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肉毒梭菌中毒症修改后.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21193462
  • 上传时间:2017-11-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肉毒梭菌中毒症【病原及流行病学】:病原 肉毒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um)是一种专性厌氧菌,革兰氏阳性,有鞭毛,能运动,两端钝圆,长4~6μm,宽O.9~1.2μm ,单个或成双排列,在不利的条件下能形成芽孢,芽孢位于菌体的次极端,比菌体粗有时形成长丝状或链状,有时能见到舟形、带把柄的柠檬形、蛇样线状、染色较深的球茎状,这些属于退化型当菌体开始形成芽胞时,常常伴随着自溶现象,可见到阴影形肉毒梭菌具有4~8根周毛性鞭毛,运动迟缓;没有荚膜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上,形成不正圆形,大约3mm的菌落菌落半透明,表面呈颗粒状,边缘不整齐,界线不明显,向外扩散,呈绒毛网状,常常扩散成菌苔在血平板上,出现与菌落几乎等大或者较大的溶血环在乳糖卵黄牛奶平板上,菌落下培养基为乳浊,菌落表面及周围形成彩虹薄层,不分解乳糖;分解蛋白的菌株,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环肉毒梭菌的生化性状很不规律,即使同性,也常见到株问的差异肉毒梭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5~35℃,培养基的最适的酸碱度为pH6.0~8.2新鲜培养基的革兰氏染色为阳性,产生剧烈细菌外毒素,即肉毒毒素病原为肉毒梭菌,其产生的毒素有A、B、 Ca、Cb、D 、E、F、G 等8型。

      A型毒素经60℃2min加热,差不多能被完全破坏,而 B、E二型毒素要经70℃2min才能被破坏;C、D二型毒素对热的抵抗更大些;C型毒素要经过90℃2min曲口热才能完全破坏,不论如何,只要煮沸1min或75℃加热5~10min,毒素都能被完全破坏肉毒素有耐酸、耐胃蛋白酶和胰酶的作用,80℃时30min或煮沸5~20min才被破坏,在动物尸体、骨骼、腐烂植物、青贮饲料和发霉饲料及发霉的毒甘草中,毒素能保存多月若存在于固体食物里,需煮沸2h才能降解根据所产生的神经毒素的抗原性差异可将该菌分为A 、B 、C(Cα和Cβ)、D、E、 F和G7型A型毒素见于肉、鱼和罐头食品;B型毒素见于各种肉类及其制品犬、猫对A型毒素易感性低,对C型毒素最敏感流行病学 该病发生于世界各地犬、猫发病主要因摄食腐肉、垃圾中的动物尸体、腐败饲料和被毒素污染了的饲料、饮水而引起存在于动物消化道内的肉毒梭菌及其芽孢一般对动物没有危害,但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能产生毒素动物摄人毒素量少时可不发病,大群发病者亦不多见健康易感动物与患病动物直接接触亦不会受到传染食品在制作过程巾被肉毒梭菌芽孢污染,制成后未彻底灭菌,芽孢在厌氧环境中发育繁殖产生毒素,加之食前又未经加热烹调,人食人已产生的毒素而发生中毒。

      易含肉毒毒素的主要食物有罐头、香肠、腊肠、发酵豆制品及甜面酱等肉毒梭菌的芽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土壤、水、空气、动物肠道、粪便、腐尸、腐败饲料、各种植物以及发酵食物、变质肉品、变质罐头中都含有本菌,因此,人和动物的感染多来自自然界肉毒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肉毒梭菌在自然界的分布上具有某种区域性差异,显示出生态上的差别倾向A、B型的分布最广其芽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均有检出;C、D型的芽胞一般多存在于动物的尸体中,或在腐尸附近的土壤中;E型菌及其芽胞存在于海洋的沉积物、水产品的肠道内,E型菌及其芽胞适应于深水的低温,使E型菌在海洋地区的广泛分布但是,越来越多的调查结果表明,除 G型菌之外,其他各型菌的分布都是相当广泛的症状】:犬、猫中毒后的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取决于摄入毒素量及其动物的敏感性潜伏期数小时至数天,症状出现越早,说明中毒越严重病初,犬、猫出现进行性、对称性麻痹,多先发于两后肢,进而发展到两前肢,随后四肢瘫痪,俯卧在地,呼唤时尾巴尚可摆动猫反射性机能下降,肌肉张力降低,全身发软,下颌下垂,吞咽困难,流涎,但体温正常,意识清醒严重病例,眼睑反射迟钝,两耳下.垂,瞳孔散大,呼吸闲难,心悸,心律不齐。

      中毒较严重的犬、猫大多数以死亡告终,轻微病例 l~2周后可逐渐康复病理变化: 肉毒梭菌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一肌肉结合点,动物死后剖检一般无特征性病理变化有些病例在咽喉及会厌部黏膜有灰黄色黏液性覆盖物,黏膜上有出血点胃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和小出血点心内外膜有出血点有时肺部充血、淤血、水肿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一般无肉眼可见病变肉毒梭菌生长和产毒的最适温度是25~30℃,而在人的体温条件下细菌表现为丝状,几乎不能产毒、芽胞也不会发芽肉毒中毒是由于误食含有肉毒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纯粹的细菌毒素食物中毒该病的轻重和食人的量成正比,潜伏期几小时或数天,症状出现的越早说明中毒越严重病的症状为进行性发展,病初可见有呕吐、吐沫,发展为肢体对称性麻痹一般由后肢向前肢延伸,进而引起四肢瘫痪人和各种动物中毒后的症状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重症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抗毒素特异治疗,多在2~4d死亡病犬一般体温不高、神志清醒、反射机能下降、肌肉张力降低;出现明显运动神经机能障碍由于咬肌麻痹,下颌下垂、流涎、咀嚼吞咽困难、两耳下垂、眼睑反射较差、视觉障碍、瞳孔扩大严重的犬可见膈肌张力降低,出现呼吸困难、心功能紊乱,死亡率很高。

      临床上有最急性、急性和慢性3种类型1.最急性型 不表现任何症状而突然发生死亡;2.急性型 突然发生吞咽困难,卧地不起,头向侧弯,颈部、腹部和大腿肌肉松弛以后食欲及饮食消失,舌尖露于口外,口流黏性唾液,多数发生便秘但体温正常,知觉和反射活动仍存在,病情发展快者,1d之内死亡,慢者可延至4~5d3.慢性型 除有急性型的症状外,常并发肺炎,最后常因极度消瘦而死亡各型病例死亡率都很高,尸体剖检时,无特征性眼观变化但也有少数自愈的诊断】除了根据特殊的麻痹症状以外,应特别灌意肉毒梭菌及毒素检查因为只有通过肉毒梭菌及毒素的实验室检查,才能最后得到确诊1.肉毒梭茵的检验与分离鉴定程序(1)前增菌样品分别接种于疱肉培养基、TPGYF培养基,并分别与35℃、26℃培养7d2)分离培养 7天后,染色、镜检,观察菌的形态是否为典型的肉毒梭菌取1~2ml培养物加等量的酒精混合(或80%加热10min,)后在室温下培养1h,非蛋白分解型的肉毒梭菌,因其芽胞不耐热,不要采取热处理的方法用接种环涂划酒精处理液或热处理的培养物于小牛肝卵黄琼脂或厌氧卵黄琼脂平板上,厌氧培养48h,35℃典型菌落是隆起或扁平,光滑或粗糙,在卵黄培养基上用斜光检验时,菌落表面通常出现虹晕色(iridescence),此光区称为“珍珠层 ”,C、D、E 型菌通常有2~4mm黄色沉淀区围绕,A、B型菌通常显示较小的沉淀区。

      挑取10个典型菌落,分别接种于疱肉培养基、TPGYT培养基,并分别与 35℃、26℃培养7d,再取培养物按照肉毒毒素的检测方法即可生化反应试验,可以为鉴定做参考,以上肉毒梭菌的培养、分离、鉴定试验力求迅速,不要长时间接触空气,最好在厌氧条件下操作2.肉毒毒素的检测程序(1)初步的定性试验 (小白鼠腹腔注射法) 检验样品(可疑食品、饲料及病死动物的胃内容物等)经适当处理后取上清液,用明胶磷酸缓冲液稀释(1:5、 l:10、1:100三个稀释度)后各取O.5mL.腹腔注射小白鼠;另取上清液100℃10min加热后注射小白鼠;另取上清液经胰酶处理后注射小白鼠;每个注射样注射2只小白鼠;注射后,定时观察小白鼠,连续观测48h;排除24h后死亡的白鼠和无症状死亡的小白鼠;48h后,如果除了经热处理后再注射样品的小白鼠未死亡,其余小白鼠均死亡的情况,重复试验,增加稀释倍数,计算最低致死量 如用鸡做试验,分别取上述液体注射于两侧眼睑皮下,一侧供试验用,另一侧供对照,注射量均为0.1~0.2mL如注射0.5~2h后,试验的眼睑发生麻痹,逐渐闭合,试验鸡也于l0h之后死亡,而对照的眼睑仍正常,则证明有毒素。

      豚鼠也可供试验用,取试验液体1~2mL给豚鼠注射或口服,同时取对照液体以同样方法和用量接种其他豚鼠如前者经3~4d出现流涎、腹壁松弛和后肢麻痹等症状,最后死亡,而对照豚鼠仍健康,即可作出诊断 有些病动物的血液中也有较多的毒素,所以在发病以后,也可用其抗凝血液或血清0.5~1.0ml,注射于小鼠皮下,进行上述同样试验 (2)中和试验可以为毒素定型用无菌生理盐水溶解冻干的抗毒素,取A、B、E、F 4种抗毒素注射于小白鼠体内;同时取未注射抗毒素的小白鼠做对照;注射抗毒素30min或1h后,注射不同稀释度(覆盖10、100、1000倍最小致死量)的含毒素样品,观察48h,如发现毒素未被中和,再取C、D 型抗毒素和A ~F多价抗毒素重复上述试验;如小白鼠死亡,应将含毒素样品稀释后再重复以上试验另外用血凝抑制试验、免疫荧光试验、PER试验也可以鉴定毒素的型3)评价方法典型的肉毒中毒,小白鼠会在4~6h内死亡,而且98%~99%的小白鼠会在12h内死亡;24h后的死亡是可疑的,除非有典型的症状出现如果小白鼠注射经l:2或l:5倍数稀释的样品后死亡,但注射更高稀释度的样品后未死亡,这也是非常可疑的现象,一般为非特异性死亡。

      食物中发现毒素,表明未经充分的加热处理,可能引起肉毒中毒检出肉毒梭菌,但未检出肉毒毒素,不能证明此食物会引起肉毒中毒肉毒中毒的诊断必须以检出食物巾的肉毒毒素为准确诊时,需在可疑饲料、病死动物尸体、血清及胃肠内容物内检测到肉毒梭菌毒素方法是采集胃肠内容物和可疑饲料,以1:2比例加人无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制成混悬液,置室温l~2h,离心沉淀或过滤,取上清液或过滤液,分为两份:一份加胰酶处理激活,供毒素试验用;另一份则加热至100℃ 30min以破坏其毒素,作为对照组用第l组小鼠皮下或腹腔注射 0.2~0.5ml上清液;第2组注射加热过的上清液;第3组先注射多价肉毒抗毒素,然后注射小加热的上清液如果被检材料中有毒素存在,则第l组试验鼠l~2d发病,有流涎、眼睑下垂、四肢麻痹,呼吸困难等症状,最后死亡,而第2、3组正常除了上述方法外,患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的动物血清对小鼠的毒性可达20LD50/ml.因此,以患病动物血清接种于小白鼠亦有助于诊断临床急救】 治疗本病一般采取以下措施:(1)阻止毒素的吸收:立即停喂含有毒素的食物、饲料和饮水,灌服0.1%硫酸铜液催吐,然后用1%~2%NaHCO 3溶液洗胃,再灌服1%的活性炭悬浮液或0.05%~0.1%高锰酸钾溶液以吸附或破坏胃肠道内毒素,最后灌服5%~7%硫酸镁液泻下排出毒素。

      还可以采用其他各种方法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例如投服泻剂或皮下注射槟榔素,进行温水灌肠,静脉输液,用胃管灌服普通水等2)注射C型或多价抗毒素:犬4~8ml、猫2~4ml,肌肉或静脉注射,4~6h重复注射1次3)对症治疗:病的初期,可以静脉注射“ 九一四” ,根据体重大小不同,剂量为0.3~0.5g,溶于10ml.灭菌蒸馏水中应用全身麻痹时可皮下注射硝酸士的宁,犬0.1~0.2ml,或者盐酸奎宁注射液10mg/kg体重,肌肉注射呼吸困难时及时给氧治疗4)支持疗法:对动物进行输液:葡萄糖、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维生素B6、维生素 B1、ATP、肌苷等,静脉滴注犬在采用上述方法的同时,还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进行对症治疗①应用多价抗毒素治疗,每只犬可肌肉或静脉注射3~5mL,早期应用比晚期应用效果显著;②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5万单位/kg体重,2次 /d;③补液疗法,5%葡萄糖盐水100~1000mL5%碳酸氢钠注射液10~50mL,混合静脉滴注;④防止让犬食入腐败变质的肉类及食物,饲喂前食物应加热100℃10min以上后喂给犬本病病死率高,A型为60%~70%,B型10%~30 %,E型30%~50%。

      E型的死亡较快近年来由于早期使用抗毒血清,A 型病死率已降至10%~25%,B型为1.5%左右预防】防控注意饮食卫生,不喂腐败变质的食物或饲料存放较久的食物,特别是肉类食品必须加热至100%10~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