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四篇教育体制与教学.pdf

135页
  • 卖家[上传人]:缘***
  • 文档编号:322125029
  • 上传时间:2022-07-0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8.40MB
  • / 1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篇教育体制与教学 第 一 章 本 ( 专)科教学第一节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学校自1958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分离出以来,经过了两次建校两次搬迁,即自哈尔滨迁 往富拉尔基建立重机学院,自富拉尔基迁往秦皇岛建立燕山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 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不 断调整办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在继承和发扬哈尔滨工业大学艰苦创业,勇于进取,严谨 治学,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同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想和 教学原则一、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时期( 1 9 5 8 T 9 8 4 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富拉尔基重机学院时期( 1958-1960年10月)哈尔滨工业大学选择富拉尔基建立重机学院是贯彻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在向苏联学习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建设贯彻执行“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 方针,建立了一批重型机器制造业其中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是苏联援建的富拉尔基 重型机器厂培养大量的重型机械行业的专门人才以适应迅速发展的重工 业已成为迫切需要 为此,教育部于1958年初要求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新兴的重型机械工业基地富拉尔基建立 工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根据教育部和黑龙江省委的指示,草拟了富拉尔基工学院的建设方案 1958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了以马西林同志为首的筹委会,并向上级提出筹建富拉尔基 重机学院的报告1958年8月2 6日教育部和第机械工业部联合批复, 同意开办哈工大富拉尔基重机学院 批复对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原则,办学规模,专业设置,领导体制等几个方面都做出了具体 要求在办学指导思想方面明确提出了 “ 紧密结合工业基地、密切为生产服务”的原则为 保证这原则的贯彻落实,在领导体制方面,批复明确指出:“ 哈工大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学院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双重领导,以哈工大为主” 1958年8月正式招生,9月正式开学,1959年3月2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富拉尔基重型机 械学院在重机厂电影院隆重举行了成立典礼1958年10月1 5日,哈工大党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在学院首先设置轧钢机器及工艺、 锻压机器及工艺、冶金设备、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金属学及热处理和铸造工艺及设备6个 专业1959年2月1 8日哈工大党委常委会就重机学院今后发展方针确定为“ 鼓足下劲全面规 划,逐步发展;边建设、边教学、边研究” ;“ 在发展规模上,不应过大,应本着注意提高质 量、逐步增设专业的精神,先集中精力办好现有儿个基础专业,并重点加强基础课” :对边建设、边教学、边研究三者关系的处理上明确指出:“ 应以保证教学质量为中心,在搞好科学与 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 行 建 校 工 作 1959年 3 月 2 I I , 李昌校长在分院成立典礼大会讲话时 强调:“ 重机学院的发展方向应该是 高而瘦 ,而 不 是 矮 而 胖 为 此 ,必须打好基础,突 破重点,大力提高,适当普及。

      ”1959年 4 月 2 7 日, 一机部批复同意增设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暂不设置冶金机械设备专 业,随后又同意停办了铸造工艺及设备专业1959年 7 月 1 1 1 ,哈工大根据一机部教育局1959年 6 月 2 9 日的通知精神,决定将“ 哈 尔滨工业大学富拉尔基而型机械学院”改名为“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 学院建立时,教学计划、教材都是哈工大原有的,基本没有改变I9 6 0 年参加全民性的 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才开始教学改革建院初, 年级学生入校第课是劳动课,学生分别到重机厂、黑龙江钢厂或在校内参 加体力劳动1958年 10月 4 II开始半工半读学院对学生劳动、学习、社会主义教育和体育的时间分 配做了统一安排,决定半天劳动半天学习每周劳动24小时,上课、仔细和体育活动时间为 36小时1958年 1 0 月中旬,全院师生为完成一万吨钢的任务投入大炼钢铁运动1 1 月部分师生 自己动手建造锻工、炼铁、炼钢、机械制造4 个实习车间1959年学院改为全日制教学工作逐渐趋向稳定在教学方法上,部分基础课采用了课 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大部分专业课采用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授 课教师是专职教师与生产能手结合学生的一部分课程设计和绝大多数毕业设计都是结合实 际生产题目进行的,并得到了工厂技术人员的指导1959年秋季学期,学院提出建立并巩固新的教学秩序,要求把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全部 教学过程稳定下来,包括制定课表,固定开课教师,利用学校和重机厂设备,力求按教学进 度开出全部实验I960年 3 月 3 1 日到5 月末,学院根据中共齐齐哈尔市委的指示,先后组织教师50名, 一至四年级和部分五年级学生共467名,分批奔赴齐齐哈尔市6 5 个工厂投入“ 双革”( 即技 术革命、技术革新) ,“ 四化”( 即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自动化)运动1960年 5 月,党委研究了教学工作情况,把总结检查教学工作,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列为全校工作的中心院务委员会在5 月份开始系统的检查了 1960年应届毕业生质量,并采 取一些列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检查认为:学生德、智、体获得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面貌 发生了较大变化,表现在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日益增强;教 学过程基本上. 是按哈工大原有教学计划进行的,教学秩序基本上是稳定的,教学计划规定的 各门课程的讲授时数和内容都得到了保证,学生获得了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学 校实行了 “ 一主二辅三结合”的方针( 即教学为主,科研和生产为辅,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 ,学生知识大为丰富,独立工作能力大大提高但某些环节如实验教学等,较过去有所削弱 为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并进一步健全新的教学秩序,学院认真审查专业现行教学计划和各 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重新制定或健全一些与教学有关的规章制度;各教研室进一步开展教学 法活动和学术讨论;努力改进试验状况,提高实险水平;同时还保证及时供应高质量的教材 这些措施对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学校党委根据中央和中共黑龙江省委、中共齐齐哈尔市委教学改革指示精神和培养目标 的要求,结合师生参加工农技术革命和工农业劳动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即学生的知识面狭窄、 教学内容陈旧、理论和实际结合不够等实际情况,于1960年秋季学期明确提出在教学改革的 过程中,要根本解决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问题,把五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 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完整单元,由三个单元组成一个实现专业目标的循序发展过程 前七个学期,要使学生能设计完整的机器,后三个学期则结合科研,掌握更多的现代科学技 术知识,达到更高的水平教学内容的改革重点是在批判旧的唯心主义体系,用国内外最新 科学技术成就武装学生。

      新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学校各专业的方向,要 按照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来考虑,既 搞 “ 洋”的也搞“ 土”的1960年9月2 7日,学院根据中共齐齐哈尔市委指示,组织师生到查哈阳农场参加秋收劳 动参加劳动的师生共1035人 ,其中学生872人,于同年10月2 2日返校总之,从建院以来,广大师生热情地投入了教育大革命教育革命促进了脑力劳动同体 力劳动结合,加速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推动了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但是,教育革命是在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之后进行的,是 在 “ 左 ”的思想指导下开展的,当时劳动过多,并出现许 多过火行动和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破坏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同时,因为过分的夸大了教师 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也不同程度的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院初迁时,师生有数百人,临时校舍7000平方米,有3栋宿舍楼和7栋砖平房3栋 楼有一栋作为家属宿舍, - 楼作为办公室和职工宿舍,另 栋楼为食堂,二、三楼为学生 宿舍坐落在校园西南侧的6栋砖平房用作教室;另一栋砖平房为图书馆由于教学和生活 用房十分拥挤,在新校址又改了一些土平房作为学生宿舍和教师的补充,以应急需这些土 砖平房房间低矮、窗户小、室内光线暗淡,阴冷潮湿,冬季只能靠火炉取暖。

      在漫长的冬季, 经常是室外北风呼啸,室内寒气袭人,冻得教师上课时手拿不住粉笔,学生的钢笔也因结冰 写不出字来有时炉子不好烧,满屋烟尘无法上课冬季天短,下 午4点左右,室内就黑下 来,当时灯泡奇缺,这时教师只好在窗下念讲稿,学生在座位上静听有些宿舍室内结冰, 有的教师只好围着被子备课大部分教职工在较长一段时间居住在离学校七、八里路的铁道 北,每天上课只靠步行由于教工宿舍奇缺,双职工也不得不分居,有的房间白天办公,夜 间居住师生建校时期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精神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起了枳极的作用,并成为学 院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东北重机学院独立办学时期( 1960-1984年)这段时间是指从I960年 10月 29 II学校脱离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东北重机学院 1984年开 始,东北重机学院决定在秦皇岛建立分校燕山大学所以从1960年 10月-1984年这段时 间为东北重机学院独立办学时期由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隶属关系改为由国防科委领导,经教育部批准,1960年 10 月 29 日第机械工业部通知,将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更名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仍属第 一机械工业部领导1、贯 彻 八字方针和 高教六十条时 期 ( 1961-1963年)1961年 7 月中共中央八届九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制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 调整、巩 固、充实、提高”的 方 针 ( 八字方针) 同 年 9 月 1 5 日中共中央指示施行 教育部直属高等 学校暂行工作条例( 草案) ( 即高教六十条) 学院接到上述文件和指示后,党委和院务委员会及时地研究了具体措施,对学院规模、 专业和课程设置、招生计戈I、教育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的调整和修订在专业设置方面几经调整和变动,1961年设置9 个专业:轧钢机器、锻压设备与工艺、 其中运输机械、石油炼厂机械、电力传动及自动化、无线电技术、电子计算机、合金钢和工 程物理1962年设置8 个专业:轧钢机器、锻压设备与工艺、金属材料、水利机械、石油矿 场机械、石油联唱机械、工业企业电气化及自动化、无线电技术1963年经国家计委批准, 我院建设规模为3000人 ( 指在校学生数) ,设轧钢机械、锻压设备及工艺、金属材料、水利 机械、石油矿场机械、石油炼厂机械、工业企业电气化及自动化、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铸 造工艺及设备等9 个专业2、学习贯彻毛泽东同志教育工作座谈会( 春节座谈会)精神时期( 1964-1966年)1964年 2 月 13 I I , 毛泽东同志在教育工作座谈会( 简称春节座谈会)上提出“ 教育要改 变” ,从此在全国范围开展了继1958年教育革命之后的又次教育革命。

      学院在这次教育改革中,集中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1)贯 彻 “ 少而精” 、启发式的原则,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1964年第 学期, 学院对数学、 材料力学、 机械零件和曲柄压力机等四门课程进行了 “ 少 而精”的试点工作,对 59、60、61级学生的教学计划本着精简的原则进行了调整,周学识与 开学初60-70学时,减少到50学时左右在考试方法上,全面实行开卷教学改革期间,自编讲义28种 2)组织师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4年 3 月 2 5 日,学院派出50名干部教师,176名 62级学生,首批到齐齐哈尔郊区梅 里斯公社参加“ 四清” ;4 月中旬又派出干部教师24名到雅尔塞农场参加劳动生产;1965年 1 月 2 9 日第二批派出干部教师65名和63级学生165名到黑龙江省呼兰县参加社会主义教育活动 ( 四清) ,同年3 月又派出干部教师55人和62级学生229人到齐齐哈尔市及富拉尔基郊区 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9 月 6 E I ,第四批又派出教师、试验员4 4 人,干 部 15人,62 级学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