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道路运输行业集约发展的指导意见 (4).docx
4页促进道路运输行业集约发展的指导意见 大部制改革对促进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作用 大部门体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很久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实行各种运输方式分部门管理,由于管理部门分割和部门利益的问题,使我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服务协调、交通资源配置、交通信息传递等方面效果和效率不够理想,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运输企业没有实现规模经济和综合运输效益,致使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物流成本占国家gdp接近2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10%左右的水平在交通资源利用率较高的发达国家中,以"大交通"体制为模式的综合运输管理体制被广泛地采用,多年来,我国政府也一直在进行相关探索 新组建的交通运输部整合了原交通部、原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职责以及原建设部的指导城市客运职责,并负责管理国家邮政局和新组建的国家民用航空局交通运输部的职责为拟订并组织实施公路、水路、民航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承担涉及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工作,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
大交通政府体制的形成,将有利于交通运输服务业效率的提升目前几个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尽管具体管辖业务不同,但从其职能来看,具备合并成为大部的条件合并后的政府机构职能将进一步转变,更多的加强社会经济事务的宏观管理,减少和下放具体管理事项,把更多的精力转到制定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上来所以,这种合并最能体现相关部门在决策、监督、执行等方面的协调 大交通政府体制形成,有利于国家从大交通的角度,通盘考虑多元协调的交通体系,合理调配公路、民航、水运等交通资源,能够有效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对接和利益均衡,对提升交通运输服务业的服务效率有重要意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联结、协调能力在中长期将有所提升,交通资源浪费和之间的 竞争将有所减弱,能够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运营效率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交通状况将有所改善从长期看,从规模经济、降低运营成本的角度考虑,在大部制下,交通运输企业的资产整合也是一种趋势 大部制改革的推进为道路运输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空间和机遇,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可以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建设城乡交通一体化,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绿色交通,以信息化建设为引领,扩大交通服务社会的功能;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行业监管多种手段并重,培育健康有序的运输市场。
大部门体制改革,建立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为发展现代运输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大交通的建立有助于统筹城乡客运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和区域客运一体化加快发展旅游客运、快速客运和农村客运,建立资源共享、布局合理、安全便捷、畅通有序的客运服务体系随着大部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道路运输管理体制的理顺,公交客运和出租车客运行业长期形成的法制建设滞后、管理手段乏力的局面将有望得到有效改变 部门的调整和行业的整合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加快用现代物流的理念改造传统货运业的速度,发挥道路运输业比较优势,推进道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建立快速高效的运输网络,为物流业发展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货运服务,积极发展集装箱运输、特种货物运输、厢式货车运输等现代化道路运输方式,实现运输方式的集约化、专业化和网络化 交通各部门之间的资源整合与协调将促进道路运输增长方式的转变交通运管部门应当注重引进、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和运营模式,推进道路运输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强化安全管理和应急保障,促进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稳定发展 交通大部制改革,有助于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部门协调意识,加强基础研究,针对行业发展、改革、管理存在的重大现实问题,深入进行调研,加 强科学研究,做好立法、完善规章制度、调整发展思路等基础工作,完善行业发展政策,为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保障。
有助于完善运营服务标准与规范发展行业文化,培育行业精神,树立行业典型,凝聚行业力量,实现道路运输行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大部制改革对运管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此次大部制体制改革为契机,与有关部门密切沟通协调,科学调整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职能、名称、性质和级别,为推进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基础和机制保障;将运管机构的工作重心从重处罚向处罚教育与政策引导并举转移,从重监管向市场监管与服务公众并举转移将运管力量向客货集散地和运输源头延伸,向培育市场环境和提供公众服务延伸,强化运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结合职能调整情况、按照新形势、新任务要求,逐步改善运管队伍的专业结构、有效提升整体素质 大部制体制要求运输管理部门加快改革,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增强行业宏观调控、把握行业全局、驾驭市场的能力 第4页 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