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要正确而全面地把握时代和时代特征.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191615868
  • 上传时间:2021-08-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4.7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要正确而全面地把握时代和时代特征 一时代问题是我们观察和处理国际与国内重大问题的出发点和重要依据列宁说:“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1]因而,正确而全面地把握时代和时代发展的特征,对于我们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科学地应对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国内外环境和重大问题,制定并坚持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进退自如,主动在我,始终把握历史发展的大方向,都有重要的意义要对我们所处的历史时代,做出科学的说明这里所说的时代,不是一个具体的局部的概念,而是指在人类社会进程中由某个进步阶级所开辟的一个大的历史时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历史上的大时代”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曾形象地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2]马克思主义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科学角度考察社会历史及其变动的恩格斯说:“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3]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做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4]结论。

      可以说这是对未来新的时代特征的深刻的理论说明这个结论,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科学基础上,虽然它遭到一切反对者的污蔑和攻击,但它的历史真理性永远不会因此而被磨灭1915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十月革命前夜,列宁在《打着别人的旗帜》一文中,指明了世界历史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并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他指出:“我们是生活在两个时代的交界点,因此,只有首先分析从一个时代转变到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理解我们面前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他指明所谓时代的内涵,就是指“哪一个阶级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等等”[5]正是这样,列宁认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6]他又说,“现在地球上有两个世界”[7]也就是说,作为新时代的起点,是两个不同阶级、两种不同社会制度长期并存和相互较量的过程世界历史发展证明,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以十月革命为开端、为标志的社会主义逐步代替资本主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时代由上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以生产方式特别是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作为划分历史时代的基础,深刻揭示经济制度变更的内在原因,只要这些要素仍存在,一定的历史时代及其所指明的历史发展趋势就不会改变。

      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可以通过某些策略和统治方式的改变,起到某种缓和矛盾的作用,但帝国主义的本性不可能改变阶级、民族之间的对立状态;资本主义社会可以通过科学技术革命而继续发挥其潜在力量,可以延长其寿命,但不能改变生产的社会性和私人占有之间这一基本矛盾最终会阻碍生产力发展这一基本趋势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走向灭亡的科学结论,是不会过时的法国学者萨特就认为,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那些历史条件还没有被超越”持这样看法的人,在今天的西方世界越来越多,而且观点更加深化而富有现实感同样,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和对立的基本格局,帝国主义同社会主义、同世界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矛盾,决定我们时代的基本内容和历史走向人们不会忘记,当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危机的时候,西方世界一片欢呼,称“20世纪是最后埋葬共产主义的世纪”1989年,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他的《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一书中,就直接宣称“这是一本论述共产主义最后危机的书”,并预言“支配21世纪的将可能是民主政体,而不是共产主义”。

      可以说,在苏联解体前后的一段时间里,这种论调充斥西方世界,我们国内的一些软骨症患者也以拾人牙慧为荣耀但曾几何时,他们面对的仍然是不灭的共产主义的“幽灵”,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不能不使他们那热得发烫的头脑有所冷却像布热津斯基这个蹩脚的预言家在1993年又出版一本名为《失去控制:21世纪全球混乱》的新书,他虽然仍对马克思主义充满敌意和歪曲,但又不得不承认在他们认定的共产主义失败之后,并没有导致他们所期望的所谓民主自由理想社会的到来他写道:“今天的世界更像是一架用自动驾驶仪操纵的飞机,速度连续不断地加快,但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地原来以为苏联解体以后,美国将成为唯一能够影响和领导世界的国家,将决定世界的未来,但无情的现实又使他不能不承认:“美国的全球显赫地位反而促使甚至创造了使美国越来越在全球无能为力的条件美国的全球力量可能会被美国自己的价值观念的全球影响所破坏像这样还算能面对现实、比较冷静的分析,近些年来特别是2008年西方金融危机以来,在西方舆论中大有升温之势这同苏东剧变时西方世界出现的得意忘形、盲目欢呼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我们要清楚地看到,在我们时代发展中出现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在低潮的形势,会影响我们队伍中一些人对时代产生错觉,甚至因此出现理想信念失落的严重情况。

      这里需要指出,革命的道路绝不是笔直的、一帆风顺的还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李大钊就说过,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会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方能冲过去的崇高的理想信念会使人无私无畏,使我们能够“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8]最终要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坚定信念,不但会升华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精神境界,同时也会在斗争的惊涛骇浪中使那些投机家和懦弱者现出原形无论革命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经历挫折以至暂时的失败,都是并不奇怪的一种历史现象但应该看到,苏东剧变后出现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以及国际上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总体态势,确实会使一些人的理想信念失落,甚至改换门庭其实,革命低潮并不可怕,因为历史的进程不是直线的,暂时的失败不能改变历史所昭示的发展方向;可怕的是,因为低潮的到来,有人会因此惊慌失措,丧失信心,而向西方另找出路这种历史的短视者往往把革命运动中出现的危机,看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危机,以为时代要变天列宁就曾经把这两者做了严格的区分他认为,社会生活条件异常剧烈的变化,反映到革命运动内部“就是深刻的瓦解、混乱、各种各样的动摇,总而言之,就是马克思主义运动的极端严重的内部危机”[9]。

      第二国际后期,由于资产阶级策略上的变化,出现了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列宁曾把它看作马克思主义革命运动的一次危机但如果把这种运动的危机看作“马克思主义的危机”,正像列宁所斥责的,这“不过是重复资产阶级下流文人无聊的议论,他们竭力想把社会党人之间发生的任何争论都加以夸大,以促成各社会党的分裂”[10]正因为这样,正确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历史时代及其特征,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苏东剧变发生后不久,邓小平就针对所谓共产主义失败论的国际性思潮,高屋建瓴地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11]这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在低潮的形势下,对时代的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事业历史命运的深刻阐述,是我们回应、抵制和反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和共产主义“渺茫论”的有力的思想理论武器。

      二社会主义逐步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因为它是以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历史使命的也正因为如此,它具有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的特点,它的发展是波浪式的,高潮与低潮、胜利与曲折、前进与后退会交叉出现,会呈现出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因而,正确判断和认识时代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特征,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1984年5月,邓小平会见巴西总统菲格雷多时提出: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题,二是南北问题1985年3月邓小平会见日本客人时,明确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他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12]这是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做出的科学判断,正如他所说的,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因而和平与发展成为我们时代发展的一个阶段的主要问题和平与发展是相对于过去战争与革命而做出的判断1939年,毛泽东在《妇女们团结起来》一文中说:“现在世界是处在战争与革命的新时代,是社会主义革命势力向上高涨与资本主义反动势力向下衰落的时代,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很好的条件。

      [13]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又一次明确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处在革命和战争的新时代”[14]这是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做出的科学判断,反映了当时时代发展的阶段性基本特征这个判断,对于中国革命和当时世界人民反帝、反殖斗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历史的演进中,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邓小平正是根据这种变化做出了新的判断但是,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并没有凝固化、绝对化,而是善于观察国际形势的变化,提醒我们应该注意的新情况、新问题1989年11月,邓小平会见坦桑尼亚领导人尼雷尔时说:“我希望冷战结束,但现在我感到失望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15]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更明确提出:“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16]这些清醒的认识,没有改变对当今世界主要问题的判断,而是深刻表明要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保持高度的警惕,要对这种阻碍和平与发展的行径进行必要的应对和斗争,而不是姑息和纵容那种把和平与发展凝固化、绝对化的观点,甚至把我们的时代称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用阶段性的主题代替和改变历史发展的大时代的观点,既不符合邓小平的思想,也不符合当代世界的实际情况。

      据有关统计表明,冷战时期的20世纪70~80年代,世界各地发生的局部战争或武装冲突平均每年3.5起;而冷战结束后的90年代,每年新发生的局部战争或武装冲突约10起进入21世纪之后,一个霸权主义国家为所欲为、任意践踏别的国家主权的事件难道还少吗?!近些年来在一些国家连续发生的“颜色革命”,都可以明显地看到外部势力的插手,它利用所在国的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以最小的代价鼓动突发性的群众事件,以达到更迭政权的目的,名为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实际上是制造完全听命于美国的政权颜色革命”正是“两个冷战开始”的产物一些人借口所谓的“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极力宣扬“去帝国主义化”“去阶级化”“去革命化”的错误观点,这种对时代特征的错误理解和歪曲宣传,在客观上助长了霸权主义的横行霸道、为所欲为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对时代阶段性特征的判断,是基于对国际形势及其发展趋势的正确分析国际形势是复杂多变的,对国际形势分析的重要内容,就是正确估计和平与战争因素的消长变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