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复习笔记10版.pdf
29页儿科学复习笔记 by 郑汉龙 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儿科学儿科学复习笔记复习笔记 Chapter1 绪论绪论与与小儿小儿生长发育生长发育 概 述 儿科学研究对象:胎儿(自精卵结合时起)至青春期儿童 特点:①个体、性别及年龄差异都非常大;②对疾病损伤造成的恢复能力强;③自身防护能力弱最大不同点:处于不断地生长发育过程之中 小 儿 年 龄 分 期 ⑴胎儿期胎儿期 fetal period: 从受精卵形成到 小儿出生为止, 共 40 周; (围产期围产期:28w 到 7 天) ⑵ 新 生 儿 期新 生 儿 期neonatal period:自胎儿娩出脐带 结扎时开始至 28 天之前; 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 高(3 个 2/3) ; 保健重点: 保暖, 喂养, 预 防感染; ⑶婴儿期婴儿期 infancy:自出生到 1 周岁之前; 特点:生长发育极其旺盛的阶段;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各系 统器官不够成熟完善, 尤其是消化系统常难以适应对大量食物的吸 收,容易发生营养和消化紊乱;自母体的抗体逐渐减少,自身的免 疫功能尚不成熟,抗感染能力较弱,易发生各种感染和传染病; 保健重点:母乳辅食,预防接种,良好习惯;6 个月前体检每月一 次,6 个月后 1~2 个月一次 ⑷幼儿期幼儿期 toddler’s age:自 1 岁 至满 3 周岁之前; 特点: 生长发育速度减慢; 智能 发育迅速; 饮食开始转换; 接触 面扩大,识别危险能力不足; 保健重点: 喂养, 早教, 传染病, 意外;体检 3~6 个月一次 ⑸学龄前期学龄前期 preschool age:自 3 周岁至 6-7 周岁入小 学之前; 特点:体格发育稳步增长;智能发育更加迅速;仍易 发生传染病及意外; 免疫功能增强, 可患免疫性疾病; 保健重点:喂养、培养良好习惯及智力开发、防治传 染病及意外发生;体检 6 个月~1 年一次 ⑹学龄期学龄期 school age:自入小学始(6-7 岁) 至青春期前; 特点: 除生殖系统外, 各系统器官外形均接 近成人;智能发育更加成熟; 保健重点: 保证营养; 加强教育, 打好基础; 体检每年一次 ⑺青春期青春期 adolescence:一般从 10~20 岁; 特点: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 男孩早 2 年左右; 体格生长发育再次加速, 出现 第二次高峰;生殖系统的发育加速并渐趋成熟; 保健重点:营养,劳逸结合;青春期保健;心理 卫生,人生观;体检每年一次 生 长 发 育 规律 生长发育规律:①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②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发育顺序遵循一定的规律; ③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④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影响因素:遗传、营养、疾病、母亲情况、家庭和社会环境 体 格 生 长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体重、身高(长) 、坐高(顶臀长) 、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 ⑴体重的增长:新生儿出生体重:男婴为 3.3±0.4 kg、女婴为 3.2±0.4 kg; 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一周内因奶量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不超过 10%) ,生后第 3~4 日达最低点 ⑵身高(长)的增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 50cm;1 岁时身长约 75cm;2 岁时身长约 87cm; 儿科学复习笔记 by 郑汉龙 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正常儿童体重、身高估计公式: (3)头围:经过经过眉弓上缘眉弓上缘、、枕骨结节枕骨结节胎儿期 33~34cm 第一年前三个月头围增长等于后九个月 (6cm) ,1 岁岁约为约为 46cm,,2 岁岁约为约为 48cm,2~15 岁仅增加 6~7cm (4)胸围:出生略小于头围,1 岁交叉 (5)上臂围(1~5y) :13.5cm 营养良好,3 重度 积极处理危及生命积极处理危及生命的的并发症,并发症, 去去 除病因除病因,调整饮食,促进消化,调整饮食,促进消化 重度 PEM 治疗: 第一阶段-调整机体内环境。
防 治低血糖、低体温、脱水、水电 紊乱、抗感染 第二阶段: 纠正微量营养素缺乏 第三阶段:追赶性生长 儿 童 单 纯 性 肥 胖 Obesity 病因: 能量摄入过多, 活 动量过少,遗传因素,其他(进 食过快; 饱中枢失调; 精神创伤、 心理异常等) 最常见婴儿期、5~6 岁和青春期 食欲旺盛,喜食甜食和高脂肪食物;明 显肥胖儿童常有疲劳感,用力时气短、 腿痛;肥胖-换氧不良综合征(脂肪限制 胸廓、膈肌的运动) 皮下脂肪过多, 严重者膝外翻、 扁平足; 性发育常较早,最终身高低;心理障碍 应常规检测血压、糖耐量、血糖、 腰围、 血脂等指标; 严重肥胖小儿 应定期检查脂肪肝 鉴别诊断:伴有肥胖的遗传性疾 病; 伴有肥胖的内分泌疾病 (肥胖 生殖无能症,皮质醇增多,甲减) 加强健康教育,保持平衡膳食, 增加运动; 儿童肥胖预防从胎儿期开始 (孕 前 BMI 正常,妊娠期不吸烟、适 当运动; 出现妊娠糖尿病进行精 确血糖控制) 维 生 素 A 缺 乏 症 全球约 1.27 亿儿童缺乏维 A 原发性因素:未及时补充 消化吸收:食物脂肪含量过低 储存利用:任何影响肝功疾病 眼部表现:夜盲、黑暗中视物不清;干夜盲、黑暗中视物不清;干 眼症、结膜角膜干燥、痒、泪减少眼症、结膜角膜干燥、痒、泪减少 皮肤表现(毛囊角化) ,生长发育障碍, 感染易感性增高,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血浆视黄醇4mm,平均 7mm 无结节或结节20 秒伴心率60 次/分;③突然烦 躁不安,发绀明显,面色苍白发灰,指/趾甲微血管充盈时间延长;④心音低钝,奔马 律,颈静脉怒张;⑤肝脏迅速增大;⑥尿少或无尿,浮肿。
前五项直接诊断心衰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可出现烦躁、嗜睡、进而意识障碍惊厥;脑膜刺激征等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轻者有消化不良;重者可有中毒性肠麻痹,消化道出血 体液紊乱体液紊乱:代酸,呼酸,电解质紊乱 血液血液:可合并 DIC 并发症:脓胸,脓气胸,肺大疱 辅助检查: WBC 检查: 细菌感染时 WBC 增高, 核 左移;病毒感染时 WBC 正常或降低, 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病原学检查: 病毒分离、 细菌培养、 特 异抗原和抗体的检查; 非特异性检查: CRP 和和 PCT 在细菌感染时升高 胸片:肺纹理增重,小斑片影融合成 大片影,肺气肿,肺不张,胸腔积液 诊断诊断:症状:症状+听诊听诊中中小小水泡音水泡音/胸片胸片 重症肺炎重症肺炎诊断标准诊断标准(以下(以下任意一项任意一项;;来自北医三院儿科来自北医三院儿科) :) : 1,一般状况差,感染中毒症状重,或存在中度到重度脱水征; 2,意识障碍:昏迷,嗜睡,惊厥; 年幼儿肺炎年幼儿肺炎 50%由病毒病原引起, 年长儿%由病毒病原引起, 年长儿 常由细菌、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常由细菌、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婴婴幼儿幼儿 常见病毒一细菌、病毒一病毒混合感染常见病毒一细菌、病毒一病毒混合感染, 治疗原则:改善通气改善通气,控制炎症,对症,控制炎症,对症 治疗,治疗,防止防止和治疗并发症。
和治疗并发症 1,一般治疗一般治疗:空气流通,注意饮食,变 儿科学复习笔记 by 郑汉龙 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3, 呼吸频率增快 (除去哭闹和发热因素) , 婴儿70, 年长儿50; 4,呼吸困难明显:呻吟、紫绀、鼻翼扇动、三凹征明显; 5,脉搏血氧饱和度5/HPF; 1 小时尿白细 胞排泄率30*104;血尿、蛋白尿等 尿培养尿培养:中段尿培养菌落105/ml 尿液直接涂片找细菌; 亚硝酸盐试纸条亚硝酸盐试纸条试验试验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检查泌尿系发育有无 畸形,了解肾损害,辅助上尿路感 染诊断 一般治疗一般治疗:多饮水,鼓励进食,对 症治疗,碱化碱化尿液尿液; 抗菌药物抗菌药物:: 肾盂肾炎—血液浓度高; 膀胱炎—尿浓度高; 上行—磺胺, 发 热—头孢青霉素类;根据培养和药 敏结果;广谱强效;肾损害小 再发感染:培养后选 2 种药物 矫正尿路畸形;局部治疗 血 尿 引起血尿的原因: 1,肾脏疾病肾脏疾病:肾小球疾病,感染,畸形,肿瘤, 血尿的血尿的诊断顺序:诊断顺序: 1,真真性血尿与假性血尿性血尿与假性血尿后者包括:进食大量人造色素、特殊食物、药物;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 儿科学复习笔记 by 郑汉龙 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肾血管病变,外伤,肾毒性药物(氨基糖苷、水 杨酸、磺胺、苯妥英钠、CTX 等)等 2,尿路疾病尿路疾病:感染,结石,肿瘤、息肉、憩室、 异物等 3,全身性疾病全身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充血性心衰,感 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营养 性疾病,过敏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一过性血尿 白尿;卟啉尿;尿酸盐;血便或经血污染 2,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异形红细胞;血尿颜色(下尿路感染多为鲜红血尿,尿试纸蛋白 32pg 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 红系增生为主, 粒系、 红系均 出现巨幼变;血清 VB12、叶酸水平下降 治疗:注意营养,添加辅食,防止感染,去除病因; 有有精神症状精神症状者者,以,以 VB12 肌内肌内注射注射。
叶酸口服剂量叶酸口服剂量为为 5mg,每日三次,每日三次,同时服用 VitC 有 助于吸收 预防:改善哺乳母亲营养,婴儿及时添加辅食等 溶 血 性 贫 血 遗传性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膜先天缺陷的溶血性贫血,常染色 体显性遗传,以不同程度贫血贫血、反复出现 黄疸黄疸、脾肿大、脾肿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以及红 细胞渗透脆性增加 G-6-PD 缺乏症缺乏症:是一种伴性不完全显性红细 胞酶缺陷病 临床表现(分分 5 型型) :伯氨喹型药物性溶血性 贫血,蚕豆病,新生儿黄疸,感染诱发的贫 血,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其中α和β地中海 贫血较常见 鉴别诊断: 缺铁性贫血; 遗传性球性红细胞增多症; 传染 性肝炎或肝硬化 重型地中海贫血治疗:输血,去铁,脾切除,HSCT 等 出 血 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 ITP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是小儿最常见的出 血性疾病发病前常有病毒感染史,见于各年龄小儿,1~5 岁多见 血友病:包括血友病包括血友病 A((遗传性抗血友病球蛋白遗传性抗血友病球蛋白缺乏症缺乏症,,最常见)最常见) 、、血友血友 病病 B((遗传性遗传性 FIX 缺乏症)缺乏症) ,,均为均为 X 连锁连锁隐性隐性遗传遗传 儿科学复习笔记 by 郑汉龙 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性 疾 病 临床表现:自发性皮肤黏膜出血自发性皮肤黏膜出血,针尖大小皮内或皮下出血点,或瘀斑 和紫癜,四肢和易碰撞部位多见。
常伴有鼻出血和齿龈出血;束臂试验束臂试验 阳性阳性外周血象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抗体 PaIgG 增高,血小板寿命降低 治疗:糖皮质激素,丙球,血小板输注,抗 D 免疫球蛋白,脾切除等 临床表现:皮肤黏膜出血,关节积血,肌肉出血和血肿(重型 A) ,创伤 或手术后出血等;颅内出血是最常见死因颅内出血是最常见死因实验室检查:凝血时间延长, 凝血酶原消耗不良,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正常 治疗:预防出血,局部止血,替代疗法,药物治疗(DDAVP) 急 性 白 血 病 leukemia 是我国最常见的小儿恶性肿瘤,急性占绝大多数,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 ,前者占大多数 小儿 ALL 的 FAB 分型:L1(小细胞为主) ,L2(大细胞为主,核染色质不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