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机化学实验1.pdf
14页无机化学实验1 化学 081 2008011030 张旭实验 1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和组成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合成 K3Fe[(C2O4)3]·3H2O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2.加深对铁(Ⅲ)和铁(Ⅱ)化合物性质的了解; 3.掌握容量分析等基本操作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以硫酸亚铁铵为原料,与草酸在酸性溶液中先制得草酸亚铁沉淀,然后 再用草酸亚铁在草酸钾和草酸的存在下,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得到铁(Ⅲ)草酸配合物 主要反应为(NH4)2Fe(SO4)2 + H2C2O4 + 2H2O ===FeC2O4·2H2O↓+ (NH4)2SO4 + H2SO4 2FeC2O4·2H2O + H2O2 + 3K2C2O4 + H2C2O4 ===2K3[Fe(C2O4)3]·3H2O 改变溶剂极性并加少量盐析剂,可析出绿色单斜晶体纯的三草酸合铁(Ⅲ)酸钾,通过化学分析确定配离子的组成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介质中滴定测得草 酸根的含量Fe3+含量可先用过量锌粉将其还原为Fe2+, 然后再用 KMnO 4标准溶液滴定而测得, 其反应式为5C2O42-+16H++2MnO2-===10CO2↑+2Mn2+ + 8H 2O 5Fe2+ +8H++4MnO-===5Fe3+ + Mn2+ + 4H 2O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托盘天平,分析天平,抽滤装置,烧杯,电炉,移液管,容量瓶,锥形瓶,量筒,试管,表面皿,玻璃棒,滤纸,点地板,恒温水浴槽,恒温干燥箱 硫酸亚铁铵,硫酸(3mol/L,1mol/L) , ,草酸 (饱和 ),草酸钾 (饱和 ),氯化钾 (A.R),硝酸钾 (300g/L), 乙醇(95%), 乙醇—丙酮混合液 (1:1), 六氰合铁酸钾 (5%), 双氧水 (3%), 锌粉,草酸钠四、实验步骤Ⅰ草酸亚铁的制备: 称取 5g硫酸亚铁铵固体放在250mL烧杯中,然后加 15mL蒸馏水和 5~6滴 1mol/L H2SO4,加热溶解后,再加入25mL 饱和草酸溶液,加热搅拌至沸,然后不断搅拌片 刻,防止飞溅。
维持4min 后,停止加热,静置待黄色晶体FeC2O4·2H2O 沉淀后 倾析,弃去上层清液,加入20mL 蒸馏水洗涤晶体,搅拌并温热,静置,弃去上层 清液,即得黄色晶体草酸亚铁 Ⅱ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往草酸亚铁沉淀中,加入饱和K2C2O4溶液 10mL,水浴加热313K,恒温下慢慢无机化学实验2 化学 081 2008011030 张旭滴加 3%的 H2O2溶液 20mL,沉淀转为深棕色检测Fe2+是否存在边加边搅拌,加完后将溶液加热至沸,然后加入20mL 饱和草酸溶液,沉淀立即溶解,溶液转为绿 色趁热过滤,滤液转入100mL 烧杯中,加入95%的乙醇 25mL,混匀后冷却,可以看到烧杯底部有晶体析出为了加快结晶速度, 可往其中滴加 KNO3溶液固体产 品置于一表面皿上,置暗处晾干称重,计算产率Ⅲ高锰酸钾溶液浓度的标定: 称取 1.6g左右的高锰酸钾配成500ml 溶液准确称取 0.13~0.17gNa2C2O4三份, 分别置于 250mL锥形瓶中 ,加水 50mL使其溶解 ,加入 10mL 3 mol· L-1H 2SO4溶液 ,在水浴 上加热到 75~85℃,趁热用待标定的KMnO4溶液滴定 ,开始时滴定速率应慢 ,待溶液中 产生了Mn2+后, 滴定速率可适当加快,但仍须逐滴加入 ,滴定至溶液呈现微红色并持续 30s 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根据每份滴定中Na2C2O4的质量和消耗的KMnO4溶液体 积,计算出 KMnO4溶液的浓度 Ⅳ草酸根浓度的标定:把制得的 K3Fe[(C2O4)3]· 3H2O 在 50-60℃于恒温干燥箱中干燥1h,在干燥器中冷 却至室温,精确称取样品约0.2-0.3g,在烧杯中溶解,放入250mL 中定容,分别取三份 25.00mL 试液于锥形瓶中, 加入 25mL 水和 5mL 1mol· L-1 H 2SO4, 用标准 0.02000 mol· L-1KMnO4溶液滴定滴定时先滴入8mL左右的 KMnO4标准溶液,然后加热到343~358K(不高于358K)直至紫红色消失再用KMnO4滴定热溶液,直至微红色 在 30s 内不消失记下消耗KMnO4标准溶液的总体积,计算K3Fe[(C2O4)3]· 3H2O 中草 酸根的质量分数,并换算成物质的量滴定后的溶液保留待用Ⅴ铁含量的测定: 在上述滴定过草酸根的保留液中加锌粉还原,至黄色消失加热 3min, 使 Fe3+ 完 全转变为 Fe2+,抽滤,用温水洗涤沉淀滤液转入250mL 锥形瓶中,再利用KMnO4溶液滴定至微红色,计算K3Fe[(C2O4)3]中铁的质量分数,并换算成物质的量。
五、试验结果与数据处理1.高锰酸钾浓度的标定编号1 2 m草酸钠(g) 0.16 0.15 V高锰酸钾(mL) 23.45 23.41 C高锰酸钾(mol/L) 0.0204 0.0191 C平高锰酸钾(mol/L) 0.0197 2.草酸根含量的测定无机化学实验3 化学 081 2008011030 张旭编号1 2 V高锰酸钾(mL) 5.61 5.37 n草酸根(mol) 0.00027630.0002645 N平草酸根(mol) 0.00027043.铁含量的测定编号 1 2 V高锰酸钾(mL) 0.5 0.4 nFe2+(mol)0.00004930.0000394nFe3+(mol) 0.0000493 0.0000394N平Fe3+(mol) 0.00004444.三草酸合铁酸钾产率的计算通过原理中两个化学方程式我们知道硫酸亚铁铵与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物质的量相同, 所以: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理论产量=称取的硫酸亚铁铵的质量×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相对原子质量硫酸亚铁铵的相对原子质量=5× 509284=3.38g 实际三草酸合铁酸钾的质量为1.42g 所以产率为 42.01% 结论:在 1mol 产品中草酸根有0.4297mol,三价铁 0.7058mol,该物质的化学式为K3[Fe(C2O4)3]·3H2O 六、思考题1.能否用 FeSO4代替硫酸亚铁铵来合成K3Fe[(C2O4)3] ?这时可用 HNO3代替H2O2作氧化剂,写出用 HNO3作氧化剂的主要反应式。
你认为用哪个作氧化剂较好?为什么?无机化学实验4 化学 081 2008011030 张旭答:能 FeC2O4·2H2O + HNO3 + K2C2O4 + H2C2O4===K3[Fe(C2O4)3] ·3H2O+NO ↑+KNO3 H2O2作氧化剂好,因为还原产物为H2O ,不会引入杂质2.根据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合成过程及它的TG曲线,你认为该化合物应 如何保存?答:保存于棕色瓶中,置于阴凉干燥处3.在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过程中,加入15 mL饱和草酸溶液后,沉淀 溶解,溶液转为绿色 若往此溶液中加入 25mL 95%乙醇或将此溶液过滤后往滤液中加入25mL 95%的乙醇,现象有何不同?为什么?并说明对产品质量有何影响? 答:由于沉淀在加入15 mL 饱和草酸溶液后, 可能未溶完, 若往此溶液中加入25mL 95%乙醇,会使产品不纯实验 2 十二钨磷酸的合成、 表征及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研究一、 实验目的1.学会乙醚萃取法制备Keggin 型十二钨磷酸并对其进行红外表征2.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及方法二、实验原理杂多酸做为一种新型催化剂,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医药等许多领域。
在碱性溶液中Mo(Ⅵ)或W(Ⅵ)以正钨酸根MoO42-(WO42-)存在,随着溶液pH 减小,逐渐聚合为多酸根离子在上述聚合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磷酸盐或硅酸盐,则可生成有确定组成的钨杂多酸根离子,如:[SiMo12O40]4- 、 [PW12O40]3-等这类钼 (钨)杂多酸在水溶液中结晶时,得到高水合状态的杂多酸(盐)结晶Hm[XMo12O40] ·nH2O(或Hm[XW12O40] ·nH2O),后者易溶于水及有机溶剂(乙醚、丙酮等),遇碱分解,在酸性水溶液中较稳定本实验利用钨杂多酸在强酸溶液中易于乙醚生成加合物而被乙醚萃取的性质来制备十二钨磷酸12WO42-+HPO 42-+23H+===[PW 12O40]3-+12H 2O 乙酸乙酯的合成原理:CH3COOH+ CH3CH2OH十二钨磷酸 CH3OOCH2C??3+ ??2O提高产率的措施:一方面加入过量的乙醇,另一方面在反应过程中不断蒸出生 成的产物和水无机化学实验5 化学 081 2008011030 张旭三、 仪器与实验药品磁力搅拌器、酸度计、红外极谱仪、烧杯、分液漏斗、蒸发皿、水浴锅、三口烧瓶,分馏柱钨酸钠、磷酸氢二钠、醋酸钠、盐酸、乙醚、双氧水、无水乙醇、醋酸四、 实验步骤1.十二钨磷酸的合成 称取25.0g Na2WO4·2H2O和4g NaH2PO4溶于150 cm3 蒸馏水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在微沸下逐滴滴加25cm3 浓HCl,同时搅拌,调pH=2 。
开始滴入HCl有黄钨酸沉淀出现,要继续滴加HCl,至不再有黄色沉淀时,便可停加HCl(此过程约需10 min) 滤液冷却至室温, 转移到分液漏斗中, 加入35cm3 乙醚, 再加入10cm3 6 mol· dm-3 HCl,充分振荡萃取后, 静置分出下层油状物到于蒸发皿中,加入少量蒸馏水 (15~20 滴) ,搅拌几下,在 60℃水浴上蒸发浓缩, 直至液体表面有晶膜出现为止冷却, 待乙醚完全挥发后,得无色透明的十二钨磷酸晶体 测定十二钨磷酸的红外光谱3.乙酸乙酯的合成安装乙酸乙酯的合成装置量取 16mL 乙醇, 8 毫升冰醋酸混合后,测其pH 值称取 0.2g 十二钨磷酸溶解于上述溶液中,然后装入三口烧瓶中在 70—80℃水浴中加热60min 左右冷却,测量所得液体的pH 值计算乙酸乙酯的产率五、 结果与讨论1.十二钨磷酸的产率理论产量为17g,实际产量为7.095g 产率 =实际产量理论产量=7.09517=41.73% 2.十二钨磷酸的红外光谱十二钨磷酸的IR特征峰出现在700-1100cm-1范围内,有4 个特征反对称峰无机化学实验6 化学 081 2008011030 张旭3.乙酸乙酯的酯化率乙酸乙酯的酯化率=初始 pH - 终点 pH初始 pH=1.4- 0.991.4=29.29% 六、 思考题1.十二钨磷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与橡胶、纸张、塑料等有机物质接触,甚至于空气中灰 尘接触时,均易被还原为“杂多蓝”。
因此,在制备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答:要尽量避免灰尘飘入反应容器,避免接触上述所提到的物质如果发现溶液变成蓝色可加入H2O22.为什么使用过量的乙醇?答:为了使反应更好的向产物方向移动,提升产率3.蒸出的乙酸乙酯中主要含有哪些杂质?如何出去?答:杂质有乙醇,乙醚,水和醋酸等,用碳酸钠出去醋酸,食盐水出去乙醚,氯化钙出去水,乙醇0.0071.0072.0073.0074.007180230280330380Abs波长0.0071.0072.0073.0074.0072400029000340003900044000490005400059000Abs波数无机化学实验7 化学 081 2008011030 张旭实验 3 甘氨酸镍配合物的逐级稳定常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掌握用 pH法测定配合物的逐级稳定常数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二、实验原理在测定配合物稳定常数所使用的各种方法中,电位法应用得最广泛,而所得数据也最 精确 pH法是电位法的一种,它是根据当配位体是弱酸或弱减时,在形成配合物的形 成过程中 ,溶液的 pH值发生变化 ,从pH值的变化可以计算出配体的浓度,从而可计算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由于pH法的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 ,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配 合 物 随 有 各 种 几 何 构 型 ,但 在 溶 液 中 第一 过 渡 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