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docx
6页追忆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风雨六十载,今朝竞风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 年来,农村信用社走过了一条充满“坚持”与“执着”的发 展道路2006 年以来,省联社招聘了众多的大学生员工,当 我们跨入农信社的大门时,当我们为农村合作金融事业奋斗 时,我们有必要了解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一)1949 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历史赢来了崭新的一页 在旧时代混乱的政治时局下艰难生存的信用合作社,在 1949 年赢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从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被 提上议事日程,到被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列入国家 战略;从1954 年拥有了统一名称,到最终确立了发展章程, 农村信用社在新的政治环境下获得了新生在国家支持下, 农村信用社在中国赢来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发展,很快成为新 中国打击高利贷、发展农村经历的有力武器1951 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农村 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农村信用社在组织性质、功能定位以 及业务范围等一系列困惑,为信用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55 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发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 对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和任务从规章制度上进行了更加明确 地规定至此,在中国已经诞生多年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终 于明确了自己的身份,一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热潮在中国大地上迅速蔓延开来。
二)从 1951 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开始到 1958 年,农 村信用社均由人民银行领导,从发展的现实效果来看,这段 时间的管理是成功的但是从这之后到 1978 年这 20 多年里, 对农信社而言,称得上是一段噩梦般的经历1958 年12月, 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适应人民公仆化的形势改进农村财政 贸易管理体制的决定》,实行“两放、三统、一包”此后, 国务院专门下发文件,将农信社与银行营业所合并,称为“信 用部”,下放给人民公社管理所社合一”和“政社合一” 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信用社的发展1959 年5月,人民银行 总行召开了全国分行行长会议,收回了下放给人民公社的银 行营业所,下放给生产大队,变为“信用分部”,这样的安 排使信用社完全丧失了自主权,开始沦为生产大队平调社员 财物的工具,严重损害了信用分部在社员中的信誉1962 年, 中央政府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将农信社的领导权从生 产大队收回,由人民银行进行全面、垂直的领导,恢复信用 社的性质和任务,使农信社得到恢复和发展,重新走上了健 康发展的道路1966 年,刚刚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农信社又被“文化大 革命”卷入了动荡的漩涡1968 年8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 教育革命的“最新指示”,在农村,应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
这一理论被迅速应用到农信社的管理中就这样信用社职工 由脱产改为不脱产,走上了“亦工亦农”的道路这种管理 体制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对信用社的发展造成了毁灭性 的打击1972 年 10 月,人民银行召开全国工作会议,重新 明确信用社职工的政治和经济待遇,放弃“亦工亦农”的道 路这对当时的农信社来说实乃雪中送炭然而好景不长, 1977 年由于“左”的思想,信用社完全交由银行管理,再一 次把全民所有制的国家银行与集体所有制的信用社合二为 一,混淆了两种所有制的界限,信用社再次被打上“官办” 的烙印,成为银行的附庸经过管理体制的几次“折腾”,信用合作组织的原则被 蚕食殆尽,丧失了合作组织和金融组织的特征,干部队伍、 资金和业务收到了严重的损害三)1979 年 2 月,信用社迎来了改革的春风国务院 发出《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对信用社的归属、 机构设置作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该通知的精神,各地在抓紧 恢复农行的同时,也加强了对信用社的领导农信社在农行 领导的管理体制下改革开始启动随着我国农村生产、流通 体制取得巨大成功,农信社作为农行的基层机构,其管理体 制、机构设置已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从 1983 年开始,已恢复农信社“三性”的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试 点农信社网点得以普及,业务经营的自主权逐步扩大,为 下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 1984 年开始的改革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措施当 属县级联社管理体制的建立县联社的成立,对于加强基层 社的建设,对于进一步恢复和加强农信社组织上的群众性、 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都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 用它的建立,是信用社走向完全自主管理和发展的重要标 志1993 年12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 的决定》,明确了“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 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 的改革目标1996 年 7 月 13 日,全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工 作会议在京召开,明确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和 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等各种金 融机构分工协作的服务体系同年 8 月,国务院农村农村金 融体制改革部纪协调小组发布《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 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宣告农信社与农 行脱钩这标志着经历了长期的迷惘与等待之后,农村信用 社重新走上了独立发展之路,驶向属于自己的明天。
四)从1996 年开始的这一轮改革,其核心是把农村信 用社办成由社员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的真 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从更深层意义上讲,这是一段农村 信用社价值核心由“官办”银行向“民办”合作金融组织回 归的历程50 年的风风雨雨,曲折艰难的发展历程按合作制在全 国范围内规范农信社,不仅是管理体制上的一场革命,也是 一场在思想观念、经营方式上的重大变革随着改革的推进, 人民银行意思到农村信用社改革规模庞大、各地情况不一, 单靠人民银行监管很难全面覆盖整个农村信用体系的改革, 因此组建省级行业自律组织被提上了日程1999 年4月,中 国信用合作协会筹备办公室宣告成立,标志着农村信用社在 系统行业自律组织建设工作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五)2003 年,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 点方案》的通知,决定在浙、鲁、赣、贵、吉、渝、陕、苏 八省市率先进行改革试点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历程由此开 始2004 年3月,首批中央银行专项票据发行,使全国农信 社同年历史性的首次实现了扎差盈利同年 8 月新增 21 个 省市作为改革试点,进一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2005 年,经 省政府同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辽宁省农村 信用合作联社于 7月20日揭牌成立。
2007 年8月10日,海 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海口市举行挂牌仪式,它的诞生, 标志着农村信用社新的管理体制框架已经全面建立,从 2003 年开始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第一阶段工作基本完成,为农 信社以省级管理模式为主要特征的改革划上了一个圆满的 句号省级联社的改革是农信社改革走向深入的一种表现,农 信社的改革越来越市场化,而这也是改革欲达到的根本目 的事实表明,这一发展思路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在市 场化的衡量尺度下,农信社系统已经开始产生分化,那些在 市场化改革路径下走得早、走得远的农信社,已经赢得了良 好地市场发展空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改革的脚步依然在延伸诚然,农信 社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完善,深化改革的道路依然漫长,但 只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向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 不断迈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农信社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