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挖掘竹文化内涵壮大竹产业实力.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12048296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挖掘竹文化内涵  壮大竹产业实力    大做竹文章壮大竹产业江安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虞平 江安县竹资源富集,竹产业开发潜力巨大,县委、县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将竹加工业与化工、酒类食品并列为重点发展的工业三大产业链,并结合数十万亩的成片竹林大力发展旅游业,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发展现状  (一)竹资源十分富集江安县现有成片竹林33万亩,竹材蓄积量180余万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乡镇,集中在仁和乡、大井镇、江安镇、怡乐镇等乡镇,距离江安县县城5—40公里江安县地处川南竹资源分布中心点,发展竹加工业地理优势明显,如以阳春工业园区为中心,在80公里半径范围内,共有成片竹林150余万亩,主要以慈竹、黄竹为主,占竹林面积85%以上202X年,县内杂竹产量20余万吨,以竹为主的林业产值达3.5亿元,林区农民人均从林竹业获得的纯收入326元   (二)竹文化底蕴厚重江安素有“竹乡”之称,竹工艺是江安四张文化名片之一,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早在1919年就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近年来,有70多项作品先后荣获国际、国内新产品、名产品、优质产品金奖、银奖和铜奖,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新加坡、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江安竹工艺品已从书签、扇坠、果盘、笔筒发展到桌椅、几案、大型壁画乃至室内全竹装修等独具竹文化内涵的竹工艺制品,有7大类上千个花色品种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竹工艺大师、工艺美术大师1人,高级民间艺术家(雕刻)3人;省级工艺美术师12人,助理工艺美术师15人,技术人员250余人;民间竹工艺个体户150多户占地10亩的竹工艺学习展示基地正抓紧建设竹文化旅游资源内涵丰富,旅游价值高,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竹文化旅游产品可极大满足现实与潜在客源市场需求 (三)竹加工初具规模目前,全县有远东竹业、蜀星纸业、竹海纸箱厂3户规模以上竹加工企业全县竹产品和竹食品加工企业已由1999年的68个发展到202X年的153个,加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含量不断增强,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四)竹生态得天独厚以仁和乡为中心的竹类资源富集区域,幅员面积121.3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3%以上,有大小景点100余处自然资源包括竹林、古树、山石、溪流、峡谷、瀑布等,人文资源包括历史遗址、人文活动、宗教建筑等景区内以丛生竹为主,品种近100种,故称“百竹海”,202X年被命名为“仁和寨竹类蕨类生态示范区”,202X年被命名为“省级自然生态小区”。

      二、发展形势   主要因难:一是生产技术落后,经营管理粗放由于交通不便,种竹农户劳动力不足,竹林发展缺乏科学规划,重种植轻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缺少集约化经营的思想和经营模式,造成了劣质竹林多,经济效益低,现有竹林生产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二是竹业加工滞后,经济总量偏小目前,全县竹产品的加工能力严重不足,每年有10万余吨杂竹基本以原竹的形式销往外地,至少还有10万吨竹材未被开发利用规模以上企业个数偏少,竹资源加工利用率不高,竹产品长期局限于传统单一的技术与工艺,产业化、系列化程度较低,资源优势还未真正转变为经济优势三是竹生态开发不够,竹文化效益不显仁和百竹海旅游生态资源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加快发展竹工艺组织化程度低,竹工艺交流合作少,市场开拓滞后,经济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发展机遇:一是上级大力支持竹产业已成为繁荣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朝阳产业,符合国家加快发展的产业规划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市领导多次到江安调研指导,为江安竹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交通不断改善江安地处宜宾、自贡、泸州三市结合部,滨临长江黄金水道,北接省道宜泸路、叙高路,南靠在建的宜泸渝高速公路,随着成渝高速环线的形成、川南旅游环线的繁荣和长江黄金水道的复苏与振兴,江安可望成为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和宜宾经济东延西引的地域性门户和进出大通道。

      同时,江安近年来围绕竹产业大力修建农村公路,202X年将在所有产竹乡镇形成水泥公路环线三是市场需求加大江安正积极争取宜宾天原纸业、四川天竹纸业等大型企业入驻阳春工业园区,县内及周边其他竹加工企业也在健康发展杂竹的市场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四是开发优势明显从生物特性看,竹子轮伐期短,繁殖力强,一次性投入,长期获利;从国家政策看,造纸行业已经将造纸原料从原来的木料为主转为以竹片为主;从发展空间看,江安可在现有杂竹林面积基础上扩大20万余亩,目前正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农民种竹管竹;从生态旅游看,江安造竹对于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保持水土、美化环境都有很好的作用   三、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资源为基础、开发利用为重点,加快竹林基地建设,着力培育和发展林纸一体化大公司、大集团,建立集制浆造纸和竹原料基地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加快竹生态旅游开发,实现竹产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二)工作目标到202X年,成片竹林发展到55万亩,力争实现竹加工业年产值20亿元,竹生态旅游业年产值3亿元,竹工艺品年产值2亿元   (三)主要措施  1.政府推动竹产业一是加强领导。

      成立了江安县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全县竹产业发展工作,将竹产业发展纳入对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加强对竹业发展的领导,确保全县竹产业持续发展二是培育人才加快竹工艺人才的培养、开发,根据工作经历、学历开展针对性培养,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加强旅游人才引进、培养,不断提高竹生态旅游策划、推广、导游、服务等各个环节工作水平,促进竹生态旅游业加快发展三是创新服务针对竹产业发展需要,找准政策的刚性规定和发展实际的结合点,强化政策服务,提高服务效能,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主动深入调查研究,积极解决竹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四是对外开拓积极邀请各地竹加工业、旅游业、工艺美术界知名专家、学者、收藏家共谋竹产业发展大计,积极开展竹生态、竹文化和竹加工业展示活动   2.大力发展竹资源一是加快竹浆原料林基地建设按照江安“南竹北橙”的产业布局,通过退耕还林、人工林更新、四旁绿化等方式,全力开展以绵竹、撑绿竹、麻竹、硬头黄等优质高产品种为主的竹林建设二是继续为成片种竹免费提供优质竹苗,对种竹大户进行补贴三是充分发挥江安县竹业专合组织作用,大力普及科学种竹技术,切实提高竹林单位面积产能,不断提高农民种竹积极性。

      四是加快推进林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优先重点用于改善产竹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计划202X—202X年建设竹区公路595.21公里,202X—202X年建设竹区公路367.6公里到202X年底,主要产竹区全面实现公路通村通社   3.扶持壮大竹加工一是加快阳春工业园区建设以阳春工业园区为平台,全面提高土地、交通、电力、天然气、航运、环保等要素保障能力,抓紧建设交通网络、污水处理系统、工业渣场、自来水厂等公用设施,全力打造投资“洼地”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为企业发展打造优良环境,提高竹产业发展配套能力二是扶持现有企业加快发展建立健全县级领导联系竹加工企业制度,引导远东竹业、蜀星纸业、竹海纸箱厂、何氏竹艺公司等重点企业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加快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三是积极引进大企业集团大力引进竹加工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形成竹产业发展集群加强与新疆锦鸿棉业有限公司的衔接、协调,督促公司抓紧建设因金融危机影响而暂缓的投资3亿元的10万吨/年竹纤维项目加强与四川天竹公司的合作,尽快启动5万吨/年竹纤维项目建设加快争取宜宾纸业战略搬迁进入园区发展,目前已预留800亩土地,并将积极做好金融、运输、环保、原料、服务等要素保障工作。

        4.挖掘发展竹文化突出江安竹工艺品牌意识和原产地意识,加强品牌保护,突出品牌价值,提升品牌内涵,用品牌引领市场围绕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开创、精品力作,引领高端消费市场在人才、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大对江安县何氏竹艺有限责任公司的扶持,充分发挥其在江安竹工艺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加强竹工艺技术交流与创新,积极开发满足社会生活不同需求的新型工艺品加强规模化开发,积极发展新品种加快批量生产步伐,不断满足旅游市场、群众日常生活的需要深入学习、研究中国竹文化,将竹文化展现在每一件竹工艺品中,让竹工艺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文化名片,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5.保护开发竹生态严格按照《仁和寨竹类厥类自然生态保护区规划》,积极研究、保护、发展竹类、厥类自然生态资源加快申报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步伐,进一步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广泛收集、整理仁和寨散乱的历史文化元素,深入挖掘仁和寨历史文化蕴藏加强仁和寨古建筑的保护,引导群众保持纯朴的建筑风格加强旅游招商,积极引进旅游战略投资者,对竹资源进行科学规划、科学保护、科学开发、科学利用,实现旅游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通过成立旅游开发公司、旅游产品开发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景区生态的保护、开发力度。

      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