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教养笔记我会交往吗.doc
3页幼儿教养笔记《“我”会交往吗?》 教育笔记:我会交往吗? 【案例背景】 在活动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告状声:XXX小朋友,他抢我的积木XXX小朋友他不愿意和我一起下棋XXX小朋友他的拼图不给我玩等等,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摩擦,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有一大家子的人围着他转,他就是个小皇帝,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别人都要听他的,不善于交往,也有的表现为自私、不合群等一些性格特点 心理学上明确指出:幼儿时期,对幼儿进行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也是一个最佳时期,而角色游戏正是培养孩子养成正确的交往行为的一种游戏活动一些学者发现,在角色游戏中,幼儿身心愉悦,自主地模仿成人游戏,同伴交往频率较日常任一活动更加频繁而且通过角色模仿,强化了同伴交往意识和角色规范,并且能自觉不自觉地迁移到幼儿的现实生活中,从而促进与同伴良好交往关系的发展 【案例描述】 案例一 医院游戏中,当戴xx爸爸推着宝宝来医院看病时,一进医院,就嚷起来,医生,我宝宝生病了,快给宝宝打针医生于是手忙脚乱地要把宝宝从小推车里抱出来,由于方法不对,没有抱出宝宝,就在小推车里帮宝宝打了一针这时爸爸又提出要求说:再给宝宝配点药,你还没有给宝宝配药呢。
医生照办了 在这个案例中虽然没有出现冲突,但爸爸以自我中心这一特点很明显,而且没有礼貌,扮演医生的佳佳是个女小朋友,有点让着他,为了让小朋友学习正确与人交往的方式,我特地再现了这个游戏情景,当小朋友看完这个再现的游戏情景时小朋友纷纷议论开了,有的说:爸爸没有礼貌,没有和医生打招呼有的说:爸爸说话声音太大了还有的说医生也不对,医生先要请爸爸抱着宝宝坐好,再给宝宝量体温给宝宝打针、配药是医生决定的,不是爸爸决定的当小朋友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后,我再请戴xx扮演爸爸,我来当医生,一起表演一遍,在表演的过程中学习正确的交往方式 案例二 游戏时,王xx小朋友跑来告诉我:静静老师,娃娃家的妈妈韩雨佳有篮子去买菜的,我没有王xx是自由人,一开始菜场里我们没准备购物袋,顾客买了东西只能捧在手里,他觉得有点不公平,于是我对王xx说:你能不能去和鲜鲜菜场的工作人员商量一下,让他们准备一点篮子?王xx犹豫了一下说:好的王xx来到菜场,但不知如何开口,于是我对工作人员说:你们能准备一些购物袋吗,有顾客反映买了东西没有办法拿这时王xx赶紧接上来说:是的,你们能给我一个篮子吗?两个工作人员开始商量起来,黄涵说我们教室里有篮子的,我去拿几个吧。
李思慧说:我看见阿姨有塑料袋的,我去问阿姨要几个吧黄涵在柜子里找来了几个篮子,李思慧也问阿姨要了几个口袋,问题解决了王xx开开心心拎着水果素菜去娃娃家做客了在这个案例中王xx首先想到的是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是交往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当小朋友把问题抛出时,我们老师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幼儿进行深入地交往,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呢?我在这儿做的就是适时的介入,帮助幼儿顺利地进行交往,案例中的王xx是这学期新来的小朋友,与其他小朋友相比而言,各方面能力相对来说要弱一些,因此,当我鼓励他去与同伴商量时我就跟在后面,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助他一臂之力,这样幼儿的交往能力才有可能得到发展 【案例反思】 从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出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幼儿缺乏良好的交往方式 2、与人交往的范围较窄 3、语言能力制约着交往的发展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成人的示范榜样作用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家长都要以身作则,模仿是孩子获得经验的最佳途径 2、重视幼儿语言的积累,学习一些基本的日常礼貌用语以及培养幼儿良好的交谈习惯 3、教师见机行事,平等介入,指导幼儿顺利交往,从而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交往既是人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社会交往能力是人的全面发表发展素质中的重要一条,学会合作,学会交往,既是幼儿的心理需要,也能在同伴的交往中逐步实现自身的社会化通过交往合作可以使幼儿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习社会道德准则和处理人们之间的关系,帮助幼儿克服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于人际交往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