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信用管理概论课件整书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全课件最新.pptx

390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327390443
  • 上传时间:2022-07-26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2.23MB
  • / 39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信用管理概论信用管理概论第一节第一节 认识信用认识信用一、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一、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信用的发展源远流长真正以获得金融借贷交易对手信任的经济资本-“信用”最早源于夏朝时期,当时的官府可以对拖欠债务的人实施强制执行措施在周礼确立的封建道德中,“信被列入五德之中,借贷关系中的守信当然也包括其中一)(一)早期早期的信用发展的信用发展第一章第一章 信用与信用管理信用与信用管理(二)(二)现代西方现代西方的信用发展的信用发展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信用交易和信用经济更快发展,信用规模不断扩大,信用市场边界和交易边界不断延伸以美国为例,在其征信业发展的100余年历史中,先后出台了公平信用报告法等19部法律,将信用信息服务的供给方与需求方以及信用信息的生产、加工、销售、使用等全过程都纳入到法律监管框架下,很好地平衡了金融机构等授信机构的管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之间的关系美国形成了以Experian,Equifax,TransUnion为主的主营个人征信的三大信用局,LexisNexis,Qsent等面向居民和中小型企业开展信用服务业务的机构,以及标准普尔(S&P)、穆迪(Moodys)、惠誉(FitchGroup)等面向全球资本市场开展主体信用评级、债券评级等多样化的信用服务机构,信息应用延伸到信用报告、信用评级、资信调查、商账追收等10余个业务分支,成为美国信用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三)当代中国当代中国的信用发展的信用发展在当代,中国的信用发展主要体现为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我国社会信用问题第一次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初期当时,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三角债”工作的通知1991年原国务院生产办组织清理企业“三角债”和“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其目的是力图解决制约企业的经营行为和经济秩序问题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晚,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全面推进阶段:1.萌芽阶段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直持续到90年代末以1990年3月2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理“三角债”工作的通知为标志在这期间,以信用评估为代表的信用中介机构开始出现信用意识逐渐被企业和投资者所接受银行为控制企业贷款风险,引入贷款证管理,上海等地还要求申领贷款证的企业必须进行信用评级,从而拉动了企业的信用需求相关政府部门开始针对国家重点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等不同对象进行企业信用和业绩评价的摸索,商业银行也积极开展以控制自身信贷风险为主要目的的贷款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2.起步阶段起步阶段:21世纪初开始,一直持续到2010年前后。

      这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2007年建立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在这一阶段,中央和地方都加快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在中央层面,2001年4月国家十部委联合下发了信用管理指导意见,2002年3月国务院启动企业和个人征信立法与实施方案起草工作,6月中国人民银行企业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实现了全国跨省市联网在这一阶段,信用中介机构的种类增多、规模扩大,国外信用机构也开始发展中国市场中诚信、大公、远东、联合、华夏、华安、新华信用以及中国信用信息网、中国联合信中诚信、大公、远东、联合、华夏、华安、新华信用以及中国信用信息网、中国联合信用网、中国企业信用网用网、中国企业信用网等社会信用中介机构积极开拓业务领域,惠誉、邓白氏、科法斯等国外信用机构也进入并积极开拓中国市场信用评估、信用担保、市场调查、信用保险、追账等信用中介机构也开始发展我国的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已经初具雏形3.初步发展阶段初步发展阶段:2011年到2014年间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对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作了重点部署这一阶段,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始加速发展,尤其是政府开始大力、快速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指导和部署,各行业协会、民间组织等在政府的指导下开始进行本行业或本地区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4.全面推进阶段全面推进阶段: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2014年开始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标志性事件就是:2014年6月14日,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是我国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规划纲要的发布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此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始了全国统筹协调下的有规划有步骤的实质性推进二、信用的内涵与外延二、信用的内涵与外延(一)(一)信用的经济学视角信用的经济学视角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对信用的解释是:“提供信贷意味着把对某物的财产权给予让渡,以交换在将来的某一特定时刻对另外的物品的所有权在牛津法律大辞典的解释是:信用(Credit)指“在作为回报而得到或提供货物或服务时,并非立即进行偿付,而是允诺在将来进行偿付的做法”二)(二)信用的其他视角信用的其他视角1.信用的社会学视角:社会学意义上的信用是指一种价值观念,建立在这一价值观念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基于伦理的信任关系,具有伦理特征、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2.信用的心理学视角:诚信是由与诚实守信的言行相对应、相联系的多种因素组合而成的一个动态循环系统,包括诚信认知、诚信动机、诚信行为及相关的心理反馈因素。

      3.信用的综合视角: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交叉的综合视角看,广义的信用涉及人们活动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交往、文化交流等从任何单一角度去认识信用可能都无法观察到信用的全貌,会忽视信用的部分特征三、信用的分类与特征三、信用的分类与特征 对信用进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信用、管理信用一)(一)信用的分类信用的分类 不同学者对信用的解释是不同的,因此对信用的分类也是不一样的,目前学术界从信用的内涵范围、信用主体等不同的角度对信用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种类信用的不同特点进行信用管理,以期更有效率地分散信用风险,帮助信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1.根据信用的范围分类根据信用的范围分类(1 1)广义的信用)广义的信用 广义的信用,即获得信任的资本,是社会与经济领域的综合,包括三部分内容,即诚信资本、合规资本、践约资本诚信资本主要是指信用主体的诚信道德、文化理念、精神素养等基础素质;合规资本主要是指信用主体在社会活动中遵守社会行政管理规定、行业规则、民间惯例的水平与能力;践约资本主要是指信用主体在信用交易活动中的成交能力与履约能力2 2)狭义的信用)狭义的信用 狭义的信用,即获得交易对手信任的经济资本,主要包括在金融借贷、有价证券交易、商业贸易往来等交易活动中,信用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成交能力与履约能力。

      更狭义的信用,即信用是获得金融借贷交易对手信任的经济资本,主要是指在银行借贷活动中,信用主体所表现出来的获得借贷的能力与按时还款、履约的能力一般人们所说的信用都是出现在以偿还为条件的交易活动中这是最早的、最基础的对信用的认识,对应的是借贷市场与借贷关系,是为借贷交易双方服务的2.2.按照信用主体的不同分类按照信用主体的不同分类(1 1)公共信用)公共信用 公共信用可以分为政府信用和事业单位信用政府信用是指以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为授信方或受信方产生的信用关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它主要通过政策的制定、权力的运作,社会责任的承担等方面来直接和间接地表现出来政府部门的信用活动实质上是进行社会资金的再分配,具有鲜明的政策性政府信用对整个社会信用体系而言具有引导和宏观调控的功能,具体包括信用规则的制定和保证信用规则能的实施2 2)企业信用)企业信用 企业信用一般指企业法人之间授予信用的活动企业信用的主要形式是生产制造企业对企业法人客户进行的赊销,即信用销售在实践中,企业信用的授信方通常是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和批发商,而受信方一般是产品赊销的受益方,通常是各种各样的企业客户或代理商3 3)金融信用)金融信用 金融机构信用管理是指金融机构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对自身的授信活动进行规范、调整和控制,其主要任务是降低和化解、防范信用风险,防止欺诈、降低损失。

      金融信用分为银行信用和非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由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授予企业或消费者个人的信用非银行信用主要包括信用保险机构、信用保理机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互联网金融等提供的信用管理服务和信用活动4 4)消费者个人信用)消费者个人信用 消费者个人信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并由授信方记录和评价的信用商家为了推销商品,设计出许多创新推销方式,诸如分期付款、赊购证、信用卡等,消费者以自己的承诺和信用记录为条件而获得这些商品或劳务服务二)(二)信用的特征信用的特征1.1.信用具有归属性:信用具有归属性:信用作为资本,当然要有明确的归属,要有清晰的所有权信用是有名有姓的信用就像是人、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经济活动的身份证信用的归属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信用有所有权,信用是私有的2.2.信用具有标识性:信用具有标识性:指信用主体的信用记录、信用行为等综合信用信息应该用最简单明了,最容易流传的方式和符号标识出来,以便社会了解该信用主体的信用状况3.3.信用具有传散性:信用具有传散性:指信用由信用主体拥有,信用水平的高低、信用价值的大小,由信用主体自我决定,有其自身的行为表现,但信用的影响并不完全受信用主体自我控制。

      4.4.信用的社会性:信用的社会性:指人们在建立信用关系的过程中互相影响,随波逐流,形成了群体行为,信用主体有追求自我信用社会化表现的特点信用的社会性与人们的从众心理直接相关,人们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都有从众心理,所谓“法不责众”,是这种心理的一个很经典的应用概括延展阅读延展阅读1-1:“信用信用”语意的现代转变语意的现代转变“信用”一词古已有之,但最初的用法是作为动词,意多为“相信并任(使)用”1903年,中国人有可能才第一次接触到了具有现代信用含义的“信用”那时,罗振玉等人创办的农学报(第229期至第234期)连续刊载了日本人田谷九桥和高岗熊雄翻译的农政学,其中第十四章的标题为“农业信用论”目前所能见到最早赋予“信用”以“诚信”含义的文献是1907年农工商报刊载的论说:讲商人之信用广义泛指“诚信”(honesty,integrity)之意的“信用”,是在近代中文报刊中才出现的资料来源:张亚光.近代信用监管体系的思想制度与经验启示.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17,(05):30 33.)延展阅读延展阅读1-2: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要带头讲诚信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要带头讲诚信2018年6月14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参加“2018陆家嘴论坛”时发表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奋力跨越重大关口主旨演讲,全面论述了我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特殊性、成功经验,以及今后应当重点解决的问题。

      防范风险应以事先预防为主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准备要有底线思维,防患于未然群众既是金融监管保护的对象,更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依靠力量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发动群众让群众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提升自身免疫力误导性、欺骗性宣传已成公害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要带头讲诚信,真实反映资产情况,真实披露相关信息参考资料:周芬棉.郭树清称经常“小震”释放风险避免“大震”防范金融风险要解决违法成本过低问题.法制网,2018-06-14.第二节第二节 认识信用管理认识信用管理一维诚信是社会文化管理,影响社会环境与公众信息,涉及公众的基本素质、价值取向、道德文化准则,应由政府宣传、教育、引导二维合规是行政管理,影响社会秩序,涉及公众行为,社会基本关系与准则、管理制度与办法,应由政府制定行政管理规则、监管、奖惩三维践约是经济管理,影响交易双方的利益、市场的健康发展、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