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施工工艺.docx
17页目 录第一节 总则 2一、适用范围 2二、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2第二节 术语 3第三节 基本规定 4第四节 施工准备 5一、技术准备,锚杆与土钉支护施工前必须具备下列文件: 5二、 材料要求 6三、主要机具设备 6四、作业条件 7第五节 材料和质量要点 7一、材料的关键要求 7二、技术关键要求 8三、质量关键要求 9四、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10五、 环境关键要求 10第六节 施工工艺 10一、工艺流程 10二、操作工艺 11第七节 质量标准 16第八节 成品保护 16第九节 安全环保措施 17第十节 质量记录 17第一节 总则一、适用范围 1.锚杆支护结构是挡土结构与外拉系统相结合的一种深基坑组合式支护结构其挡土结构与悬臂式或内撑式支护结构相同,诸如:钻孔灌注桩、钢板桩、预制混凝土桩、地下连续墙等适用于较密实的砂土、粉土、硬塑到坚硬的黏性土层或岩层中的大型、较深、邻近有建(构)筑物而不允许有较大变形的基坑和不允许设内支撑的基坑存在有地下埋设物而不允许损坏的场地不宜采用2.土钉墙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后的人工填土、黏性土和弱胶结砂土的基坑支护或边坡加固土钉墙宜用于深度不大于12m 的基坑支护或边坡加固,当土钉墙与有限放坡、预应力锚杆联合使用时,深度可增加;不宜用于含水丰富的粉细砂层、砂砾卵石层和淤泥质土;不得用于没有自稳能力的淤泥和饱和软弱土层。
二、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第二节 术语1.锚杆:由锚固段、自由段、锚头组成的,一端与支护挡土结构相连,一端与土层相锚固的细长杆件依靠其锚固段与土体的摩阻力,加固或锚固现场土体一般采取先在土层中钻孔,后置入钢筋、在锚固段注浆、锚头紧固的方法制成亦可采用置入钢管、角钢、钢绞线,在锚固段注浆的方法制成2.锚杆支护结构:锚杆支护结构包括挡土支护结构、腰梁和锚杆三部分组成挡土支护结构可以是钢板桩、排桩墙、连续墙等各种挡土结构;当挡土结构为非连续体时,在锚拉点标高处应加腰梁,使之形成整体共同受力3.锚固体:土层锚杆的锚固段全长即为锚固体锚固体是由水泥砂浆或水泥浆将拉杆(预应力筋)与土体黏结在一起形成的,通常呈近似圆柱体状。
4.锚头:锚头是锚杆体的外露部分,由锚杆台座、承压垫板及紧固器三部分组成5.台座:一般锚杆轴线与支护挡土结构间有一定的倾角(称为锚杆倾角), 以台座作为调整构件,并固定拉杆位置防止滑动锚杆通过台座与挡土结构的接触面,分布其集中力,避免挡土结构承受过大的局部应力而损坏6.承压垫板:直接承受拉杆拉力的垫板,并将拉力传递给台座7.紧固器:又称锚具,是将拉杆锚固在台座、垫板和挡土结构的连接件8.拉杆:拉杆是锚杆的主要部分,拉杆从锚头到锚固体的末端,其长度取决于锚固段和自由段的总长度拉杆可以是粗钢筋、钢丝绳或钢绞线构成9.土钉:依靠其全长与土体的摩阻力,用来加固或锚固现场土体的细长杆件可采取先在土层中钻孔,后置入钢筋、在全孔注浆的方法制成亦可采用将钢管、角钢直接击入土中,再注浆的方法制成10.土钉支护:以土钉、被加固的土体、钢筋混凝土面层和必要的防水措施组成的支护体系第三节 基本规定1.锚杆及土钉墙支护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监测宜统一由支护工程的施工单位负责, 以便于及时根据现场测试与监控结果进行反馈设计;当设计、施工与监测不为一个单位时,三者应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确保安全施工2.锚杆及土钉墙支护的设计计算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有关规定执行。
施工中应特别重视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支护工作的影响,应设置良好的排水系统并在施工前进行降低地下水位;一般情况下,应遵循分段开挖、分段支护的原则,不宜按一次挖就再行支护的方式施工同时,应考虑施工作业周期和降雨、振动等环境因素对开挖面土体稳定性的影响,做到随开挖随支护,以减少边坡变形3.施工中应对锚杆或土钉位置,钻孔直径、深度及角度,锚杆或土钉插入长度,注浆配比、压力及注浆量,喷锚墙面厚度及强度、锚杆或土钉应力等进行检查4.每段支护体施工完成后,应检查坡顶及坡面位移,坡顶沉降及周围环境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采取措施,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第四节 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锚杆与土钉支护施工前必须具备下列文件:1.工程周边环境调查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支护施工图纸齐全,包括支护平、剖面图及总体尺寸;挡土结构的类型、详细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如已施工完毕应有施工的详细记录;标明锚杆、土钉位置、尺寸(直径、孔径、长度)、倾角和间距;喷射混凝土面层厚度及钢筋网尺寸,土钉及喷射混凝土面层的连接构造方法和混凝土强度等级;3.排水及降水方案设计;4.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规定基坑分层、分段开挖的深度及长度,边坡开挖面的裸露时间限制等;5.现场测试监控方案,以及为防止危及周围建筑物、道路、地下设施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及应急方案;了解支护坡顶的允许最大变形量,对邻近建筑物、道路、地下设施等环境影响的允许程度。
6.确定基坑开挖线、轴线定位点、水准基点、变形观测点等,并在设置后加以妥善保护二、 材料要求种材料应按计划逐步进场,钢材、水泥及化学添加剂必须有相关产品合格证,锚杆及土钉所用的钢材需要焊接连接时,其接头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三、主要机具设备1.成孔机具设备根据现场土质特点和环境条件选择成孔设备,如:冲击钻机、螺旋钻机、回转钻机、洛阳铲等;在易塌孔的土体钻孔时宜采用套管成孔或挤压成孔设备2.灌浆机具设备灌浆机具设备有注浆泵和灰浆搅拌机等;注浆泵的规格、压力和输浆量应满足施工要求3.混凝土喷射机具混凝土喷射机具有Z-5 混凝土喷射机和空压机等;空压机应满足喷射机所需的工作风压和风量要求;可选用风量9m3/min 以上、压力大于0.5MPa 的空压机4.张拉设备张拉设备用YC-60 型穿心式千斤顶,配YC-60 型油泵、油压表等,YC-60 型穿心式千斤顶在使用前必须送当地技术监督部门或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校验标定5.百分表(精度不小于0.02mm ,量程小于50mm)四、作业条件1.有齐全的技术文件和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并已进行技术交底2.进行场地平整,拆迁施工区域内的报废建(构)筑物和挖除工程部位地面以下3m 内的障碍物,施工现场应有可使用的水源和电源。
在施工区域内已设置临时设施,修建施工便道及排水沟,各种施工机具已运到现场,并安装维修试运转正常3.已进行施工放线,锚杆孔位置、倾角已确定;各种备料和配合比及焊接强度经试验可满足设计要求4.当设计要求必须事先做锚杆施工工艺试验时,试验工作已完成并已证明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第五节 材料和质量要点一、材料的关键要求1.锚杆(土钉)用作锚杆(土钉)的钢筋(HRB 335 级或HRB 400 级热轧螺纹钢筋)、钢管、角钢、钢丝束、钢绞线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和现场复试的试验报告2.钢材用于喷射混凝土面层内的钢筋网片及连接结构的钢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和现场复试的试验报告3.水泥浆锚固体水泥用强度等级为32.5 、42.5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有出厂合格证;砂用粒径小于2mm 的中细砂;水用pH 值小于4 的水;所用的化学添加剂、速凝剂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二、技术关键要求1.灌浆是土层锚杆及土钉施工中的一道关键工艺,必须认真进行,并作好记录灌浆材料宜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10 ;当灌浆材料用水泥浆时,水灰比为0.4~0.5 左右,为防止泌水、干缩,可掺加0.3%的木质素黄酸钙;当灌浆材料用水泥砂浆时灰砂比为1:1 或1:2 (重量比),水灰比为0.38~0.45, 砂用中砂并过筛。
如需早强,可掺加水泥用量3%~5%的混凝土早强剂;水泥浆液试块的抗压强度应大于25MPa ,塑性流动时间应在22s 以下,可用时间应为30~60mira 整个灌浆过程应在5min 内结束2.灌浆压力一般不得低于0.4MPa, 亦不宜大于2MPa ;宜采用封闭式压力灌浆和二次压力灌浆,可有效提高锚杆抗拔力 (20%左右)3.锚杆、土钉墙设计及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锚杆的构造要求1)锚杆的锚固体应设置在地层的稳定区域内,且上覆土层厚度不宜小于4.0 m;2)锚杆的自由段长度不宜小于5m 并应超过潜在滑裂面1.5m;3)土层锚杆锚固段长度不宜小于4m;4)锚杆上下排垂直间距不宜小于2.0 m,水平间距不宜小于1.5m;5)锚杆倾角宜为15°~25°,且不应大于45°;6)沿锚杆轴线方向每隔1.5~2.0 m 宜设置一个定位支架;7)锚杆锚固体宜采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其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102)土钉墙的构造要求土钉墙墙面坡度不宜大于1:0.1;土钉的长度为开挖深度的0.5~1.2 倍,间距宜为1~ 2m,与水平面夹角宜为5°~20°; 土钉钢筋宜采用HRB 335、HRB 400 级钢筋,钢筋直径宜为16~32mm ,钻孔直径宜为70~120mm; 土钉必须和面层有效连接,应设置承压板或加强钢筋等构造措施,承压板或加强钢筋应与土钉螺栓连接或钢筋焊接;喷射混凝土面层宜配置钢筋网,钢筋直径宜为6~10mm ,间距宜为150~3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 面层厚度不宜小于80mm, 钢筋网片搭接长度应大于300mm; 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措施或截水措施,坡顶应采用砂浆或混凝土护面,其宽度应不小于800mm, 并高于地面,以防止地表水灌入基坑,坡脚应设排水沟和集水坑,坡面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泄水管。
三、质量关键要求1.根据设计要求、水文地质情况和施工机具条件,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选择合适的钻孔机具和方法,精心操作,确保顺利成孔和安装锚杆并顺利灌注2.在钻进过程中,应认真控制钻进参数,合理掌握钻进速度,防止埋钻、卡钻、塌孔、掉块、涌砂和缩颈等各种通病的出现,一旦发生孔内事故,应尽快进行处理,并配备必要的事故处理工具3.钻机拔出钻杆后要及时安置锚杆(土钉)并随即进行注浆作业4.锚杆安装应按设计要求,正确组装,认真安插,确保锚杆安装质量5.锚杆灌浆应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水泥浆、水泥砂浆配合比,做到搅拌均匀,并使灌浆设备和管路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6.施加预应力应根据锚杆类型正确选用锚具,并正确安装台座和张拉设备,保证数据准确可靠四、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帽;2.电工和机械操作工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并持证上岗;3.基坑四周必须设置不低于1.5m 的维护设施,沿道路侧夜间必须有红色灯光示警五、 环境关键要求应加强混凝土喷射机械的维护保养,在作业过程中,不得出现漏风、漏气现象,最大限度的控制粉尘污染第六节 施工工艺一、工艺流程1.土层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土方开挖→修整边壁→测量、放线→钻机就位→接钻杆→ 校正孔位→调整角度→打开水源→钻孔(接钻杆)→钻至设计深度→冲洗→插锚杆→压力灌浆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