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海南中三叠世铝质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_高大飞.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w****i
  • 文档编号:106781001
  • 上传时间:2019-10-1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47.93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 8 - 中国科技信息 2 0 1 1 年第 7 期 C H I N A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 A T I O N A p r . 2 0 1 1能源及环境 华南(含海南)三叠纪(印支期) 的构造环境以及A 型花岗岩的成因、岩浆 演化和动力学机制一直存在很大争论 (如郭福祥[ 1 ], 1 9 9 8 ; 周新民[ 2 ], 2 0 0 3 ; 陈 斌,翟明国,田伟等[ 3 ],2 0 0 5 ; 谢才富 等,2 0 0 5 [ 4 ],2 0 0 6[ 5 ,6 ]) 最近,我们 在海南东部厘定了一条富碱侵入岩(含 A 型花岗岩)带由于 A型花岗岩具有较 好的构造环境判别意义,因此,本文希 望通过对海南中三叠世铝质 A 型花岗岩地 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其岩石成 因及形成的构造环境 1 . 地质特征、形成时代及岩石学特 征 海南三叠纪铝质A 型花岗岩称为六连 岭超单元,分布于陵水- 龙滚断裂带两侧, 总面积约1 1 6 k m 2 由六连岭单元、兵工厂 单元、石龟岭单元构成被该超单元侵入 的最新地层为青天峡组(C 1 -2 q ) ,被侵 入 的 最 新 岩 体 为 布 山 村 单 元 ( 锆 石 S H R I M P年龄 2 3 9 M a ) 。

      测得六连岭单元 海南中三叠世铝质 A 型花岗岩的 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高大飞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抚州 3 4 4 0 0 0 六连岭岩体岩体(S 0 0 1 )锆石 S H R I M P 法U - P b 年龄为 2 3 9 ±3 M a ,形成于中三 叠 世 六连岭单元(T2γ l) :总面积约 7 6 k m 2,岩性为中粗粒(含斑)黑云母 正长花岗岩块状构造,主要为中粗粒不 等粒花岗结构,粒径0 . 5 m m ~8 m m ,多为 2 m m ~7 m m 矿物组成:黑云母 1 %~4 %;石英2 0 %~2 9 %;斜长石1 5 %~2 5 %; 微斜条纹长石4 5 %~5 8 %,它形,条纹结 构极发育;副矿物见较多萤石( 有时达 1 %) , 其次还有少量锆石、 磁铁矿、 钛铁矿、 磷灰石、石榴石、电气石 兵工厂单元(T2γ bg) :总面积约 2 4 k m 2,岩性为细粒似斑状黑云母-二云 母花岗岩 块状构造, 细粒似斑状结构, 斑 晶含量 1 0 %~6 0 %,d 2 ~7 m m×1 5 m m , 斑晶矿物种类多, 由微斜条纹长石, 石英, 钠长石( 更长石) 及少量黑云母组成,斑晶 自形程度差, 多为他形。

      基质为细粒结构, 一般 0 . 9 0 为界) ,绝大多数属于碱性系列花岗 岩 该超单元岩石稀土元素含量(1 0 - 6) 为1 9 7 . 9 ~1 3 . 5 , 从早期往晚期单元, 明显 降低,晚期单元可具有很低的稀土含量, 可能是遭受了流体交代的结果;该超单元 还有一个特点是S m / N d 高,为0 . 2 7 ~0 . 4 0 ;稀土配分配分曲线(图1 )为平展的V 字形曲线,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L/H 值为1 . 0 ~3 . 9 ,晚期单元重稀土往往反向 分异,为向左倾的曲线, (G d / Y b )n 常小 于1 ;δE u 为0 . 1 1 ~0 . 0 2 ,具有很强烈的 负铕异常该超单元R b 、T a 、N b 、G a 含 量较高,而B a 、S r 、P 、E u 、T i 含量很低 R b / S r 值大, 主要为2 4 . 2 ~1 6 7 . 3 ;晚期单 元的K / R b 值低,仅为7 8 ~9 5 在微量元 素蛛网图上(图2 )显示了极强的B a 、S r - P 、E u - T i负异常,该超单元比较特别的 是没有 N b - T a 负异常,N b / L a 值一般大 于 1。

      六连岭超单元初始锶比值为 0. 6 5 7 6 5 ~0 . 7 2 6 5 2 , 由于该超单元岩石的S r 含量太低,R b / S r 值太高,所获初始锶比 值误差太大,只有S r 含量略高,R b / S r 值 略低的S 0 4 4 样获得的初始锶比值0 . 7 1 4 0 1 可能接近实际值该超单元εN d (t )值 为-6 . 4 0 ~-8 . 7 6 (平均为-7 . 3 6 ) ,T 2 D M 值为 1534~1725Ma(平均为 1 6 1 2 M a ) 3 . 成因及物质来源分析 本区A型花岗岩形成于印支期和晚燕 山期,其中,六连岭超单元确定为铝质 A 型花岗岩,则是首次提出华南印支期的 铝质A 型花岗岩这类花岗岩具有独特的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8 9 7 2 . 2 0 1 1 . 0 7 . 0 0 8 摘 要 海南三叠纪铝质A 型花岗岩主要分布于陵 水- 龙滚断裂带两侧,由六连岭单元、兵 工厂单元、石龟岭单元构成测得六连岭 单元六连岭岩体锆石S H R I M P 法U - P b 年龄 为2 3 9 ±3 M a ,形成于中三叠世。

      该岩体 属于该超单元属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 素含量变化较大,配分曲线为平展的V 字 形曲线,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δE u 为0 . 1 1 ~0 . 0 2 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显示了极 强的B a 、S r - P 、E u - T i 负异常,该超单元比 较特别的是没有N b - T a 负异常,N b / L a 值 一般大于1 ,初始锶比值为0 . 6 5 7 6 5 ~0 . 7 2 6 5 2 ,εN d(t ) 值为-6 . 4 0 ~-8 . 7 6 (平 均为-7 . 3 6 ) ,T 2 D M值为1 5 3 4 ~1 7 2 5 M a 一系列典型的后造山岩浆组合和构造环境 判别图解显示该岩套形成于后造山的构造 环境 关键词 中三叠世;铝质A 型花岗岩;后造山 - 2 9 - 地球化学性质,即富硅、碱,贫钙、 镁,偏铝 -弱过铝,弱亚碱质,富 F、 富 H F S E ,G a / A l高、F e O * / M g O高、 R b / S r高,岩石中包体及熔融残留晶不 发育,在A 型花岗岩与其他类型花岗岩的 各种判别图解上绝大多数落入A 型花岗岩 区(图 3 ) 。

      关于铝质A型花岗岩的成因已有多种 模式K i n g 等[ 7 ](1 9 9 7 )认为铝质A 型花 岗岩起源于具正常水含量的长英质下地壳 的部分熔融,其源区应是经过地幔流体交 代而成为饱满型 (f e r t i l e ) 源区, 即富集碱 质和 H F S E ,最理想的源区岩石应是饱满 型长英质麻粒岩邱检生等[ 8 ](2 0 0 0 )认 为福建沿海铝质A 型花岗岩为幔壳物质混 熔的产物,由于岩浆富F 利于角闪石的分 离结晶而使岩浆向过铝质方向演化刘昌 实等[ 9 ](2 0 0 3 )认为南昆山铝质A 型花岗 岩的源区位于幔 -壳边界相互作用带内, 由饱满型长英质麻粒岩低度部分熔融作用 所形成 由上可见,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铝质 A 型花岗岩来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争 论的焦点在于源岩是熔融残余源岩还是经 历过幔源流体交代富集的源岩华南不同 时代不同地区的铝质A 型花岗岩从未见到 具有亲缘演化关系的其他侵入岩与其直接 共生,所以它们不是其他岩浆分异演化的 产物这些岩体岩性均一、地球化学特 点非常相似,其ε N d (t )值高于、I s r 值低于同区变沉积岩源的花岗岩,因此 认为其源岩可能不是变沉积岩。

      它们最 可能是由变火成岩(长英质麻粒岩)低 度部分熔融作用所形成,在此过程中可 能有地幔富卤素流体的作用 4 . 构造环境 六连岭超单元的铝质A型花岗岩形成 于后造山阶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 因: (1 )后造山阶段常常是在变形停止之 后马上出现,碱性岩和A 型花岗岩的形成 与出现标志着整个造山期的结束,板内期 的来临 (肖庆辉等[ 1 0 ], 2 0 0 2 ) , 是后造山阶 段的特征产物 (2 )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海南三 叠纪的花岗岩类与先前晚石炭世- 二叠纪 的侵入岩不同,确实大部分落入板内区 (W P G )或靠近板内区 (3 )华南在三叠纪时存在一条富碱侵 入岩(A型花岗岩)带,它们与本区三叠 纪一般不具变形构造的壳源、壳幔混合源 弱过铝- 准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或强过 铝花岗岩(流纹岩)以及少量的拉斑玄武 岩系列镁铁质- 超镁铁质侵入岩(火山岩) 等一起构成典型的后造山岩浆岩组合 5 . 结论 (1)海南中三叠世铝质 A型花岗岩 分布于陵水- 龙滚断裂带两侧, 测得六连 岭单元六连岭岩体岩体(S001)锆石 S H R I M P法 U - P b年龄为 2 3 9±3 M a ,形 成于中三叠世。

      (2 )这些铝质A 型花岗岩绝大多数属 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配分曲线为平展 的V 字形曲线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图 2 )显示了极强的B a 、S r - P 、E u - T i 负异 常,该超单元比较特别的是没有N b - T a 负 异常 (3 )富碱侵入岩(A型花岗岩)带与 弱过铝- 准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或强过 铝花岗岩(流纹岩)以及少量拉斑质镁铁 侵入岩等一起构成典型的后造山岩浆岩组 合,其构造环境为后造山环境 参考文献 [ 1 ] 郭福祥. 中国南方中新生代大地构造属 性和南华造山带褶皱过程. 地质学报. 1 9 9 8 . ,7 2 ( 1 ) : 2 2 - 3 3 [ 2 ] 周新民. 对华南花岗岩研究的若干思 考. 高校地质学报. 2 0 0 3 , 9 ( 4 ) : 5 5 6 - 5 6 5 [ 3 ] 陈斌,翟明国,田伟,等. 2 0 0 5 . 太行 山南段中生代杂岩体的岩石成因:元素 和N d - S r - P b 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矿物 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 1 (2 ) :9 3 - 1 0 2 [ 4 ] 谢才富,朱金初,赵子杰,等. 三亚 石榴霓辉石正长岩的锆石S H R I M P U - P b 年龄:对海南岛海西-印支期构造演化 的制约. 高校地质学报. 2 0 0 5 ,1 1 (1 ) : 3 7 - 4 7 [ 5 ] 谢才富,朱金初,丁式江,等. 琼中 海西期钾玄质侵入岩的厘定及其构造意 义. 科学通报. 2 0 0 6 a ,5 1 (1 6 ) :1 9 4 4 - 1 9 5 4 [ 6 ] 谢才富,朱金初,丁式江,等. 海南 尖峰岭花岗岩体的形成时代、成因及其 与抱伦金矿的关系. 岩石学报. 2 0 0 6 b , 2 2 ( 1 0 ) : 2 4 9 3 - 2 5 0 8 [ 7 ] K in g P L , W h it e A J R , C h a p p e ll B W . C h a r a c t e r iz a t io n a n d o r ig in o f a lu m in o u s A - t y p e g r a n it e s f r o m t h e L a c h la n F o ld B e lt , S o u t h e a s t e r n A u s t r a lia [ J ] . J P e t r o l, 1 9 9 7 , 3 8 ( 3 ) : 3 7 1 ~3 9 1 [ 8 ] 邱检生,王德滋,蟹泽聪,等. 2 0 0 0 . 福建沿海铝质A 型花岗岩的地球化 学及岩石成因. 科学出版社. 2 9 (4 ) : 3 1 3 ~3 2 1 [ 9 ] 刘昌实,陈小明,王汝成,等. 2 0 0 3 . 广东龙口南昆山铝质A 型花岗岩的 成因. 岩石矿物学杂志. 2 2 (1 ) :1 ~1 0 [ 1 0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