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课程教学课件 第十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103P).ppt

103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91136438
  • 上传时间:2024-09-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52.51KB
  • / 10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章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利经济学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1.一般均衡一般均衡2.2.经济效率经济效率3.3.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4.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5.5.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6.6.完全竞争和佩累托最优条件完全竞争和佩累托最优条件7.7.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8.8.效率与公平效率与公平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通通过过本本章章的的教教学学,,旨旨在在使使学学生生掌掌握握建建立立在在局局部部均均衡衡基基础础上上的的一一般般均均衡衡理理论论,,以以及及福福利经济学的某些问题利经济学的某些问题 家庭家庭家庭家庭企业企业企业企业产品的价格产品的价格产品的价格产品的价格决定决定决定决定要素的价格要素的价格要素的价格要素的价格决定决定决定决定产品市场产品市场产品市场产品市场要素市场要素市场要素市场要素市场消费者的消费者的消费者的消费者的产品需求产品需求产品需求产品需求生产者的生产者的生产者的生产者的产品供给产品供给产品供给产品供给生产者生产者生产者生产者的要素的要素的要素的要素需求需求需求需求消费者的消费者的消费者的消费者的要素供给要素供给要素供给要素供给消费消费行为行为生产生产行为行为劳动,土地,劳动,土地,资本,管理资本,管理微观经济学的市场微观经济学的市场微观经济学的市场微观经济学的市场循环流动模型循环流动模型循环流动模型循环流动模型$ $本章导读本章导读 一般均衡理论是对前面各章所述微观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是对前面各章所述微观经济学分析的继续和深化,是对关于消费者和生分析的继续和深化,是对关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均衡、单个市场均衡的综合阐述。

      这产者均衡、单个市场均衡的综合阐述这种综合的着眼点是,种综合的着眼点是,各种不同的市场之间各种不同的市场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像一张看不见的网一像一张看不见的网一样,所有影响各种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因素样,所有影响各种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因素都被连接在一个相互依存的系统之中经都被连接在一个相互依存的系统之中经济学家把这个系统的均衡称之为济学家把这个系统的均衡称之为一般均衡一般均衡 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的范畴:福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的范畴:福利经济学从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及其相互联利经济学从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及其相互联系的角度出发,考察一个社会全体成员的经系的角度出发,考察一个社会全体成员的经济福利问题,具体说,从生产济福利问题,具体说,从生产资源有效率的资源有效率的配置配置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分配这两这两个方面来研究一个国家个方面来研究一个国家实现最大社会经济福实现最大社会经济福利利所需具备的所需具备的条件条件和国家为了增进社会福利和国家为了增进社会福利应有的应有的政策措施政策措施 第一节第一节 一般均衡一般均衡•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概念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概念 局部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市场;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取出出”来单独加以研究。

      在这种研究中,该市来单独加以研究在这种研究中,该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看成是其本身价格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看成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价格则被假定为不变,而这些的函数,其他价格则被假定为不变,而这些不变价格的高低只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不变价格的高低只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线的 位位置置;;所所得得到到的的结结论论是是,,该该市市场场的的需需求求和和供供给给曲曲线线共共同同决决定定了了市市场场的的均均衡衡价价格格和和均均衡衡数数量量这这种种分分析析方方法法是是马马歇歇尔尔最最先先于于18901890年年,,在在他他的的代代表表著著作作《《经经济济学学原原理理》》中中使使用用的的,,同同时时也也成成了了马马歇歇尔尔经经济济学学说说在在方方法法论论上上的的一一个主要特点个主要特点 •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是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是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因此,在一般场看成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因此,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均衡理论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补充品)的价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补充品)的价格。

      每一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单独地决定,格每一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单独地决定,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决定当整个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决定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 比比如如,,中中国国南南方方的的一一场场大大洪洪水水,,将将使使得得国国内内的的粮粮食食价价格格上上升升,,而而相相应应的的以以粮粮食食为为原原料料的的加加工工工工业业的的产产品品价价格格,,就就会会相相应应的的上上涨涨,,这这可能带动一连串的价格变化可能带动一连串的价格变化 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了更好地理解整个经济体系中各个不同为了更好地理解整个经济体系中各个不同市场的相互作用过程,先考察一个简化的市场的相互作用过程,先考察一个简化的市场经济情况在该经济中,总共包括四市场经济情况在该经济中,总共包括四个市场,其中两个要素市场,两个产品市个市场,其中两个要素市场,两个产品市场为方便起见,假定第一个要素市场为场为方便起见,假定第一个要素市场为石油,第二个要素市场为替代要素煤,第石油,第二个要素市场为替代要素煤,第一个产品市场是以石油为投入的汽油,第一个产品市场是以石油为投入的汽油,第二个产品市场为与汽油相互补充的小汽车。

      二个产品市场为与汽油相互补充的小汽车如图如图10-110-1所示 ((323323)) P1P2P0S1SDD1Q2Q1Q0(a)原油市场原油市场P1P0PPOQ1Q0DS1S(c)汽油市场汽油市场OP1P0ODD1SQ0Q1O(b)煤市场煤市场P0P1PPQ1Q0SD1D(d)汽车市场汽车市场图图10-1 市场之间的关系市场之间的关系 结结论论::原原油油市市场场供供给给减减少少从从而而使使原原油油价价格格上上升升,,并并对对所所有有其其他他市市场场产产生生影影响响::其其产产品品汽汽油油价价格格上上升升、、以以及及小小汽汽车车价价格格下下降降所所有有这这些些其其他他市市场场价价格格的的变变化化亦亦会会反反馈馈回回来来影影响响原油市场原油市场 首首先先,,汽汽油油价价格格上上升升将将提提高高原原油油的的需需求求,,而而汽汽油油数数量量的的下下降降则则减减少少该该需需求求,,故故汽汽油油市市场场的的反反馈馈效效应应可可能能使使原原油油需需求求曲曲线线左左移移或或右右移;移; 其其次次,,小小汽汽车车价价格格下下降降及及数数量量减减少少很很可可能能使原油需求曲线左移;使原油需求曲线左移; 最最后后,,煤煤市市场场价价格格上上升升及及数数量量增增加加的的反反馈效应则是增加对原油的需求。

      馈效应则是增加对原油的需求 最最终终的的结结果果,,原原油油的的需需求求曲曲线线可可能能左左移移,,也也可可能能右右移移,,取取决决于于两两方方面面力力量量的的大大小小在在图图(a)(a)中中,,假假定定左左移移的的力力量量超超过过了了右右移移的的力力量量,,于于是是原原油油需需求求曲曲线线向向左左移移动动到到位位置置D D1 1此此时时,,原原油油的的均均衡衡价价格格和和数数量量不不再再等等于于局局部部均均衡衡分分析中的析中的P P1 1和和Q Q1 1,,而是为而是为P P2 2和和Q Q2 2 由于现在图由于现在图(a)(a)中的原油价格又发生了变化,中的原油价格又发生了变化,故该变化按照上述分析又会影响其他市场;故该变化按照上述分析又会影响其他市场;被影响后的其他市场均又会反过来再影响其被影响后的其他市场均又会反过来再影响其他市场他市场…………如此等等一直继续调整下去,如此等等一直继续调整下去,直到最后所有市场又都重新达到均衡状态直到最后所有市场又都重新达到均衡状态————新的一般均衡新的一般均衡 (a)原油市场:原油市场:S↓ → P↑,,Q↓(b)煤市场:煤市场: D↑ → P↑,,Q ↑替代替代 互补互补(c)汽油市场:汽油市场: S↓ → P↑,,Q↓(d)汽车市场:汽车市场: D↓→ P ↓,,Q ↓◆◆正向影响正向影响正向影响正向影响::◆◆反馈影响反馈影响反馈影响反馈影响: : P汽油汽油↑→D原油原油↑ Q汽油汽油 ↓→D原油原油 ↓D原油原油↑↓ D原油原油↓ D原油原油↑ P汽车汽车↓ Q汽车汽车 ↓ P煤煤↑Q煤煤 ↑ 图形分析图形分析 二、一般均衡的存在性:二、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经济学史上最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经济学史上最先充分地认识到一般均衡性的重要性。

      先充分地认识到一般均衡性的重要性在他在他的的《《纯粹经济学要义纯粹经济学要义》》中创立了这一概念,中创立了这一概念,他他第一个提出了一般均衡的数学模型并试图第一个提出了一般均衡的数学模型并试图解决一般均衡存在性的问题解决一般均衡存在性的问题 尽管尽管瓦尔拉斯最先认识到一般均衡问题瓦尔拉斯最先认识到一般均衡问题的重要性,但他关于一般均衡存在性的证明的重要性,但他关于一般均衡存在性的证明却是错误的却是错误的 除此之外,他还对一般均衡的唯一性、除此之外,他还对一般均衡的唯一性、稳定性及最优性等问题作过探索稳定性及最优性等问题作过探索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体系是按照从简单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体系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路线一步步建立起来的他到复杂的路线一步步建立起来的他首先首先撇撇开生产、资本积累和货币流通等复杂因素,开生产、资本积累和货币流通等复杂因素,集中集中考察所谓交换的一般均衡考察所谓交换的一般均衡 在解决了交换的一般均衡在解决了交换的一般均衡之后之后,他加入,他加入更现实一些假定更现实一些假定————商品是生产出来的,从商品是生产出来的,从而而讨论了生产讨论了生产(以及交换的一般均衡。

      但是,(以及交换的一般均衡但是,生产的一般均衡仍然不够生产的一般均衡仍然不够““一般一般””,它只考,它只考虑了消费品的生产而忽略了资本品的生产和虑了消费品的生产而忽略了资本品的生产和再生产因此,瓦尔拉斯再生产因此,瓦尔拉斯进一步进一步提出其关于提出其关于““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第三个一般均衡的第三个一般均衡他的最后最后一个模型是一个模型是““货币和流通理论货币和流通理论””,考虑了货,考虑了货币交换和货币窖藏的作用,从而把一般均衡币交换和货币窖藏的作用,从而把一般均衡理论从实物经济推广到了理论从实物经济推广到了货币经济货币经济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后来由帕累托、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后来由帕累托、希克斯、诺伊曼、萨缪尔森、阿罗、德步鲁希克斯、诺伊曼、萨缪尔森、阿罗、德步鲁及麦肯齐等人加以改进和发展及麦肯齐等人加以改进和发展 经济学家利用集合论、拓扑学等数学方经济学家利用集合论、拓扑学等数学方法,在相当严格的假定条件之下证明:一般法,在相当严格的假定条件之下证明:一般均衡体系存在着均衡解,而且,这种均衡可均衡体系存在着均衡解,而且,这种均衡可以处于稳定状态,并同时满足经济效率的要以处于稳定状态,并同时满足经济效率的要求。

      这些假设条件有:求这些假设条件有: 任何厂商都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任何厂商都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 每一种商品的生产至少必须使用一种原每一种商品的生产至少必须使用一种原始生产要素;始生产要素; 任何消费者所提供的原始生产要素都不任何消费者所提供的原始生产要素都不得大于它的初始存量;得大于它的初始存量; 每个消费者都可以提供所有的原始生产每个消费者都可以提供所有的原始生产要素;要素; 每个消费者的序数效用函数都是连续的;每个消费者的序数效用函数都是连续的; 消费者的欲望是无限的;无差异曲线凸消费者的欲望是无限的;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等等向原点,等等 总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全部得到满足,总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全部得到满足,一般均衡体系就有均衡存在一般均衡体系就有均衡存在 三、实现一般均衡的三、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试探过程” 即使确实存在着一般均衡状态,还有一即使确实存在着一般均衡状态,还有一个问题须要解决;实际的经济体系是否会达个问题须要解决;实际的经济体系是否会达到这个一般均衡状态?到这个一般均衡状态? 如果现行价格恰好为均衡价格,即使所如果现行价格恰好为均衡价格,即使所有市场都达到供求一致,则在这种情况下,有市场都达到供求一致,则在这种情况下,实际经济体系当然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上不实际经济体系当然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上不再变化。

      如果现行价格并不等于均衡值,实再变化如果现行价格并不等于均衡值,实际的交易可能发生在际的交易可能发生在“错误错误”的价格水平上的价格水平上则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体系就未必成立为则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体系就未必成立为了解决这个困难,瓦尔拉斯假定市场上存在了解决这个困难,瓦尔拉斯假定市场上存在一位一位“拍卖人拍卖人”p326p326 第二节第二节 经济效率经济效率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 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Positive Economics))——是用理论对社会各种经济活动或经济现是用理论对社会各种经济活动或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分析、证实或预测它要说象进行解释、分析、证实或预测它要说明的是明的是““是什么是什么””的问题它并不涉及到的问题它并不涉及到价值判断的问题价值判断的问题 ★ ★ 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Normative Economics))则则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要说明的是要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福利经济学是一种规范经济学它研究福利经济学是一种规范经济学它研究市场经济体系的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 福利经济学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福利经济学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1、经济效率的含义2、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3、实现经济效率所要具备的条件 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1.1.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假定整个社会只包括两个人如甲和乙,且只有两种可能的资源配置状态如A和B,甲和乙在A和B之间进行选择单个人对两单个人对两种资源配置状态种资源配置状态A、、B判别其优劣只有三种判别其优劣只有三种情况:情况:A>>′′B;;A<<′′B;;A==′′B式式中中,,符符号号“>>′′”、、“<<′′”、、“==′′”分分别别表表示示乙乙的的三种看法;三种看法;p328 •从从整整个个社社会会((至至少少两两人人以以上上))来来看看,,这这两两种种资资源源配配置置状状态态由由于于甲甲有有三三种种可可能能的的选选择择,,乙乙也也有有三三种种可可能能的的选选择择,,因因此此从从整整个个社社会会来看就存在有九种可能的选择情况;来看就存在有九种可能的选择情况;1、、A>>B,,A>>′′B 2、、A>>B,, A=′′B 3、、A>>B,,A<<′′B 4、、A=B,,A>>′′B 5、、A= B,, A=′′B 6、、A= B,, A<<′′B7、、A<<B,,A>>′′B 8、、A<<B,, A=′′B 9、、A<<B,, A<<′′B •进行比较后,如果去掉不可比较的情况有如下结果:•(1)A优于B•(2)A与B无差异•(3)A劣于将以上所说总结起来,便得到两人社会在两种可能的资源配置状态中的一种选择标准: 如果两人中至少有一人认为如果两人中至少有一人认为A A优优( (或劣或劣) )于于B B,,而没有人认为而没有人认为A A劣劣( (或优或优) )于于B B,,则从社会的则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观点看,亦有A A优优( (或劣或劣) )于于B B。

      如果两人都认如果两人都认为为A A与与B B无差异,则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无差异,则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 A与与B B无差异 2.2.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效率经济效率 ((1 1)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标准 ((2 2)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 ((3 3)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帕累托 ((1848--1923))意大利人,社会学意大利人,社会学家1893年,帕累托年,帕累托继承瓦承瓦尔拉在洛桑大拉在洛桑大学的学的经济学教授学教授职位,位,时年年45 ((1 1)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标准 将两人的结论推广到多人社会在多种资源配置状态中选择的一般情况,便得到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标准: 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A A优于优于B B,,而没而没有人认为有人认为A A劣于劣于B 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点看亦有A A优于优于B B ((2 2)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由帕累托标准可以推出由帕累托标准可以推出帕累托改帕累托改 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置状态的变化是“好好”的,否则认为是的,否则认为是‘‘坏坏’’的。

      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量为“好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3 3)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利用帕累托标准和帕累托改进,可以来定义利用帕累托标准和帕累托改进,可以来定义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即:,即: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怕累托最优状态源配置状态为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做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做经济效率经济效率满足帕累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不满足帕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两种情况: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两种情况: 产品在消费者之间的任何重新分配都会产品在消费者之间的任何重新分配都会至少降低一个消费者的满足水平至少降低一个消费者的满足水平 要素在厂商之间的任何重新配置都会至要素在厂商之间的任何重新配置都会至少降低一个厂商的产量少降低一个厂商的产量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帕累托最优条件包括以下部分帕累托最优条件包括以下部分 第三节第三节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一、分析工具一、分析工具 埃奇渥斯盒状图埃奇渥斯盒状图二、图形分析二、图形分析 假定两种产品分别为假定两种产品分别为 和和 ,,其既定的数量其既定的数量为为X X和和Y Y。

      两个消费者分别为两个消费者分别为A A和和B B,,埃奇渥斯盒状图埃奇渥斯盒状图水平长度表示整个经济中第一种产品水平长度表示整个经济中第一种产品X X的数量的数量 ,,盒子的垂直高度表示第二种产品盒子的垂直高度表示第二种产品Y Y的数量的数量 O OA A为为消费者消费者A A的的原点,的的原点,O OB B为消费者为消费者B B的原点从的原点从O OA A水平向水平向右测量消费者右测量消费者A A对第一种商品对第一种商品X X的消费量的消费量X XA A,,垂直向垂直向上测量它对第二种商品上测量它对第二种商品Y Y的消费量的消费量Y YA A;从;从O OB B水平向左水平向左测量消费者测量消费者B B对第一种商品对第一种商品X X的消费量的消费量X XB B,,垂直向下垂直向下测量它对第二种商品测量它对第二种商品Y Y的消费量的消费量Y YB B abce●dOAXAYAU1AU2AU3AV1BV2BV3BOBXBYBg gf fA A的无差异曲线的无差异曲线U U1 1、、U U2 2、、U U3 3向右下方倾斜且向向右下方倾斜且向O OA A凸出,凸出,B B的无差异曲线的无差异曲线V V1 1、、V V2 2、、V V3 3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O OB B。

      现在考虑盒中任意一点,如现在考虑盒中任意一点,如a aa a对应于消费者对应于消费者A A的消的消费量(费量(X XA A,,Y YA A),),和消费者和消费者B B的消费量(的消费量( X XB B,, Y YB B)下式成立:下式成立:由于效用函数是连续的,由于效用函数是连续的,a a点必定处于点必定处于A A的某条无差的某条无差异曲线上,同时也处于异曲线上,同时也处于B B的某条无差异曲线上这两的某条无差异曲线上这两条无差异曲线或者在条无差异曲线或者在a a点相交,或者在点相交,或者在a a点相切假点相切假定两条无差异曲线在定两条无差异曲线在a a点相交,点相交,a a点不是帕累托最优点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是因为,通过改变该初始分配状态,例如状态这是因为,通过改变该初始分配状态,例如从从a a点变动到点变动到b b,,则消费者则消费者A A的效用水平从的效用水平从U U2 2提升到提升到 — XA +XB = X —YA + YB = Y U U3 3,,而消费者而消费者B B的效用水平不变因此,在的效用水平不变。

      因此,在a a点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当然在点点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当然在点a a还存在还存在其他形式的帕累托改进,例如从其他形式的帕累托改进,例如从a a点变动到点变动到c c点假定初始状态处于两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假定初始状态处于两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如如c c点改变c c点状态要么降低点状态要么降低A A的效用水平,的效用水平,要么降低要么降低B B的效用水平,要么同时降低的效用水平,要么同时降低A A和和B B的的效用水平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效用水平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由此得到结论:在交换的埃奇渥斯盒由此得到结论:在交换的埃奇渥斯盒状图中,任意一点,如果它处在消费者状图中,任意一点,如果它处在消费者A A和和B B的两条无差异曲线的交点上,则它就不是的两条无差异曲线的交点上,则它就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总帕累托最优状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总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如果它处在消费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如果它处在消费者者A A和和B B的两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则它的两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则它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并称之为交换的帕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并称之为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所有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累托最优状态所有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轨迹构成交换的契约曲线(或效率曲线)轨迹构成交换的契约曲线(或效率曲线) 三、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的公式:三、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的公式:要使两种商品要使两种商品X X和和Y Y在两个消费者在两个消费者A A和和B B之间分配达到之间分配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则对于这两个消费者帕累托最优状态,则对于这两个消费者A A和和B B来说,来说,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相等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相等• :表示对于:表示对于A A消费者来说,消费者来说,X X代替代替Y Y的边际替代率的边际替代率• :表示对于:表示对于B B消费者来说,消费者来说,X X代替代替Y Y的边际替代率的边际替代率•则则 第四节第四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一、分析工具一、分析工具 埃奇渥斯盒状图埃奇渥斯盒状图二、图形分析二、图形分析•假定两种生产要素分别为假定两种生产要素分别为L L和和K K,,其既定的数量为其既定的数量为 和和 。

      两个生产者分别为两个生产者分别为C C和和D D,,埃奇渥斯盒状图水埃奇渥斯盒状图水平长度表示整个经济中第一种生产要素平长度表示整个经济中第一种生产要素L L的数量的数量 ,,盒子的垂直高度表示第二种要素盒子的垂直高度表示第二种要素K K的数量的数量 O OC C为生产者为生产者C C的的原点,的的原点,O OD D为生产者为生产者D D的原点从的原点从O OC C水水平向右测量生产者平向右测量生产者C C对第一种要素对第一种要素L L的消费量的消费量L LC C,,垂垂直向上测量它对第二种要素直向上测量它对第二种要素K K的消费量的消费量K KC C;从;从O OB B水平水平向左测量生产者向左测量生产者D D对第一种要素对第一种要素L L的消费量的消费量L LD D,,垂直垂直向下测量它对第二种要素向下测量它对第二种要素K K的消费量的消费量K KD D a’b’c’e’●d’OcLckC1C2C3C1D2D3DOdLdKdg’g’f’f’C的等产量曲线的等产量曲线1C,2C,3C向右下方倾斜且向向右下方倾斜且向OC凸出,凸出,B的等产量曲线的等产量曲线1D,2D,3D向右下方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倾斜且凸向OD。

      现在考虑盒中任意一点,如现在考虑盒中任意一点,如a a’a a’对应于对应于生产者生产者C C的消费量(的消费量(L LC C,,K KC C),),和生产者和生产者D D的消的消费量(费量( L LD D,, K KD D)下式成立:下式成立: — L LC C +L+LD D = L= L —K KC C + + K KD D =K=K 由于生产函数是连续的,由于生产函数是连续的,a a’点必定处于点必定处于C C的的某条等产量曲线上,同时也处于某条等产量曲线上,同时也处于D D的某条等产的某条等产量曲线上这两条等产量曲线或者在量曲线上这两条等产量曲线或者在a a’点相点相交,或者在交,或者在a a’点相切假定两条等产量曲线点相切假定两条等产量曲线在在a a’点相交,点相交,a a’点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点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是因为,通过改变该初始分配状态,例如这是因为,通过改变该初始分配状态,例如从从a a’点变动到点变动到b b’,,则生产者则生产者C C的产量水平从的产量水平从2C2C提升到提升到3C3C,,而生产者而生产者D D的产量水平不变。

      因的产量水平不变因此,在此,在a a’点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当然在点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当然在点点a a’还存在其他形式的帕累托改进,例如从还存在其他形式的帕累托改进,例如从a a’点变动到点变动到c c’点 假定初始状态处于两条等产量曲线的切假定初始状态处于两条等产量曲线的切点,如点,如c c’点改变c c’点状态要么降低点状态要么降低C C的产的产量水平,要么降低量水平,要么降低D D的产量水平,要么同时降的产量水平,要么同时降低低C C和和D D的产量水平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的产量水平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由此得到结论:在生产的埃奇渥斯盒状由此得到结论:在生产的埃奇渥斯盒状图中,任意一点,如果它处在生产者图中,任意一点,如果它处在生产者C C和和D D的的 两条等产量曲线的交点上,则它就不是帕累两条等产量曲线的交点上,则它就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总存在帕托最优状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总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如果它处在生产者累托改进的余地;如果它处在生产者C C和和D D的的两条等产量曲线的切点上,则它就是帕累托两条等产量曲线的切点上,则它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并称之为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最优状态,并称之为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所有等产量曲线的切点的轨迹构成生产的契所有等产量曲线的切点的轨迹构成生产的契约曲线(或效率曲线)约曲线(或效率曲线) 三、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的公式:三、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的公式:要使两种要素要使两种要素L L和和K K在两个生产者在两个生产者C C和和D D之间分之间分配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则对于这两个生产配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则对于这两个生产者者C C和和D D来说,这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来说,这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必须相等必须相等 :表示对于:表示对于C C生产者来说,生产者来说,L L代代替替K 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表示对于:表示对于D D生产者来说,生产者来说,L L代代替替K 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第五节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一、问题和假定一、问题和假定 假定整个经济只包括两个消费者假定整个经济只包括两个消费者A A和和B B,,它它们在两种产品们在两种产品X X和和Y Y之间进行选择,以及两个之间进行选择,以及两个生产者生产者C C和和D D,,它们在两种要素它们在两种要素L L和和K K之间进行之间进行选择以生产两种产品选择以生产两种产品X X和和Y Y。

      为了方便起见,为了方便起见,假定假定C C生产生产X X,,D D生产生产Y Y并且假定消费者的效并且假定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即无差异曲线簇为给定不变,生产者用函数即无差异曲线簇为给定不变,生产者的生产函数即等产量曲线簇为给定不变的生产函数即等产量曲线簇为给定不变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或产品转换曲线)二、生产可能性曲线(或产品转换曲线)1.1.从生产契约曲线到生产可能性曲线从生产契约曲线到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均表示两种生产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均表示两种生产要素所能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的X X和和Y Y最优产出组合,如最优产出组合,如F F1 1、、F F2 2、、F F3 3,,将这些最优产出组合描绘在一张图将这些最优产出组合描绘在一张图上并连接成线便得到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并连接成线便得到生产可能性曲线PPPP’ 图10—4 生产可能性曲线GPSTGFc,,e,,Y2Y1X2X1P,,YOXODLDGⅢCⅡCedcbaⅠCQ′LCKCOCKDQⅢDⅡDgⅠDf生产契约曲线生产契约曲线生产契约曲线生产契约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 2. 2.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点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点v向右下方倾斜。

      当沿着该曲线运动时,一向右下方倾斜当沿着该曲线运动时,一种产出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另一种产出的减少,种产出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另一种产出的减少,即在最优产出量中,两种最优产出的变化是即在最优产出量中,两种最优产出的变化是相反的v向右上方凸出向右上方凸出3.3.边际转换率边际转换率v含义:含义:所谓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就是生产可所谓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就是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能性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v函数表示式:函数表示式:设产出设产出X X的变动量为的变动量为ΔXΔX,,产出产出Y Y的变的变动量为动量为ΔYΔY,,则它们的比率的绝对值则它们的比率的绝对值|ΔY/ΔX||ΔY/ΔX|可以可以衡量衡量1 1单位单位X X商品转换商品转换为为Y Y商品的比率该比率的极限商品的比率该比率的极限则定义为则定义为X X商品对商品对Y Y商品的边际转换率商品的边际转换率MRTMRT,,即:即:v边际转换率递增边际转换率递增 原因: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原因: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 4、产品空间的三个区域产品空间的三个区域 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PP′将整个产品空间分将整个产品空间分为三个互不相交的组成部分:曲线为三个互不相交的组成部分:曲线PP′本身本身;;曲线曲线PP ′右上方区域右上方区域——生产不可能区域生产不可能区域;;曲线曲线PP′左下方区域左下方区域——生产无效率区域生产无效率区域。

      生产无效率区域生产无效率区域生产不可能区域生产不可能区域 5.5.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意一点表示在既定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意一点表示在既定要素数量和技术状况条件下所可能生产最大要素数量和技术状况条件下所可能生产最大产出组合如果产出组合如果要素数量或者技术状况发生要素数量或者技术状况发生了变化了变化,则可能生产的最大产出组合就可能,则可能生产的最大产出组合就可能发生变化,从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就要发生变化,从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 Y2Y1X1X2PP’’P,,POYXc’c’’ 三、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三、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在图中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选一点,例如为在图中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选一点,例如为B B,,B B点是生产契约曲线上的一点,满足生产的点是生产契约曲线上的一点,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帕累托最优条件,B B点处最优组合为(点处最优组合为(X X0 0,,Y Y0 0)如果从如果从B B点出发分别引一条垂直线到点出发分别引一条垂直线到X X0 0和和一条水平线到一条水平线到Y Y0 0,,则得到一个矩形则得到一个矩形AYAY0 0BXBX0 0。

      该该矩形恰好与交换的埃奇渥斯盒状图相同:它矩形恰好与交换的埃奇渥斯盒状图相同:它的水平长度和垂直高度分别表示两种产出的的水平长度和垂直高度分别表示两种产出的给定数量给定数量X X0 0和和Y Y0 0 如果设如果设A A和和B B分别为消费者分别为消费者A A和和B B的原点,则该矩形中任意一点也表示既定的原点,则该矩形中任意一点也表示既定产出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一种分配产出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一种分配 bYP图图10-6 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图示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图示YP’XⅢAⅡAeT’cbSⅠAV′BAVⅢBⅡBPⅠBT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生产可能性曲线上B B点的切线点的切线S S的斜率绝对值是产品的斜率绝对值是产品X X在该点上转换为产品在该点上转换为产品Y Y的边际转换率的边际转换率MRTMRT,,交换契约交换契约上上C C点是两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其切线点是两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其切线T T的斜率绝的斜率绝对值是产品对值是产品X X在该点上替代在该点上替代Y Y的边际替代率的边际替代率MRSMRS切线切线S S和和T T可能平行,也可能不平行,即产品的边际转换可能平行,也可能不平行,即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与边际替代率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如果不率与边际替代率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如果不相等,则未达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因相等,则未达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因此,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为此,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为 MRSMRSXYXY=MRT=MRTXYXY即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即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 第六节第六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一、整个经济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一、整个经济的帕累托最优条件v交换的最优条件交换的最优条件 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相等用公式表示就是:相等用公式表示就是: MRSMRSXYXYA A=MRS=MRSXYXYB B 式中,式中,X X和和Y Y为任意两种产品;为任意两种产品;A A和和B B为任意两个为任意两个消费者v生产的最优条件生产的最优条件 任何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生产者任何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生产者都相等。

      用公式表示就是:都相等用公式表示就是: MRTSMRTSLKLKX X=MRTS=MRTSLKLKY Y 式中,式中,L L和和K K为任意两种要素,为任意两种要素,C C和和D D为任意两个为任意两个生产者 v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 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它们的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它们的边际替代率用公式表示即是:边际替代率用公式表示即是: MRSMRSXYXY=MRPT=MRPTXYXY 式中,式中,X X和和Y Y为任意两种产品为任意两种产品 当上述三个边际条件均得到满足时,整当上述三个边际条件均得到满足时,整个经济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个经济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二、完全竞争经济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二、完全竞争经济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状态假定完全竞争市场存在一组均衡价格:假定完全竞争市场存在一组均衡价格:P PX X,,P PY Y,,……,,P PL L,,P PK K,,……。

      其中其中P PX X,,P PY Y,,……表示商品表示商品X X,,Y Y…的均的均衡价格,衡价格, P PL L,,P PK K,,……表示要素表示要素L L,,K K…的价格在完的价格在完全竞争下,每个消费者和每个生产者均是价格的接全竞争下,每个消费者和每个生产者均是价格的接受者v 看消费者的情况看消费者的情况任意一个消费者如任意一个消费者如A A在完全在完全竞争经济中的效用最大化条件是对该消费者来说,竞争经济中的效用最大化条件是对该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格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即有:比率,即有:MRSMRSXYXYA A=P=PX X/P/PY Yv 对对B B消费者,同理得:消费者,同理得:MRSMRSXYXYB B=P=PX X/P/PY Y 于是得:于是得:MRSMRSXYXYA A= MRS= MRSXYXYB B 这就是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因此,在这就是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因此,在完全竞争经济中,产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交完全竞争经济中,产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v看生产者的情况看生产者的情况任意一个生产者例如任意一个生产者例如C C的的利润最大化条件之一是对该生产者来说,任利润最大化条件之一是对该生产者来说,任意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这两种要意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这两种要素的价格比率,即有:素的价格比率,即有: MRTSMRTSLKLKC C=P=PL L/P/PK Kv对对D D生产者,同理得:生产者,同理得:MRTSMRTSLKLKD D=P=PL L/P/PK K 于是得:于是得:MRTSMRTSLKLKC C= MRTS= MRTSLKLKD D 这就是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因此,在完这就是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因此,在完全竞争经济中,要素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全竞争经济中,要素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帕累托最优状态v看生产者和消费者综合在一起的情况看生产者和消费者综合在一起的情况 已知已知X X产品对产品对Y Y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就是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就是 MRTMRTXYXY=|ΔY/ΔX|=|ΔY/ΔX| 由于增加(减少)由于增加(减少)ΔXΔX就必须减少(增加)就必须减少(增加)ΔYΔY,,因此,因此, ΔXΔX可以看成是可以看成是Y Y的边际成本的边际成本(机会成本),(机会成本), ΔYΔY也可以看成是也可以看成是X X的边际成本(机会成本)。

      的边际成本(机会成本)如果用如果用MCMCX X和和MCMCY Y分别代表产品分别代表产品X X和和Y Y的边际成本,的边际成本,则则X X产品对产品对Y Y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可以定义为两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可以定义为两种产品的边际成本的比率:种产品的边际成本的比率: MRTMRTXYXY=|ΔY/ΔX| = | MC=|ΔY/ΔX| = | MCX X / MC / MCY Y | | 而在完全竞争中,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而在完全竞争中,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产品的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于是有:条件是产品的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于是有: P PX X= MC= MCX X ,, P PY Y=MC=MCY Y 即有:即有: MCMCX X / MC / MCY Y = P = PX X / P / PY Y再由再由 MRSMRSXYXYA A=P=PX X/P/PY Y 得得 MRTMRTXYXY= P= PX X/P/PY Y =MRS=MRSXYXY MRSMRSXY XY 表示每一个消费者的共同的边表示每一个消费者的共同的边际替代率。

      这就是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际替代率这就是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因此,在完全竞争经济中,最优条件因此,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和交换的帕商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累托最优状态 第七节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一、一、古典福利经济理论简介古典福利经济理论简介1 1、代表人物:霍布森和庇古、代表人物:霍布森和庇古•霍布森的霍布森的观点:观点:经济学的中心任务应当是经济学的中心任务应当是研究如何增进人类的福利,主张通过国家研究如何增进人类的福利,主张通过国家干预来消除在竞争性的市场制度下形成的干预来消除在竞争性的市场制度下形成的分配不合理现象如税收政策、最低工资分配不合理现象如税收政策、最低工资法、社会保险以及国有化等法、社会保险以及国有化等 •2 2、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庇古的福利经济学((1 1)福利:)福利:被解释为人们对享受或满足的主观评价被解释为人们对享受或满足的主观评价福利分为广义福利和狭义福利两类福利分为广义福利和狭义福利两类2 2)理论基础)理论基础::功利主义理论功利主义理论(认为每个人都追求(认为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最大福利,个人福利是个人感到的满足的自己的最大福利,个人福利是个人感到的满足的总和)和总和)和基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3 3)基本观点)基本观点::第一,国民收入的数量大小代表了一个社会的经济第一,国民收入的数量大小代表了一个社会的经济福利大小福利大小第二,在国民收入的数量既定的情况下,国民收入第二,在国民收入的数量既定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分配越平等则社会福利越大分配越平等则社会福利越大 3 3、现代福利经济理论、现代福利经济理论•现代福利经济理论的现代福利经济理论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效用序数论效用序数论•有关福利评价的有关福利评价的观点或命题观点或命题::((1 1)个人是其福利的最好判断者,个人福利取决于)个人是其福利的最好判断者,个人福利取决于个人偏好个人偏好2 2)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福利,而)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福利,而非其他3 3)如果社会上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起来,而)如果社会上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起来,而没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坏,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没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坏,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变好了•检验生产资源配置是否最优的标准检验生产资源配置是否最优的标准- -- -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状态标准 eU,,UBUOUADYP’XⅢAⅡAeT’cbSⅠAV′BAVⅢBⅡBPⅠBT生产和交换的最优生产和交换的最优生产和交换的最优生产和交换的最优 效用可能性曲线效用可能性曲线效用可能性曲线效用可能性曲线 第七节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二、效用可能性曲线二、效用可能性曲线效用不可能区域效用不可能区域效用不可能区域效用不可能区域 由于在最优效用水平组合中,两个消费由于在最优效用水平组合中,两个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反方向变化,故它们之间的关者的效用水平反方向变化,故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右图系可以用右图U UA AV VB B曲线来表示。

      曲线来表示 U UA AV VB B曲线是曲线是由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得到的由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得到的A A和和B B的最优的最优效用组合的连线横轴效用组合的连线横轴U UA A表示消费者表示消费者A A的效用的效用水平,纵轴水平,纵轴V VB B表示消费者表示消费者B B的效用水平效用的效用水平效用可能性曲线的位置和凹凸性都是可能性曲线的位置和凹凸性都是“随意随意”的,的,其右上方区域为其右上方区域为“效用不可能效用不可能”区域,左下区域,左下方区域为方区域为“无效率无效率”区域 三、社会福利函数三、社会福利函数1.1.含义:含义:指社会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的函指社会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的函数2.2.函数表达式:函数表达式: 在两人社会中,社会福利函数在两人社会中,社会福利函数W W可以写可以写成成W=WW=W((U UA A,,U UB B) 给定上式,由一个效用水平组合(给定上式,由一个效用水平组合( U UA A,,U UB B))可以求得一个社会福利水平如果我可以求得一个社会福利水平如果我们固定社会福利水平为某个值,例如们固定社会福利水平为某个值,例如令令W=WW=W1 1,,则社会福利函数成为:则社会福利函数成为: W W1 1=W=W(( U UA A,,U UB B))3.3.图形:图形: eSS,,W1U,,UBUOUAW2W3 曲线曲线W W1 1、、W W2 2、、W W3 3为社会无差异曲线。

      最大社会为社会无差异曲线最大社会福利显然在效用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福利显然在效用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线W W2 2的切点的切点e e上达到S S和和S S’是与效用可能性是与效用可能性曲线相交的点,但对应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曲线相交的点,但对应的社会无差异曲线W W1 1不是最大社会福利,不是最大社会福利,W W3 3是达不到的社会福利是达不到的社会福利 四、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四、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直观地说,在已知社会所有成员的个人偏好的次序直观地说,在已知社会所有成员的个人偏好的次序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程序,把各种个人偏好归纳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程序,把各种个人偏好归纳成为单一的社会偏好次序,就能确定社会稀缺资源成为单一的社会偏好次序,就能确定社会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但是,根据经济学家阿罗的研究表明,的最优配置但是,根据经济学家阿罗的研究表明,在任何情况下,试图依据个人偏好次序得出社会偏在任何情况下,试图依据个人偏好次序得出社会偏好次序,而不违背以下五条原则是不可能的,这五好次序,而不违背以下五条原则是不可能的,这五条原则为条原则为1 1.社会福利函数必须体现公众的一致偏好.社会福利函数必须体现公众的一致偏好。

      2 2.社会福利函数不能对个人偏好的变化作出相反的.社会福利函数不能对个人偏好的变化作出相反的反应 3 3.社会福利函数必须只体现那些能够实现的.社会福利函数必须只体现那些能够实现的偏好4 4.社会福利函数不受习惯和国家法规的强制.社会福利函数不受习惯和国家法规的强制5 5.社会福利函数不是一个独裁者的创造物.社会福利函数不是一个独裁者的创造物n因此,当个人偏好不一致时,由此基础上因此,当个人偏好不一致时,由此基础上所建立的社会偏好不可能和社会所有成员所建立的社会偏好不可能和社会所有成员的偏好一致满足所有人偏好的社会福利的偏好一致满足所有人偏好的社会福利函数是不存在的函数是不存在的 1 1、假设条件、假设条件①①一个社会包括三个人,分别用一个社会包括三个人,分别用1 1、、2 2和和3 3代表②②这三个人在三种社会状态这三个人在三种社会状态a a、、b b和和c c之间进行选之间进行选择③③假定每一个人在各种社会状态上的偏好都是严假定每一个人在各种社会状态上的偏好都是严格的④④每个人的偏好都具有传递性每个人的偏好都具有传递性⑤⑤1 1、、2 2和和3 3的偏好次序分别为(的偏好次序分别为(a , b ,c)a , b ,c)1 1 、、 ((b , c ,a)b , c ,a)2 2 、、 ((c , a ,b)c , a ,b)3 3。

      证明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证明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①①对对a a和和b b两种社会状态进行投票投票结果两种社会状态进行投票投票结果为:为:((a , b)a , b)1 1、、(b , a)(b , a)2 2、(、(a , b)a , b)3 3社会偏好次序是社会偏好次序是[a , b][a , b]②②对对c c和和b b两种社会状态进行投票投票结果两种社会状态进行投票投票结果为:为:((b, c)b, c)1 1、、(b , c)(b , c)2 2、(、(c, b)c, b)3 3社会偏好次序是社会偏好次序是[b , c][b , c]2、证明过程、证明过程 •③③对对c c和和a a两种社会状态进行投票投票结两种社会状态进行投票投票结果为:果为:•((a, c)a, c)1 1、、(c , a)(c , a)2 2、(、(c, a)c, a)3 3•社会偏好次序社会偏好次序是是[c , a][c , a]• 显而易见,投票产生的社会偏好次序显而易见,投票产生的社会偏好次序和和偏好具有传递性的假定存在矛盾和和偏好具有传递性的假定存在矛盾 按照投票的大多数规则,不能得出合理的按照投票的大多数规则,不能得出合理的社会偏好次序,也就不存在社会福利函数。

      社会偏好次序,也就不存在社会福利函数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有阿罗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有阿罗的不可能性定不可能性定理理:: 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3、结论、结论 第八节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效率与公平一一 、效率与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含义1.1.公平:公平:指将社会的商品平均地分配给社会的所有指将社会的商品平均地分配给社会的所有成员,使得大家都有完全相同的商品成员,使得大家都有完全相同的商品 2.2.效率: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配置,它是指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配置,它是研究帕累托最优问题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帕累托最优问题的核心内容 3.3.二者关系:二者关系:在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问题上,平等在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问题上,平等与效率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只强调平等而忽视与效率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只强调平等而忽视效率,就会因产生平均主义而阻碍经济增长导致普效率,就会因产生平均主义而阻碍经济增长导致普遍贫穷;如果只强调效率而忽视平等,就会因分配遍贫穷;如果只强调效率而忽视平等,就会因分配不公而影响社会安定。

      从发展经济和社会稳定角度不公而影响社会安定从发展经济和社会稳定角度来看,最好能够选择一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来看,最好能够选择一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处理好两者关系的原则是,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处理好两者关系的原则是,在保障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平等在保障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平等 二、效率与公平的矛盾•1 1、缺乏公平的效、缺乏公平的效率提高率提高§A A点向点向B B点移动:分配点移动:分配随效率的提高而改善随效率的提高而改善§A A点向点向C C点移动:分配点移动:分配随效率的提高而不变随效率的提高而不变§A A点向点向D D点或点或E E点移动:点移动:分配随效率的提高而分配随效率的提高而恶化恶化 §A A点向点向F F点或点或G G点移动:点移动:分配随效率的提高而分配随效率的提高而先改善后恶化先改善后恶化FGDEBCAQ1O2Q21伴随效率提高的分配变化伴随效率提高的分配变化伴随效率提高的分配变化伴随效率提高的分配变化 2 2、缺乏效率的公平增进、缺乏效率的公平增进§平等化的直接效率损失平等化的直接效率损失----为收入转移而消耗掉的为收入转移而消耗掉的资源资源 §平等化的间接效率损失平等化的间接效率损失----平等化所造成的对劳动、平等化所造成的对劳动、储蓄和投资等经济活动的各种储蓄和投资等经济活动的各种““反刺激反刺激””效应效应 三、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三、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1、效率优先效率优先 §效率优先,就是在决定收入分配的问题上,首先效率优先,就是在决定收入分配的问题上,首先考虑效率。

      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再考虑兼顾公考虑效率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再考虑兼顾公平的问题平的问题 §效率优先的基本途径:让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领效率优先的基本途径:让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领域里充分地发挥作用,让市场供求关系去决定各域里充分地发挥作用,让市场供求关系去决定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去决定收入的分配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去决定收入的分配 §不当的政府干预会降低效率不当的政府干预会降低效率 劳动市场的效率与低效率劳动市场的效率与低效率劳动市场的效率与低效率劳动市场的效率与低效率 EDNWW1W0W2N1N0OSNN 2 2、兼顾公平、兼顾公平 §减少和消除不合理的收入减少和消除不合理的收入 §促进机会均等促进机会均等­就业机会平等就业机会平等­教育机会平等教育机会平等­信息共享信息共享 §限制某些行业的垄断性收入限制某些行业的垄断性收入 §实现生存权利和消灭贫穷实现生存权利和消灭贫穷 四、四、 收入分配平等化政策收入分配平等化政策((1 1)税收政策)税收政策——主要是个人所得税主要是个人所得税(累进所得税)、遗产和赠予税、财(累进所得税)、遗产和赠予税、财产税、消费税(征富人的税)产税、消费税(征富人的税)((2 2)社会福利政策(补助穷人))社会福利政策(补助穷人)第一,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第一,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 第二,向贫困者提供就业机会与培训第二,向贫困者提供就业机会与培训第三,医疗保险与医疗援助第三,医疗保险与医疗援助第四,对教育事业的资助第四,对教育事业的资助第五,各种保护劳动者的立法第五,各种保护劳动者的立法第六,改善住房条件。

      第六,改善住房条件 本章复习小结本章复习小结一、内容精要一、内容精要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分析是在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局部均衡分析是在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均衡状考察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均衡状态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一般均衡分析是指态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一般均衡分析是指在承认供求与市场上各种商品价格和供求关系存在相互关系在承认供求与市场上各种商品价格和供求关系存在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条件下,所有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与供求的关和相互影响条件下,所有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或均衡状态系或均衡状态 如果一种商品价格变动与其他商品价格变动相互影响较小,如果一种商品价格变动与其他商品价格变动相互影响较小,就比较适合采用局部均衡分析的方法局部均衡分析应用于就比较适合采用局部均衡分析的方法局部均衡分析应用于分析个别商品的价格决定等,如果某一市场的商品价格受其分析个别商品的价格决定等,如果某一市场的商品价格受其他商品价格的影响较大,就应采用一般均衡分析的方法他商品价格的影响较大,就应采用一般均衡分析的方法。

      2.帕累托改进和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改进和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某一经济变动改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某一经济变动改进了一些人的状况,同时又不使另一些人蒙受损失,了一些人的状况,同时又不使另一些人蒙受损失,这个变动就增进了社会福利,这种情况称为帕累托这个变动就增进了社会福利,这种情况称为帕累托改进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不减少一些人的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不减少一些人的经济福利,就不能改善另一些人的经济福利,标志着济福利,就不能改善另一些人的经济福利,标志着社会经济福利达到了最大化状态,实现了帕累托最社会经济福利达到了最大化状态,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3.3.完全竞争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完全竞争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用于判断市场机制运行效率的一般标准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用于判断市场机制运行效率的一般标准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不减少一些人的经济福利,就不能改善另一些人的下,如果不减少一些人的经济福利,就不能改善另一些人的经济福利,标志着社会经济福利达到了最大化状态,实现了经济福利,标志着社会经济福利达到了最大化状态,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一个经济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满足三帕累托最优状态一个经济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个必要条件:第一,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使用这两种商品第一,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使用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的消费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第二,任何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任何使用这两种第二,任何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任何使用这两种要素的生产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要素的生产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 第三,任何两种商品对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第三,任何两种商品对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这两种商品对于生产者的边际商品转换率等于这两种商品对于生产者的边际商品转换率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种商品的价格对所有消费者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种商品的价格对所有消费者来说都是相同的,既定不变的而消费者为了追求来说都是相同的,既定不变的而消费者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一定会使其消费的任何两种商品的边效用最大化,一定会使其消费的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比率既然相同商品的价格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比率既然相同商品的价格对所有消费者都是等同的,那么每一消费者购买并消所有消费者都是等同的,那么每一消费者购买并消费的任何两种商品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替代率等于全费的任何两种商品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替代率等于全体消费者所面对的共同的价格比率。

      因此,就所有体消费者所面对的共同的价格比率因此,就所有消费者来说,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必定相同消费者来说,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必定相同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一生产要素的价格对任一产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一生产要素的价格对任一产品的生产者都是相同的,既定不变的而生产者为品的生产者都是相同的,既定不变的而生产者为了追求最大利润,一定会使其使用的任何一组生产了追求最大利润,一定会使其使用的任何一组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它们的价格比率既然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它们的价格比率既然相同要素的价格对所有产品的生产者都是等同的,相同要素的价格对所有产品的生产者都是等同的,那么每一生产者购买并使用的任何两种要素的数量那么每一生产者购买并使用的任何两种要素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全体生产者所面对的共必使其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全体生产者所面对的共同的价格比率因此,对所有产品的生产者来说,同的价格比率因此,对所有产品的生产者来说,任何一组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必定相同任何一组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必定相同 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即为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成本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即为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成本之比。

      每一消费者对于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之比每一消费者对于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比率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产品的价格等于其边际格比率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产品的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因此,对任何两种产品来说,其生产的边际转换率必成本因此,对任何两种产品来说,其生产的边际转换率必等于任何消费者对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任何消费者对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绽上所述,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帕累托最优的三个必要条件绽上所述,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帕累托最优的三个必要条件都可以得到满足换言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作用下,都可以得到满足换言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作用下,整个经济可以全面达到帕累托的最优状态,这样的经济必定整个经济可以全面达到帕累托的最优状态,这样的经济必定是最优效率的经济是最优效率的经济 4.4.交换的最优条件交换的最优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相等用公式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相等用公式表示就是:表示就是: MRSXYA=MRSXYB 式中式中,,X和和Y为任意两种产品为任意两种产品;;A和和B为任意两个消费者。

      为任意两个消费者5.生产的最优条件生产的最优条件任何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生产者都相等用公任何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生产者都相等用公式表示就是:式表示就是: MRTSLKX=MRTSLKY 式中,式中,L和和K为任意两种要素,为任意两种要素,C和和D为任意两个为任意两个生产者6.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 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它们的边际替代率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它们的边际替代率用公式表示即是:用公式表示即是: MRSXY=MRPTXY 式中,式中,X和和Y为任意两种产品为任意两种产品 7.7.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按生产要素的贡献进行分配,有利于提高生产效按生产要素的贡献进行分配,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但是人和人的能力与禀赋差异的客观存在,必率,但是人和人的能力与禀赋差异的客观存在,必然使一部分人比另一部分人更为富裕,这就产生了然使一部分人比另一部分人更为富裕,这就产生了公平和效率的问题,讲公平就要损害效率,将效率公平和效率的问题,讲公平就要损害效率,将效率就要损害公平。

      对待这个问题的首先应该应该更新就要损害公平对待这个问题的首先应该应该更新观念,公平不仅是收入面前的公平,更应该是机会观念,公平不仅是收入面前的公平,更应该是机会面前的公平面前的公平 机会的公平可以纠正过分强调收入公平的弊端,给机会的公平可以纠正过分强调收入公平的弊端,给优秀人才提供抓住机遇,获得高额回报的可能,又优秀人才提供抓住机遇,获得高额回报的可能,又从根本上保障生产效率的提高这就既遏制平均主从根本上保障生产效率的提高这就既遏制平均主义的倾向蔓延,又能防止收入差距的过于悬殊在义的倾向蔓延,又能防止收入差距的过于悬殊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让一部分人率先富起来,以尽这个认识的基础上,让一部分人率先富起来,以尽可能提高社会生产的效率,同时,既给穷人以基本可能提高社会生产的效率,同时,既给穷人以基本生活的保障,又要降低社会福利对生产积极性的可生活的保障,又要降低社会福利对生产积极性的可能损害把效率和公平的替代关系限制在最小的区能损害把效率和公平的替代关系限制在最小的区域中 二、考查重点二、考查重点•本章主要讲述了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本章主要讲述了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内容,大家要掌握一般均衡的分的一些基本内容,大家要掌握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和福利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结论,特别析方法和福利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结论,特别是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三个基本必要条件一定是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三个基本必要条件一定要分清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人教版)(答题卡).pdf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 (2).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辽宁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海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南京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湖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武汉专用)(答题卡).pdf 2022年盐城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数学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福建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西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州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无答案PDF).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