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铁路客运专线安全质量监控要点.doc
72页**铁路客专安全质量控制重点摘录 质量控制重点一.施工测量基本要求全线的控制测量设计或方案由设计单位按铁道部规定提出,由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单位实施符合本线设计标准,并为运营维护提供依据,勘测设计控制测量网的布设应兼顾建设需要土建工程施工测量、构筑物变形测量、安装工程测量和竣工测量由施工单位按铁道部现行标准、规范和本线设计文件在勘测设计控制测量网的基础上组织实施,监理单位监理测量设计或方案及交接桩测量资料必须齐全,并附标桩示意图,标明各种标桩平面位置和标高,必要时附文字说明依照资料进行现场核对,检查清点标桩设计交接桩工作办理完毕后,必须履行交接手续,填写交接桩记录表所有的控制测量和施工放样测量必须进行换手测量对工程项目的关键测量科目必须实行彻底换手测量,一般测量科目应实行同级换手测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熟悉设计图纸,参加设计交底,对设计交接的原始资料进行复核,如发现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咨询单位或公司,协同设计单位研究解决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施工测量的内外业资料进行检查,对其内外业成果资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复核,采取抽查或旁站的方法进行检查,必要时独立复测测量时应特别注意相邻标段搭接处测量结果及资料的符合性,必须组织相邻标段进行贯通测量和跨标段联测。
施工单位在测量中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多级复核制,完成交桩复测、控制测量、施工放样测量、竣工测量以及导线测量和水准点保护工作交接桩和复测(含贯通测量)交接桩⑴ 交接桩工作由公司主持,监理单位参加,在现场由勘测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直接进行交接桩工作⑵ 交接桩时,各主要标桩确保完整、稳固交桩后,施工单位立即组织测量人员进行复测,并及时埋设护桩,发现问题及时提交勘测设计单位研究解决⑶ 为确保测量工作顺利进行和方便施工,各级测量人员必须对标桩和护桩妥善保护所有测量标桩未经工程技术负责人同意,不得毁弃⑷ 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桩的范围包括:直线上的转点、曲线上的交点或复交点、直缓、缓圆、曲中、圆缓、缓直等控制桩,有关的控制点(CPⅠ控制桩、CPⅡ控制桩)、三角点、水准点、导线点⑸ 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交的测量成果资料包括: GPS控制点(CPⅠ控制桩、CPⅡ控制桩)坐标及点之记;平面控测导线桩坐标;中线逐桩坐标;水准点高程成果表及点之记;线路曲线要素表;线路定位资料⑹ 交桩时,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按照招标文件和规范要求检查交桩数量、精度若重要桩位丢失不能满足施工测量要求,或影响施工需要移桩时,设计单位负责补桩(或移桩)补测并提供补测成果资料。
复测⑴ 施工单位对设计单位移交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测,复测结果在相关标准允许的范围时,由施工单位自行调整;超出允许范围时,及时向公司或其委托监理单位报告,联系设计单位进行复核调整并签认,否则不得作为施工依据⑵ 施工单位在进行复测时,对全线的控制桩间的方向、交角、长度及水准点和中桩进行复测,并且必须与相邻标段闭合,平面控制桩覆盖相邻标段2个以上控制桩,高程与相邻标段闭合⑶ 复测过程中由监理单位组织相邻施工单位对分界点进行确认,并在《复查报告》中记录⑷ 施工单位复测工作完成后,及时编制完整的《复测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复查,监理工程师根据复查结果编写《复查报告》,报公司确认并存档⑸ 施工单位负责对复测后的测量控制桩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在施工前设置护桩,护桩宜固桩,并经常复核,检查其可靠性⑹ 线路横断面复测时,横断面的间距根据地形情况和控制土石方数量的需要而定,填挖零点断面必须测绘复测与定测成果的不符值在下列规定范围内时,应采用定测成果控制测量所有的控制测量均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监理工程师对重要的控制桩要进行独立的平行测量,测量结果与施工单位复核施工单位要按照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建立满足施工需要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
隧道和桥涵测量中的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等级和测角精度,应符合规定一个单项工程或一段路基工程完成后,及时恢复线路中线桩,并埋设固桩;测设无缝线路和无砟轨道施工基桩路基工程测量路基工程施工测量的控制重点包括路堤填筑中每填筑层的宽度、压实后的厚度及每层厚度的均匀性、每填筑层的平整度当地面坡度与纵断面坡度不符时,应分段填筑压实,确保路基底层的顶面纵坡与线路纵断面坡度一致每填筑层均需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测量,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总监理工程师每月进行现场抽查并对驻地监理工程师路堤填筑资料检查,将检查结论报送公司线路路基施工放样的边桩可根据地形的难易情况采用断面法或逐渐接近法等测设测设边桩的限差为1/200横断面竣工测量时,路基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侧沟、天沟的深度、宽度与设计值之差不得大于5cm;路堤护道宽度与设计值之差不得大于10cm对不符合要求且误差超限者应进行整修挡土墙、护坡等工程的施工放样,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结构尺寸误差、基底及顶部高程误差均不应大于5cm软土地段采用桩及刚性混凝土板工程,施工单位对施工放线、成品检测的测量工作,均应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合格,由驻地监理工程师报送总监理工程师,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施工。
铺设无砟轨道的路基,施工单位沿线路在路基施工地段布置地质勘察横断面,间距及沉降观测地质点严格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定期进行沉降观测并绘制沉降曲线,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测工后沉降基本稳定符合设计要求后,将沉降观测资料经驻地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报送公司组织相关专家(或咨询单位)进行评估是否具备铺设无缝线路或无砟轨道条件桥涵工程测量特大桥、大桥的平面和高程施工控制测量按铁道部现行《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办理,其中铁路客运专线项目还应执行《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和《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施工单位完成特大桥、大桥(特别是曲线桥)施工控制测量,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各分项工程施工每分项工程的位置、结构尺寸、高程均是施工测量的控制重点,施工单位应按要求进行测量,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合格方可进行施工总监理工程师每月进行现场抽查和对驻地监理工程师资料检查灌注桩、桥梁基础及涵洞均为隐蔽工程,施工单位对施工放线、成品检测的测量工作完成后,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合格,由驻地监理工程师报送总监理工程师,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对隐蔽工程进行隐蔽。
单位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测量,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合格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隧道工程测量长大隧道必须依标准、规范的规定进行隧道平面控制测量设计隧道相向两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贯通限差应符合规定洞内、洞外控制测量误差对每个贯通面上的贯通误差影响值应符合规定对于长大隧道的洞内控制导线,每个月至少进行一次洞内外联测,监理工程师需对联测资料进行复核并签字确认施工单位完成隧道施工控制测量,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合格后,由驻地监理工程师报送总监理工程师,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隧道施工隧道进洞开挖施工后,施工单位经常进行中线控制和高程测量,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合格,由驻地监理工程师报送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每月进行现场抽查和对驻地监理工程师资料检查隧道贯通后,及时进行贯通测量,发现误差及时调整隧道开挖断面尺寸、衬砌厚度、仰拱厚度均为隐蔽工程,施工单位测量,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合格,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对隐蔽工程进行隐蔽施工单位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测量,经驻地监理复测确认合格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无砟轨道测量无砟轨道工程测量执行铁道部《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和本线无砟轨道设计要求。
无砟轨道测量精度应满足规定要求无砟轨道施工复测应满足下列要求: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勘测设计单位交接的控制桩进行复测复测的控制桩应包括全线CPⅠ控制点、CPⅡ控制点、水准点施工复测时采用的方法、使用的仪器和精度应符合相应等级的规定CPⅠ控制点的施工复测应按现行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范执行CPⅡ控制点、水准点施工复测的精度要求应符合规定当复测结果与设计单位勘测资料有误或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与设计单位协商,对勘测成果进行改正复测结果与设计单位勘测成果的不符值满足下列规定时,应采用设计单位勘测成果:① CPⅠ控制点的复测应满足X、Y坐标差值不大于±2cm的要求;② CPⅡ控制点的复测应满足规定要求;其它工程其它工程施工测量包括附属工程、给排水设备、通信及电力沟槽、房屋建筑、接触网杆等工程测量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完成测量工作,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合格,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进行测量,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程施工总监理工程师每月进行现场抽查和对驻地监理工程师资料检查误差/粗差的报告与处置误差的报告制度和处置程序及办法:施工单位在测量过程中定期将控制测量的误差报告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报告公司。
当误差在相关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规定的范围内时,由监理审核,按规定处置处置方法报公司核备粗差的报告制度和处置程序及办法:出现粗差时及时报监理单位并同时抄报公司,由监理单位主持调查原因,其他相关单位必须予以积极配合发现粗差时使用其测量成果的工程必须立即停工,未查明原因不得继续复工当粗差调查有争议时,由公司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对本线进行核查竣工测量竣工测量由各施工单位根据承包范围组织实施,监理单位依监理合同实施监理二.隧道工程主要检查项目隧道光面爆破效果与超欠挖:重点检查炮眼外插角、炮眼痕迹保存率及超欠挖控制隧道初期支护:重点检查喷射混凝土厚度,超挖处理,断面轮廓线,表面质量,锚杆的材料、数量与安装质量,钢架的安装,超前小导管的钻孔质量、注浆压力等二次衬砌:重点检查施作时间,衬砌厚度,超挖回填,拆模时间,仰拱施工等项目隧道防排水:重点检查洞外截排水,洞内排水,排水盲管布设,防水板施工,施工缝止水条、止水带,变形缝施工,明洞防水等现场检查要点隧道光面爆破效果与超欠挖序号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和要求检验方法备注1每米炮孔装药量q(㎏/m)根据地质条件进行钻爆设计,并进行试验后合理确定装药量硬质岩一般为0.2-0.3)观察、测量结果与设计比对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巡视检查。
2周边眼距E(cm)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进行钻爆设计,并进行试验确定硬质岩一般为40-50)尺量、计数检查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巡视检查3钻孔质量掏槽眼眼口间距和深度允许偏差5cm,周边眼允许偏差5 cm,外插角符合钻爆设计要求,钻孔台阶为10~15cm尺量、测量施工单位每一个开挖循环,检查全部掏槽眼和10个周边眼;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的20%见证检测4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不少于80%,中硬岩不少于60%,观察、计数检查与钻爆设计资料核对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监理单位见证测量并现场核对开挖断面5超欠挖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m2不大于0.1m2)侵入衬砌小于5cm,拱脚和墙脚以上1m范围内严禁欠挖自动断面仪器测开挖轮廓线重点检查隧道初期支护序号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和要求检验方法备注1喷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同强度等级、同性能的喷射混凝土进行一次配合比设计,施工中如水泥等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检查砂石含水率测试、施工配合比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