、甜美的韵味也透露出来了;③形象互相映衬以风写杨柳,以显其风流,杨柳衬托风,以显其轻柔;以雨写梨花,以显其圣洁,梨花带雨,更显其清丽,风与杨柳,雨与梨花,相互衬托,相得益彰,使春天的景象更加鲜明。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