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课件.ppt
27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系统稳定是前提,控制系统的性能,动态性能,稳态性能,稳态误差,稳态误差的不可避免性,?,在阶跃函数作用下具有原理性稳态误差的系统摩擦,不灵敏区,零位输出等非线性因素,输入函数的形式不同,(阶跃、斜坡、或加速度),无差系统:,有差系统:,在阶跃函数作用下没有原理性稳态误差的系统本节主要讨论,原理性稳态误差的计算方法,系统结构-系统类型,输入作用方式,3.6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系统稳定是前提 控制系统的性能 动态性能 稳态性能 稳态误差,1,图3-22 控制系统框图,(3-56),(3-57),输出的实际值,输出的希望值,在实际系统中是可以量测的,(真值很难得到),如果,,输出量的希望值,即为输入量 由图3-22可得误差传递函数,(3-58),(3-59),(3-60),二阶系统误差曲线,3.6.1 稳态误差的定义,图3-22 控制系统框图(3-56)(3-57)输出的实际值,2,二阶系统在阶跃输入作用下的响应的误差曲线,二阶系统在阶跃输入作用下的响应的误差曲线,3,公式条件:,的极点均位于S左半平面(包括坐标原点),(3-59),(3-61),输入形式,结构形式,开环传递函数,给定的稳定系统,当输入信号形式一定时,系统是否存在稳态误差,就取决于开环传递函数所描述的系统结构,按照控制系统跟踪不同输入信号的能力来进行系统分类是必要的,3.6.2 系统类型,终值定理,求稳态误差。
Type,公式条件:的极点均位于S左半平面(包括坐标原点)(3-59),4,令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系统类型(type)与系统的阶数(order)的区别,3.6.1 稳态误差的定义,令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系统类型(type)与系统的阶数(o,5,令,系统稳态误差计算通式则可表示为,分别讨论阶跃、斜坡和加速度函数的稳态误差情况,令 系统稳态误差计算通式则可表示为分别讨论阶跃、斜坡和加速度,6,阶跃信号输入,令,令,(3-63),由(3-64)或(3-65)可知,Static position error constant,要求对于阶跃作用下不存在稳态误差,则必须选用型及型以上的系统,阶跃信号输入 令令 (3-63)由(3-64)或(3-,7,斜坡信号输入,令,静态速度误差系数,Static velocity error constant,(3-61),(3-68),(3-67),斜坡信号输入 令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Static veloci,8,加速度信号输入,令,令,(3-61),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Static acceleration error constant,(3-70),(3-71),加速度信号输入 令 令(3-61)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 Sta,9,静态位置误差系数,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误差系数,类型,0型,K,0,0,型,K,0,型,K,静态速度误差系数,静态位置误差系数 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 误差系,10,输入,类型,0型,型,0,型,0,0,输入0型型0型00,11,作业,3-14,3-15,3-16,3-19,3-19提示:可化为等效单位反馈时开环传递函数,作业3-14,3-15,3-16,3-193-19提示:可化,12,负载力矩的变化、放大器的零点漂移、电网电压波动和环境温度的变化等,这些都会引起稳态误差。
扰动不可避免,它的大小反映了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强弱扰动稳态误差,控制对象,控制器,下面分析扰动对输出的影响,3.6.3 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负载力矩的变化、放大器的零点漂移、电网电压波动和环境温度的变,13,输出对扰动的传递函数,(3-71),由扰动产生的输出,(3-72),图3-23 控制系统,输出对扰动的传递函数(3-71)由扰动产生的输出(3-,14,系统的理想输出为零,扰动产生的输出端误差信号,(3-73),(3-74),终值定理,若令图,3-23,中的,(3-75),开环传递函数为,(3-76),(3-77),系统的理想输出为零 扰动产生的输出端误差信号(3-73),15,下面讨论,时系统的扰动稳态误差0,型系统,1,当扰动为一阶跃信号,即,(3-78),I,型系统,2,对参考输入,都是,I,型系统,产生的稳态误差也完全相同,抗扰动的能力是完全不同,阶跃信号,A,下面讨论时系统的扰动稳态误差0型系统1当扰动为一阶跃信号,,16,斜坡信号,阶跃信号,斜坡信号,B,斜坡信号 阶跃信号 斜坡信号B,17,扰动稳态误差只与,作用点前,的,结构和参数有关如,中的,时,相应系统的阶跃扰动稳态误差为零;斜坡稳态误差只与,中的增益,成反比。
至于扰动作用点后的,,其增益,的大小和是否有积分环节,它们均对减小或消除扰动引起的,结论,稳态误差没有什么作用扰动稳态误差只与作用点前的结构和参数有关如中的时,相应系统,18,3,II,型系统,三种可能的组合,结论,第一种组合的系统具有,II,型系统的功能,即对于阶跃和斜坡扰动引起的稳态误差均为零,第二种组合的系统具有,I,型系统的功能,即由阶跃扰动引起的稳态误差为零,斜坡产生的稳态误差为,系统的第三种组合具有,0,型系统的功能,其阶跃扰动产生的稳态误差为,,斜坡扰动引起的误差为,3II型系统 三种可能的组合 结论第一种组合的系统具有II,19,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和增加系统的类型是减小和消除系统稳态误差的有效方法,顺馈控制作用,能实现既减小系统的稳定误差,又能保证系统稳定性不变的目的,其他条件不变时,影响系统的动态性能,稳定性,对扰动进行补偿,?,3.6.4 减小或消除稳态误差的措施,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和增加系统的类型是减小和消除系统稳态误差的,20,?,图,3-27,与图,3-26,对应的信号流图,梅逊公式,分析,引入前馈后,系统的闭环特征多项式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即不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图3-27 与图3-26对应的信号流图梅逊公式 分析 引入,21,由于 分母的,s,阶次一般比分子的,s,阶次高,故式,(3-80),的条件在工程实践中只能近似地得到满足。
为了补偿扰动对系统输出的影响,(3-79),(3-80),对扰动进行全补偿的条件,2.,按输入进行补偿,图3-28 按输入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由于 分母的s阶次一般比分子的s阶次高,故式(3,22,?,(3-81),(3-82),输入信号的误差,全补偿条件,(3-83),(3-85),(3-84),系统的输出量在任何时刻都可以完全无误差地复现输入量,具有理想的时间响应特性,前馈补偿装置,系统中增加了一个输入信号,完全消除误差的物理意义,其产生的误差信号与原输入信号,产生的误差信号相比,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3-81)(3-82)输入信号的误差全补偿,23,由于,的频段内实现近似全补偿,以使,的形式简单并易于实现一般具有比较复杂的形式,故全补偿条件,(3-84),的物理实现相当困难在工程实践中,大多采用满足,跟踪精度要求的部分补偿条件,或者在对系统性能起主要影响,由于的频段内实现近似全补偿,以使的形式简单并易于实现一般具,24,小结,时域分析是通过直接求解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的时域响应来分析系统的性能的通常是以系统阶跃响应的超调量、调节时间和稳态误差等性能指标来评价系统性能的优劣。
2.,二阶系统在欠阻尼时的响应虽有振荡,但只要阻尼,取值适当,(,如,性,又有过渡过程的平稳性,因而在控制系统中常,左右,),,则系统既有响应的快速,把二阶系统设计为欠阻尼小结时域分析是通过直接求解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的时域响应,25,3.如果高阶系统中含有一对闭环主导极点,则该系统的瞬态响应就可以近似地用这对主导极点所描述的二阶系统来表征4.稳定是系统所能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是系统固有特性,它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与外施信号的形式和大小无关不用求根而能直接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方法,称为稳定判据稳定判据只回答特征方程式的根在s平面上的分布情况,而不能确定根的具体数值3.如果高阶系统中含有一对闭环主导极点,则该系统的瞬态响应就,26,5.稳态误差是系统控制精度的度量,也是系统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系统的稳态误差既与其结构和参数有关,也与控制信号的形式、大小和作用点有关6.系统的稳态精度与动态性能在对系统的类型和开环增益的要求上是相矛盾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除了在系统中设置校正装置外,还可用前馈补偿的方法来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5.稳态误差是系统控制精度的度量,也是系统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27,。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