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大纲汇总优质.docx
8页《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大纲汇总 《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大纲 一、专业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学前教育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教育学 总学时|总学分:2992学时|194学分 二、社会实践大纲 (一)实践目的 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做好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对保证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过程要坚持3个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首要任务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3.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调查实践,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逐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社会,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 (二)实践要求 实习由各专业负责,实习前,系领导或带队教师对学生进行认真的动员,向学生提出实习目标和要求,宣布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纪律,讲清楚学生实习期间该的注意事项。
实习指导小组和带队教师要定期监督检查 (三)实践安排 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社会实践在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的假期中间进行,时间为五周采取分散形式进行社会实践实习,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须认真的认真做好日志工作,撰写社会实践总结学生社会实践结束后,须有实践单位的实习证明,对实践工作予以评价并加盖实习单位的行政公章,并及时递交相关实习材料 (四)实践内容 1.社会实践的内容应结合本专业的学科特点,使学生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向社会各界学习通过深入接触社会和生产第一线,在与社会的接触中,锻炼学生的吃苦精神; 2.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和群众服务在社会实践中,要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文化知识为社会和广大群众服务,并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劳动观念 (五)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1.社会实践考核成绩采用考查方式分数采用百分制或五级记分制(五级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二者相互对应为:优秀(100-90分)、良好(89-80分)、中等(79-70分)、及格(69-60分)、不及格(59分以下)学生按照《实习教学计划》完成各类实习教学任务,经考核合格者,给予相应学分。
2.学生社会实践成绩评定原则上应呈正态分布,严格控制优秀成绩的比例 3.学生在实践期间应自觉遵守学校相关规定和实习单位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实习现场规章、保密及安全制度对违反实习纪律的学生,经多方教育无效或情节特别严重者,可暂停其实习,并按照校纪校规作相应处理 三、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大纲 (一)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 教育实践教学是专业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理论、教育技能和科研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是学前儿童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环节对学生了解学前教育、了解学前儿童,巩固专业思想,印证理论知识,学习与掌握教育规律和培养从事学前儿童保育、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和具有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课程包括,参观调查,实际考察学前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状况,保育见实习,教育见习实习以及学前教育科研实践等教育实践课程依据理论课程的开设,从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开始安排,随着专业课的开设,逐步增大实践教学的课时量,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散并行的实践形式教育实践课程内容依据学科的序列和与学前教育专业的有机结合安排并贯穿始终 (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使学生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
2.熟悉幼儿园及其他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特点及工作职责和要求,获得初步的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能力,尤其是设计、组织开展学前教育活动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科学的幼儿教育思想和理念,增强学生实践动手的操作能力 4.使学生能正确地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进行评价 (三)实践教学的安排(见表1) 1.时间 2.地点 3.学分 (四)内容(见表1) 表1,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安排及实践内容 (五)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 1.考核的方式(见表2) 表2,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考核方式 2.评分标准 (1)学生的实践成绩在任课教师和幼儿园指导教师评定基础上,由本专业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供的材料,审核确定实习成绩;分数采用百分制或五级记分制(五级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二者相互对应为:优秀(100-90分)、良好(89-80分)、中等(79-70分)、及格(69-60分)、不及格(59分以下)学生按照表1,表2完成各类学习的任务,经考核合格者,给予相应学分。
(2)评定实践成绩时要严格掌握评分标准,学生社会实践成绩评定原则上应呈正态分布,严格控制优秀成绩的比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避免标准过宽与学生实际水平差距较大的倾向 四、毕业实习大纲 (一)实习的目的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实习环节是专业教育必需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前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教育实习是对教育过程的真实体验,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熟悉幼儿园和其他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使其能在毕业后独立从事学前教育机构的日常管理和保育、教育等工作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幼儿园或其他学前教育机构进行教育实习 1.增进对学前儿童的了解和理解,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2.熟悉幼儿园及其他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特点及工作职责和要求,获 得初步的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能力,尤其是设计、组织开展学前教育活动的能力 3.形成稳定的职业认同感 (二)实习的要求 实习采取集中统一实习的方式,所有的学生必须到幼儿园或其他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进行专业实习实习前要做好实习计划;实习中要做好实习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记录;实 习结束后,提交实习过程记录和实习总结。
实习评定合格后可得8学分教育实习在第七学期内完成,实习时间为2个月 (三)实习的形式 统一集中实习 (四)实习的安排 (五)实习的内容 1.保育工作 内容包括:观察与尝试幼儿保健与生活护理,学习组织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协助幼儿园保教人员做好卫生、安全工作,协助教师对幼儿进行体能锻炼等 2.教育工作 内容包括:了解幼儿、钻研教材、设计主题活动、编写活动方案、制作有关教具、实际带活动等教育环节重点是学习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3.班级管理工作 内容包括:学习制定教育工作计划(包括周计划和日计划等),尝试进行班务管理,协助记载幼儿成长档案等,参与负责本班保育、教育以及家长工作等各项工作 4.家长与社区工作 内容包括:了解本班幼儿的家庭情况和幼儿园所在社区的情况,听取家长和社区对幼儿教育的意见,学习与家长沟通并组织家园联系活动,尝试根据幼儿的特点对家庭教育提出建议以及进行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工作等 教育实习的实施环节建议: 综合——?制定实习计划——开展教育实习——接受指导教师指导——小组讨论与交流——独立完成教育实习总结报告。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方法 检查实习日记,审查实习报告,用人单位做出实习鉴定,综合评定实习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