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半生缘》的悲凉韵味.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2947609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8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半生缘》的悲凉韵味    徐杏嫦(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 东莞 523106) Reference:作为一部反映旧上海青年男女恋爱婚姻的小说,《半生缘》延续了张爱玲小说一贯苍凉的风格,作品中人物命运是悲惨坎坷的,爱情是不完满的,亲情是自私、冷酷的,笔调是苍凉的,悲凉之情溢于纸上张爱玲的目的也在此,用最冷静的文字告诉人们这才是现实和生活的本质,没有谁能逃出这生命的苍凉Keys:爱情;亲情;现实;悲凉I207    :A:1673-2111(2012)06-0028-02  《半生缘》讲述了旧上海几个悲惨的爱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曾经试图努力相爱,或者希望相爱然而,其中的命运捉弄、巧合、误会、家庭环境等因素,使得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终成奢望小说围绕世钧、曼桢,叔惠、翠芝,曼璐、豫瑾三对恋人有缘相遇却无缘相聚的爱情悲剧来展开故事中几个平凡的都市青年,把并不离奇的痴情爱怨演绎了[来自wwW.lW]十四年故事的尾声,曼桢那一句无奈、悲凉的“我们回不去了”,留给读者无限的愁怅和感伤,然而这便是张爱玲爱情小说的特点:悲、冷、叫人心碎  “我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

      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角,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这是流传甚广的张爱玲的美学宣言她的美学也因此被称为“苍凉美学”但实际上在她的笔下是写不出悲壮的,有的只是无止无尽的悲凉而已那种透骨的凉意,它不是一下子骤然袭来,而是缓慢地,一寸寸地向你渗透,即便是小说已经读完,那种冰冷的气韵还萦绕在周围,仿佛在一瞬间眼中的色彩已经全部凋零,只余下白茫茫的一片大地  1 悲凉的爱情  正如张爱玲在《留情》中所写:“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半生缘》中的爱情也是千疮百孔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在小说中成了奢望作品中的爱情既不疯狂,也不壮烈,它有的只是那种爱不成的无奈和苍凉,故事的主人公只能沉默着束手,看年华似水流  1.1曼桢和世均  曼桢是一个外表柔弱内心坚强的女人,贫困的家境造就了她倔强、坚忍、执着的性格,在姐姐出嫁后的日子,她担起了赡养家人的责任世均,温和内向,还带点懦弱他们由相识到相爱,走过一条普通人走过的温馨而又动人的爱的路程为了家人,曼桢作出了感情方面的牺牲,以婚姻为目的和世钧恋爱了三年但是,命运弄人,因为其中的种种巧合和误会,这一对有情人终未能走在一起。

      曼桢在事过境迁后,怀着自杀般的心情嫁给了祝鸿才,而后又与之离了婚,一个人带着荣宝过日子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世钧和翠芝因失意而草率结合,新婚之夜,“他觉得他们像两个闯了祸的小孩”十四年后,曼桢和世钧的意外重逢,曼桢如泣如诉的一句“我们回不去了”,让读者潸然泪下,顿生无奈、悲凉之感  1.2叔惠和翠芝  叔惠和翠芝是生活在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她,一个千金小姐、大家闺秀,而他一介寒儒,清贫却很知趣,同时也有点骄傲,在南京的邂逅,让他们一见钟情,然而由于石太太的嫌贫爱富,双方都把爱意埋藏在心里翠芝与世均草草结婚,新婚之夜,她呜咽着说:“世钧,怎么办,你也不喜欢我我想过多少回了,要不是从前已经闹过一次--待会人家说,怎么老是退婚,成什么话?现在来不及了吧?你说是不是来不及了?”叔惠赌气留学美国,与他人成婚这段爱在尘封了十四年之后被打开,那时的他已离婚,而她膝下有一双儿女,但却不幸福只有在那一片彼此的笑声中,她才感到一丝凄凉的胜利与满足,但是他们也都“回不去了”  1.3曼璐与豫谨  曼璐也是个可怜的人如果不是为了家庭生计而沦为舞女,她可以和豫瑾结婚,她也可以拥有幸福的爱情最终,她选择了主动退婚她是社会和家庭的牺牲品,但她的牺牲方式在当时的社会,在当时的传统思想中是得不到认可的,这是她悲剧产生的根源。

      张豫谨也是忌讳曼璐舞女的身份,后来转追求曼桢无果,与他人结婚生子  2冷酷的亲情  2.1自私的姐妹情  曼璐是个既可怜又可恨的人,青春正好时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身为家中老大的她放弃了爱情,青春,自尊,沦落为舞女当容颜老去时,只能下嫁给“笑起来像猫,不笑又像老鼠”的祝鸿才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曼璐因为自己不能生育,为了拴住整天花天酒地的祝鸿才的心,竟然生出毒计,让祝鸿才强暴了自己的亲生妹妹曼桢,葬送了曼桢一生的幸福诚然,曼璐为了一大家子人,个人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但是,曼璐为了自己的幸福--虽然曼璐最终也没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而造就了曼桢后来的悲剧令人看罢,不禁心生愤慨,同时悲从中来,姐妹之情尚如此,让人情何以堪!而曼桢对曼璐的体贴,豫谨结婚,曼桢担心姐姐“生病的人受不了刺激”,所以要家人瞒着曼璐,更是反衬出曼璐的自私  2.2失落的母女情  顾太太是个善良、势力、贪图金钱的人,在这场悲剧中充当着帮凶角色在曼璐决定要嫁给祝鸿才时,她考虑的是“他钱是没什么钱,像我们这一份人家的开销总还负担得起”在曼璐夫妇逼奸的阴谋得逞后,夫妻便监禁了曼桢那时,能救曼桢的只有顾太太但是,在金钱的支配下,顾太太母性中残存的一点爱逐渐消失了。

      当她揣着曼璐给的一笔钱回到家时碰到世钧,本来想把曼桢的遭遇告诉他,恰巧手指碰到了口袋里的那一大叠钞票,“那种八成旧的钞票,摸上去是温软的,又是那么厚墩墩的方方的一大叠”这时候她要是嘴快走漏了消息,一来“觉得对不起曼璐”,没有保守秘密;二来怕年轻人意气用事,惊动官府,闹得不可收拾;三来担心曼桢和世钧没结成婚,“倒先把鸿才这头的事情打散了”,两头落空这么一想,好像理由也很多”这就是在一团和气掩盖下的亲情张爱玲不动声色的撕毁了蒙在亲情关系上的温情面纱,将自私残忍的母亲展示给读者,母亲无私奉献的形象离我们渐去渐远,悲凉之情不觉倾泻而出  3苍凉的笔调  张爱玲的小说以悲剧故事见长,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着一个个苍凉的故事这种苍凉主要体现在作品中人物命运悲惨、叙述语调、遣词用句、环境描写  小说的悲凉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人物命运的悲惨,故事中所渗透那种人生多舛,命运莫测的生的悲哀,在淡淡的情节发展中愈来愈动人心魄小说中世钧、曼桢,叔惠、翠芝,曼璐、豫瑾以及祝鸿才,无论他们有什么样的性格和际遇,其实都是在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寻寻觅觅,兜兜转转,虽经极力抗挣,但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世事人生之苍凉不在于过程,而在于回首的刹那他和曼桢认识,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算起来倒已经有十四年了--真吓人一跳!马上使他连带地觉得自己也老了许多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他和曼桢从认识到分手,不过几年的工夫,这几年里面却经过这么许多事情,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小说采用典型的倒叙式的开头,在叙述这样一个“在几年时间里把生老病死的哀乐都经历到了”的故事时,小说的语调却是那样的平静,而平静的背后却有着深深的苍凉命运跌宕的无情、时光流逝的无奈、浮生若梦的嘲讽,把这悲凉体现的淋漓尽致  小说的遣词用句透露着凉意,不着痕迹,却字字扣人心弦,牵动思绪十四年后,曼桢那一句“我们回不去了”, 这是曼桢与世钧别后重逢时说的最动人、最朴素,也最凄美的一句话!人世的苍凉,全括在了其中一句话,几个字,足以引出世间的万千苦辣,肝肠寸断却仍不能言说的酸楚凄美的结局,冷冷地收场,让人潸然泪下,心生无奈、悲凉,痛楚苍凉”、“凄凉”等字眼在作品中随处可见,将苍凉渗入到作品的字里行间,使得作品沉浸在苍凉和悲哀的基调中  同时,作品还善于借助天气寒冷、阴雨、黄昏、琵琶的声音等来烘托苍凉氛围,更是增添了小说悲凉的氛围。

        4 真实的残酷  “人生有飞扬,我飞扬不起来;人生有热闹,可是我热闹不起来我可以逃离一切,但我逃不出这生命的苍凉苍凉是飞扬与热闹之中的安稳与真实张爱玲是一个悲剧气质很重的作家她在小说中,常以一种清醒到近乎冷酷的态度俯视乱世人生,表现现代市民混乱无助的精神世界同时,在对现实人生的脆弱与无奈的叙述中更是笼罩着一种一成不变的悲凉气氛①她的小说总是从各个角度述说着别人无法看到的真实,她站在文字的背后用看似平淡的心和清冷的眼光看透这一切,这些简单的文字构成了最宏大的场景,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过去和现在,恍然一回头,感觉自己好像也走过了一遭似的,从心底渗出一丝悲哀年轻的时候总是会把爱情、人生规划的太过完美,以为遇见了就不会分开了,以为相爱了就会在一起了,以为缘份来了就已是注定的了但是,张爱玲的小说把人间这些美好的梦一一击碎,用最冷静的文字告诉人们,这才是现实和生活的本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半生缘》写的不只是爱情,而是真真切切的人生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没了爱情,人们照样得生活曼桢失踪了,世钧就与翠芝结婚了;豫瑾追求曼桢不成,也与他人成婚;叔惠虽然喜欢翠芝,可是考虑到家庭背景悬殊,也只能将爱埋藏在心底。

      这世界永远不会有人一直在原地等着谁,因为每个人都要生活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在《倾城之恋》中,张爱玲借范柳原之口诠释“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看那是最悲哀的一首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少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像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是的,一颗棋子又怎么能挣脱宿命应有的安排呢?作品中的人物在命运的面前被表现的十分渺小,人做不了自己的主人,也做不了周遭环境的主人美好的东西永远存在记忆里,现存的皆是由命运安排的无奈  《半生缘》作为张爱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虽没有华丽的意象和精致的语言,但是从头到尾弥漫在小说字里行间的,仍是张爱玲式的苍凉气氛  注释:  ① 秦军,王旭.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人生[J].黑河学刊,2006,(1):48[来自wwW.lw5U.coM]-50  Reference:  [1]金宏达,于青.张爱玲文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  [2]刘星.一场人对时间的挣扎--关于《半生缘》的苍凉之美[N].魅力中国,2011,(17):227-228  [3]冉小平、徐琴.张爱玲的苍凉世界[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6):158-161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