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津县兴义分全域水乡城乡一体规划.ppt
228页新津县兴义镇全域水乡城乡一体规划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四川三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09.06半岛田园水乡 七彩风情小镇[阶段成果]一、发展战略二、全域六位一体规划三、详细规划 水街及节点设计 羊马河滨水绿带设计 社区建设规划规划内容发展战略篇1发展战略篇相关背景成都市正式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周年之际,国务院批复了《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新津——(成都统筹城乡)整项推进试点兴义——新津试点《成都市小城镇规划建设导则(试行)》《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试行)》发展战略篇相关背景《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允许成都在9个方面先行先试 : ■建立三次产业互动的发展机制; ■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 ■探索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 ■探索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办法和途径; ■健全城乡金融服务体系; ■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建立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方案》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发展改革的总体思路;第二部分为统筹发展的主要任务;第三部分为改革创新的主要任务;第四部分为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批复》指出,要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要求,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先行先试,加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为全国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提供经验和示范发展战略篇相关背景《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主要目标 : 力争到2020年,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完善,“三个集中”达到较高水平,城乡差距显著缩小,“三农”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基本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以上,工业集中度达到80%,城市化率达到70%(按户籍人口计),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城乡实现充分就业,城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实现均衡化发展,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交融的新型城乡形态基本形成金马河、羊马河、西河、石鱼河、花红堰、三江十二支渠、三江十一支渠水系斑竹林+农博园先主寺万兴花卉果木园岷江蔬果基地韭菜韭黄和菜籽、花生、大麻、扎耳根等。
水产1.1.3 资源条件1.1发展战略篇资源分析传统农业镇水产区岷江蔬果基地斑竹林+农博园万兴花卉果木园先主寺 兴义镇境内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水资源特别丰富,兴义城镇和大小林盘点缀于田园河畔之间,形成天然的田园生态风光1.1发展战略篇资源分析1.1.4 特征印象印象1:两江环抱,水渠密布——自然,秀丽灵动之美印象2:和风细雨,归田园居——人文,趣味怡然之美城镇化水平低人口流动性大,劳务输出量大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供给不足,缺乏投资吸引力1.2.1 问题思考1.2发展战略篇城镇发展思考城镇规模小,辐射带动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2007年GDP总量26550万元,人均0.78万元成都市人均2.6万元三次产业比例:31:43:26缺乏特色和产业支撑土地指标和财政投入没有政策保障规划对经济发展职能的忽略上控制与下发展矛盾,与市场脱节缺乏市场机制缺乏政策支撑缺乏核心吸引缺乏规划引导土地流转产业项目品牌特色新型城市化发展空间与机制区域发展地位环境特质1.2.2 条件思考1.2发展战略篇城镇发展思考重点镇产业基础政策支撑市场支撑产业支撑品牌支撑新增16个市重点镇之一。
水城新津,水乡兴义水主题的特质补充(水城-水乡),形象、功能、产业、空间成南门户,新津北门户城市连绵带,走廊向乡村过渡区新型城乡形态节点地区成都休闲之都,休闲产业向南发展趋势旅游,南部三条旅游带节点,龙门山、龙泉山二龙戏珠与花源等区位,高尚居住产业自身农业产业基础,水产餐饮,花卉果木蜀水,岷江第一镇,水乡优良生态环境半岛环绕地理特征蜀文化渊源整项推进突破点,功能、资源与环境均衡化和谐发展实践,新型城乡形态塑造示范新型城乡形态1.3发展战略篇城镇发展模式城乡一体化,“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全域成都城乡体系分为5个层次,依次为中心城、中等城市(县城)、小城市(重点镇)、小城镇(一般镇乡)和农村聚居点(农村新型社区)从中心城到农村聚居点,集聚和辐射功能由强到弱,土地利用集约程度渐次减低,空间形态由高效集约的人工环境向有机分散的自然环境过渡 城镇处于城市与乡村的结合点上,是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环节,兼顾城市与乡村两种空间形态的基本要素,受自然条件和农村社会文化的影响明显,现状沉淀并保留了丰富的地域文化特征,具备形成特色鲜明城镇空间形态的条件。
总体要求空间资源城镇地位(小城镇、重点镇)1.3发展战略篇城镇发展模式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创造新型镇乡形态空间一体化产业及旅游一体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风貌一体化离土不离乡就地城市化城镇与农村和谐相融城镇大集中与社区小集中组团式进城进镇三个集中土地转移1.4发展战略篇城镇发展目标全域兴义——新型城乡形态示范,为大量农贸型城镇发展树立标杆,示范带动半岛田园水乡——新近郊乡村旅游目的地七彩风情小镇——中心城高尚居住功能转移承接地1.5发展战略篇《忆江南》[唐]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引人入胜的是:水系+古镇,自然+文化水——水乡——江南水乡粉墙黛瓦、青石古道、小桥流水、波光船影、烟雨长廊、古街深弄……水——水利——天府之国天府同样具备与江南媲美的基础条件,中华地域天府与江南至古是富饶、文明与美丽的象征水系——都江堰——水利文明 兴义岷江第一镇,三流合一农耕发达,物产丰富 古蜀文化 水乡情节——天府水乡?寻梦1.5发展定位篇筑魂半岛田园水乡,七彩风情小镇 将水的利用上升到文化高度,提升“吃喝玩乐耍”内涵 。
水趣:水街、码头、水利、湿地……情趣:寻梦、寻情,佛教,酒,庄园……乡趣:生态、养殖、农耕……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22.1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空间规划2.1.1 空间布局分析 门户节点Ø新津北门户——兴义(西北),花源(东北)Ø成都南门户——中心城辐射带 走廊节点Ø城市走廊与岷江生态走廊交汇,重要节点Ø环境相融与集约发展Ø城乡纽带 城市群连绵带Ø集聚辐射强(兴义、花源等区位) 城市走廊内部Ø连绵走廊式(花源、普兴、花桥)Ø土地高度集约 城市走廊边缘Ø点簇组团式(兴义、万兴、文井)Ø土地相对集约Ø展示高效集约的人工环境向有机分散的自然环境过渡2.1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空间规划2.1.1 空间发展布局 城镇发展方向 在规划成新蒲快速路以南,沿羊马河和现状新崇路南北向发展 新型社区选址Ø 耕作半径,辐射范围Ø 环境多样性Ø 产业发展资源Ø 依托现状林盘集聚区 围绕城镇核心,点簇式布局 城镇——内层社区——外围社区 积聚(集约、人工)——吸附(过渡)——分散(组团、自然)2.1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空间规划2.1.2 空间结构分析 兴义镇依托水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半岛“田园水乡.七彩风情小镇”。
通过实施拆院并院项目,对部分林盘实施保护性改造,形成镇域内“一心. 四点+一带.两片+林盘点居”的空间布局形态全域空间布局规划图空间结构分析图先寺社区纪碾社区波尔社区城镇核心现状岷江社区田渡社区广滩社区2.1.3 镇村体系• 镇村体系一级:兴义城镇二级:六个社区三级:林盘散居• 现状人口集中规划类别名称人口集中度一级镇区11026 --二级社区14241 --其中广滩社区2500 --田渡社区2100 --纪碾社区2500 --波尔社区2600 --先寺社区2990 --岷江社区1551三级散居约8829 --总计3409674.1%2.1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空间规划人口分布结构图• 2020年人口空间布局规划 《新津县兴义镇总体规划(2008-2020)》确定镇域人口为37230人,镇区人口为20000人,城镇化率53.72%城镇建设总用地205.95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02.98平方米 考虑兴义成为市重点镇,结合镇上发展需求,未来城镇化人口达50000人,其中43300人集中在镇区,6700人集中在广滩社区镇区规划用地面积约5.3平方米公里,建设用地面积约4.33平方公里,广滩社区配备约67公顷(1000亩)城镇建设用地。
社区与散居人口不变,镇域人口将达到约7.3万人2.1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空间规划类别名称人口集中度城镇化率一级镇区43300 -- --二级社区20941 -- --其中广滩社区2500+6700=9200 -- --田渡社区2100 -- --纪碾社区2500 -- --波尔社区2600 -- --先寺社区2990 -- --岷江社区1551三级散居约8829 -- --总计7307087.9%68.5%广滩社区城镇建设用地约67公顷镇区建设用地约433公顷 镇区建设用地约433公顷Ø现行控规约150公顷Ø羊马河西增加约40公顷Ø羊马河东增加约243公顷 广滩社区增加城镇建设用地约67公顷2.1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空间规划广滩社区发展用地约1000亩,67公顷2.1.4 新增建设用地情况羊马河西建设用地约600亩,40公顷羊马河东建设用地约3645亩,243公顷现行控规建设用地约2250亩,150公顷2.1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空间规划 空间管制分区 将县域用地划分为三类城镇规划区、风景名胜规划区和乡、村规划区。
Ø城镇规划区 镇区、社区发展用地以及重大基础设施用地城镇规划区内用地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及国土等相关规划要求,经规划许可后方可进行建设开发Ø风景名胜规划区 兴义镇域无Ø乡、村规划区 兴义镇域范围除城镇规划区以外部分2.1.5 空间管制规划 禁止建设区 禁止建设主要是指涉及资源保护、风险避让等要素的用地,依据要素对应的各相关法规禁止建设 禁止建设区资源保护类包括:斑竹林森林公园核心区,规划湿地,西河、羊马河、石鱼河、金马河水滨保护地带 禁止建设区风险避让类包括:成新蒲快速通道防护走廊、新崇路生态绿带、管线防护走廊、污水处理厂污染防护 色线控制 红线、黄线、蓝线、绿线2.22.2.1总体产业定位: 全域产业规划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 以建设“半岛田园水乡、七彩风情小镇”为指引,场镇中心形成商务、休闲、餐饮、客栈等业态项目,四处农民新型社区以传统农耕文化、花卉果木基地形成休闲品茗、野趣体验、开放教育等业态区域,打造兴义镇中心旅游经济镇域以生态农业、科技农业、水产养殖为基础,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培育农家休闲旅游产品,突出自然生态环境和林盘院落,以休闲、度假、养生、避暑为主题,积极发展休闲假日经济产业。
在第一产业方面着力建好岷江蔬果现代农业园、万兴花卉果木园等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园区,带动兴义镇高效农业、规模农业和品牌农业发展;在第二产业方面,按照“三个集中”要求,兴义镇对原工业企业逐步关停并转,仅有少量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第三产业方面,有针对性的按照“4A级”旅游镇的规划要求,实施场镇改造和农民新居建设,通过资源再造挖潜和地标性植物的确定,开展传统农耕文化节、川西林盘文化节、槐花节等会节经济,形成独具特色的兴义镇一、三产业相融互动的产业发展局面,提升兴义镇镇域经济发展2.2粮田种植:玉米、水稻、熏衣草、农业观光区水产养殖基地:渔业养殖、加工、荷塘培育、休闲垂钓、品味河鲜果蔬种植基地有机果蔬培育、(油菜、韭菜、韭黄)种植、深加工、采摘体验、市民果园基地葡萄种植区:葡萄种植、深加工(果汁、酿酒)采摘体验农科示范区:高科技农业研究基地、生态农场体验、农业教育基地 苗圃种植区:苗圃培育、花卉养植、耕种植树体验、认养树种活动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产业规划2.2.2特色发展分区2.2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产业规划2.2.3产业发展结构产业结构分析图一心、两园、三带、六节点Ø一心:城镇核心区主要通过启动花红堰风情水街和羊马河滨水绿带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农博园现有生态资源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川西水乡旅游休闲田园风情小镇的中心区域。
Ø两园:万兴花卉苗木园、岷江蔬果农业园Ø三带:休闲度假观光带、绿色生态长廊、亲水游乐体验带Ø六节点:六个社区产业发展节点休闲度假观光带 水产养殖业特色餐饮、垂钓等旅游休闲项目 绿色生态长廊发展花卉苗圃种植产业亲水游乐体验带发展生态观光和滨水娱乐产业城镇核心区商务、休闲、餐饮、客栈等业态项目花卉苗圃园现代果蔬农业园2.2纪碾社区:生态湿地、苗圃果木种植发展休闲品茗、野趣体验、开放教育等先寺社区:先主寺文化、科技农场示范研究基地发展庙会经济、文化休闲等波尔社区:葡萄种植、加工发展采摘经济、酒文化等田渡社区:花卉种植发展休闲品茗、滨水运动休闲等广滩社区:水产养殖发展河鲜品茗、特色餐饮、垂钓等2.2.4社区产业规划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产业规划岷江社区:传统农耕文化、有机蔬果种植发展野趣体验、开放教育等新津县新津县兴义镇兴义镇成南旅游区服务基地体系示意图2.3.1 旅游地位2.3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旅游规划新津区域旅游体系示意图 新津——成南旅游节点Ø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带交汇Ø成蒲雅、成眉乐、成南旅游区三条旅游带中转区位 成南旅游经济区带动2.3.2 “1+7”的旅游结构1+7:半岛七景 半岛水乡Ø 4A级乡村旅游度假区 七景——体现七彩主题 “色、香、味,意、乐、趣 + 情”Ø 田渡社区......百花缤洲 色Ø 波尔社区......葡园香舍 香Ø 广滩社区......江南渔村 味 Ø 纪碾社区......白鹭河畔 趣Ø 先寺社区......蜀风闲院 意Ø 岷江社区......锄禾人家 乐Ø 城镇核心区....花红烟雨 情纪碾社区(白鹭河畔)田渡社区(百花缤洲)广滩社区(江南渔村)波尔社区(葡园香舍)先寺社区(蜀风闲院)花红烟雨2.3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旅游规划岷江社区(锄禾人家) 城镇旅游核心:花红烟雨(情)花红烟雨体现情调与水乡意境。
依托花红堰风情水街打造,和羊马河滨水景观整治,构建街坊水景系统项目主要包括:游览观光、亲水休闲、烟雨长廊、湿地景观、商业街区、水上运动等生态餐厅亲水休闲位置示意图2.3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旅游规划 田渡社区:田渡社区:百花缤洲(色)春夏季旅游项目:花博会、休闲品茗、婚纱摄影基地、摄影大赛、蜜园、花卉工房(工艺品加工)、香薰SPA美容坊、精油生产展示2.3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旅游规划 波尔社区:波尔社区:葡园香舍(香)夏秋季旅游项目:品酒节、葡萄采摘大会、酿酒文化展示、周末酒会、西洋音乐节、欧洲小镇风情游2.3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旅游规划 广滩社区:广滩社区:江南渔村 (味)全年旅游项目:河鲜品茗、开渔节、渔文化展示、美食街、水产购物集市、垂钓2.3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旅游规划 纪碾社区:纪碾社区:白鹭河畔 (趣)全季旅游项目:野趣体验、开放教育湿地动植物科普展览馆、芦苇编织工艺品加工展示、生态湿地公园、露营野营、白鹭保护区、悠悠芦荡、荷塘、梅湾、 春踏青、夏采菱、秋观芦、冬探梅2.3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旅游规划 先寺社区:先寺社区:蜀风闲院(意)全季旅游项目:庙会经济、文化休闲、农业观光园、尝鲜会、赛果会、农博会、农科试验基地2.3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旅游规划 岷江社区:岷江社区:锄禾人家(乐)春秋季旅游项目:传统农事体验、开放教育、农耕文化展览、丰收大典、农家宴2.3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旅游规划2.3.3 旅游线路规划 主要线路:Ø 生态旅游线路:生态旅游线路依托新崇路而形成,线路将三合社区、纪碾社区、波尔社区、田渡社区、广滩社区串连起来,同时,该路线把镇区以及周边的产业连接起来,打造以生态为主题的旅游线路。
Ø 文化旅游线路:文化旅游线路将先寺社区、波尔社区、广滩社区串连起来,同时依托寺庙文化、酒文化、水文化等打造文化旅游线路交通线路分析图1生态旅游线路文化旅游线路2.3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旅游规划Ø 水运旅游线路:水运旅游线路依托羊马河而形成,线路将波尔社区、田渡社区和光滩社区串联起来同时把镇区和沿河的景观节点联系起来交通线路分析图2水运旅游线路2.3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旅游规划旅游线路分析图Ø 旅游环线:一日游环线:一日游线路以镇区为中心,将纪碾社区、田渡社区、波尔社区串联起来,形成短途旅游环线Ø 周末游环线:周末旅游环线将三合社区、先寺社区、广滩社区串连起来,形成周末旅游环线周末游环线一日游环线对外旅游线路2.3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旅游规划2.3.4 旅游配套设施 住宿设施与服务 接待设施要兼顾各种需要,提供高中档酒店、综合性住宿设施;结合景点特色推出主题性住宿:多功能会议渡假酒店,以及养老酒店、养生酒店等旅游服务主要是指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商业配套、旅游项目服务设施、公共厕所、旅游解说体系等 餐饮配套 根据不同景点的服务要求,提供各具特色的餐饮服务,成为一项旅游吸引项目。
开发小吃街、河鲜品茗 等项目 旅游安全设施 在旅游区内设置急救点及相应的急救人员;设置旅游110联系,建立旅游救急保护系统,旅游团队配备简易救急设备及措施 旅游形象展示体系 将指示排、小品、垃圾桶、铺地、栏杆、坐椅、路灯、亭,广告排等统一设计,与旅游区形象主题协调住宿设施与服务旅游安全设施餐饮配套旅游形象展示体系2.3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旅游规划2.4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2.4.1 城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城镇“1+17”配置要求 在城镇“1+17”的标准配置中,兴义镇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配置主要分为公共管理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市政服务体系等其中,公共服务体系如下表序列类别具体内容现状拟采取的措施备注1公共服务体系1个便民服务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21个区域性农业服务中心 正在建设中 31个综合文化活动中心 已建成 使用的是国债资金41个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已规划 新建200平方米的技能培训基地 51个“211”工程已规划新建两场、一池和一中心 即:“两场”:田径场、灯光场,“一池”:游泳池和“一中心”:健身中心6一所标准化学校已建成已完成万和小学和兴义中学的标准化改造7一所标准化卫生院已完成已完成兴义卫生院标准化建设81所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已建成已完成兴义敬老院建设2.4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中小学教育设施布局 根据远期约7.3万人规模,共设置5所小学、2所中学。
Ø 小学布局 镇区现状保留万和小学和中心小学,新增2所小学 在广滩社区城镇建设用地内新增1所小学Ø 中学布局 镇区现状保留镇中学,新增1所中学小中中小小小小2.4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小中中小敬科小小文民卫体农 镇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新型社区“1+13”配置要求 村(社区)按“1+13”标准进行配置,即1个村(社区)配置13项公共服务设施同时,根据各自特色配套2项公共服务设施Ø配置的13项公共服务设施具体为:1、设有劳动保障站,建筑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2、设有卫生服务站,建筑面积不小于80平方米3、设有人口计生服务室,建筑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4、设有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建筑面积不小于100平方5、按照公安部《派出所正规化建设》、《公安派出所建设标准》及省、市委有关要求设置警务室,办公用房面积不得小于20平方米6、设有全民健身设施(场地)结合小广场、集中绿地设置,用地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7、城镇社区设有农贸市场,镇区按照500米左右服务半径设置,建筑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农村社区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建筑面积50-200平方米左右8、设有日用品放心店,建筑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
9、设有农资放心店,建筑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10、设有垃圾转运站,建筑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11、设有公厕,建筑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12、因地制宜地设置集中或分散地污水处理设施,并完善污水收集系统13、根据聚居人口设置相应地教育设施,社区安置人口1000人以上原则上配置幼儿园1处,人均占地面积10平方米左右Ø2项可选配套地公共服务设施具体为:1、有条件的村(社区)可设公交招呼站2、有条件的村(社区)可设集中停车场,按照每户配置0.3-0.5个标准停车位地标准进行修建2.4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2.4.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一、与相关文件对比一、与相关文件对比序号项目名称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平方米)统筹委《关于村(社区)及新居工程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配置标准的指导意见》(平方米)“三集中”规划的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标准(平方米)1劳动保障站≥50≥50社区管理用房,共100平方米左右,含警务、财务、社保、医保等功能2计生服务室≥20≥203警务室≥20≥204卫生站≥80≥8030-505图书室----50-1006综合文化活动室≥100≥10050-200(1000人以下社区取下值)7全民健身设施(场地)≥200≥200结合小广场、绿地设置8农贸市场≥50城镇社区≥400(农村社区≥50)50-200 (1000人以下社区取下值)9日用品放心店≥20≥205010农资放心店≥50≥50--11幼儿园约10/每生1000人以上设置,占地约10/每生1000人以上设置,占地约10/每生 相关文件指标对比2.4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村(社区)公共服务配置指标对比表村(社区)公共服务配置指标对比表序号项目名称目前标准(平方米)青白江芦稿社区(610人)青白江黄坭社区(1077人)新津县袁山社区(458人)邛崃界牌社区(515人)彭州寿阳泉安置点(279人)彭州天生桥安置点(174人)1劳动保障站≥5025301530与镇共享202卫生站≥802008010060与镇共享无3计生服务室≥2025301530与镇共享无4综合文化活动室≥10010516040(党团活动室)120140无5图书室无25604060无无6警务室≥2025无1630与镇共享无7全民健身设施(场地)≥200200100200(篮球场、停车场)1500(集会、篮球场、停车场)有408农贸市场≥50无无无(二期规划1000)无与镇共享无9日用品放心店≥20105909020与镇共享6010农资放心店≥50 60(社区外)与镇共享无11幼儿园约10/每生无无无(二期规划500)无与镇共享无 调研分析2.4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修改原则修改原则:集约用地,功能复合集约用地,功能复合新津袁山社区邛崃界牌社区 指标调整2.4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劳动保障站、便民服务中心、信息中心等复合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留守学生之家等复合健身场地与会场、停车场复合居民自家经营的放心店2.4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社区公共服务配置标准社区公共服务配置标准 序序号号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 (平方米)(平方米)备备 注注1劳动保障站≥50进入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用房,复合便民服务室、信息服务室等功能2综合文化活动室≥50进入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用房,复合留守儿童之家、图书室、会议室等功能3警务室≥20进入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用房4卫生、计生服务站≥80进入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用房,单独开口,计生服务设单独办公室。
5全民健身设施(场地)≥200复合对外停车场、集会场、文化活动等功能6日用品放心店--可以民营形式,面积无要求,社区加强管理7农资放心店--8农贸店--9幼儿园约10/生按上层次规划统筹安排确定注:根据自身需要和发展要求,可以在此基础上功能复合2.4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2.52.5.1 道路交通 交通区位分析 根据《成都市发展走廊控制规划》,新津县域被纳入中心城区1小时经济圈内,与兴义镇同属成新发展走廊范围中心城区中心城区50km50km范围线范围线中心城区中心城区30km30km范围线范围线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基础设施规划 主要通道分析Ø 走廊主要纵向交通: 成新快速路、新川藏路、老川藏路、大件路、成雅乐高速路Ø 走廊主要横向交通: 四环路、五环路、六环路Ø 镇域主要交通: 新崇路成新快速路规划远景六环路规划远景五环路四环路新川藏路老川藏路大件路成雅乐高速路新津县双流县新崇路2.5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基础设施规划 道路交通现状问题分析Ø 道路系统不完善,功能不清晰Ø 东西向缺乏沟通联系:城镇过境交通主要为东西向规划的成新快速路和南北向的新崇路。
Ø 过河通道能力不足:羊马河对地区分割作用明显,西河、金马河制约了与周边地区的联系Ø 镇区无长途汽车站,公交体系尚未形成成成新新快快速速路路崇崇新新路路西西河河马马羊羊河河西西河河金金马马河河2.5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基础设施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Ø 规划依据: 《成都市干线网规划》、《成都市发展走廊控制规划》、《成新走廊发展控制规划》、《成都市新津县县域总体规划》Ø 规划内容: 规划镇域形成三横两纵的路网格局,三横为成新蒲快速路、新川藏路、兴义——花源主干路;两纵为新崇路及镇西侧规划主干路 镇域内道路等级规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干路、支路、巷路五个等级 成新快速路与新崇路交叉口采用全互通式立交,成新快速路与西侧沙渠镇至花桥镇道路采用半互通式立交组织交通Ø 近期实施成新蒲快速路、兴义——花源主干路成成新新快快速速路路崇崇新新路路马马羊羊河河西西河河金金马马河河快速路快速路主干路主干路支路支路全互通式立交全互通式立交半互通式立交半互通式立交干路干路巷路巷路2.5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基础设施规划新新路路川川藏藏 道路等级及断面形式Ø 规划成新快速路道路红线宽度为60m,采用四块板形式;Ø 主干路红线宽度控制在24~36m之间,采用一块板形式;Ø 干路红线宽度控制在16~24m之间,采用一块板形式;Ø 支路红线宽度为10~14m,采用一块板形式。
Ø 巷路红线宽度为3.5~6m,采用一块板形式宜结合地形每隔150~300m分别在两侧间隔设置错车道,宽度为1.5~3.0米2.5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基础设施规划成成新新快快速速路路崇崇新新路路马马羊羊河河西西河河金金马马河河停车场停车场公交首末站公交首末站加油站加油站长途客运站长途客运站 交通设施规划Ø 兴义镇区规划一座长途客运站和一座公交首末站Ø 保留现有加油站点Ø 镇区规划一座停车场油油2.5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基础设施规划接花源自来水厂接花源自来水厂规划给水管规划给水管规划排水管规划排水管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2.5.2 市政设施 给水工程规划Ø 镇域近期规划用水量为7600吨/天,远期为1.9万吨/天Ø 近期规划给水方案:方案一:由花源水厂再引入一根φ400mm供水主管供水;方案二:由县水三厂引入φ500mm供水主管供水;方案三:于金马河上游自建2万吨/天自来水厂给水Ø 方案一远期将供水主管迁至金马河东侧的新建水厂 Ø 散居住户自备泵用井供水 排水工程规划Ø 现状排水体系为雨污合流制,新建的污水处理厂未投入使用Ø 规划排水体系采用雨污分流制,近期规划污水量5500吨/天,利用城镇新建污水处理厂处理居住点污水;远期规划污水量1.4万吨/天,排入新津污水处理厂一并处理。
Ø 雨水采用明渠、暗沟或暗管重力流就近排入周边水体,道路雨水利用边沟排放Ø 散居住户自备沼气池或化粪池收纳污水接县自来水三厂接县自来水三厂自来水厂自来水厂2.5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基础设施规划 电力工程规划:Ø 镇域内高压输电网分为220KV、110KV两个等级Ø 规划镇域用电负荷近期为1.9万KW,远期为4.4万KWØ 现状镇域由花桥110KV变电站引10KV电力线供电,近期规划电源保持不变远期规划从顺江110KV变电站引10KV电力线供电Ø 各新型社区规划一开闭所供电散居住户就近低压引入Ø 220KV高压走廊线路两侧各控制20m 现状现状220KV220KV电力线电力线规划规划10KV10KV电力线电力线220KV220KV紫华线紫华线220KV220KV紫华线紫华线220KV220KV徐新线徐新线规划开闭所规划开闭所2.5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基础设施规划 燃气工程规划:Ø 城镇现状新通天然气,气源沿新崇路从新津县县城引入,供气管管径φ60mmØ 镇区近期用气量为7000m3/天,远期为1.6万m3/天,新规划一座储配站Ø 各新型社区通入燃气管,用户端设置调压器散住居民使用瓶装气供给,推荐采用新型燃具、灶具,使用沼气、秸秆、农作物残弃物等作为燃料。
Ø 根据《成都市燃气设施布局总体规划》,花桥至崇州高压输气走廊改线至镇域西侧规划沙渠镇至花桥镇道路沿线敷设防护走廊控制宽度100m 通信工程规划:Ø 规划保留现状镇区电信模块局,各新型社区就近从模块局接线Ø 镇区新规划一座邮政局Ø 各新型社区设有线电视节点 Ø 规划光纤到镇规划高压输气走廊规划高压输气走廊现状燃气管线现状燃气管线原规划高压输气走廊原规划高压输气走廊现规划高压输气走廊现规划高压输气走廊原规划高压输气走廊原规划高压输气走廊至邛崃至邛崃800mm800mm输气管输气管接县城储配站接县城储配站邮电规划燃气管线规划燃气管线2.5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基础设施规划 环卫工程规划:Ø 镇域近期垃圾预测量为24t/d,远期为55t/dØ 镇区设置一小型垃圾转运站,各新型社区设垃圾收集点散住居民应结合地形设置便于收集的简易垃圾点Ø 生活垃圾统一运至县垃圾焚烧处理场进行处理医疗垃圾等危险固体废弃物统一运至成都市固废处置场进行处理Ø 镇区按规范设置公厕4处,新型社区共新增公厕7处2.5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基础设施规划Ø 镇域按照规划设置消火栓镇区规划设置专职消防队,新型社区组建义务消防队。
Ø 消防用水由城镇管网或就近水体供给Ø 西河、金马河按照50年一遇设防,两侧各留200m防护绿地其余段按20年一遇设防Ø 镇域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所有建设项目应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确定抗震设防等级 Ø 两个固定避震疏散场所分别为农博园和镇体育操场Ø 应急指挥中心设于镇政府内城市生命线城市生命线疏散通道疏散通道疏疏疏疏疏疏疏疏疏疏紧急疏散场所紧急疏散场所新型社区疏散组团新型社区疏散组团疏5050年一遇设防年一遇设防5050年一遇设防年一遇设防疏疏疏固定疏散场所固定疏散场所邮电油中小幼★重点防护设施重点防护设施消防取水口消防取水口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幼幼幼幼幼2.5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全域基础设施规划2.5.3 防灾减灾规划2.6全域风貌2.6.1总体建筑风貌定位Ø形成整体和谐、多样有序的现代田园水乡建筑风貌Ø风貌特征要点:形成具有文化性、地域性,并能反映自身建筑个性的风貌特征在突出风格多样性及个性化的同时,又能达到和谐共存Ø建筑风格分类: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现代建筑风格传统建筑风格现代田园水乡建筑风貌简约式新乡土法式传统川西民居传统川西庄园Ø风貌特质:法式风格:以十八世纪洛可可样式为基调延续或发展的风格,注重细节,洋溢新古典主义浪漫优雅的氛围。
简约式风格:风格简洁明朗,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强调线条和体块,和谐自然新乡土风格:有地方特色,使用一定传统材料、工艺,但设计理念和空间组合现代化,形成既有传统元素、又有时代特色 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传统川西民居:风格朴实飘逸,色彩朴素淡雅,多为木穿斗结构,斜坡顶,薄封檐,开畅通透,轻巧自如传统川西庄园:近现代建筑风格,以砖石、木构为主要建筑材料,同时兼有中西合璧风格2.62.6.2镇区建筑风貌围绕“花红烟雨”水街主题,体现兴义镇宜人的空间尺度,良好的人居环境为特色,追求亲切的城镇氛围主要建筑风格:以现代建筑风格为主、辅以新乡土风格和传统风格重点风貌打造区:水街 滨河绿带 斑竹林街、花红堰街区全域风貌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2.62.6.3水街建筑风貌全域风貌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整体风貌:低层建筑为主,多层建筑为辅建筑底层宜局部架空采用现代建筑风格,突出表现河两岸变化有序的滨水建筑形象体量尺度:滨河建筑细部应协调统一,具备连续的视觉界面适宜的建筑体量能激发居民的亲水行为因此,应本着“合理,适宜,丰富”的概念,以小尺度为主,做到亲切宜人,适度变化建筑材料:吸收已建成区建筑材料运用的成功之处,结合河道两岸的景观特质,以砖、石、优质涂料、各色屋面瓦等现代建材优化沿河建筑风貌。
建筑色彩:色彩基调选择令人感觉轻松、愉悦的色系,如淡彩色系等,可以结合建筑材料的自然基色加以组合,局部点缀以纯色系2.62.6.4滨河绿带建筑风貌Ø整体风貌: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突出表现河两岸变化有序的滨水建筑形象Ø建筑体量:以小尺度为主,做到亲切宜人,适度变化滨水的裙房建筑以亲切宜人中小尺度为主,大体量的高层建筑可适当后退Ø建筑色彩:建筑色彩结合当地气候考虑,突出滨水特色以淡雅柔和的暖灰/冷灰为主结合沿河两岸的景观布置,适当考虑柔和的暖色调全域风貌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2.6先寺社区传统建筑风貌纪碾社区现代川西建筑风貌波尔社区法式风格建筑风貌广滩社区新乡土建筑风貌田渡社区乡村田园建筑风貌全域风貌全域六位一体规划篇2.6.5社区建筑风貌岷江社区新乡土建筑风貌水街及节点设计篇33.1水街设计篇鸟瞰图 结合兴义镇总体规划和本项目用地情况,水街设计以水文化为魂,水体、街、巷交织构成具有现代川西水乡风情的水居生活环境 水街相依,水巷和街巷是兴义水乡城镇整个空间系统的骨架,是人们组织生活,交通的主要脉络建筑风格不一味的仿古,而是通过坡屋面、钢构架、玻璃等现代建筑元素营造宜人的传统建筑尺度,打造现代川西名居建筑特色。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3.2水街设计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建设总用地面积:规划总建筑面积:其中:商业建筑面积: 住宅建筑面积:建筑基底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含水系)率:道路广场用地率:72323.9㎡46571.1㎡29952.1㎡16619.0㎡18569.1㎡0.6425.7%47.4%26.9%总平面图3.3水街设计篇水街透视图一3.3水街设计篇水街透视图二3.3水街设计篇中心湿地透视图3.3水街设计篇入口广场透视图3.4水街设计篇交通流线分析图 水街被南北走向的两条镇区主要道路包夹其中,一条镇区干道由东向西横穿腹地,将水街分为南北两段水街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车行道被布置于水街主要区域的两侧,以减少车流对水街的影响在外围机动车道边上分布多个小型停车场,以解决停车问题水街内部为步行街,狭小的街道空间和开敞的庭院交错,水系环绕,另外水街北部两侧为连续水路,可供游客乘小船游览嬉戏,营造浓厚的水乡风情3.5水街设计篇空间形态分析图 水街南北两端各有一个入口广场,在水街中部,镇区主要干道横穿处,也设置了一个入口广场。
这三个节点广场均配以丰富的景观绿化系统,给刚进入水街的游客良好的氛围尤其是中心广场紧邻湿地公园,共同构成了一个自然生态的大型城市开放空间,极大地提升了水街的整体品质三个广场之间的街道空间用线性步行空间和带状滨水空间串联起来,开阔庭院空间与内部院落空间点缀其间,像用丝线串联着很多珍珠一般,形成了丰富的空间系统3.6水街设计篇商业典型单体典型商业A一层平面图3.6水街设计篇商业典型单体典型商业A二层平面图3.6水街设计篇商业典型单体典型商业A立面图3.6水街设计篇商业典型单体典型商业B一层平面图3.6水街设计篇商业典型单体典型商业B二层平面图3.6水街设计篇商业典型单体典型商业B立面图3.7水街设计篇水街景观节点分析图3.7水街设计篇水街景观节点——城镇入口广场平面图水街入口在兴义水乡总体思路下,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将景观雕塑、中心湖面、景观水车有机结合形成现代与自然、建筑与环境、水与水街设计篇水街景观节点——城镇入口广场示意图3.7水街设计篇水街景观节点——城镇入口广场示意图3.7水街设计篇水街景观节点——城镇入口广场示意图3.7水街设计篇水街景观节点——中心广场平面图水街中心自然植被生态、优美,设计上对其进行保护、改造,将林盘和水有机结合,相互交融,形成水街独特魅力的生态湿地生态湿地公园。
公园3.7水街设计篇水街景观节点——中心广场示意图3.7水街设计篇水街景观节点——中心广场示意图3.7水街设计篇水街景观节点——中心广场示意图3.7水街设计篇水街景观节点——中心广场示意图3.7水街设计篇水街景观节点——农博园入口平面3.7这是水街的主要入口,是人流聚集的一个主要场所,这个聚集包括购物,娱乐休闲和享受生活! 商业街的理想气氛应该是使人觉得亲切、放松、平易近人、有人情味,使人有愉悦的消费心情,人们在其中流连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体验和休闲! 入口广场除了应该烘托建筑的特色与气势,更应该是一个适合人们停留的、开放的,水与绿地交融的公共休憩场所本设计中避免了目的地路程的一览无余,更避免了可见目的地而不得不绕行,可见目的地时要遵从简捷的原则设计师在道路的设计上既考虑了景观的观赏性,也将道路尽量的直接到达游客的目的地 水街设计篇水街景观节点——农博园入口示意图3.7水街设计篇水街景观节点——农博园入口示意图3.7水街设计篇水街景观节点——城镇道路示意图3.7水街设计篇水街景观节点——城镇道路示意图3.7水街设计篇水街景观节点——植物搭配示意图3.7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44.1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滨水河带整体构思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整体构思 景观节点与风景林带相结合,让风景化为片片绿叶融入潺潺的河水。
4.2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道路分析4.3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 沿河景观分布,由三个主景观节点和两个次要景观节点组成绿化景观带与场镇水街相互呼应,而又各具特色水调歌头长桥卧波多瑙河之恋牧笛晚亭水云渡景观节点分布4.4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现场分析4.4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总平布局水调歌头水调歌头 简单的亲水平台,树阵广场,没有刻意的人工雕凿痕迹,一切都是那样的亲近与自然,它只是自然风光中一块栖息的平台4.4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透视效果4.4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休闲座椅休闲座椅景观节点分析4.4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花之海花之海4.4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木平台木平台4.4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步道示意步道示意4.4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植物花卉植物花卉4.4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配套产业分析放生仪式放生仪式4.4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配套产业分析许愿河灯许愿河灯4.4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配套产业分析观光游船起点观光游船起点4.5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现场分析4.5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总平布局长桥卧波长桥卧波 两岸主题广场以一座大桥一脉相连,简单的空旷广场,亲水平台,在长桥的辉映之下一切都显得平淡朴实,没有城市的喧嚣,在水波粼粼的岸边都能感受自然的洗礼。
4.5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透视效果4.5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植物花卉植物花卉4.5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木平台木平台4.5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间植花卉间植花卉4.5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花间小道花间小道4.5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休息亭休息亭4.5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配套产业分析水上娱乐水上娱乐4.6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现场分析4.6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现场湿地效果图4.6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多瑙河之恋多瑙河之恋 作为城镇交接的主要景观节点,整合城镇功能,避免对原有自然河流廊道的破坏,同时又满足城镇扩张对本地段河流廊道的功能要求强调景观构筑物合理的空间划分,及对亲水景观元素氛围的营造,增强景观参与性4.6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4.6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植物花卉植物花卉4.6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广场入口小品广场入口小品4.6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景观小品景观小品4.6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景观花卉景观花卉4.6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休闲广场休闲广场4.6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配套产业分析索桥观光索桥观光4.6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配套产业分析浅滩戏水浅滩戏水4.6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配套产业分析河滨特色餐饮河滨特色餐饮4.7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现场分析4.7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牧笛晚亭牧笛晚亭 沿溪的步道,穿越河流的走廊,清静的平台,还有那绿荫丛中的广场、建筑,在这里你还可以品尝到那清新可口的葡萄美酒。
4.7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4.7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植物花卉植物花卉4.7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景观建筑景观建筑4.7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林下花卉林下花卉4.7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林间步道林间步道4.7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溪岸处理溪岸处理4.7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配套产业分析生态湿地观光生态湿地观光4.7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配套产业分析竹筏观光竹筏观光4.7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配套产业分析亲水步道亲水步道4.7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配套产业分析临溪垂钓临溪垂钓4.8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现场分析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生态湿地效果图4.8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剖面图示意4.8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水云渡水云渡4.8 简单的码头,可以嬉戏游玩的广场水景,可以坐地休闲的广场配套,坐着轻舟竹筏起航游览美丽的羊马河畔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4.8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植物花卉植物花卉4.8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水岸植物水岸植物4.8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亲水平台亲水平台4.8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景观置石景观置石4.8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景观桥景观桥4.8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4.8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配套产业分析羊马渡口羊马渡口4.8羊马河滨水绿带景观设计篇景观节点分析观光游船终点观光游船终点4.8社区建设规划篇55.1社区建设规划社区建设总体思路 兴义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在“半岛田园水乡,七彩风情小镇”总体品牌指导下,结合各个社区农业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区域人文、生态环境、建筑特色形成各具风格的居民聚落。
先寺村:寺庙文化——蜀风闲院蜀风闲院 岷江村:农耕博览——锄禾人家锄禾人家波尔村:葡萄种植——葡园香舍葡园香舍 田渡村:花卉种植——百花缤洲百花缤洲纪碾村:生态湿地——白鹭河畔白鹭河畔 广滩村:渔业养殖——江南渔村江南渔村5.2社区建设规划蜀风闲院总平面图蜀风闲院总平面图设计理念:设计理念:“发展科技农园,保护生态林盘发展科技农园,保护生态林盘”的规划的规划理念在规划布局上依托西河形成的水系景观带,继承先主寺等文物产物,发展现代科技农业根据现有的农村自然机理及现有林盘为基础,形成三个聚落组团,形成疏密有致的院落空间达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经济技术指标:经济技术指标:总户数:1350户总人数:2990人总建筑面积:104650㎡(35㎡/人)宅基地总合:82225㎡(27.5㎡/人)人均综合占地面积:约40㎡/人5.2社区建设规划蜀风闲院交通分析图蜀风闲院交通分析图5.2社区建设规划蜀风闲院服务配套图蜀风闲院服务配套图5.2社区建设规划蜀风闲院实景效果图蜀风闲院实景效果图5.2社区建设规划蜀风闲院实体效果图蜀风闲院实体效果图5.2社区建设规划蜀风闲院一层平面图蜀风闲院一层平面图5.2社区建设规划蜀风闲院二层平面图蜀风闲院二层平面图5.2社区建设规划蜀风闲院三层平面图蜀风闲院三层平面图5.2社区建设规划蜀风闲院蜀风闲院5.2社区建设规划蜀风闲院蜀风闲院5.2社区建设规划蜀风闲院蜀风闲院5.2社区建设规划蜀风闲院蜀风闲院5.2社区建设规划蜀风闲院蜀风闲院5.2社区建设规划蜀风闲院社区景观示意图蜀风闲院社区景观示意图5.2社区建设规划先主大院依托先主寺庙的强大影响力,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寺庙经济形态。
该区域居民将借用这一优势充分发挥庙会经济庙会经济蜀风闲院产业结构图蜀风闲院产业结构图5.2社区建设规划产业示意蜀风闲院产业示意图蜀风闲院产业示意图5.2社区建设规划产业示意蜀风闲院产业示意图蜀风闲院产业示意图5.2社区建设规划蜀风闲院产业示意图蜀风闲院产业示意图5.3社区建设规划葡园香舍总平图设计理念:设计理念:“依托白葡萄发展法式风情庄园依托白葡萄发展法式风情庄园”的的规划理念规划理念充分利用既有地形和自然资源,重点发展白葡萄庄园带动的相关产业,以旅游产业、特色农业为龙头,应用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手段,科学合理的配置和建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资源的高度融合;体现法式风貌建筑特色;以实体产业为载体,实现社区经济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经济技术指标:经济技术指标:总户数:1100户总人数:2600人总建筑面积:91000㎡(35㎡/人)宅基地总合:71500㎡(27.5㎡/人)人均综合占地面积:约40㎡/人5.3社区建设规划葡园香舍交通分析图5.3社区建设规划葡园香舍功能分析图5.3社区建设规划葡园香舍实体效果图5.3社区建设规划葡园香舍实体效果图5.3社区建设规划葡园香舍实体效果图5.3社区建设规划葡园香舍社区景观示意图5.3社区建设规划葡园香舍产业结构图波尔庄园近期将通过整体招商,定位于葡萄产业园区。
将形成葡萄种植、葡萄酿造、葡萄深加工、葡萄园区游览为中心的庄园文化庄园文化5.3社区建设规划产业示意葡园香舍产业示意图5.3社区建设规划产业示意葡园香舍产业示意图5.3社区建设规划葡园香舍产业示意图5.4社区建设规划百花缤洲总平图设计理念:设计理念:充分利用既有区域位置、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以旅游休闲业;主题摄影;主题花卉等规模性经济作物为载体立足本土,就地取材,尊重现状,尊重生态环境,着力构建“花团锦簇、田园围绕”的聚落式农民永久性居住环境,建设具有花圃、蔬菜等生态型现代川西特色林盘居住以聚落的方式散落于田园之中,百花,农家花圃与聚居院落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妙而动人的天然的农家田园画卷经济技术指标:经济技术指标:总户数:961户总人数:2100人总建筑面积73500㎡(35㎡/人)宅基地总合:57750㎡(27.5㎡/人)人均综合占地面积:约40㎡/人5.4社区建设规划百花缤洲交通分析图5.4社区建设规划百花缤洲社区功能分析图5.4社区建设规划百花缤洲效果图5.4社区建设规划百花缤洲效果图5.4社区建设规划百花缤洲社区景观示意图5.4社区建设规划百花缤洲产业分析图田渡蓝湾社区处于城镇结合部,将充分享受城镇优越设施,现代农业的规划发展为区域发展奠定基础。
为城镇居民提供农家特色服务农家特色服务是区域的特色5.4社区建设规划百花缤洲产业示意图5.4社区建设规划百花缤洲产业示意图5.5社区建设规划白鹭河畔总平图设计理念:设计理念:“依托金马河等自然资源发展现代川依托金马河等自然资源发展现代川西林盘西林盘”的规划理念的规划理念在规划布局上依托金马河形成的水系景观带,发展滨河景观根据现有的农村自然机理及现有林盘为基础,形成三个聚落组团,继承原有川西林盘,发展现代川西风格建筑经济技术指标:经济技术指标:总户数:1075户总人数:2500人总建筑面积:87500㎡(35㎡/人)宅基地总合:68750㎡(27.5㎡/人)人均综合占地面积:约40㎡/人 5.5社区建设规划白鹭河畔交通分析图5.5社区建设规划白鹭河畔社区功能分析图5.5社区建设规划白鹭河畔社区效果图5.5社区建设规划白鹭河畔社区效果图5.5社区建设规划白鹭河畔——公共配套平面图5.5社区建设规划白鹭河畔——公共配套透视图一5.5社区建设规划白鹭河畔——公共配套透视图二5.5社区建设规划白鹭河畔社区景观示意图5.5社区建设规划白鹭河畔产业分析图田渡蓝湾社区充分利用现有河流、沟渠、植物景观,形成丰富的大地自然风景。
河滨的产业打造将大大提高区域居民的经济效应,成为独具风格的农家河滨经济农家河滨经济5.5社区建设规划白鹭河畔景观示意图5.5社区建设规划白鹭河畔产业示意图5.6社区建设规划江南渔家社区规划5.6.1广滩社区总平面规划 秉承秉承“保护自然生态,延续林盘肌理保护自然生态,延续林盘肌理”的规划理念在规划布局上,依托西河及鱼塘形成景观带,将建筑聚落延景观带两翼发展,中间形成农田、林地的生长空间,打造具有川西林盘风貌特色的乡村聚落 延续农村固有的自然生态机理,以田园和水系为纽带,串联起多个聚落组团,形成疏密有致的院落空间达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经济技术指标:总户数:966户总人口:2419人宅基地总合:7697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6218人均宅基地:49平方米/人人均建筑面积:36平方米/人西河鱼塘规划道路社区中心社区中心规划道路居住组团居住组团居住组团居住组团居住组团居住组团“江南渔村”5.6.2建筑风貌分析Ø整体风貌:新乡土建筑风格,以低层建筑为主,多层建筑为辅,选用平顶造型,搭配坡顶Ø要点:传统建筑现代化,现代建筑地域化使用一定传统材料、工艺,但设计理念和空间组合现代化,形成既有传统元素、又有时代特色的建筑形式和建造技术,同时保持建筑的多样性。
Ø体量尺度:亲切宜人中小尺度为主做到亲切宜人,适度变化Ø建筑材料:现代材料、本地特色材料相结合并与建筑内容、手法相配合的方式与环境协调材料的选择考虑人群的生活使用感受采用天然与人工材料;“硬质”材料与“软质”材料的组合——如砖、石与玻璃,金属与木材,混凝土与木材等,创造灵活、亲切的建筑表情人工材料应尽可能选择新型环保材料Ø建筑色彩:色彩基调选择令人感觉轻松、愉悦的色系,如淡彩色系等,可以结合建筑材料的自然基色加以组合,局部点缀以纯色系 5.6社区建设规划江南渔家社区规划主要交通干道次要交通干道滨水养殖休闲带安置片区农田基底公共服务设施中心滨水文化观光带5.6.3功能结构分析一心两带三片区图 例 一心:即公共设施服务中心;两带:一带为紧邻区域边缘滨水文化观光带,一带为区域中心的滨水养殖休闲带;三片区:即四个安置点组团5.6社区建设规划江南渔家社区规划主干道景观界面沿河景观界面生态农田基底居住斑块果林斑块滨河景观走廊水乡渔塘风光带一级景观节点二级景观节点图 例滨河景观走廊意向生态农田基底意向水乡渔塘风光带意向5.6.4景观结构分析5.6社区建设规划江南渔家社区规划Ø两条主要交通干道,一条为南北走向的现状道路,一条为与之相交的规划道路,两条干道是本社区的主要对外交通。
Ø三条次要交通干道,一条为规划滨江路,两侧布置沿江绿化带;其它两条次干道为区域内现状道路,起着联系各居住组团的作用Ø组团内支路主要起着联系各居住组团内部的作用主要交通干道次要交通干道图 例组团内支路5.6.5交通结构分析5.6社区建设规划江南渔家社区规划安置片区原有林盘5.6.6林盘保护原则Ø利用基址原有较大规模的林盘,规划新的安置片区Ø安置片区的选址主要取决于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便利的交通Ø安置片区之间的空间关系应遵循传统林盘“小集中,大分散”的原则图 例5.6社区建设规划江南渔家社区规划水产养殖休闲垂钓居住聚落居住聚落居住聚落滨河休闲文化展示带农家经济农家经济农家经济农家经济苗圃种植社区配套中心5.6.7产业分析产业发展思路:展思路:以发展特色农业、特色旅游、创意产业、养殖业为主 产业优化发展: 选择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养殖品种规模化开发,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产业突破发展:走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道路,发展与旅游业和农业产业化相配套的服务业同时考虑其产业链的合理延伸,并同乡村特色餐饮和乡村观光休闲旅游结合,最大限度地挖掘农村地区的发展潜力 5.6社区建设规划江南渔家社区规划5.6.8 节点规划设计思路:思路: 围绕鱼塘塘设置特色餐置特色餐饮区和休区和休闲区,增加区,增加铺装、装、栈道、小品、道、小品、绿化等景化等景观环境,境,创造宜人舒适的造宜人舒适的滨水空水空间。
廊桥临水栈道特色河鲜馆餐饮区特色餐饮休闲区鱼塘鱼塘5.6社区建设规划江南渔家社区规划5.6.9空间意向5.6社区建设规划江南渔家社区规划5.6社区建设规划江南渔家社区规划林盘整治66.1林盘整治道路整治6.2林盘整治小径整治6.3林盘整治小径整治6.4林盘整治水岸整治6.5林盘整治水系整治6.6林盘整治环境整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