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结构基础知识(共23页).doc
23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冲压模具结构基础知识一.冲压概述1. 沖压原理: 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简单的定义是利用冲模对金属板料进行加工以得到所需要的零件形狀和尺寸.)2. 沖压模具: 冲压模具,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3. 沖压模具加工的特点: A: 可沖制出各种形狀复杂、精度一致的制件,且可以保证互換性; B: 操作简便,易实现自动化,生产效率高; C: 节约能源,制造成本低;D: 冲压件表面质量好;E: 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二 .冲压模具的构成 模具是由模板,零件及标准件组成 1. 模板(八块板):上模部分(五块):模板代号、 材料 模板名称P01A (S45C/A7075) DIE(P) SET 上模座 P02A (SKD11) BACKING(P) PLATE 上模垫板 P03A (SKD11) PUNCH PLATE 冲子(凸模)固定板 S02A (SKD11) STOPPER PLATE 剥板背板 S01A (SKD11) STRIPPER PLATE 卸料板下模部分(三块): D03A (SKD11) DIE PLATE 下模板 D02A (SKD11) BACKING(P) PLATE 下模垫板 D01A (S45C) DIE(P) SET 下模座模具材料补充:1. SKD11是日本牌号相对中国材料是Cr12MoV 。
Cr12MoV 这是一种耐磨性能较佳的通用冷作模具钢,有着良好的淬火性,并且淬火变形量小.SKD11材料易于车削,耐磨性良好在 300 ~ 400℃时仍可保持良好硬度和耐磨性,韧性较Cr12 钢高,淬火时体积变化最小可用来制造断面较大、形状复杂、经受较大冲击负荷的各种模具和工具例如,形状复杂的冲孔凹模、复杂模具上的镶块、钢板深拉深模、拉丝模、螺纹挫丝板、冷挤压模、冷切剪刀、圆锯、标准刀具、量具等2. A7075 铝合金3. S45C 日本的牌号,中国的45#钢,高级优质碳钢,耐磨性优良,但延展性减少,淬火易变形和开裂,故热处理极为重要,且回火后必须急冷,以避免回火脆性发生2. 零件1)下料冲子/成形冲子(PG冲子)2) 冲子固定块 SKD113) 入块(入子) KD20 (V3/CD650) / SKD114) 下料模仁/成形模仁 ASP23/ KD205) 调整杆/导板 ,等等 3. 标准件1)主导向组件:主导柱/主导套/衬套2)副导向组件:副导柱/副导套/衬套3)灌胶PIN4)定位销( ∅ 4 / ∅ 6 / ∅ 8 / ∅ 10 等)5)弹簧(矩形弹簧/线簧-----咖啡色/绿色/红色/黄色)超重负载茶色弹簧,重负载绿色弹簧,中负载红色弹簧,轻负载蓝色弹簧,较轻负载黄色弹簧等等.6)止附螺丝(M8/M10/M12/M14/M16/M18/M22/M27/M30等)7)内六角螺丝(M4/M5/M6/M8/M10)8)击出销9)浮料销 / 浮料柱 10)等高套筒11)止高块(STOP)是模具閉合時的基准,模具闭合时止高块最先接触,防止模具合模过死。
12)压板(圆压板/方压板/长方形压板)13)标准圆冲( ∅1.30/ ∅1.60/ ∅2.00/ ∅2.50 等)14)导位针( ∅1.28/ ∅1.58/ ∅1.98/ ∅2.48 等)15)垫圈等等三 .模板之间的关系及作用1. 上模板---P01A: 固定上模另四块模板/固定主导套2. 上模垫板---P02A:承受冲子的反向作用力/标准件导向3. 冲子固定板---P03A:固定冲子/标准件导向4. 剥料板背板---S02A:承受入块的反向作用力5. 剥料板---S01A:固定入块/压料/剥料6. 下模板---D03A:固定模仁/压料/标准件导向7. 下模垫板---D02A:支撑模仁/标准件导向8. 下模座---D01A:固定下模令两块板/固定标准件模板之间的相互装配关系如下图:四.零件与模板之间及零件之间的关系下料与折弯成形举例说明(中间应有一条隔开线)五.模具中最基本数值常识1.冲子(凸模)长度 L = P03A+S02A+S01A+1.0 P03A?P01A=50.0 / 55 .0 mmP02A=13.000 mmP03A=18.000 mmS02A=10.950 mmS01A=20.000 mmD03A=20.000 mmD02A=13.000 mmD01A=50.0 mm2.浮料高度 a. 测量浮料块断差 b. 测量击出销有效高度 c. 测量挂肩闪位深度3.入块高度 高度 h = H - t +0.05 mmh ----入块高度H ----剥料板(S01A)厚度t ----原材料厚度4.剥料板行程 h冲床位于上死点位置(先压料,后成形)冲床位于下死点位5.配合间隙clear1)冲子固定块与冲子固定板 clear = 0~0.008 mm2)冲子与冲子固定块 clear = 0.004~0.006 mm3)入块与剥料板 clear = 0 mm4)冲子与入块 clear = 0.002~0.005 mm5)下料模仁/非浮动成形模仁与下模板 clear = 0 mm6)下料冲子与下料模仁 clear = (3~7)% *t mm t—材料厚度6.模仁垫块/垫板/模座的防堵料补充模板名称第二次课:冲压工艺的分类內容提要:一.沖压加工定义 利用各种压力机械,由其滑块提供衝压力,通过模具來完成各种动作,從而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以达到制作成不同零件之目的的一种制造方法.二.沖压工艺分类1.以材料的变形性质来区分,大致可分为分离(衝切)和成形二大类。
2.按加工形式或变形区域的应力-应变狀态不同細分出若干不同的工序.分离工序: 使材料产生永久的剪切变形 剪切、落料、切边、冲孔、剖切、切口、切口 切边:即修边工站,一般抽引件完成後均需完成切边动作.剖切:在坯料上將板材部分切开,切口部分发生弯曲成形工序: 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弯曲、拉深(抽引)、变薄拉深、翻边、账形、扭曲、卷圆卷圆:將板料端部卷圆扭曲:將平板坯料的一部分相對于另一部分扭转一個角度1.Contact变薄拉深:用減小直徑與壁厚,增加工件高度的方法來得到底厚,壁薄的工件.是一种特殊拉深方式,壁部光潔度好,壁厚均勻可达0.01mm第三次课:沖压模具组立流程简介第一单元. 模具组立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单元. 模具组立步骤与过程1.做好7S工作: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要在独立的组立工作室进行﹐以减少灰尘废铁屑﹐铜屑等因素影响模具组立时的精度﹐要了解我們的模具加工精度为正負0.002mm)2.工具/量具及輔助用品的准備如:氣槍,抹布,酒精,抛光膏,L型扳手,638/680胶,纖維油石,挫刀,卡尺,块規,千分尺,塞規等等3. 設計师交底:了解要組立的模具,產品图,排样图, 模具零件图:4. 零件備品清点:依发包清单逐站清点,对照圖面檢查模板孔位及零件是否有誤,以达到及时处理之目的,以避免延誤交期。
5.模板作鉗工处理:5-1.上下模座處理:(模座材質:45C/A7075) 清理螺纹孔内之 废屑,并确認有否爛牙,未攻牙及孔漏加工現象5-2. 将上下模座外圍用平銼将毛边,棱角去除,并用油石将模座上下平面毛头、毛刺去除(使用油石前要将油石表面 吹干净以避免将模面划傷,影响整体美觀)5-3. 用氧化鋁抛光輪把灌胶PIN孔内毛刺去除5-4.使用挫刀﹐帶柄砂輪 ﹐對圓孔﹐方孔口部作導角用纖維油石,圓棒对圓孔及方孔進行氧化層处理.5-5.氧化鋁砂輪头部修成錐度,以便作導角 將孔位前端做適當之倒角處理,有利於另件裝入模板避免銳角傷及工作人員5-6.利用細油石.砂紙及海棉砂輪將已倒角过之孔位上所產生之毛刺去除避免另件裝入時,將毛刺帶入孔內,造成孔內壁或另件外表刮傷,避免因毛刺外露,造成組立時,板與板之間密合性不良,平行度差提示:线割过的圓孔,方孔内氧化層一定要作細節性处理5-7.利用大块200#之細油石,順著研磨紋路平推模板,將毛刺去除油石使用前一定要擦乾淨, 避免因阻塞在油石上之鐵屑刮傷模板,造成模板花臉現象油石請噴上潤滑油配合使用5-8. 利用退磁器將模座模板以及所有的零件,把磁性去除(模板或另件經加工研磨後會產生磁性),將模板上之磁性去除,避免吸附鐵类粉塵或雜質,影响組模精度5-9 模板清洁:使用汽槍將模板清除过的粉塵 雜質吹掉。
用干淨的抹布將孔內的廢屑清理干淨﹐再用酒精徹底清洗乾淨6.零件的处理:6-1在零件的非工作面進行刻字,標示6-2对所有導向入子做引入角6-3将每一站備品組合進行試配6-4将冲子固定块及模仁反面作導角6-5对冲子,模仁,冲子固定块,入子進行分类7.各段部件的量测確認7-1 模板平行度量测:固定千分表后归零,以标准平台为基准面量测模板4~6點,將数据记录下來模板最高與最低点不可超过0.003 mm7-2 模板翘曲量测:利用千分表量测,將手壓在模板另一端,運用變形支點 原理,觀察另一端千分錶刻 度是否有變化来量测模板有否翘曲,正反面以及四个对角点均要量测,模板的變形及翘曲量一般不超过0.003mm 7-3模板累計誤差测量:将模板組合在一起用千分表测量模板翘曲及平行度,并将六組以上的数据計录下来 ,理輪上要求變形量不超过0.016 mm (提示:测量时整个面不能低于六点)7-4 模板實際測試:将所有的模板組合在一起用0.01mm之錫剛片测量8块之間的距离,以確定加工精度 7-5 主導柱测量测量主導柱过盈配合之加工精度符合 圖面要求以保証組立順利進行前面的工作无誤后将所有模板;零件再次作一次清理,進入組模階段 第四次课:冲压模具设计基础一.中性层展开计算r-----产品内Rt-----产品材料厚度x-----中性层系数如图: 料厚 t=0.20 折弯内r=0.20 计算: r/t=0.20/0.20=1.0 对应查表 x值为 0.35 故偏移量为:x*t = 0.35*0.20=0.07 即内r 需向外偏移0.07 mm(如图示),绿色即为中性层的值注意:计算时一定对应的是折弯的内R,当r/t的值不对应表中的数值时,可取相近的数值。
把每段中性层的长度数值相加即为模具下料的长度二.下料工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