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式传统杨氏太极拳学习笔记.doc
40页85 式杨氏传统太极拳——学习笔记一预备式(也称无极式)1、注意前后(含胸拔背、收尾闾,命门穴凸出,命门穴位于两肾中间, 第二第三腰椎之间,两脚重心放在涌泉穴)、左右(肩膀放平,头顶百汇穴 垂直地面)、上下的矛盾(虚灵顶劲,上虚下实,松腰落胯)鼻吸口呼2、两臂自然垂在身体两侧,小指对裤缝3、眼平视,耳听后,唇微闭,齿微合,神内敛,舌抵上颚,呼吸自然4、手型,四指伸出同掌宽,虎口圆撑似握手,掌心内含最自然二起势1、大指内旋找脚尖,中指领劲抬起,目光微下视,随即看向前方,小指 低于食指,两臂延长线应在很远处相交,而不是绝对平行,脊柱随手臂抬起 节节拔长,胸向后顶2、腕抬至与肩同高后坠肘徐徐下落至起点,脊柱随之节节松落,下落到 离开视线时又微微下视,随即平视3、两手移到两胯旁前做腕下按,指尖朝前朝上,此时手指有麻胀之感4、抬手时吸气,收小腹,落时呼气,小腹放松,感觉气息沉入丹田5、三、揽雀尾(左掤)6、1、屈膝下蹲,左臂曲肘用小臂向左下划出,手与跨同高,同时右手 手心对着身体,随着身体下蹲,从腹前抬至胸前,手心对左胸,腕对胸口中 线,护中眼神稍左顾后目视前方2、抬右脚脚尖,以右脚跟为轴向右转 60至80度左右,同时右手内旋,手 心冲下。
3、重心移至右腿,左右手随身体向右顺时针画平弧,重心完全移至右腿 后,腰向左转转向正前方提膝上步,两手随腰转呈抱球状两手找两肘4、左脚里扣 30度,左脚在后,右脚在前,左脚尖对右脚中间位置 同时身体右转,左臂伸出5、重心左移,左手斜向上掤,左臂似直非直,略低于肩,左背有放 松之意,左肘对着左膝,微微上扬右手同时斜向下采,至右脚尖前方, 腕同胯高,指尖同脚尖方向,两掌有相和之意掤势如水负舟,周身弹簧,先实丹田气,次紧顶头悬右掤)1、重心完全移至左腿,左手内旋手心朝下,右手外旋手心斜朝上呈抱球状2、收右脚,提膝侧身上步,圆裆圆胯,右脚掌向正前方迈出,右脚 跟着地,两腿之间宽度同胯宽,左脚内扣 45度至 60度之间,掤右臂,手心 对左胸处,腕对应胸口中线,左手在左腹处3、重心前移至右腿,右脚踏实,呈弓箭步,右肘对应右膝,左手随重心前移跟上右手, 左手指尖在右手腕下方一拳距离 此时步法为(叠式) 弓箭步,松肩松腰,裆沉胯落,命门后撑,身体面向正前方向,略前倾, 后背板面形成一条线 前腿弓, 膝盖垂直线不超过鞋子的折线位置, 掖住 胯(为叠),膝盖对着脚趾回弯处,后腿崩,膝盖与脚尖方向一致注意两脚夹角与两膝夹角是一样的。
如果夹角为 60度,两脚之间宽度 大概同胯宽,夹角为 45度时,宽度同肩宽为最好捋两手展开,右手内旋,手心斜朝下,左手外旋,手心斜向上方,右手 外旋不超过右膝,重心后坐,腰向左转 45度,右手随腰捋至胸口处,手心 斜朝下,左手在左腹前,左膝上方,手心斜向上,左手背与右手腕一小臂 远此时重心完全坐在左腿挤腰右转,右手外旋手心对着身体,手对左胸,腕对身体中线,左手从 左上方画个小弧,随转腰找右肘,重心前移至右腿,左手随重心前移,从 右肘抹到右腕,掌指间按在右腕处,有贴住对方之感,右手心微上扬,为 正弓步按1、右手内旋,左手从右手手背处平抹,两手指尖朝前,手心斜朝下2、大指上竖,手心相对,先松左胯,再松右胯,大指找肩窝,重心 后移3、卷腰下按,按到胸腹处,重心前移,两手向前向上推出,手心微 有里合抱球之意,形成右弓步4、要点:① 起势接左掤时手腕放松② 揽雀尾 右掤 侧身上步,脚跟落地,脚掌随之松落踏实,再移动重心, 弓步时重心前七后三,注意后腿膝盖朝向和脚尖一致③ 右掤 时右臂是横在胸前④ 捋势开始 后,两手距离要始终保持一致,只有到捋势结束定式时,左 手才微微后移一点⑤ 捋势后移重心是后腿七分,前腿三分左手背与右腕有一小臂的距离。
⑥ 捋势接挤势 时,左手内旋向上画个小弧,随腰右转到右手肘内侧,不 要贴在一起,此时右手小臂平放,挤到右手腕处时,左手掌指处按到右手腕 内侧,右腕微微向前向上扬,仿佛右手背贴住对方,右臂圆抱,此时右手小 臂呈斜面,腕高肘低⑦ 按势时两手宽度同肩窝,向下按时收小腹,稍微按下即往前往上推出 按势结束两手手心同肩高,有里合抱球之意,顶命门⑧ 掤是向上走的力;按是向下;挤是向前;捋是向后,向下,向外走的 力四单鞭1、按式完成接单鞭,首先松腕松肘2、沉右胯抬右脚尖,以右脚脚跟和右胯为轴扣脚左转,重心不变3、右脚扣 135度,两手平抹随腰转到左脚上方,目视远方4、开肘收手,手心冲下,含胸目光收回5、腰右转,右手单鞭勾手顶腕,掌指同肩高,右臂伸直,松肩,眼 睛看右手方向目光放远,同时左手外旋,手心对右肩6、提膝上步时,膝盖朝前进的方向,小腿放松,脚尖离地不超过脚 踝,左手心在右脸侧,以左肘为轴,左手向上向前内旋抛出,手心斜向外 (斜走单鞭当胸抛)7、单鞭定式时,左手心朝侧前方,两手夹角约 135度,左脚尖和头冲 正前方(头部,眼看手的方向),身体侧身 45度8、多数情况下当同侧手脚在前时为正弓步,两脚跟宽度为一个顺脚 的距离。
异侧手脚在前时为拗弓步,两脚跟宽度为一个横脚的距离揽雀尾按势接单鞭要点 :① 松腕,抬右脚尖② 转身平抹扣脚③ 含胸开肘收手,注意这个时候腰不要转④ 右手开始抓勾时提左膝 5.左脚上步时, 左肘和脚尖方向一致, 左 手心对着右脸五提手上势 (一个是封式,一个是海底捞月)1、合式,腰右转目视前方,左脚尖抬起内扣 30-45 度,左手内合到左胸,右 手原地变掌(不要往里收),后腿重心占 8-9分,前腿占 1-2 分2、左脚踏实,同时右脚跟收回,两肘回撤找腰3、提右膝,两手相合,微向上抬起4、右脚跟落地,左手心对右肘内侧5、右脚踏实,脚尖向东北偏北,重心前移 1-2 分,两手微内旋,右手腕同肩 高,右肘对着大腿内侧, 命门后撑,臀后坐在左脚跟上方, 注意不要突臀 (身 体中线对正北,右手与脚方向一致)6、重心完全移到左腿,两手后捋7、提右膝,收右脚注意是脚跟收回8、腰左转,右脚跟朝向外9、落右脚跟,还踏回到原来脚的位置,右手在左手肘下10、重心右移,右肩胯向右侧靠,左手立掌,大指对右手肘六白鹤亮翅1、腰右转,左脚跟抬起,右手内旋,手心冲下,眼看右肘方向2、提左膝,腰左转,虚步落脚,脚跟抬起,右脚下踏,沉住右胯,同时左手 向左向下采,坐腕指尖朝前,在左胯旁前,右手心朝前,向右上方挒,腕同 眉高,手背与小臂一条线。
3、沉胯,脊柱拔长,虚灵顶劲,两手对称上下对拉七左搂膝拗步1、右腿重心不变, 右手外旋,卷腰平臂下落, 右手心对左腹, 同时左手平伸, 手心朝下抬至左胸前2、腰右转,右手外旋,从身体右侧向上撩起,同时带起左脚,眼看右手 方向,左手找右肩3、腰左转,侧身上步,脚跟点地,脚掌随即松落,右手大指找右耳,虎 口对耳,手心朝左下方,曲左臂,手心冲下落在右腹前4、右脚蹬,重心前移,左手搂左膝,力点在尺骨,搂至左胯旁,坐腕, 眼随搂手走,搂过膝时往前方看,同时右手小指前领,手内旋推出,到右脚 前方,敖弓步,注意后腿膝盖外撑,方向同右脚尖1、重心完全移到左腿,提右脚,右手松腕随重心前移2、身体右转 45 度,落右脚,落脚的位置微向左靠,两脚跟一顺脚宽, 上前跟步,大概一脚的距离,重心后坐,沉胯,右手大指冲上,随右转身重 心移动向后向下撤肘,抬左脚,左手大指冲上,向上向前挑3、左脚上步,脚跟着地(之前右脚跟步前移多远,此时左脚上步就是多 远),落左脚掌,坐腕,命门后撑,重心前移 1-2 分,左手手腕同肩高,手 心朝前朝右;右手手心对着左肘斜向左下方(此时注意两肘在大腿内侧 ) 虚步,重心前脚 2分,后脚 8 分,与提手上势方向不同,架势相同,臀坐在 右脚跟上方。
九左右搂膝拗步1、腰右转,左手找右肩头,右手外旋经右腹前向右上撩出,后面动作同 白鹤亮翅接左搂膝拗步2、(左搂膝拗步接右搂膝拗步)左脚外摆 45-60 度,左手外旋,手心冲 上,右手松腕,眼看右手方向3、向左转腰,重心全部移到左脚,左手向左上撩出同肩高,手心朝上; 右脚拎起跟到左脚踝处,右手找左肩,眼看左手方向后面动作同左搂膝, 方向相反)4、右转腰侧身出脚上步,左手找耳,右手屈臂横在腹前,手心斜向下5、重心前移,左脚蹬,右手搂膝,力点在小臂尺骨,眼随搂手走,左手 内旋随重心前移腰转推出,眼看左手方向第十式手挥琵琶第十一式左搂膝拗步与前面相同)今日要点:① 身体起伏的问题:注意 提手上势接白鹤亮翅 时沉住右胯再转腰,两手打开 时是脊柱拉长,不是身体站起来,同时右脚要向下踏住 左搂膝拗步接手挥 琵琶,也要注意掖住左胯,身体不要随步形的前移,而有起伏② 手挥琵琶时,右手下压(制住敌手)后左脚再抬起上步十二进步搬拦捶1、摆左脚 45 度,左手心依旧冲下,右手松腕2、重心前移,右脚拎起,左手向左侧抬起,高不过肩,右手半握拳收到左腹 处,眼看左手方向3、右脚斜出 45 度,脚跟着地,脚尖抬起,左手搭在右拳拳背与右腕处,眼 跟右手方向走。
4、右脚外展踏实,向前弓步,右拳随之向前向上弧形搬出,拳心冲上拳 握实,左手松开5、左手立掌拦,左脚提起6、左脚上前进步, 同时出左手, 手到脚到,脚跟一落地脚掌要随之松落, 右拳微松,收在右胯旁7、弓步出拳,右拳内旋,拳顶冲前,拳背与小臂在一下平面,拳握实, 左手大指对准右肘内侧(出拳时,左掌不要回撤,要继续拦住对方,当右拳 快到位置时,左手大指再微微收回对准右肘)今日要点:首先对 身法 的要求:① 三点:胯沉一点、步子大点、架子低点② 尾闾应始终在两脚中间前后随重心移动例如:做揽雀尾按势,后坐 时,胯不要向斜后方顶出③ 上下相随,左右相吸例:左搂膝拗步,右手撩出,左脚抬起是体现 上下相随;左手搂膝,右手随左手运动,仿佛两手之间有一条线在相互牵引, 体现左右相吸④ 做弓步时,肩不要用力向前探,应是用胯将手推出 其根在脚,发于 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其次对眼法的要求:多数情况下,眼随主手方向走十三如封似闭1、左手下落,手心冲下,插到右肘下方,左腕对右肘,右手松开2、腰右转后坐,右手随腰转向左回搂,两手交叉3、重心后移到一半时,腰向左转正,左手外旋手心朝上,继续后坐,两手向下向身体两侧分开,到腹的高度,手心斜向上。
开门)4、两手内旋,弓步向前向上前推掌,随着重心前移,两手微微相合,坐 腕,掌跟同肩高关门)十四十字手1、松腕,左脚尖抬起2、两腕外撑,左脚内扣 90度,身体转向起势方向,两手在头脸处,两虎口相对3、两手打开下落,落过肩时,右脚跟收回4、收右脚,两手在腹部交叉,左手在上5、右脚掌落地,同时抄手完成6、右脚跟踏实,身体站直,同时两手向上抄起到锁骨高度,两腕交叉成 十字手,左手在内,右手在外,两手手心冲内,微上扬十五抱虎归山1、左腿曲蹲,同时扣左脚向右转腰, 左手坠肘下落, 右手内旋手心冲下,重心完全移到左腿,2、腰向左回转,左手在西北方向撩起,眼回望左手方向,右腿随之提膝 抬起3、身体转向东南方向,转胯,右腿上步,脚尖对准东南方,右手横在左 腹前,左手虎口对左耳4、右手向右下采,左手从左耳向前内旋推掌坐腕,沉胯(如两脚间距过 窄,可在右手快推到位时,左脚跟往里碾;间距过宽时,左脚掌往里碾收, 注意脚跟脚尖不要抬起)5、左手前伸,松腕手心冲下,同时右手外旋手心向内,抬到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