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寸金莲的起源.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42660007
  • 上传时间:2018-06-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0.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寸金莲目录·缠足起源的传说 ·关于缠足的记载 ·缠足的具体做法和产生的社会根源 ·小脚为何称“金莲”缠足起源的传说缠足起源的传说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 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确有此痕迹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娶涂山氏女为后,生子启而涂 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又说殷末纣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变的,或说是雉精变的,但是 她的脚没有变好,就用布帛裹了起来由于妲己受宠,宫中女子便纷纷学她,把脚裹起来 当然,这些仅仅是民间神话传说,含有较多的演义附会成份,不足以成为当时女子缠足的 凭证 缠足始于隋,也源自民间传说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一个 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她痛恨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 寸的莲瓣小刀,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 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 小脚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瓣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连忙闪过,但手 臂已被刺伤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

      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无论女 子如何美丽,“裹足女子一律不选”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便纷纷裹起脚来至此, 女子裹脚之风日盛 缠足始于五代之说,则是源自南唐后主李煜的嫔妃,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 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命宫嫔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屈上作新月状, 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李煜看后十分喜欢,称其有凌云之 态 总之,这种风气先兴起于宫帷之中,后进入民间,到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就广为流传了,并 把缠脚当成了妇女的美德,把不缠脚当做耻辱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马娘娘,就是 因为有一双天然大脚而受尽嘲笑 关于缠足的记载关于缠足的记载一些学者经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五代以前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 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专门做《菩萨蛮》一词,咏叹缠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 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这也可称之为中国诗词史上专咏缠足的第一首词应该看到,缠足诗的写作是以缠足习俗 的出现为依存条件的,这说明,宋代确已出现缠足习俗到南宋时,妇女缠足已比较多见, 甚至南宋末年时,“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

      但在南宋时代,妇女缠足还并不普及,缠 足者主要限于上层社会,在社会观念上缠足尚未达到人人接受的地步同时,缠足的风俗 是由北方传到南方的,大约是在宋室南迁之时 宋代的缠足与后世的三寸金莲有所区别据史籍记载,宋代的缠足是把脚裹得“纤直” 但不弓弯,当时称为“快上马”所用鞋子被称为“错到底”,其鞋底尖锐,由二色合成 目前这种缠足鞋的实物已在考古中有所发现从考古发现的实物推测,穿这种鞋所缠裹出 来的小脚要比后来的大 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建元之后,他们本来不缠足,但并不反对汉人的缠足习惯,相反还持 赞赏的态度这样,使得元代的缠足之风继续发展,元代末年甚至出现了以不缠足为耻的 观念元代妇女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但这时不缠足者仍很多,特别是南方江浙、 岭南地区明代,妇女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并在各地迅速发展明末张献忠进占四川 时,大刖妇女小脚,及至堆积成山,名曰金莲峰,可见四川地区妇女缠足之盛这时期, 对裹足的形状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女子小脚不但要小,要缩至三寸,而且还要弓,要裹成 角黍形状等种种讲究 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起初极力反对汉人的缠足风俗,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缠足但此 时缠足之风已是难以停止了,到康熙七年(1668 年)只好罢禁。

      这件事,一度被人们渲染 为“男降女不服”——清兵入关,有“剃发令”,在武力高压下,汉族男子最后不得不屈 服执行,故而男子剃发,被视为向清廷屈服的象征与此同时,女子缠足虽也同样为清廷 下令停止,但后来并未达到禁止的目的,故而有“男降女不降”之说由此可见缠足之风 的根深蒂固也正因为此,妇女缠足在清代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社会各阶层的女子, 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甚至远在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染上了缠足习俗与 此同时,女子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与关注这一时期,脚的形状、大小成了评判女 子美与丑的重要标准,作为一个女人,是否缠足,缠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她个人的终 身大事在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大脚为耻,小脚为荣三寸金莲”之 说深入人心,甚至还有裹至不到三寸的以至出现女子因脚太小行动不便,进进出出均要 他人抱的“抱小姐”,而且这样的女子在当时还挺受欢迎的缠足的具体做法和产生的社会根源缠足的具体做法和产生的社会根源过去的女孩-般在五六岁时开始缠足,其方法是用长布条将拇趾以外的四个脚指连同脚掌 折断弯向脚心,形成“笋”形的“三寸金莲”其惨其痛,可想而知,这样做一般大都是 在长辈的逼迫下进行的。

      母亲或祖母不顾孩子的眼泪与喊叫,以尽到她们的责任,并以此 保证孩子未来的婚姻生活 这种人为的伤残行为之所以能广为流行,是因为它以人工的方式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 “女性美”在五代之前,即有诗文称赞女性小脚之美,五代之后缠过的小脚更是被誉为 “金莲”、“香钩”、“步步生莲花”等等文人们甚至总结出了小脚的“四美”(形、质、 姿、神)、“三美”(肥、软、秀)缠足之风大盛,汉族女子没有不缠足的 这种审美心理事实上包含了浓厚的性意识,清朝文人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中甚至公然 声称,缠足的最高目的是为了满足男人的性欲由于小脚“香艳欲绝”玩弄起来足以使 人“魂销千古”,他竟将小脚的玩法归纳出了 48 种之多如:闻、吸、舔、咬、搔、脱、 捏、推等可以说,在古代小脚是女人除阴部、乳房外的第三“性器官”在古典名著 《金瓶梅》中就有“罗袜一弯,金莲三寸,是砌坑时破土的锹锄”之类的说法甚至穿在 小脚上的绣鞋也被赋予了性的内涵清朝时,一位中国留学生被日本海关官员要求解释为 什么携带一些小巧的编织绣鞋,这位学生有点害羞地说他希望在他空闲时间能欣赏到他爱 人的“脚” 除此以外,缠足似乎还有另一个目的由于脚小不便于行走,让女人缠了足就可以防止 “红杏出墙”。

      如同古代埃及的男人不给妻子鞋穿;中世纪的欧洲男人为女人制作了贞操带而实际上,在贫穷落后的中国,除了少数的富裕人家女子外,大多数小脚女人不得不为生 计而奔波,她们付出的艰辛,要远远超过一个天足的女人 缠足作为一种习俗,也造成了另外一些习俗的形成,如古时候山西大同的赛脚会,就是 女人们在农历六月初六这天,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小脚,以博得好评为荣 缠足,在历史上也曾被禁止过清康熙帝曾明令禁止,太平天国也曾颁布过类似法令 直到清末,海禁大开,在外来的文化和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断呼吁声中,缠足的风气才非常 缓慢地走向灭亡特别是辛亥革命后,从城市到乡村缠足才逐渐被废除今天,我们还可 以看到一些有一双被称为“解放脚”或“半裹脚”的妇女,而那些真正的“三寸金莲”已 越来越少见了 缠足这一习俗体现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审美标准和男尊女卑的社会结构它的消亡,显 示了妇女的解放和地位的提高,也标志了中国已从传统走向现代 三寸金莲属于古代的审美习俗,它源于“女子以脚小为美”的观念女子到了一定年龄, 用布带把双足紧紧缠裹,最终构成尖弯瘦小、状如菱角的锥形双足缠好后,再穿上绸缎 或布面的绣花的尖形小鞋(弓鞋),此即为“三寸金莲”。

      实际上,“三寸金莲”仅属于书面用语,日常语言中常用的则是“小脚”(南方),或 “小脚儿”(北方) 有些文章或报道把女子缠足后所穿的小鞋(弓鞋)也称作“三寸金莲”,这是不对的 “三寸金莲”实际上就是经过缠裹后的尖形小脚,但由於这样的尖形小脚又是时刻不离所 穿的弓鞋的(睡觉时换上睡鞋,也是一种软面小鞋),所以也可以把“三寸金莲”看作是 尖形小脚与弓鞋的复合体,但无论如何,单纯把弓鞋称作“三寸金莲”显然是概念上的错 误 也有人把缠足女子所穿的弓鞋称作“莲鞋”,这也是不对的莲鞋”这一称谓仅仅是现 代某些个人的叫法自五代起至清末的大量的书中并无这样称谓的记载,所以并不公认, 故尔这样的称谓也应摒弃,而以“弓鞋”、“绣履”或“弓鞋绣履”为正名在日常用语 中则称之为“小鞋”或“小脚鞋”小脚为何称小脚为何称““金莲金莲””讲到“三寸金莲”,人们不禁要问,妇女因缠裹而成的小脚为什么被称为“金莲”? “金莲”与小脚是怎样联系起来的?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也是倍感兴趣,却并没有 一个令人满意的回答 一种说法认为,金莲得名于南朝齐东昏侯的潘妃步步生莲花的故事东昏侯用金箔剪成 莲花的形状,铺在地上,让潘妃赤脚在上面走过,从而形成“步步生莲花”美妙景象。

      但 这里的“金莲”并不是指潘妃的脚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金莲得名于前述五代娘在莲花台 上跳舞的故事但这里的金莲指的是舞台的形状,也不是娘的脚 对此,有学者认为,小脚之所以称之为金莲,应该从佛教文化中的莲花方面加以考察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在佛门中被视为清净高洁的象征佛教传入中国后,莲花作为一种美 好、高洁、珍贵、吉祥的象征也随之传入中国,并为中国百姓所接受在中国人的吉祥话 语和吉祥图案中,莲花占有相当的地位也说明了这一点故而以莲花来称妇女小脚当属一种美称是无疑的另外,在佛教艺术中,菩萨多是赤着脚站在莲花上的,这可能也是把莲 花与女子小脚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要在“莲”前加一个“金”字呢,这又是 出于中国人传统的语言习惯中国人喜欢以“金”修饰贵重或美好事物,如“金口”、 “金睛”、“金銮殿”等在以小脚为贵的缠足时代,在“莲”字旁加一“金”字而成为 “金莲”,当也属一种表示珍贵的美称因此,后来的小脚迷们往往又根据大小再来细分 贵贱美丑,以三寸之内者为金莲,以四寸之内者为银莲,以大于四寸者为铁莲(关于这种说 法见最后一段)于是言及金莲势必三寸,即所谓三寸金莲后来金莲也被用来泛指缠足鞋, 金莲成了小脚的代名词。

      至于三寸金莲的“三寸”有极言其小的含义其实并非一定要小到三寸考缠足起于五 代时期(公元 960 年前后),并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这期间不知更换了多 少朝代,各个时期的度量衡也不尽相同,如果说一定要“三寸”,那么,要哪个朝代的 “三寸”就成了大问题缠足是纯粹的民间行为,它是以约定俗成为基础的,并没有严格 的尺度足的大小观念在女性群体中的比较中产生,当然有愈缠愈小的趋势,以至于有小 於三寸的小脚,但这绝不是主流,因为这样的小脚几乎是不能走路的,可以说这是一双废 脚所以是不足为训的当时公认的标准是:脚缠得小而又能走路方为美足,这样的小脚 一般在三至四寸之间(10—13.2 cm) 现代还有人把三寸左右的小脚称作“金莲”,把四寸左右的小脚称作“银莲”,五寸左 右的小脚称作“铁莲”,这实在是毫无根据的杜撰,而且甚属滑稽,与正统的缠足民俗相 去甚远事实上,一个女子,只要双足缠成尖形并且四趾弯向足底,就一律称之为金莲, 至於金莲的大小则另有别论这才是缠足民俗的本原含义 中国的三寸金莲中国的三寸金莲小脚,又叫三寸金莲,俗称为裹小脚,是把女子的脚用布条扎裹起来,使其变得又小又尖的一种封建陋俗。

      这种经过紧密缠裹导致筋骨畸形的小脚竟被古人美化为“三寸金莲 ”面受到广泛赞美,乃至男子为这颤倒,女子为之痴迷难以想象,如果中国女子没有缠足是不是会出现更多的武则天与太平公主?再假如男人们都像 《镜花缘 》中的林之洋那样在女儿国遭强行裹脚,咱们中国的历史又会怎样的状况? 中国古人欣赏女人素有所谓 “品头论足 ”一说,似乎对占身体百分之八十的女性躯体并不怎么重视古人对女性 “性感部位 ”的开发,无不是在惹人注目的地方用工夫,当然为的是招惹男人,女为悦已者容嘛首先是发式之美,与现代女性“做头发 ”的目的同一情趣汉代长安妇女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比起现在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