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零件的去氢检验方法与再去氢热处理.doc
5页氢脆金属材料由于受到含氢气氛的作用而引起的断裂,统称为氢脆断裂或氢致开裂一 氢脆的类型及特征(一)内部氢脆与环境氢脆氢脆断裂在工程上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但由于材料性能、 加工工艺、 服役环境、受力状态不同, 各种现象有较大差异根据引起氢脆的氢之来源不同,氢脆可分成两大类:一类为内部氢脆,它是由于金属材料在冶炼、 锻造、焊接或电镀、酸洗过程中吸收了过量的氢气而造成的;第二类氢脆称为环境氢脆,它是在应力和 氢气氛或其它含氢介质的联合作用下引起的一种脆性断裂,如贮氢的压力容器中出现的高压氢脆内部氢脆和环境氢脆的区别,在于氢的来源不同,而它们的脆化本质是否相同,目前尚未定论一般认为,内部氢脆和环境氢脆在微观范围(原子尺度范围内),其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由于氢引 起的材料脆化,但就宏观范围而言,则有差别因为它们所包含的某些过程(如氢的吸收)、氢和金属 的相互作用、应力状态以及温度,微观结构的影响等均不相同二)氢脆断口特征内部氢脆断口往往出现“白点”,如图 6-7 所示白点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钢件中观察到纵向 发裂,在其断口上则呈现白点这类白点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而且轮廓分明,表面光亮呈银白色,所以 又叫做“雪斑”或发裂白点,如图 6-7a 所示。
这种白点实际上就是一种内部微细裂纹,它是由于某种 原因致使材料中含有过量的氢,因氢的溶解度变化(通常是随温度降低,金属中氢的溶解度下降),过 饱和氢未能扩散外逸,而在某些缺陷处聚集成氢分子所造成的一旦发现发裂,材料便无法挽救但在 形成发裂前低温长时间保温,则可消除这类白点另一种白点呈鱼眼型,它往往是某些以材料内部的宏观缺陷如气孔、夹渣等为核心的银白色斑点, 其形状多数为圆形或椭圆形圆白点的大小往往同核心的大小有关,即核心愈大,白点也愈大,白点区 齐平而略为下凹,图 6-7b 即为以焊接缺陷(气孔)作为核心的鱼眼型白点产生鱼眼白点,除氢和缺陷因素外,还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即应有一定的塑性变形量和一定的形变 速度如果经过去氢处理或消除鱼眼核心 缺陷,白点就不能形成;小于一定的塑性变形量,或 用高的应变速率(如冲击),都不会产生这类白点,所以它是可以消除的,故又叫可逆氢脆这类氢脆 一般不损害材料的强度,只降低塑性内部氢脆断口的微观形态,往往是穿晶解理型或准解理型花样在白点区是穿晶解理断裂,而白点 外则为微孔聚集型断裂二 氢脆和应力腐蚀相比,其特点表现在:(1) 实验室中识别氢脆与应力腐蚀的一种办法是,当施加一小的阳极电流,如使开裂加速 , 则为应力 腐蚀,而当施加一小阴极电流 , 使开裂加速者则为氢脆。
2) 在强度较低的材料中,或者虽为高强度材料但受力不大,存在的残余拉应力也较小,这时其断 裂源都不在表面,而是在表面以下的某一深度,此处三向拉应力最大,氢浓集在这里造成断裂3) 断裂的主裂纹没有分枝的情况,这和应力腐蚀的裂纹是截然不同的氢脆的断裂可以是穿晶的 也可以是沿晶的,或者从一种裂纹扩展型式转变成另一种型式,但就具体的金属 - 环境组合来说,氢脆 有特定的裂纹形态例如,在淬火回火钢中氢脆常沿着原奥氏体晶界扩展;而在钛合金中容易形成氢化 物,裂纹是沿着氢化物与基体金属的界面上发展4) 氢脆断口上一般没有腐蚀产物或者其量极微5) 大多数的氢脆断裂 ( 氢化物的氢脆除外 ) ,都表现出对温度和形变速率有强烈的依赖关系氢脆 只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出现,出现氢脆的温度区间决定于合金的化学成分和形变速率形变速度愈大, 氢脆的敏感性愈小, 当形变速率大于某一临界值后, 则氢脆完全消失 氢脆对材料的屈服强度影响较小, 但对断面收缩率则影响较大三 5.2.2 氢脆机理及其防止办法氢脆是氢原子和位错交互作用的结果氢脆的位错理论能成功地解释以下几个重要实验结果:(1) 氢脆对温度和形变速率的依赖关系氢脆只发生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和慢的形变速率情况下。
当温度太低时,氢原子的扩散速率太慢,能 与位错结合形成气团的机会甚少;反之,当温度太高时,氢原子扩散速率太快,热激活作用很强,氢原 子很难固定在位错下方,位错能自由运动,因此,也不易产生氢脆对钢来说,对氢脆最敏感的温度就 在室温附近同样,可以理解形变速率的影响当形变速率太高时,位错运动太快,氢原子的扩散跟不 上位错的运动,因而显示不出脆性2) 氢脆的裂纹扩展特性高强度钢产生的氢脆,其裂纹扩展是跳跃式前进的先是在裂纹尖端不远的地方出现一个细小的裂 纹,之后这个裂纹在某个时刻突然和原有裂纹连接起来新裂纹形核地点一般是在裂纹前沿的塑性区与 弹性区的交界上氢要扩散到这里并达到一临界浓度时才能形成裂纹,所需的时间就是裂纹的孕育期3) 氢脆氢纹扩展第二阶段的特性在dt/da〜K的关系中,氢脆裂纹扩展出现一水平台,是谓裂纹扩展第二阶段,这一阶段裂纹扩展 速率恒定,与应力强度因子无关,而与温度有关,说明 dt/da 在这一阶段主要决定于化学因素,是一典 型的热激活过程氢原子扩散到裂纹尖端并保持某一浓度是裂纹扩展的决定性因素金属材料在氢中裂 纹扩展速率主要决定于氢原子在基体中的扩散速率减少氢脆的办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主要是内部氢脆产生的,要多从严格执行工艺规定着手。
对于环境氢脆,首要的一条是尽量不 用高强度材料,村料强度越高,对氢脆越敏感表 6-2 应力腐蚀和氢脆的相互比较应力腐蚀氢脆1.裂纹从表面开始;1.裂纹从内部开始;2.裂纹分叉,有较多的二次裂纹;2.裂纹几乎不分叉,有二次裂纹;3.裂纹源区有较多的腐蚀产物覆盖着;3.腐蚀产物较少;4.裂纹源可能有一个或多个不一定在应4.裂纹源可能是一个或多个多在三向应力集中处萌生裂纹源;力区萌生裂纹源;5. 一般为沿晶断裂,也有穿晶解理断裂;5.多数为沿晶断裂,也可能出现穿晶解理6.必定要有拉伸应力(或残余拉应力)作或准解理断裂;用;6.内部氢脆不一定要有拉应力作用;7.只有合金中发生,纯金属不发生应力腐7.合金和纯金属均可能发生;蚀;8.只要在含氢的环境或在能产生氢的情况8. 一种合金只对少数特定化学介质敏感,(如酸洗、电镀)下都能发生;浓度可以很低;9.必须含有氢,强度越高,所需的含氢量9.无应力时,合金对腐蚀环境可能是惰性越低;的;10.对轧制方向敏感;10.与材料的轧制方向无关;11.阴极保护反而促进高强钢的氢脆倾向11.阴极保护能明显减缓应力腐蚀开裂小型零件的去氢检验方法与再去氢热处理ABB新会低压开关有限公司(广东新会 529100) 李秀兰Exam ination MethodIts Retreatme ntof Dehydroge nati on andfor Small-sized PartsLi Xiulan氢脆是金属由于吸氢而造成材料变脆,塑性降低,自行断裂的现象。
材料的这种破裂形式势必造成意想 不到的事故,对安全形成极大威胁随着金属材料的广泛应用,各国对表面处理中的氢脆现象进行了比 较多的研究和试验,并制定了一些标准(例如增加去氢处理,限制高强度钢的电镀,改进电镀工艺等) 来防止零件受到氢脆的破坏本文主要介绍去氢处理的检验方法以及防止产生氢脆的再去氢处理方法1去氢检验方法零件在电镀过程中,镀层和基体金属的晶格中往往发生渗氢,此时零件内应力变大,塑性降低,容 易脆断为控制电镀工艺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渗氢, 防止氢脆,我国制定了氢脆性的检验方法,如延时 破坏试验:刀但这种方法对试样的加工要求较高,试验时间长,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实际生产中,常用的还有模拟试验,即模仿零件的使用条件,对被测零件进行疲劳加载试验,测试 零件在使用寿命范围内是否会产生脆断,来检测是否会产生氢脆但是常规的循环疲劳加载周期短,不 足以提供延迟破坏的诱导期,除非加载周期足够长 :3目前国外有一种更简单、更方便的方法检测去氢效果防止氢脆现象的产生,具体方法如下: 检验用品:石蜡或凡士林检验装备:烧杯(防火容器),铁架台,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检验方法:用烧杯来盛取适量的石蜡,置烧杯于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点燃酒精灯加热石蜡至完全融化(石蜡可将零件全部浸没)。
用温度计测量石蜡液的温度,使之保持在 160〜190C,在此温度范围内 保持5min以去除其所含水分被测零件经热皂水去油迹并烘干,放入石蜡液中,若在 10s内有气泡产 生(氢气在零件表面形成或析出),则证明该零件去氢不好或没有去氢,若没有气泡产生,则去氢效果 好也可用凡士林代替石蜡,但温度必须控制在(100土 5)C内2再去氢热处理用以上的去氢检验方法,如发现零件去氢效果不好,产生气泡很多时,零件必须进行再次去氢处理 后方可使用去氢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对零件进行低温热处理,使氢逸出去氢的效果与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有 关系,必须在电镀完成4h之内,在铬酸盐处理之前进行如果零件已经进行铬酸盐处理,再去氢这显 然是违反正常的工艺流程因为此时若再去氢参数掌握不好,会破坏铬酸盐的转化膜,影响防锈功能 所以选择可行的再去氢温度和时间,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去氢热处理是零件在190C〜220C的烘箱内保温2h以上,不同抗拉强度的材料有不同的保温 时间但这种方法去氢不完全,并且做过钝化处理的零件进行再去氢,会使钝化层损坏,将彩色的钝化 层变为白色,降低防锈等级因此必须采用低于 190C的温度,适时的保温时间来进行处理。
实际生产中,若氢脆现象不严重,也可采用将零件放置一段时间的时效去氢处理,但由于电镀零件 的防锈期是一定的,所以零件不可能放置太长时间通过生产试验,我们发现零件在烘箱内 140C〜150C保温8h,然后随炉冷却的方法是比较合适的 再去氢方法,既对钝化层改变不大,去氢效果也比较好,具体试验如下:零件材料为BEKAERT-SWPB © 1.7mm线径琴钢丝,含碳高达0.88 %金相组织为回火屈氏体, 抗拉强度(T b = 2150MPa弹簧零件表面镀锌6卩m钝化等级为2D,经检验去氢不完全用不同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在烘箱内进行再去氢试验,随炉冷却,对经过处理的零件进行疲劳加载 试验2万次和去氢检验,每一种试验方法采用 50个样件,检验记录见表1表1弹簧零件不同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再去氢效果] 去氢处理工艺弹簧断裂 比率(%)去氢检验 结果钝化层等级 变化保温温度/C 保呆温时间/h190220有很多气泡由2D变白170410有气泡由2D变至U 1A15060很少气泡无变化15080没有气泡无变化14080没有气泡无变化140100没有气泡由2D变到1A从表1可看出,这种材料的零件采用 (140〜150) C保温8h的再去氢热处理工艺是可行的。
我们在异型弹簧垫圈做如上再去氢处理, 材料牌号为60Si2Mn,垫圈厚度0.5mm,外径12mm,含碳量为0.56%〜0.64%,抗拉强度 ob= 900MPa零件表面镀锌12 ^m使用时由氢脆引起断裂率高达 80%,去氢检验气泡很多为防止氢脆,采取150C保温8h再去氢处理,此时,钝化层没有任何色泽上的改变同时经过疲劳试验后,断裂率为 0%材料抗拉强度相差较大的两个零件,这种再去氢方法也都适用对厚度或线径v 2mm,镀层在6〜12 ^m的小型弹簧零件,在进行钝化前的去氢热处理时,用上述方法,也可获得 理想的去氢效果3结论本人介绍的去氢检验适合于小型弹性电镀零件的氢脆检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