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维果茨基心理发展观.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j****9
  • 文档编号:46037284
  • 上传时间:2018-06-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编辑本段 生生平平维果茨基,列夫 ·谢苗诺维奇(1896~1934)前苏联心理学家与 皮亚杰是同时期的人物但不同于皮亚杰认知发展泛宇宙统一的 观点,维考斯基的理论强调文化、社会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但由于其理论中有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在1936至1956年间受到苏联 政府当局的打压,禁止讨论其理论直至60年代,维考斯基的理论才受到 美国心理学界的重视 维果茨基 (1896-1934)出生于比罗卢 西亚的一个小镇 ——奥沙,1913年维果茨基完成了大学预科学习,凭借优异的素质赢得了一枚金质奖章,在只有百分之三的犹太学生可 以进入莫斯科大学 的情况下,虽几经周折最终还是被莫斯科大学录取当时维果茨基感兴趣的学科是历史与哲学,但他接受父母的意见选 择了医学,一月之后,又转到了法学院强烈的求知欲使维果茨基1914年决定同时在莫斯科大学和沙尼亚夫斯基人民大学 同时就读 维果茨基在历史、哲学、心理学等方面打下了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坚持文学研究 1913-1915年,文学、法学、戏剧代表了维果 茨基兴趣的中心,心理学尚没有进入这一中心他最早发表的作品是文学评论方面的,不属于心理学范畴,然而,从其心理学思想的进化 来看,这些作品具有重要的价值。

      这一短暂的文学评论生活与“意识”这一词语的出现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意识是维果茨基进一步科学研 究的关键词 在沙尼亚夫斯基大学期间,维果茨基就酝酿写一篇关于莎士比亚 的著名悲剧 《哈姆雷特 》的论文,维果茨基的这一 首篇科学研究论文终于在 1915-1916年完成,这篇论文作为历史文献反映了他在大学时期的思维模式虽然这篇论文并不是为了建立一种 关于人格与意识的唯物主义心理学,但决不能将其仅仅视为简单的美学论文,因为其中明显渗透了心理环境的哲学与文学分析,突出了文 化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即文化决定论思想 1917年维果茨基同时从两所大学毕业返回了其家庭所在地戈麦尔,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 在戈麦尔的七年,维果茨基为不同种类的学校开设了许多课程,如为成人学校开设了文学与俄语,为教学研究所开设了逻辑与心理学,为 艺术学校开设了美学与艺术史 1919年维果茨基染上了肺结核,十五年后他就死于肺结核但这次他有惊无险,幸免于难 1924年之后,维果茨基的兴趣转向了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1922-1926年期间,维果茨基写了八篇关于心理学的论文,其中七篇 都与教育问题相关他还在戈麦尔的教学研究所组织了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展了几项关于学前与学龄儿童的研究。

      1924年, 维果茨基到 列宁格勒 参加第二届神经心理学会议,这在当时的俄罗斯是最重要的心理学会议,这也是他首次公开面对俄罗斯心理学共同 体在会上,他对在戈麦尔开展的三个研究作了详细说明,他做的报告“反射学方法论与心理学研究 ”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他 首次提出了 条件反射和意识行为的关系,主张科学心理学不能忽视意识这样的重要事实当时的莫斯科心理研究所所长 科尔尼洛夫 (Kornilov)盛情邀请维果茨基到莫斯科心理研究所工作维果茨基欣然接受,几周后他离开戈麦尔前赴莫斯科,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 1924年维果茨基写了第一本有关缺陷学的著作,同年9月,他开始在人民教育委员会工作,具体负责有生理缺陷或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 部门的工作 1925年夏天,维果茨基作为代表参加在 英国举办的“聋哑儿童训练和教育国际会议 ”,同年,他在公共教育委员会的医学 教育所筹办了一个异常儿童心理学实验室,1929该所成为 “实验缺陷所 ”即现在的 “缺陷学研究所 ”他从英国返回后,又患上了肺结核, 医生建议他隔离休息在被隔离期间维果茨基完成了“艺术心理学 ”的写作 1925年秋天,他的病情不断恶化,不得不住院治疗,住院期 间他完成了著名的方法论论文 《心理学危机的历史意义 》 ,准确地分析了当时的心理学状况,其基本概念至今与当代心理学依然密切相关。

      1930年,维果茨基与 鲁利亚合作完成了 《行为历史的研究:猿、原始人、儿童 》 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的高级心理过程的差异引起 了他的兴趣,于是 1931-1932年他设计了一次在 乌兹别克斯坦 开展的跨文化研究维果茨基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参加这次考察,考察由鲁 利亚领导 由于身体原因,维果茨基争分夺秒,废寝忘食1934年春天,他再次遭到肺结核的侵袭,毅然拒绝了医生让他住院治 疗的建议,更加忘我地投入工作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准备好了 ” 编辑本段 主主要要著著作作维果茨基的著述甚丰,达 186种除上述提及的之外,主要的著述还有:《心理学危机的含义 》 (1926) 、 《儿童期高级注意形式的 发展》 (1929) 、 《儿童心理发展问题 》 (1929~1934) 、 《心理学讲义 》 (1932) 1956年和1960年,前苏联先后出版了他的两本选集: 《心理研究选集 》和《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 基基本本观观点点维果茨基( Lev Vygotsky,1896--1934)是前苏联建国时期的卓越的心理学家,他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和 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由于他在心理学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而被誉为“心理学中的 莫扎特“,他所创立的文化 历史理论 不 仅对前苏联,而且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维果茨基主张,心理学应该坚持科学的、决定论的、因果性的解释原则研究高 级心理机能,他反对将复杂的形式分解成简单的成分,认为这样就失去了整体的属性他坚信马 克思主义关于 “人的实质由社会关系 构成”之论断的正确性,拒绝从大脑深处解释高级心理过程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既丰富又深刻,后人对它的解读歧义丛生一方面, 维果茨基的许多作品没有出版,另一方面,他本人不断修正、拓展自己的观点他的工作的开展与著作的撰写都是在与时间赛跑,因而, 粗糙与欠成熟在所难免不过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其思想的发展过程把握文化历史理论的精髓 维果茨基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 5个 原理: 1、人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社会实体,是社会历史产物 2、人满足各种需要的手段是在后天通过不断学习掌握的 3、教育与教学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形式 4、人的心理发展是在掌握人类满足需要的手段、方式的过程中进行的 5、人与 人的交往最初表现为外部形式,以后内化为内部心理形式 1. 心理发展观 从起源上看:低级心理机能是自然的发展结果,是种 系发展的产物。

      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相对于个体来说:高级心理机能 是在人际交往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维果茨基指出: 人的心理发展的第一条客观规律是:人所特有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它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 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 人的心理发展的第二条客观规律是: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 随后才可能转移至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 据此,维果茨基阐明了儿童文化发展的一般发生法则:“在儿童的发展 中,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两次登台:第一次是作为集体活动、社会活动,即作为心理间的机能,第二次是作为个体活动,作为儿童的内 部思维方式,作为内部心理机能 ”(维果茨基, 1994,p.403) 显然,这种从社会的、集体的、合作的活动向个体的、独立的活动形式 的转换,从外部的、心理间的活动形式向内部的心理过程的转化,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人的心理发展的一般机制枣“内化”机制同时, 这也表明内化的过程是一种转化的过程,而不是传授的过程 2、、高高级级心心理理机机能能是是由由工工具具与与符符号号中中介介的的 维果茨基将人的心理机能 区分为两种形式: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

      前者具有自然的、直接的形式,后者具有社会的、间接的形式区别人与动物最根本的 东西就是工具和符号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是以社会文化的产物——符号为中介的人类文化随人自身的发展而增长与变化,并对 人的一切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正是通过工具的使用和符号的中介,人才有可能实现从 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 人生活在一个符号世界之中,我们的行为不是由对象本身决定的,而是由与对象连结在一起的符号决定的,我们赋予客体意义并按照那些 意义行动语言是人类为了组织思维而创造的一种最关键的工具,概念和知识都寓于语言之中语言是思考与认知的工具,一个人在学习 语言时,他不仅仅在学习语词,同时还在学习与这些语词相关的思想;语言可用于社会性的互动与活动,儿童可以凭借语言与他人相互作 用,进行文化与思想的交流;语言是自我调节和反思的工具语言也是通过历史而发展的符号中介是知识建构的所有方面的关键,维果 茨基认为,符号机制(包括心理工具)是社会机能和个体机能的中介,连接了内部意识和外部现实 3、、心心理理发发展展的的活活动动说说维果茨基依据 马克思的活动观,通过对人的实践活动的深入分析后指出,人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相 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维果茨基提出的“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学说 ”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假设,即 “人的心理过程的变化与他的实践 活动过程的变化是同步的Vygotsky, 1956.)维果茨基早在 1920年代就注意到活动在高级心理机能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意识与活动的统一性,即意识不是与世隔绝、与活动分离的内部封闭系统,活动是意识的客观表现因而,可以通过活动对意识进行客观研究, 把意识的内容加以物化,转换成客观的语言,转换成客观存在的东西由此,维果茨基明确区分了“意识”与“心理”,这是两个本质上 不同的概念心理”概念适用于动物也适用于人,是人与动物共有的反映形式,而意识则是人所特有的最高级的反映形式 维果 茨基提出活动与意识统一的心理学原则,强调意识从来都是某种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结构,坚持将意识看作是由理智与激情、认知与 情绪-意志这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构成的统一的、动态的意义系统他明确指出,意识与高级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这意味着,各种心理机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心理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各种心理机能的变化,而且更重要地表现为它们之 间的联系与相互关系的变化这一切正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它们决定了意识的系统结构性。

      4、最近发展区概念 最近发展区概念是维果茨基在 1931-1932年将总的发生学规律应用于儿童的学习与发展问题时提出来的 维果茨基将最近发展区定义为 “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 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Vygotsky,1978) 维果茨基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成了三种 类别:学生能独立进行的、即使借助帮助也不能表现出来的、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借助他人帮助可以表现出来的维果茨基明确指出了 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教学促进发展,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良好的教学走在发展前面并引导之 ”(Vygotsky,1978) 最近 发展区是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阐明了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起源,突出了教学的作用,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彰显了教师的主 导地位, 教师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促进者;明确了同伴影响与合作学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启发了对儿童学习潜能的动态评估 编辑本段 心心理理学学研研究究的的方方法法论论维果茨基不仅是一位具体的心理学理论研究者,而且是一位方法论研究者他的思想之所以到今天还具有重要影响,不仅是因为他提 出了一些独具特色的理论观点,更重要的是他提出并践行了一种研究心理学的方法论路线,这条路线为传统心理学的改造带来了一股清新 的变革之风,对今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1、、研研究究人人的的心心理理发发展展的的辩辩证证方方法法维果茨基早在青年时期就开始接触 马克思主义 20世纪2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