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用心理辅导原理转化行为偏差学生的个案.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49647472
  • 上传时间:2023-03-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74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用心理原理转化行为偏差学生的个案报告书江实验小学 汤超钰一、基本情况 李某,男,13岁,六年级学生,独生子学科成绩优秀,但胆小、懦弱,性格孤僻,极不合群 二、问题概述 该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差,说话嘟嘟嚷嚷且含混不清课堂上从不参与讨论,课间单独行动,常与同学打架,且出手较重,使许多同学不敢与他接近,甚至讨厌他的存在他也时时戒备,对人充满敌意由于缺少伙伴的关心和帮助,使他越来越自暴自弃,由于不静心学习,使成绩有所下降 三、背景资料 在与小李的谈话中得知,他没有较亲密的伙伴,他觉得同学们向来不喜欢他用他的话就是:“他们欺负我,我就用拳头打另外,他还说,上课时一般都不叫他发言,因为他的发言只会使老师费力,遭同学嘲笑 四、个案分析 口头表达能力欠缺,是由于入学时的胆小、自卑,加上没有得到长期的、系统的训练,还有家长的不重视,自身没有努力或努力不够,故自小到大,没有长进而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存在的上述现象,显然有自卑、过分猜疑等一系列心理因素 据家长和本人反映,他从小不善言谈,不好表现,与同龄人接触很少一块游戏时碰到困难或受到别人欺负时,总是表现出惊慌且不知所措,只她回家告诉父母,由父母出面解决。

      于是,调皮的同学常趁其父母不在,以捉弄他取乐他也因此常遭父母的训斥:“窝囊,白长了这么高的个儿入学生,他也未能解决类似问题,只是一味地逃避久而久之,他便怕与同学在一起,形成了独来独往的个性,缺乏同龄人所具备的交往技巧除学校外他常去的地方只是姥姥家和爷爷家 五、措施及过程 1方案设计 (1)目标:根据现状,通过与小李协商,共同制定如下目标:①改变对同学、老师的抵触情绪,对周围同学的敌视心态,体会同学的真诚与爱心;②培养胆大、自信的个性,具备比较清楚的说话能力;③与同学、伙伴和睦相处,协作共勉 (2)步骤:①与小李建立互相信赖的师生关系,使他懂得老师对他的真诚关心;②帮助小李分析目前的不良心态以及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③激发其自尊与自信心,帮助其改变不良行为的计划;④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及教育习惯;⑤创设良好的学校与家庭合作的教育环境;⑥指导自我评价,促其自我检验;⑦允许不良习惯的反复,但每次反复后需加强教育,让其明白不良心态可能发展成更大的不良后果 (3)指导方法:①关注与尊重;②认知、行为治疗;③强化 (4)时间:约十周,分三阶段进行 2过程 第一阶段:创设条件,渗透矫治理念。

      二周) ①唤起麻木的精神状态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很少或得不到他人的喜爱,以致人际关系不正常他们显得比一般人心虚、敏感,对周围的人或集体产生惧怕或对立情绪,从而在地产生心理障碍于是我有意识地多关心他,与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多次向他声明:老师对你没有看法这样能初步消除他与教师的抵触情绪其次,利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激发其成就欲我问他近年来取得过哪些成绩,并让他谈谈取得这些成绩的经验;什么事使他最开心;准备毕业前在哪些方面作些努力同时,帮助他分析不合群原因,他这样不仅影响他人,影响集体,更影响了自己 只有师生的关系好转,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才能有效地矫治学生不良的道德行为 ②激发自信心在帮助同学认识自身不足的同时,我觉得更应帮助同学认识自己的优点心理健康的人了解自己,并悦纳自己可是小李身上多的是自卑,自尊心极为脆弱,他无法欣赏自己于是,我就通过他人来帮他认识自己一次班队课上,我组织同学学习小李的优秀习作,号召大家学习小李细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单元测试后,我把小李“全优”的试卷张贴在墙上,并组织大家阅览;晨间谈话课,我大张旗鼓地表扬小李默默无闻的劳动态度;立定跳远,我请他为同学做示范……渐渐地,同学们对他改变了看法。

      有同学在周记中写道:“原来小李也是个挺不错的人我从没发现他有这么多的优点再看小李,现在课间常与同桌悄声议论什么,活动课上也能帮助同学纠正跳远的动作 另外,我与任课老师协商,尽可能在课堂上多让小李参与我的语文课更为他“开小灶” 课前,我会暗示他上课时将要请他读课文,使他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课堂上,我先指导他读,从一句话到一段话地练,尽管他的声音还很轻,但每一次都带着报以热烈的掌声一开始,他较紧张,说话结结巴巴,为了减小他的紧张感,我让大家闭上眼睛听他读渐渐地,我让他背向大家大声地读,到后来,等他胆子大一点后,我请他上讲台给大家说经过这样一步一步的训练现在他基本能和其他同学一样在课堂上自如地念课文了 ③帮助家长改变观念孩子的人际和谐还依赖于家长的耐心指导我觉得作为家长,帮助他们学会与朋友相处的方法,比让他们孤单单从坐守一屋子玩具更为重要周末,我去小李家家访,接待我的是他的妈妈见了我后,他妈妈满脸的怨气,对班上的同学极为不满,说:“老师呀,现在的小孩真难教育,也不知那些当家长的如何管教,弄得我儿子常是满身乌青块,唉,老实吃亏啊!还有这不争气的儿子,那么没用……一点也不象我和他爸。

      等她发泄完了,我便说:“你没有发现你儿子在变化吗?”这一说,倒提醒她了说是昨天傍晚有同学来,他接了老半天的才出来,显得很兴奋问他才知是同学来电向他请教数学题,这在他们家可是稀罕事于是,我再不失时机地向她汇报小李近段时间在校的变化,还向她介绍了家教的一些方法,希望家长配合一席话说得小李妈妈又是惭愧又是感动临别时,她连声道谢,还一个劲地要儿子跟老师说“再见” 在这以后,我趁热打铁,每隔两三天跟小李家长通一次,内容全是汇报小李在校的良好表现 对班上同学间互帮、互助、互让的文明行为,我在晨间谈话时也及时地予以表扬,还充满激情地送大家一句雨果的名言:“世界上最宽的是海洋,比海洋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第二阶段:学校与家庭合作(四——六周)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李的朋友多起来了,课堂上也能主动举手发言了,尤其在课文课上,他显得那么专心、那么自信……这一切的变化使我倍感欣慰然而要真天上较彻底地转变一个人,是需要时间的,必须充分认识到其内部不断的矛盾斗争,有时会在前进途中走回头路 一次,学生来报告,说是小李又和同桌打起来了,劝也劝不开我听后马上赶去,直到我走近,双方才极不情愿地松了手。

      但是,彼此还双目怒视,尤其是小李,他浑身颤抖,直喘粗气,虽已松手,却仍拳头紧握,随时都有一触即发的可能面对这种情况,我进行了冷处理先把他们劝开,然后转身问同学们:“当你生气时,你是怎么处理的?”大家七嘴八舌地谈了自己的感受接下来,我又和大家一起分析用哪种方法处理“气愤”比较妥当渐渐地,小李平静下来了,与我说了事情的经过,还主动地向同桌道了歉,两人握手言和 为这件事我主动与家长联系,告知事情的前因后果,并要求家长引导孩子主动说说近段时间在校的不良表现几天后的一个早晨,我发现小李穿了身新衣服来上学,便说:“哇,小李,你这衣服真漂亮!”小李听后眉飞色舞地说:“妈说我懂事了,奖励的我!”而后又补充一句:“名牌的呢!” 为了防止此类事情的再度发生,我给小李准备了一个本子,让他试着记录每天最高兴的事,每天发言的总次数、自己课内外的表现、与别人合作完成的事情等,然后每周一评不管其中的数据是否确切,我都认真地坚持审阅,并在班上宣读他的成功之举其中“在某某的帮助下,我……”之类的事例在班上反中央委员很大当同学们听到自己被当作“功臣”记录下来时,表现得异常激动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有更多的同学愿意帮助他,与他做朋友。

      小李的妈妈也打来:“老师,真谢谢你了,我们家的小李现在象换了个人似的,一到家就向他爸爸汇报学校里的事……” 第三阶段:行为巩固,自我塑造(二——三周) 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人的完整品德结构发展中质变的核心同时要根除不良行为习惯还必须靠教师及时的引导,积极的强化 一段时间的后,转眼到了下半学期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外出郊游,到达目的地后,大家纷纷自由成组,开始活动这时出现了感人的一幕:几个小组同时喊起来:“小李,到我们这边来!”“小李,参加我们小组吧!”大家的热情使得小李不知道怎么办好,他为难地看着我,我示意他谢谢大家,然后,我对大家说:“小李暂时跟我一组,待会儿老师和他轮流参加各组的活动说完我抓住机会又一次与他单独交流:“你觉得自己这段时间进步大不大?”“有点吧!”他难为情地说我又问:“同学们对你好不好?”他连声说:“好!好!可是……”他欲言又止,我鼓励他说下去就是小宇,他说老师偏心,待我特好,我就踢了他一脚,不过很轻的是吗?照以前的话,你会很生气,很用力的,对吧?”他不好意思地点点头继而抬起头,激动地说:“老师,现在我从没跟人打过架我欣慰地点点头,告诉他:“明年上了初中,你会更懂事、更能干,你一定是个真正的男子汉。

      六、效果 期末临近,小李的矫治过程已满十周,经向有关任课老师调查,他们均反映小李现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比以前响亮、清楚了班上的男妇同学也反映小李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比以前融洽多了家长反映小李较以前懂事,学会尊重人了,对长辈的抵触情绪比以前大为降低小李自己也感觉性格开朗多了,胆量也比以前大了 在这十周中的后八周,小李对自己每周中的优劣行为作了记录尽管小李可能有讨好老师的因素,其数据的可信度可能不是很高,但此数据仍能说明一些问题,至少他在主观上是积极要求上进的由此看出,对小李的矫治所采取的对策是有效的 七、讨论 从本例的实践中我认识到,学生行为出现偏差,主要是其存在一些有缺陷的认知过程,是这些有缺陷的认知过程引导或控制了他的行为只有改变这些有缺陷的认知状况,并加以强化,才能将其有偏差的行为彻底改变所以认知治疗理论、行为治疗理论以及强化理论,在转化行为偏差学生,特别对于胆小、懦弱、孤僻等心理行为,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只是心理不能追求立竿见影,只要对象一切向良性方向发展,便是一咱进步,一种成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