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湖泊湿地保护调查报告书.doc
8页武汉市湖泊、湿地保护现状调查目录■四、五、六、七、刖目调查目的 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 调查方式 调查时间 调查结果历史34 4 4 4 4 44(二) 现存问题 5(三) 解决方案 6(四) 经典案例 7八、调查体会 9史料记载,1635年和1904年分别修筑袁公堤和张公堤后,武汉成为水上闹 市,“帆樯林立,商贾云集”,茶楼客栈,鳞次栉比,绿荷红莲,乌梢青柳,亭台 水榭,倒映水中,水乡风情,秦淮不及即使是在五六十年代,从空中俯看,大小百余个湖泊,如形态各异的珍珠 镶嵌在江城大地,勾画出武汉梦里水乡的风韵情致武汉iK内数百个大小湖泊 星罗棋布,遍布三镇,武汉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百湖之布”,湖泊成为武汉布民 的骄傲但是您知道,享有“百湖之市”美誉的武汉现在还剩多少湖泊吗?您了解, 江城这片“梦里水乡”现存湖泊的面积吗?权威部门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武汉 城区湖泊中建国初的127个锐减至目前的38个社会各界大声疾呼:保湖治湖, 刻不容缓然而,武汉市水务局最新的调查数据妞示,近30年武汉湖泊血积减少了 228. 9平方公里,50年来,近100个湖泊人间“蒸发”,杨汊湖、范湖等耳熟能 详的名字仅仅成为带“湖”字的符号。
目前中心城区仅存的38个湖泊,仍面临 着继续被侵蚀的危险武汉湖泊现状30年来武汉湖泊减少34万亩来自武汉市水务局的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武汉市的湖泊而积减 少了 228.9平方公里(1平方公里等于1500亩,合343350亩——编者注) 近10年,武汉中心城区湖泊面积由原来的9万余亩缩减为8万余亩,净减少面 职数千余亩再往前看,建W初期,武汉市7个主要城区大小湖泊就达127个,目前仅剩 下38个,总数已不及50年代初的1/3这意味着,近50年来,共有近百个湖泊已经消失譬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杨汊湖”、‘‘范湖”,水已不见,只留下一个带“湖” 字的地名,这几乎是武汉市主城区湖泊近30年来共同的命运照此下去,武汉 的明天还会有湖泊吗?一、 调查目的了解武汉市湖泊、湿地保护现状并呼吁武汉社会各界参与湖泊的保护让武 汉延续“千湖之省”这一称号,为后代留下一方洁净的湖泊二、 调查对象湖北测绘局、武汉水务局、卫生局、湖区周围居民、木校区武汉木地居民三、 调查内容武汉湖泊历史、武汉湖泊现状、武汉湖泊治理情况、武汉湖泊治理方案与对策、武 汉湖泊治理案例U!资料法(我组成员从图15馆、网上、政府的公示栏等处查阅大量关于武汉湖泊历史 发展、现状及治理情况的资料。
访谈法(我组成员分小组分别对湖北测绘局、武汉水务局、卫生局、湖区周围居比、 木校区武汉木地同学进行了访谈通过他们的谈话获得了第一手、最前沿的资料)五、 调查时间2014.5.1——2014.5.20六、 调查结果(一)历史武汉市地处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市A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得水独优, 素宥“百湖之市”的美誉,湖泊在武汉市城市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耍的作用历史上的武汉与水密不可分,特别是与长江河道主流的摆动冇很大的关系 明末清初,K江主流经左岸荒五里和鹦鹉州之北而后折向右岸黄鹤楼,继而穿 过沙湖,绕黄鹤楼,经北湖、沙U而下清朝中叶,主流又沿右岸白沙洲,经 砧鱼套、黄鹤楼过青山至白浒山.清流再归左岸.经沌口、鹦鹉洲,转M右岸 砧套、黄鹤矶,再折向汉口,过湛家矶抵沙口而K.长江的摆动带来了武汉湖 泊沿江分布的大格局并且以平原湖泊居多.同时汉江和其他支流的通过及改道 影响了武汉湖泊的形成与分布,汉江自汉阳县新沟进入市区,持丙北-东南走 向,流程62 km,六码头汇入长江,市境内,汉江河弯曲,河势左右摆动,形成 汉江多湖的局面,并且以牛轭湖居中武汉地势低平,尤其是汉口地区,原来是 地势低洼的水乡泽国,后来被填占而利用,一大批原有湖泊消失,从现有的街 坊地名如六渡桥、范湖、扬杈湖、黄孝河、长堤街、湖边坊等可以考证. 拿近代来说,它拥宥“百湖之市,水上滨城”之美誉,建同初期武汉市宥水域 而积6 . 67 hm2以上的湖泊仍有300多亩。
不过,通过“人定肿天”思想指 导下的“围湖建厂”、“围湖造田”等运动,以及近一二十年来的铺天盖地地围湖 填潮,湖泊首当其冲成了扼杀的对象.而且在近十年内,越接近中心地带的湖 泊遭受填占的情况二)、现存问题1、 污染严重口前武汉地区正面临着“优于水而忧于水”的尴尬境地,武汉市湖泊原来大 多与江、河相通,兼具供水、调蓄、养殖、景观、灌溉等多种功能,随着城市化 进程家具和湖泊污染状况口益恶化,琥珀的CJ然属性不断削弱,原油的城市应用 水水源地功能基本丧失,绝大多数虎皮均受到严重污染,呈现富营养化态势,一 些湖泊已经达到严重的过富营养程度例如东湖原为清澈见底的洁净湖泊,由于 受污染严重,水中氮、磷含量增高,藻类大量繁殖,致使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天 气闷热吋,死鱼现象频发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发展较快,南太子湖成了开 发区纳污水体从1995年开始,又宥部分污水由墨水湖改道排入南太子湖,致使 南太子湖水质情况进一步恶化,而积6000亩的南太子湖水质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 已超V类标准,并对毗邻的三角湖的水质形成压力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两点首先是企业排污长期以來,各城市将两江当作天然的大排污沟,冇的将污 染重的企业安排在木江段卜*游。
武汉处在长江中游,汉江P游,上游H世的污染 使武汉深受其害特别是汉江的污染对武汉的威胁最大除此之外本市工业企业 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也是严重滞后的,很多达标企业出现反弹,设备不能正常运 转,偷排现象吋有发生,工业污水治理还有“死角”•其次是生活污水据环保部门统计:2000年,全市废水排放量74971. 03万吨, 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34310万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5. 76%2我市宥90%以上的 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泊解放公园周边居民,学校、医院等单位 的生活污水直排公园湖内,长期沉积,气温稍高,湖水发臭,市民对此反映强烈 口前,长江、汉江武汉段水域船舶流动人员和常住人口日生产垃圾、粪便近300 吨,而垃圾收集量仅为20吨,粪便几乎都是直接A两江倾倒可以看到当前武汉市湖泊正在受到非常严重的污染,甚至已经开始直接渐渐 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威胁到武汉人民的用水安全,如來放任其继续发展厄果将是 显而易见的2、 湖泊萎缩水量锐减20世纪50年代,武汉市市区有湖泊127个,全市范闱内的湖泊共有218个,总 面积达到879km3,然而到了90年代武汉七个中心城区的湖泊只剩下35个,现在更 是只宥27个,10年净减少湖泊面积5000多亩,湖泊在萎缩及隐性消亡,连武汉人 为之自豪的东湖20年內也减少了0.73km3, “百湖之都”已名不副实。
3这其中除 了一部分是经过审批成为城市建设用地之外,一些部门为了局部利益擅自填占湖 泊或扩大批准的填湖范鬧导致大量湖面被填3、 湖泊生态系统遭受破坏近儿十年来,城市湖泊不断的被淤塞、污染以及大规模围垦与填湖造地, 致使湖泊与哪奋的凋蓄容量急剧减少,江湖联通的格局遭到完全的破坏,湖泊对 于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急剧降低,填湖建房等行为也影响了水分蒸发、湿度等气 象学因子,可能诱发局部灾害性天气围垦与填湖建房的行为将湖泊滩地与深水区、湖泊与江河人为的割裂开, 造成原有的营养物质输入输出收到严重附隔,湖泊原有的物质循环、能量循环和 信息循环都收到破坏,因为引起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生物资源的变化,种群种类 都在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鱼类繁殖与栖息都受到干扰,同时填湖缩小了 生物的生存空间4、 湖泊填占武汉市水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武汉市缩减的湖泊而积冇六成是由于上世纪 五六十年代填湖造地和m湖奍负造成的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张毅副教 授的研究结果显示,特别是面积较大的湖泊,在这一阶段面积剧减,有的甚至完 全消失或转化为人工精养鱼池,如东西湖、杨汊湖等;有的则被切割成若干小湖 泊,如沙湖、东湖等。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卢新海教授和曾忠平博士通过研究分析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iK化进程中,城各类用地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因城市建设需耍,一些城市湖泊水域经政府审批m意转化为了城市建设用地,其中主要包括城市道路、市政设施和公园配套设施等,如汉口青年大道心用后襄河、长江二桥占用四美塘的部分水面、西湖变电站占用西湖、“五湖”公园建设填用部分水面等另一方面是因商业利益驱动,一些开发商钻相关政策法规的漏洞侵占城市湖泊水域进行开发,导致原来完整的城市水系、广阔的湖泊水面人暈萎缩三)、解决方案1、 完善政策法规虽然从2002年到现在武汉市已经出台了20多部针对湖泊的法规,但是□前看 来仍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污染和非法填占的行为并没有得到遏制,归根结底 还是因为法规并不完善,给违法者留卜了太多的漏洞,现在政府和主管部门需要 做的,就是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将湖泊保护置丁•一个比较高的高度,让 湖泊保护有法可依,这些法律不仅仅应该包括政府环境保护的蕋本原则和组织方 法、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与惩罚措施等,还应该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规范公众对于湖泊保护的参与方式调动公众护湖的积极性。
除了完善性之 外,我认为还应该增强法规的严厉程度,对于随意排污、非法填湖等行为加大处 罚力度,当这种处罚的强度超过非法所得利益的时候违法行为G然就会有所收 敛2、 建立一支独立的可监督的执法队伍口前的湖泊管理十分混乱,区政府、水务局、城管、环保等部门掺杂其中, 职责不明确,执法不规范,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一支由各相关单位联合纟 11成的行 政执法队伍,赋予其足够的执法权,同时由儿个部门共同进行监督,这样既可以 保证其执法的规范性,更可以对各方利益进行制衡,避免出现踢皮球的现象3、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湖泊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的大工程,除了污染湖泊的生态重建等弥补性的工作 之外,史重要的是预防和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因此政府应该增加对科研机构的 资金投入,根据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设置和应的科研项目基金,除此之外 还应将一部分资金用于帮助企业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及支持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的优化.提高工业和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4、发展水经济除了以上各点外,政府还应该着眼于未来,借助本地科研优势和环境优势, 发展一批以水为基础的重点经济产业,这样一个产业链条一旦建立起来,不仅可 以极大地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更可以激发人们对于湖泊环境保护的重视,使得 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自发的意识到湖泊保护的重要意义。
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很人 一部分也可用于湖泊保护本身四)、经典案例1、月湖之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跟武汉市的其他湖泊一样,曾经富冇婉约情韵的月湖也冇着不幸的昨天但今 天的月湖是幸运的,不是毎一个湖泊都能有这样的幸运,同时,代价也是沉重的, 为了给月湖“洗肺”,前后投入达1个多亿月湖毗邻长江、汉水古时月湖“长八里许,宽以一里计”,面积超过400万 平方米,但如今的月湖只剩下60万平方米在老月湖人的记忆中,月湖水清鱼 多,还盛产菱角和藕,特别是月湖的藕,与洪山菜薹齐名,到上世纪末,还属输 港物资上世纪80年代以后,月湖不仅面积缩小,且水质H益恶化,到上世纪90年 代末,水质已沦为劣五类,透明度不到0.5米,手感黏稠,很远就能闻到臭味, 湖底淤泥厚度达1.5米,各种藻类、水草疯松,导致负、蚌等水生物迅速死亡, 生态链断裂那时,周边十儿家工厂的工业废水直排湖,周边居K的垃圾及 生活污水也都往月湖倾倒月湖风景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说2002年,臭了几年的月湖终于迎来命运转折年这一年,国家科技部将水环境治理工作列为“863”计划重大专项之一,经武汉 rK多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