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5页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下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是A.电梯匀速下降B.子弹射穿木块C.小球做平抛运动D.被吊车加速提升的重物参考答案:C2. (多选)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参考答案:BCD3. 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在O点,在O点的正下方L/2处有一光滑的钉子P,把小球拉到与钉子P等高的位置,摆线被钉子拦住.如图现让小球从静止释放绕P点做圆周运动,经过最低点后改绕O点做圆周运动,则第一次经过最低点时 A. 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减小 B.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C. 小球受的向心力突然增大 D. 悬线的拉力突然减小参考答案:AD4. 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末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
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m/s B.10.2m/s C.10.3m/s D.10.4m/s参考答案:A5. 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一组共点恒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当撤去某个恒力F1时,物体可能做( ) A.匀加速直线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C.匀变速曲线运动 D.变加速曲线运动参考答案:AC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如图两个斜面的倾角分别为37°和53°,在斜面顶点把两个小球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分别向左、向右水平抛出,小球都落在斜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B两个小球的运动时间之比为 9:16 .参考答案:考点:平抛运动.版权所有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两球都落在斜面上,位移上有限制,即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的比值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值.解答:解:根据得运动的时间为:t=,则.故答案为:9:16.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抓住平抛运动落在斜面上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和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是定值.结合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7.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当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1)实验前用刻度尺测出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并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
该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将滑块从图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可以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Δt1,遮光条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Δt2,则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1= ,滑块经过光电门2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2= ,则滑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a= 以上表达式均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2)在本次实验中,实验小组通过改变滑块质量做了6组实验,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123456质量m(g)250300350400500800加速度a( m/s2 )2.021.651.431.251.000.63通过计算分析上表数据后,得出的结论是在合外力不变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如果想通过图象法进一步确认自己的结论,须建立 (填a—m或a—)坐标系,根据实验数据描点作图,如果图线是一条 ,就可确认上述结论参考答案:(1)v1= v2= (2)a—通过原点的直线8. 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轮A和B同轴,A、B、C分别是三个轮边缘的质点,且RA=RC=2RB,若皮带不打滑,则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ωA:ωB:ωc = ,向心加速度之比aA : aB : aC = 。
参考答案:2:2:1 4:2:19. 一个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头4s内位移是32m,则它在第3s内位移为 m,前2s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参考答案:10 4 10. 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验证牛二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1)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2)改变木板的倾角,以重力的一个分力平衡小车及纸带受到的摩擦力(以打点计时器配合打出的纸带进行判断)(3)用细线将木板上的小车通过一个定滑轮与悬吊的砂桶相连(砂与桶的质量之和远小于小车的质量)(4)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5)测出s、s1、s2(如图乙所示),查得打点周期为T.判断重力的一个分力是否已与小车及纸带受到的摩擦力平衡的直接证据是__⑥_ _;本实验还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⑦__ _(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探究结果的表达式是__⑧_ __.(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参考答案:.纸带上点迹间距相等 小车的质量M、砂和砂桶的质量m 11. (6分)2004雅典奥运会,我国运动员刘春红以抓举112.5kg、挺举153kg、总成绩275.5kg夺得女子69公斤级举重冠军。
若刘春红在挺举中用4s的时间把153kg的杠铃举高160cm,在此过程中她对杠铃做的功是 J,平均功率是 W,重力对杠铃做的功是 J. (g=10 m/s2)参考答案:2448J;(2分)612W;(2分) -2448J;(2分)12. (单选)质量为m、初速度为零的物体,在方向不变、大小按如图规律变化的合外力作用下都通过位移x0,则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速度最大的是参考答案:C13. 一艘宇宙飞船飞近某一新发现的行星,并进入靠近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数圈后,着陆在该行星上,飞船上备有以下实验器材:A.精确秒表一个 B.已知质量为m的物体一个C.弹簧测力计一个 D.天平一台(附砝码)已知宇航员在绕行时和着陆后各作了一次测量,依据测量数据,可求出该行星的半径R和行星质量M.(1)绕行时所选用的测量器材为 ;着陆时所选用的测量器材为 (用序号表示).(2)两次测量的物理量分别是 、 .参考答案:(1)A,B C;(2)周期T,物体重力FG【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要测量行星的半径和质量,根据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式求解会发现需要测量出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行星表面卫星的公转周期,从而需要选择相应器材.【解答】解:(1)重力等于万有引力mg=G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G=m由以上两式解得R=﹣﹣﹣﹣①M=﹣﹣﹣﹣﹣②由牛顿第二定律FG=mg﹣﹣﹣﹣﹣﹣③因而绕行时需要用秒表测量周期T,需要秒表,故选A;着陆时用天平测量质量,用弹簧秤测量重力,故选BC;(2)由第一问讨论可知,需要用计时表测量飞船绕行星表面运行的周期T,用弹簧秤测量质量为m的物体在行星上所受的重力FG ;由①②③三式可解得R=,M=故答案为:(1)A,B C;(2)周期T,物体重力FG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6分)将一根细绳的中点拴紧在一个铝锅盖的中心圆钮上,再将两侧的绳并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在圆钮上绕若干圈,然后使绳的两端分别从左右侧引出,将锅盖放在水平桌面上,圆钮与桌面接触,往锅盖内倒入少量水。
再双手用力拉绳子的两端(或两个人分别用力拉绳的一端),使锅盖转起来,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并解释为什么发生会这种现象参考答案:随着旋转加快,锅盖上的水就从锅盖圆周边缘飞出,洒在桌面上,从洒出的水迹可以看出,水滴是沿着锅盖圆周上各点的切线方向飞出的因为水滴在做曲线运动,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圆周)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上15.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辆质量M=2kg、长度L = 9. 6m、上表面粗糙的平板车紧 靠着被固定的斜面体ABC,斜面体斜边AC长s = 9m、倾角现将质量m=lkg的小木块从斜面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小木块滑到C点后立即速度大小不变地水平冲上平板车已 知平板车上表面与C点等高,小木块与斜面、平板车上表面的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5、= 0.2,sin37°= 0. 6 ,cos37 = 0. 8,g 取 10m/s2,求: (1)小木块滑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 (2)试判断小木块能否从平板车右侧滑出,若不能滑出,请求出最终小木块会停在距离车右端多远?若能滑出,请求出小木块在平板车上运动的时间?参考答案:(1)6m/s(2)不会滑出,停在距车右端3.6m【详解】(1)木块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37°-f=ma其中:f=μ1mgcos37°解得a=2m/s2,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可得v2=2as解得v=6m/s;(2)木块滑上车后做匀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2mg=ma1解得:a1=2m/s2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2mg=Ma2解得a2=1m/s2,经过t时间二者的速度相等,则:v-a1t=a2t解得t=2st时间木块的位移x1=vt-a1t2t时间小车的位移x2=a2t2则△x=x1-x2=6m由于△x=8m<L,所以木块没有滑出,且木块距离车右端距离d=L-△x=3.6m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14分)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的下端有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正以6m/s速度运动,运动方向如图所示。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可以视为质点),从h=3.2m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经过A点时,不管是从斜面到传送带还是从传送带到斜面,都不计其速率变化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物体向左最多能滑到传送带左右两端AB的中点处,重力加速度g=10m/s2,则:(1) 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到斜面末端需要多长时间?(2) 传送带左右两端AB间的距离LAB为多少?(3) 如果将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左端的B点,它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1)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有 得 (4分)(2)对物体从开始运动到传送带AB的中点处,有 V=at=5×1.6m/s=8m/s 0=V2-2μg 得 (5分) (3)对物体从传送带的B点到与传送带共速,有 V2= 2μgS 得 知物体在到达A点前速度与传送带相等又对物体从A点到斜面最高点,有 0= V2-2ah′/sinθ (5分) 得 17. 如图所示,一个娱乐场所的内表面是半径R=6m的半球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