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黄浦江上大桥一览.doc
7页上海黄浦江上的大跨度桥梁一、黄浦江第一桥—松浦大桥1974 年开始动工,1975 年铁路桥建成,1976 年公路桥竣工通车主桥为连续钢桁架结构,三墩四跨:96+112+112+96m下面自黄埔江下游,溯流而上,加以介绍:二、杨浦大桥杨浦大桥是黄浦江上的第 3 座大桥,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大桥以其线条流畅、动感强烈的设计造型横跨浦江大桥 1993 年 10 月竣工通车,与上游的南浦大桥遥相呼应,相距11公里,是内环线高架连接浦东与浦西的过江枢纽,总长为 7654 米,跨径为 602 米,主桥长 1172 米桥宽 30.35 米,共设 6 车道杨浦大桥倒“Y”钻石形的主桥塔高 208 米,桥塔两侧各有 32 对共 256 根钢拉索将桥面凌空悬起,最粗索由直径 7 毫米的 301 根高强钢丝编成,重约 33 吨,最长的斜拉索为 325 米全桥斜拉索总长度约 2 万多米,总重量约 2900 吨全桥钢结构总重量约12600 吨,梁与梁之间由 30 多万套高强螺栓连接邓小平同志在 94 岁高龄时特为杨浦大桥题写的桥名镶嵌在主塔三角区内杨浦大桥的设计日通过能力为 4.5 万辆机动车,离浦江水面为 48 米,桥下可畅通万吨级以上船舶。
三、南浦大桥黄埔江上第一座斜拉桥于 1988 年 12 月 15 日动工,于 1991 年 12 月1 日竣工通车,位于浦西陆家浜路至浦东新区南码头之间的江面上总长 8346米,主桥长 846 米,跨径 423 米,呈“H“形的主桥塔高 150 米,每座桥塔两侧各有 22 对钢拉索连结主梁,索面成扇形布置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字“南浦大桥“主桥采用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结构,设有 6 条机动车道,桥面总宽为30.35 米,两侧各设 2 米宽的人行道,主塔内设电梯直达主桥通航净高 46 米,桥下可通行 5.5 万吨巨轮塔座基础选用直径 914 毫米、深达 50 余米的钢管桩群桩基础南浦大桥两岸引桥全长 7,500 米,其中浦西段引桥长 3,754 米,采用复曲线成螺旋形;浦东引桥长 3,746 米,采用复曲线长圆形与浦东南路相连并直通杨高路四、卢浦大桥连接浦东、浦西的第一座全钢结构的拱桥,于 2003 年 6 月 28 日正式通车,是上海黄浦江上 90 年代后继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徐浦大桥、松浦大桥、奉浦大桥后投入使用的第六座大桥卢浦大桥全长3900米,主桥长750米,主桥面宽28.7米,桥下净高46米,桥面为双向6车道。
桥身呈优美的弧型,如长虹卧波,飞架在浦江之上江泽民为卢浦大桥题写了桥名作为主跨排名第二大的拱形桥,550 米跨度,比排名第一的 2009 年建成通车的重庆朝天门大桥短 2 米,第三的美国西弗吉尼亚大桥长出 32 米世界上首座采用箱型拱结构的特大型拱桥,主拱截面世界最大,为 9 米高、5 米宽,建成后可通过 5 万吨级的轮船世界上首座完全采用焊接工艺连接的大型拱桥(除合龙接口采用栓接外),现场焊接焊缝总长度达 4 万多米,接近于上海市内环高架路的总长度施工过程中单体构件吊装重量世界最大,为 860 吨,河中跨拱肋吊装最大重量 480 吨,居世界首位主桥建造中集斜拉桥、拱桥、悬索桥 3 种不同类型桥梁施工工艺于一身,是世界上单座桥梁建造中采用施工工艺最多也最为复杂的一座桥,造这样 1 座桥,等于造了 3 座桥主桥结构用钢量相当于建造 3 艘 7 万吨级轮船的用钢量,为目前世界上单座拱桥结构用钢量最大整座主桥在建造中的施工用钢超过 1.1 万吨,也是目前世界上单座拱桥施工用钢量最大大桥建设中所使用的 16 根水平系杆索(抵抗拱桥的水平推力)为“世界之最”:长 760 米、直径 0.18 米、单根重量 110 吨,以及单根张拉吨位1700 多吨,均为“世界第一” 。
世界上钢结构桥梁建造中现场钢板焊接厚度最大的一座桥,最厚的一处焊接点厚达 0.1 米五、徐浦大桥位于浦西龙华和浦东三林塘之间, 双塔双索面组合结构体系斜拉桥,全长5704 米,主桥长 1074 米,桥面宽 35.95 米,8 车道,通航净高 46 米1997年 6 月建成通车主塔呈“A“形,塔高 217 米,采用扇形平面布置,共 30 对 240 根徐浦大桥是上海市中环线的越江重点,是直接沟通沪宁、沪杭高速公路进入上海过江的交通枢纽,同时也是虹桥机场与浦东国际机场之间便捷的连接通道六、闵浦大桥2005 年 9 月 1 日开工,采用双塔双索面、钢桁架梁双层斜拉桥形式,是世界上跨径最大的双层公路斜拉桥,总投资约 25 亿元,全长 4000 米,主桥长1212 米,主跨 708 米闵浦大桥上层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双向 8 车道,桥面宽 40.5 米,设计车速为 120 公里/小时,为连接闵行和浦东机场;下层为一般公路,双向 6 车道,桥面宽 18 米,设计车速为 60 公里/小时距上游奉浦大桥约 8.8 公里,距下游徐浦大桥约 8.7 公里该桥创造了双层斜拉桥主跨最长、桥梁承台混凝土一次浇注体积最大、拉索直径最粗、合龙段整体钢结构桁架梁节段全焊连接方式等多项国际造桥业的纪录和自主创新成果。
闵浦大桥共有 176 根拉索,总重量达 4000 吨左右,其中最大的一根拉索内有 439 根直径 7 毫米的钢丝组成主桥的合龙段重达 720 吨,是 一个上层长超过 23 米、下层长超过 26 米、宽 43.6 米、高 11.5 米的梯形状钢结构桁梁合龙段采用专门设计的吊机从船上吊至合龙缺口吊点的控制精度 达到了毫米级,而全焊接方式完成合龙在世界同类型桥梁建设史上尚属首次七、奉浦二桥奉浦大桥于 1994 年 3 月开工,1995 年 10 月建成通车,是黄浦江上第一座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全长 2201.8 米,主桥跨径组合为 545.30(85.15+125+125+125+85.15)米主桥宽 18.6 米,设 4 条车行道通航净空高 28 米,能容 3000 吨油轮通过主桥采用单箱单室、大悬臂、薄壁箱型断面的三向预应力体系设计荷载标准为汽车—超 20 级,验算荷载为挂 车—120,人群荷载为 2.4kN/㎡全桥共布置纵向预应力钢束 1342 束,采用直径 15.24 毫米高强度低松弛钢铰线,锚具采用 OVM15—7 型,配置YCW—150 型或 YCW—250 型千斤顶张拉预应力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
主桥江中 4 座桥墩为高桩承台桩基采用直径 900 毫米钢管桩,桩长 63米,单桩容许承力 6000kN部分钢管桩采用斜桩 (7∶1) 八、闵浦二桥闵浦二桥,是上海第一座公\轨两用一体化双层特大桥,位于黄浦江上游闵行-奉贤段,距下游奉浦大桥约 1.7km于 2010 年 5 月 21 日晚上 10 点通车,该桥为黄浦江第九座大桥,未来轨道交通 5 号线延伸段也将通过该桥跨江主桥为独塔双索面双层斜拉桥,全长约 5.8 公里,主跨 251.4m,锚跨147m+38.25m,主桥总长 436.65m上层为二级公路,双向 4 车道,桥面宽度 18m;下层为双线轻轨(上海轨道交通 5 号线闵奉段),最小功能宽度10m,轨道交通与公路叠合段长度为 3.2 公里主桥设计为按 300 年一遇,最高通航水位 4.41 米,最大通行 3000 吨级货船九、南隧北桥——崇明越江通道工程上海崇明越江通道自浦东接上海郊区环线,过长江南港水域,经长兴岛再过长江北港水域,止于崇明岛陈家镇,全长25.5公里,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桥隧结合工程南港上海长江隧道长 8.95 公里,西起上海浦东外环线立交,穿越西南港水域,在长兴岛新开河处登陆。
其中穿越水域部分达 7.5 公里隧道盾构直径为15.2 米,是世界上最大直径的盾构隧道隧道整体断面设计为上下的双管隧道,两单管间净距约为 16 米,沿其纵向每隔 800 米左右设一条横向人行联络通道单管外径为 Φ15 米,内径为 13.70 米,内设三条(3×3.75 米)车道,双向即六车道, 设计车速为 80 公里/小时共用砼 19,100 立方米,钢筋 152,214 吨北港上海长江大桥工程连接长兴岛至崇明岛,全长 16.55km,其中跨江部分长 8.45km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达100km/hr主通航孔 3 万吨级集装箱、5 万吨级散货船双向通航,净空高度为52.7m,两侧副通航孔 5000 吨级船舶单向通航,净空高度为 36m,为此,主通航孔处的跨度达到了 730 米,保证长江黄金水道发展的需要由于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系典型的软土地区,地质环境条件相对较为脆弱因此,如何保证高度为 220 米的斜拉桥主塔基础的稳固和防止船舶撞击将是最大的难点十、东海大桥2002 年6月26日开工建设~2005 年 5 月 25 日我国第一座长距离跨海大桥---全长 32.5 公里的东海大桥实现全线贯通,起始于上海南汇区芦潮港,北与沪芦高速公路 S2 相连,南跨杭州湾北部海域,直达浙江嵊泗县小洋山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工程。
大桥宽31.5米,分上、下行双幅桥面,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每小时80公里大桥全线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基准期为100年大桥的最大主航通孔,离海面净高达40米,相当于10层楼高,可满足万吨级货轮通航要求从陆地到海岛,分为 6 段:陆上段、浅海段、非通航孔段、主通航孔段、辅通航孔段和港桥连接段,包括 2 座大跨度的海上斜拉桥、4 座预应力连续梁桥、大量的非通航孔桥以及连接两个岛屿之间的一条海堤十一、 浦江隧道外环路隧道(外环线) 军工路隧道(浦西军工路—浦东金桥路,中环线) 翔殷路隧道(翔殷路—五洲大道、崇明岛) 大连路隧道(东方路乳山路—大连路惠民路) 新建路隧道(周家嘴路新建路—拾步街) 延安东路隧道(陆家嘴西路—延安东路福建中路,浦东往浦西) 人民路隧道(人民路—中山东二路—东昌路浦城路) 复兴东路隧道(双层隧道) (复兴东路—张杨路) 西藏南路隧道(西藏南路高雄路—高科西路, ,为明年世博会专用隧道)打浦路隧道(上海最老的一条隧道,中山南路打浦路—长清路耀华路)打浦路隧道复线(老隧道是东向西,复线是西向东) 龙耀路隧道(龙耀路龙吴路—耀华路长清路) 上中路隧道(中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