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巧借“提示”讲好童话故事——以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童话阅读教学为例.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lil****ar
  • 文档编号:333428877
  • 上传时间:2022-09-0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7M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期关注|前 沿 小学语文教学 会刊版2019年 ( 1- 12期) 合订本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四篇引人入胜的、有思维价值的童话故事 人文主题指向 “改变” 有因为不断改变, 而变得越来越美好的, 如 青蛙卖泥塘 ; 有因为不断努力, 耐心等待, 而不断成长的, 如 小毛虫 ; 而 蜘蛛开店大象的耳朵 则围绕 “改变” , 讲述了妙趣横生的故事借助提示讲故事” 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提示” 从何而来? 如何运用 “提示” 讲好故事? 笔者从单元整体角度出发, 根据文体特点, 结合文章的共性, 求同存异, 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尝试一、 借助提示, 让故事由 “长” 变 “短”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初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对童话的情节进行简练概括显然很有必要,但把“长”文章读“短” , 并进行准确的概括, 这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必须基于学情, 提供一些适合学生的 “提示” 1.借助关键词, 梳理框架教师在教学中, 可以把 “关键词” 作为教学的突破口, 从而带领学生学习语文 如, 围绕单元人文主题 “改变” , 教学大象的耳朵 一文时, 教师在学生初读时可提出 “文章中大象的耳朵是如何变化的? ” 这样的问题, 学生自然就能梳理出几个关键词:“耷拉”“竖起来” 。

      教学中借助关键词语, 教师再提供 “一开始”“然后”“最后”这样的词语引导学生连接, 故事的主要情节就一清二楚了有了这篇文章的学习方法做铺垫, 在学习小毛虫 一文时, 面对 “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 这个问题, 学生很容易就能梳理出文章主要写了 “小毛虫从毛毛虫结成茧子, 最后变成蝴蝶” 的故事2.借助示意图 ( 蜘蛛开店 课后第1 题) , 巧妙 “瘦身”“示意图”简单明了,它突出了重点, 省略了很多次要的细节 课堂上, 初读课文后, 借助 “示意图” 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主要脉络; 品读课文后, 有了 “示意图” 的帮助, 学生可以顺利地将文章进行复述 在 蜘蛛开店 的教学中, 初读时, 教师就可以和学生梳理出文章的主要脉络, 并形成习题示意图, 对文章进行首次 “瘦身” 将文章概括成一段文字:“一只蜘蛛因为无聊想开店, 于是他先卖口罩, 遇到了顾客河马; 然后卖围巾, 遇到了顾客长颈鹿;后来又卖袜子,结果遇到了顾客蜈蚣” 在第二次进行归纳时, 教师还可以借助示意图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进行简洁的概括,将文章主要内容提炼为:“一只蜘蛛想开店, 原本以为很简单, 结果总是很麻烦 借助 “示意图” 反复提炼, 学生的 “概括能力” 会一次次得到训练和提升。

      二、借助生活, 让故事讲得 “精彩”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 “借助提示讲故事”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需要建立在对文本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童话来源于生活, 4 篇童话的主人公都是被赋予了人物形象的动物, 他们具有人的特征, 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着众多的联结点,教学时, 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联结点进行 “提示” , 帮助学生深化理解1.借助生活理解词语, 让讲述有画面要想让故事讲得精彩,就要能调动听众的多种感官在讲故事时, 让故事具有 “画面感” , 能有效增强故事的感染力有了真实的生活做铺垫,学生的脑海中才能更好地形成具体 “画面” , 进而输出为言语表达, 讲出画面教学 青蛙卖泥塘 一文中的 “吆喝” 时, 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见过卖东西时吆喝的场景吗?”学生的生活经验一下子就被唤醒了, 从而理解了 “吆喝” 的意思, 而他们的脑海中有了画面感, 讲述故事的时候 “吆喝”起来自然像模像样像这样为讲述故事需要做好理解准备的词语,还有小毛虫一文中的“笨手笨脚”“九牛二虎之力” ,蜘蛛开店 中的 “寂寞” 等2.借助生活体悟表达, 让讲述有共鸣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学习时, 我们要引导学生感受到文章不是生涩枯燥的文字, 而是饱含感情的一种存在, 作者在创作时向其倾注了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真情投入, 不仅要读进去, 更要读出来;不仅要读懂作者, 更要读懂自己在 小毛虫 一文中,为了感受小毛虫的 “可怜” , 教师可以联结生活,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看图片, 想象说话: 七星瓢虫既会 ( ) , 也会文|蔡巧燕以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童话阅读教学为例教 研教 研教法例谈58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小学语文教学 会刊2020.062020.06|古诗词教学有三忌: 一忌过实, 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以灌输替代体验, 评价以书面考试为主; 二忌太虚, 脱离言语实践, 故弄玄虚; 三忌过度, 拓展过多,去语文化教学中, 我注重言语理解、 言语表达, 尝试建构 “积淀 感悟 言语审美” 的教学范式一、 积淀: 丰厚文化底蕴1.基于诵读的语感训练古诗词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体验及情感经验,指导学生诵读积累, 内化感悟, 训练语感, 提高语文能力朗读时, 要把握诗句的节奏和重音, 读出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初读, 读准确读通顺; 再读, 读出节奏与韵味; 悟读, 读出个性化理解; 诵读, 在熟读的基础上, 想象画面, 抓住重点字词练习背诵, 读出与诗人的情感共鸣。

      可以将吟诵、 咏唱引入课堂如, 在课堂上欣赏徐建顺、 李昌集老师的吟诵视频还有些古诗词, 今人作曲, 可在教学中让学生学唱央视 “经典咏流传”栏目中的许多歌曲, 涉及小语教材的如 墨梅山居秋暝 另有一些早就流行的如 水调歌头虞美人 等还可自编, 把需要背诵的古诗用本地语言和音调编成可唱的民谣2.立足品鉴的语言积淀从新意、 情趣、 形象、 精确等方面抓住诗眼, 捕捉最佳信息, 进行字词的推敲与品鉴, 深入挖掘诗词意蕴如 清平乐 村居 中的 “喜” ,泊船瓜洲 中的“绿” ; 对比 题李凝幽居 中的 “推” 与 “敲” ;早梅 中的 “数” 与 “一” 教学 望庐山瀑布 , 可请学生找出哪些字写得特别巧妙, 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点拨:“生” 写出了香炉峰上瀑布旁边雾气笼罩、似云烟缥缈的灵气之美;“挂” 写出了悬崖之高、 山峰之陡、 瀑布之直;“飞” 写出了瀑布坠落的速度之快;“落” 字写出庐山瀑布之壮观, 似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间二、 感悟: 丰富意象世界古诗词中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通称为 “意象” , 我们正是通过它走进画面, 走进诗意,悟得情思了解文化典故、 文学意象如月、 柳、 莲及( ) , 更会 ( ) 。

      小蜜蜂既会 ( ) , 也会( ) , 更会 ( ) 这样的想象对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对比中让人感觉小毛虫越发显得 “可怜” 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讲起故事来自然会有感情3.借助生活翻转角色, 让讲述有情境在本单元中 “讲述故事” 是一个重要的训练点只有当学生真正走进故事情景, 有了生活代入感, 感受到人物的心中所想,讲述故事才会给人带来惊喜在 蜘蛛开店 中学生品读第一次开店过程时,教师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 现在你们就来当蜘蛛老板, 开个店, 老师化身为蜘蛛的孩子, 与蜘蛛老板展开对话师生对话中学生感受到了蜘蛛开店的事与愿违,故事的讲述就变成了一种基于生活,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由内而外的表达4.借助生活拓展思维, 让讲述有深度教学 大象的耳朵 一文时, 在学生理解文本练习讲述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大象的耳朵为什么不像其他的动物一样竖着呢? ” 引导学生发现每种动物的与众不同之处,进而仿照 大象的耳朵 进行故事创作, 达成读中学说, 说中练写, 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在 蜘蛛开店 一文中,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蜘蛛三次开店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这个故事的 “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进而为故事的续编做好铺垫。

      而 青蛙卖泥塘 则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前几次买与卖中动物的动作和语言,启发学生将略写的小鸟、 蝴蝶、 小兔、小猴、 小狐狸等动物的画面进行扩写,训练学生的归类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表达在总体概括, 品读词语、 段落后, 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融入故事, 有效地实现了一个由整体扫视到局部聚焦, 再到全面统整的过程 借助生活体验, 他们已经有了角色代入感, 这样的故事讲述自然就能入脑入心,动情入境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小学部)责任编辑郝帅文|杨海波古诗词教学范式重构古诗词教学范式重构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第四批精品课题培育对象、 江苏省 “十二五” 重点自筹课题 “构建小学 言语审美课堂 的实践研究” (批准号B- b/2015/02/045)成果之一59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