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哲学上册复习资料.doc
9页高二哲学上册复习资料【前言】1、人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只有马哲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学习马哲的根本目的:以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一、辩证唯物论(一)五个原理1、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物的根本前提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及其规律与属性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历史统一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意识通过实践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反之则阻碍事物的发展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意识反映物质原理: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正确反映其本质和规律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无方法论)②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说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无方法论)③意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方法论: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不断充实科学知识3、规律的客观性原理: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了解②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具有不可抗拒性,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③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综合题】原理:规律具有客观性,不可抗拒,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方法论: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二)相关知识点1、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物的根本前提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及其规律与属性2、对社会观的两种错误观点: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3、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4、支配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5、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意识的含义:(从起源上)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本质上)意识的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7、所有意识的内容都来源于客观事物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8、影响意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因素客观因素:最根本是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的制约主观因素:A、立场不同;B、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C、知识构成不同9、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是错的★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意识的反作用)①社会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的进步,也包括精神文明的进步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保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重要思想条件★11、为什么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历史统一②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地认识正确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1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反面是:从主观出发主观主义的两种表现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13、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①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②物质决定意识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历史统一③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④从整体的实际出发⑤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⑥从全面的实际出发⑦辩证地把握客观实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⑧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14、我国的基本国情(最大的实际):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5、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的意义①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②是科学地制定和坚定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6、青年学生要把握国情: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17、青年学生把握国情的意义①才能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②才能增强历史责任感,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③才能较好地思考和处理自己遇到的社会问题★1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1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20、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21、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2、唯物主义发展的历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3、青年学生应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①最重要的是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②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③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④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当有认真精神⑤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24、规律的共同特征①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了解反对把主观臆造的了解当成规律,即反对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②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本质了解反对把现象的了解当成规律)③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了解反对把偶然的了解当成规律)25、规律与规则的关系区别:①含义不同;②性质不同(规律是客观的,规则是主观的)了解:一个正确、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事物的属性和性质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一种反映形式。
★26、怎样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①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尊重客观规律,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③认识和利用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④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⑤做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⑥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历史统一⑦坚持发展的观点,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二、唯物辩证法(一)了解的观点【普遍了解的观点】(4个原理)1、了解的普遍性原理:事物的了解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了解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了解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了解的统一整体)方法论:用了解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2、新了解事物的普遍了解和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了解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了解3、因果了解原理:因果了解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方法论:承认因果了解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了解,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4、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客观事物普遍了解的一种形式,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强调整体的)原理:①整体与部分是辨证统一的整体居于主导决定地位,统率着部分;②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③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强调部分的)原理:①整体与部分是辨证统一的整体由部分构成②部分制约着整体,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功能状态起决定作用③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方法论: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了解部分的小知识点】1、 了解是有条件的,具有多样性2、了解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主观臆造了解和割裂事物固有了解3、因果了解的特点:先行后续、引起和被引起4、原因和结果的关系:①区别(时间顺序不同:先行后续;地位作用不同:引起和被引起) ②了解(相互转化:在一现象中是原因,另一现象中是结果;互为因果)5、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可以叫做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二)发展的观点【发展观】(四个原理)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整个世界是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2、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方法论: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重视内因,也不忽视外因3、事物发展状态(质量变的辩证关系)总述:①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②量变只有在一定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要坚持适度原则③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④事物的变化发展始于量变,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⑤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可以引起质变学会优化结构⑥事物的发展总是经过量变到质变,在新质基础上的新量变到新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综合题】原理: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方法论: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要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学会优化结构)——根据材料选择4、事物发展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总述: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坚信前途是光明的③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准备好走曲折的道路综合题】原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方法论: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好走曲折的道路发展部分的小知识】1、运动的五种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2、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