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量计算方法.doc
3页整理 word07-08-1 工作量计算方法满工作量标准 对各类教师其满工作量标准符合下列公式:7X 19XP7 为周学时, 19 为我校现行校历规定的年教学周数, P 为职称系 数:教授,副教授为 1.1 ,讲师为 1.0 ,助教为 0.9 为此,各类职称教师(不含公外、体育课的教师)满工作量标准 如下:教授、副教授 讲师 助教146.3 133 119.7系主任(含主持工作) 、系总支书记每学年减免教学工作量 60%; 副系主任、副书记每学年减免工作量 40%; 教研室主任每学年减免教学工作量 20%; 同时兼任以上职务者,按高职给予减免班主任每学年减免教学工作量 10%;指导新教师的指导教师减免教学工作量 10%二、 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不包括公外、体育)(一) 讲授课程的工作量计算公式: 每讲授一门课按下式计算工作量:M=R< NXL式中 R 为综合系数, N 为实际上课周数(不包括复习考试周) ,L 为周 课时, 其中 综合系数 R=R1+R2+R3+R4R1 为课程系数(与课程类型有关)R2为效益系数(与听课人数有关)R3为特殊补贴(如批改中、外文作文等)R4为出版教材补贴。
具体如下:整理word(1) 课程系数R1:主干课R仁1.1基础课、专业课、公共课、选修课 R1 = 1.0外语听力、口语课、体育课 R1=0.78重复课(不包括:公共课一一外语课、外语听力、口语课、数学、语 文、物理、化学、体育课、艺术技能课和分组实验课) R1=0.7艺术技能课R1=0.7普通实验课、实践课R仁1分组实验课R1=0.6(2) 效益系数R2按课型规定一个合适的授课人数为标准班,其 R2=0具体如下:作业量较大的课程以60人为一个标准班(招生数少的自然班,人数 不足60人的以60计,选修课一般不少于10人,特殊情况须经教务 处批准一些专业课或技能课由于招生人数不足或受条件限制, 不能按标准班人数上课,可按实际情况核计两个及两个以上教学班合班上课,按以下公式计算 R2R2=0.5X(授课人数-60) /60(3) 特殊补贴R3:中文写作、外文写作课批改作文可给予 0.3补贴4) 教材补贴R4:当年度正式出版教材 R4=0.3注:均以一人一次性计补贴,多人编写的按工作量大小分摊)(二)其它教学形式的工作量计算方法:(1)指导实习:指导实习标准学时工作量包含联系、带队、指导、批改实习报告等实 习全过程中的实际工作天数。
按以下公式折算为标准课时M=(工作系数+效益系数)X实际工作天数整理word工作系数: 本市1.5 - 2.0市外 1.8 - 2.5效益系数:一名教师指导20人左右的一个标准实习小组,其效益系数为0,超过20人的按下式计算:效益系数=0.2 X(实习数-20 ) /20实际工作天数:指扣除工作日外明确为专用于带实习的工作天数2)指导课程设计:指导课程设计标准学时工作量包含指导、、答疑、答辩等工作全 过程中的实际工作天数原则上每名老师指导15个左右学生指导老师工作量二实际工作天数X 2(4)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工作量为每门课8课时,补考工作量每门 课2课时若合班上课,每增加一个教学班,期末考试工作量为 6课 时,补考工作量为1课时5) 批改作业:、批改作业一般不单独计算工作量且已并入讲授工作量中, 如果、批改作业是由另外教师承担,则其讲授的工作量应当减去该门 课程讲授工作总量的1/6,而承担、批改作业的教师其工作量按 下法计算:M= (0.5+效益系数)X听课周学时X周数其中效益系数:人数40人以下的,效益系数为0:每增加1人, 其效益系数增加0.016 )指导一名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工作量为 10学时,毕业论文工作量 为7学时。
指导专科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按指导本科生标准的 7折计算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