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生物上册总结(共16页).docx
16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八年级生物上册总结[范文仅供参考,自行编辑使用] 八年级生物上册总结1 一、动物(第一章至第三章) 1. 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 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 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 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②用鳃在水中呼吸 4. 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①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的鳞或甲,外骨骼. ②缺少水的浮力……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多种运动方式. ③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气管(蚯蚓例外,靠体表呼吸) ④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快而复杂……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5. 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湿润的体壁呼吸.可根据环带着生在身体前端来判断首尾(环带也叫生殖带) 6.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7. 哺乳动物:具胎生,哺乳,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等特征.如兔、大熊猫 8. 恒温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反之,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
9. 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 10. 兔:体表被毛,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牙分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在细菌作用下,有助于植物纤维质的消化),大脑发达, 四肢灵活 11. 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是陆生动物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 12. 空中飞行的动物有昆虫(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蝙蝠、鸟类等 13.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①体呈流线型②体表被羽,前肢特化为翼③骨坚而轻,多气质骨,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④胸肌发达⑤食量大消化快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完善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特化为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 14. 鸟类适于飞行的主要特征? a) 1.体形为流线型,可减小飞行阻力2.体表被覆羽毛,保温和飞行 3.前肢变成翼,扇形适于扇动空气 4.胸肌、龙骨突发达,适于完成飞行动作 5.体温高而恒定,释放大量能量适于飞行 6.骨骼中空,可减轻身体比重 7.体内有气囊 8.食量大,消化吸收能力强 15. 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是也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对足,2对翅 16. 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17.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18.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或骨、关节、骨骼肌 19. 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20. 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 21. 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22. 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等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23. 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注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因为社会行为大多具以下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24. 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25. 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当稳定状态的现象 26.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播种 27.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28.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如用瓢虫杀灭、控制棉蚜数量 29. 动物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与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关系密切 30. 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
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它可节省费用,简化程序和减少污染 31. 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了解常见仿生例子) 八年级生物上册总结2 1、染色体的四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观察染色体组型最好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 2、性别决定的类型:(1)X型: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雌性个体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的性别决定类型2)ZW型:与X型相反,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雄性,而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雌性蛾类、蝶类、鸟类(鸡、鸭、鹅)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3、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X染色体上,而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什么色觉的基因 4、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在写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一定要先写出性染色体,再在右上角标明基因型。
):色盲女性(XbXb),正常(携带者)女性(XBXb),正常女性(XBXB),色盲男性(Xb),正常男性(XB)由此可见,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他的X上有b基因就会色盲,而女性必须同时具有双重的b才会患病,所以,患男>患女 5、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 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6、血友病简介:症状——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故凝血时间延长,或出血不止;血友病也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与色盲完全一样 八年级生物上册总结3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常见动物与人类关系水母;海葵;海蜇;海蜇可食用,珊瑚虫水螅,珊瑚虫分泌物构成珊瑚礁血吸虫感染人引起血吸虫病动物类群主要特征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涡虫;血吸虫,绦有口无肛门虫,华枝睾吸虫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蛔虫,蛲虫,钩虫,蛔虫进入人体使人患线虫,丝虫蛔虫病蚯蚓:疏松土壤蛭:产生蛭素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体节组成蛭、沙蚕、蚯蚓(生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殖器官发达)软体动物柔软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河蚌,扇贝,石鳖,鲍的壳(石决明),乌蜗牛,乌贼贼的壳(海螵蛸)入药蝗虫、蚊蝇、蜻蜓、虾蟹可提供蛋白,蜜虾、蜘蛛,蜈蚣粉等昆虫传播花粉,蜈蚣、蝉蜕壳入药四大家鱼:(青草鲢鳙);鲤鱼,鲫鱼带鱼、鲨鱼等提供蛋白质食物鱼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体型呈流线型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蟾蜍、蝾螈、是很多农田害虫的天大鲵(娃娃鱼)敌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蜥蜴、龟、蛇、扬用肺呼吸,陆地产卵,卵表子鳄、变色龙(避面有坚韧的卵壳役)鸟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气囊辅助呼吸鳖可食用,鳖甲入药,蛇毒治病金雕、鸽子、鸡鸭、捕食农林害虫、鼠类鸵鸟、企鹅鸡鸭提供动物蛋白鲸、蝙蝠、鼹鼠、马、兔等提供动物蛋白,维持生态稳定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其中关节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 2、骨骼肌(是器官)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一组肌肉总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3、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4、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5、按照行为的获得方式可分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鸟类的育雏行为、蜜蜂采蜜、老鼠打洞等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做算术、海豚表演、猴做花样表演等 6、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 7、社会行为的特征: (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8、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蝶娥类昆虫可用性外激素通讯。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2、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2)、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仿生:飞机鸟的翅膀薄壳技术乌龟的背甲雷达蝙蝠的回声定位荧光灯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宇航服长颈鹿的脖子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1、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制作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 2、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多呈白色 真菌菌落特点: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多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的还呈红、褐、绿、黑、黄等不同颜色 3、细菌和真菌的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 4、细菌的发现者是列文虎克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有的有鞭毛和荚膜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速度快) 真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真菌的营养方式:异养真菌的繁殖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