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由美工区材料投放引发的思考与实践.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9150605
  • 上传时间:2022-06-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8.07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由美工区材料投放引发的思考与实践    刘涛在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活动中,美工区的材料投放对幼儿的艺术素养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准备什么样的材料?准备多少适宜?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实践我们在工作中发现:美工区材料投放并不是越多越好,要坚持适宜性和层次性若材料投放杂乱、空间安排不合理,反而会束缚幼儿的创作灵感聚焦问题,我园组织教师对“班级美工区材料投放”进行了持续学习、实践、研究、反思和调整一、理论联系实际,明确材料投放的前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多次提到要关注幼儿的“表现与创造”,还据此提出了具体的幼儿发展目标: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其中,3~4岁幼儿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4~5岁幼儿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5~6岁幼儿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通过学习《指南》相关知识,我园教师在把握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上有了进一步理解和感知接下来,我们陆续学习了《小区域大学问——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幼儿园自主性学习区域活动指导》等书籍,帮助教师深入理解:美工区是提供各种美术材料让幼儿进行美术创意活动的区域。

      根据所投放材料和活动内容的不同,美工区又可以细分为绘画区、立体塑造区、泥工区、纸工区、版画区、编织区等通过学习与实践,我们发现:在美工区活动中,教师提供丰富的、熟悉的、便于取放的工具和材料,是支持幼儿进行自主艺术活动的前提和条件二、针对材料投放,开展全面专题研究(一)理清美工区材料投放要素1.关注材料投放的干扰因素在美工区活动中,材料投放的干扰因素主要有三点第一,前期经验积累我们在日常观察中发现,当幼儿对美工区所投放的工具或材料不熟悉時,就会在游戏中尽量少使用或直接不使用对此,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激趣法帮助幼儿学习使用新材料,更好地促进幼儿美术技能和情感认知的发展第二,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和活动驾驭能力教师自身的艺术素养和活动驾驭能力直接影响美工区活动开展的实效基于此,教师要积极根据具体的材料预设相关美术活动内容,营造适宜的游戏环境,助力幼儿游戏实践第三,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运用同伴介入法与幼儿进行互动,加以引导,以期达成预设的活动目标2.注重材料投放的适宜性在幼儿园美工区活动中,材料的性质、材质、用途和投放位置,活动的目标预设,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及对材料的熟悉度等,都对材料的适宜性起着重要作用。

      1)主题活动下的美工区材料投放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下,美工区的材料投放需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明确材料投放的目标性,准确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知晓材料的使用常规和方法,预设材料的创新性例如,一场雨后,小班幼儿在草丛中发现了一只蜗牛,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教师以此为基点开展了一系列与蜗牛有关的活动,包括养蜗牛、观察蜗牛、绘画蜗牛、捏制蜗牛等在绘画蜗牛活动中,教师预设了“小蜗牛走迷宫”活动,帮助幼儿熟悉并巩固了画螺旋线,学习画小蜗牛的房子,逐步感知到绘画的技巧和趣味性随后,教师陆续在美工区增添了小蜗牛的图片、可拼接的图纸、超轻纸黏土、异形纸、带图卡纸等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幼儿越来越喜欢到美工区设计小蜗牛了又如,在中班主题活动“美丽叶子大变身”中,教师组织幼儿相继开展了拾落叶、叶子分类、画叶子、画叶脉、叶子画(油水分离湿画法)、树叶拓印(干画法)等活动在班级美术区,教师同步投放了落叶(新捡拾来的、压成书签的)、毛笔、颜料、宣纸、卡纸、剪刀、彩色铅笔等材料,丰富并充实了美工区环境,助力幼儿学习和创设再如,在大班主题活动“叶子的畅想”中,幼儿通过对秋季自然环境进行观察和思考,提出叶子是秋天变化明显的自然物的观点。

      不同种类的树,其叶子大小、形状、颜色、薄厚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棵树上的叶子也有所不同这些都体现了幼儿对大自然的观察和热爱基于幼儿的兴趣点,教师鼓励幼儿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落叶,探索树叶的不同美术应用价值孩子们陆续开展了许多活动,如“叶子大变身”,体验叶子的形状和质感;“叶子拓印”,感知油画棒、彩铅等不同的笔在拓印时的适宜性,探索叶子的干湿适宜性,了解叶脉的清晰度与拓印之间的关系;“叶子临摹”,了解叶子的外形,学习干湿画法印染;“叶子线条装饰”,体验线条的装饰美;等等随着活动的深入,教师陆续在美工区增添了工具书、装饰笔、颜料等材料,支持幼儿持续开展活动2)自主游戏下的美工区材料投放想要让幼儿自主开展美工区活动,教师在投放材料时需遵循以下几项原则:材料的丰富性,区域内要有符合幼儿活动需要的绘画、手工、泥工等美术材料;材料的目标性,教师自身针对自主游戏的递进性发展做到心中有目标,包括近期目标、阶段目标、长远目标等;材料的取放性,以便于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取放为宜;材料的梯度性,教师根据幼儿对游戏的深入不断更新和丰富材料,更好地支持幼儿的发展通过对美工区所投放的材料进行探究和尝试,教师逐步感知到了材料的多变性以及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从而引发了更多的思考。

      教师在开展活动时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和现有水平,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不断促进幼儿发展3.在游戏需求下明确材料投放策略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活动材料进行互动,可以产生更多的活动欲望因此,教师需要明确材料的投放策略,注重材料目的性、兴趣性、丰富性和层次性,积极投放丰富充实的、适合幼儿发展的、符合幼儿兴趣需要的活动材料,这也是实现游戏化教学的必要物质条件之一1)材料的目的性教师在投放材料时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将长远目标和当前目标相结合,把握材料的目的性,从而促进幼儿不断发展例如,小班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剪纸活动前,先在美工区投放了许多安全剪刀和彩纸,鼓励幼儿用剪刀为娃娃剪制饭菜活动中,幼儿通过剪制不同颜色的纸张,初步体验到了使用剪刀的成就感以及剪纸活动的有趣,同时掌握了合理搭配饭菜的营养学知识,增强了营养饮食意识随后,教师组织开展了“好吃的面条”活动,让幼儿在掌握一定安全使用剪刀的基础上尝试沿直线和曲线剪待幼儿熟悉游戏玩法后,教师再逐步往美工区投放吹塑纸、彩色卡纸,并在纸上画好小梳子、小胡子、头发、小草等纹样,供幼儿自选游戏时使用随后,教师逐步过渡到在美工区投放旧画报、旧报纸等,帮助幼儿体验更多的沿线剪纸活动。

      在美工区的功能墙上,教师张贴了安全使用剪刀的步骤图,让幼儿在使用时一目了然,做到正确使用剪刀通过游戏场景的创设和活动材料的投放,幼儿的游戏兴趣不断被激发,进一步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和成长的喜悦2)材料的兴趣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材料感兴趣是幼儿自主参与游戏的前提在幼儿园美工区活动中,教师除了为幼儿提供常见的纸、画笔、彩泥、废旧材料以外,还提供了一些易于激发幼儿无意注意的材料,如异型卡纸、编织绳、自制印章、画报、滚珠、树叶等,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帮助幼儿体验到成就感例如,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飘落下来,这正是开展家园共育的良好契机教师鼓励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孩子到户外感知树叶的变化,捡拾落叶并带到班级然后,教师在班级开展了“落叶收集”活动,收集到幼儿带来的各种各样的树叶教师引导幼儿将部分落叶压制好,穿成挂饰悬挂在班级美工区,让幼儿一进入班级就能感受到一串串落叶挂饰的自然之美;压制后的落叶经过加膜,又可以成为孩子们在过渡环节摆弄的新玩具;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落叶,经过幼儿的拼摆造型,变成了一件件自然艺术品;半干的叶子则成了幼儿开展“叶子拓印”“叶子粘贴”等活动的重要材料;等等。

      3)材料的丰富性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材料的丰富性,不断提供数量充足的游戏材料,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为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与幼儿的发展目标服务例如,在“美丽的蔬菜”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胡萝卜、莲藕、花菜、柿子椒等蔬菜,让幼儿充分感知不同蔬菜的形色纹理及主要特征幼儿现场观看了蔬菜的横切面和纵切面,感知到了不同蔬菜的纹理变化,激发了动手操作的欲望同时,教师提供了红、黄、蓝三种颜料,以及小刷子、调色盘、湿抹布、水等辅助材料幼儿可以将蔬菜的横切面或纵切面蘸上颜料,创作蔬菜印章;还可以将不同颜色的颜料混合在一起,变成其他颜色,创作彩色印章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越来越得心应手,乐此不疲4)材料的层次性我们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有层次地投放材料,使材料层次更加细化,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游戏需要幼儿可以根据自身能力选择适宜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较快投入探索,向着目标不断迈进例如,小班教师在班级提供了许多五颜六色的纸黏土一开始,幼儿缺乏一定的团泥技能,只能根据纸黏土的特性进行任意揉搓一段时间后,待幼儿掌握了一定的搓团技能,教师再为他们提供小罐子,引导他们搓彩色糖豆过了几天,教师又提供了带有直线和曲线的卡纸,鼓励幼儿将纸黏土搓成小豆豆,然后沿線粘小豆豆,送小豆豆回“家”。

      通过游戏的不断推进,同一种主材料有了不同的难度差异,适合了不同能力和发展需要的幼儿三、充分实践,促进幼儿快乐发展在投放美工区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实践与专题教研相结合,困惑问题交流与资料查询、交流研讨学习相结合,不断促进幼儿快乐发展一)具体的实施过程1.班级自主创设、实施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园所统一规划美工区活动并不可行,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师对幼儿年龄特点的忽视例如,幼儿园统一投放了超轻纸黏土,小、中、大班幼儿同时开展“小泥点旅行记”活动小班幼儿可能会出现不会搓、搓不出来等情况;中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搓出小泥点;大班幼儿本身已经具备了捏制造型的能力,重返搓泥点活动反而会限制他们的游戏发展经过现场观察、教师反馈和专家现场诊断,我们鼓励各班教师根据本班近期主题和幼儿发展需要自主创设美工区游戏,并从环境创设、功能完善、材料投放、新技能引导、幼儿活动需求等方面予以跟进当遇到个别教师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园所业务干部会依据教师的现实需求给予教学技能或教育理念上的支持;当遇到教师集体性问题时,园所会以集体教研的方式给教师提供下一步方法或策略同时,幼儿园会定期跟进教师的需要,外聘美术领域专家进园开展培训指导,针对具体问题给予适宜的、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从园所统一投放规定的材料,到班级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设计、规划美工区活动,投放适宜的材料,这正是教学活动贴近幼儿发展需要的转变2.教师相互观摩、交流为了使美工区材料能够更加切合幼儿的发展需要,我园定期组织教师开展观摩、交流和反思活动,科学把握材料的适宜性(见下表)3.研讨、反思、再实践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最终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每个月的美工区材料投放观摩以后,我园都会组织教师针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展开头脑风暴例如: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通过看到或听到的信息,你学到了什么?这些知识给你带来了哪些教育智慧?如果是你,你会对材料进行调整吗?会如何调整?……我们鼓励教师不断进行回顾、分享和探讨,帮助教师识别有用的信息,并将信息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新一轮的美工区材料投放做好前期铺垫二)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幼儿园在开展美工区活动时,经常会出现材料投放混乱、教师对幼儿前期经验把握不到位等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幼儿的活动成效,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幼儿园美工区活动中,活动时长通常为1小时,而教师的材料投放过于分散,幼儿就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来选择和寻找材料,实际动手操作时间严重受限,这种顾此失彼的现象时有发生。

      久而久之,幼儿就不愿意再花费大量时间去寻找材料,而是就近有什么就用什么材料,从而影响了幼儿的游戏发展三)实施后的梳理首先,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投放材料皮亚杰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幼儿最佳发展水平是介于已有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