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教练员管理工作条例.docx
6页学校体育教练员管理工作条例一、 总则1. 为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练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训练教学 水平和指挥、管理能力,建设一支适应体教结合事业发展需要的体育 教练员队伍,促进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特制定本条例2. 本条例适用于学校从事青少年竞技体育业余训练工作的教练 员,是教练员聘用周期、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二、 教练员任职基本条件1. 履行教练员职责,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为体育事业献身的精 神2. 完成基本训练教学任务,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全面关心运动员 的成长,做好运动队的管理工作积极参加进修、学习3. 按照体育运动人才成长的规律,制订、实施训练规划和训练计 划承担运动员的训练教学和参加各级比赛的指导工作选拔、培养 和输送体育后备人才4. 熟悉本项目国内外发展动向,掌握先进的技战术训练手段、方 法,以及科学选材、训练规律总结培养优秀运动员和优秀后备人才 的经验,进行专题研究,撰写科研论文,推动本项目运动技术水平的 提高三、教练员岗位职责和任务1. 认真贯彻党的体育、教育方针,努力学习专业理论和科学文化 知识遵守【教练员守则】,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加强政治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水平。
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养成良好的 工作作风遵纪守法,廉洁从教,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身 体健康,能胜任本职工作2. 认真选才,科学训练,提高运动员成材率向上一级运动队输 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是教练员的根本职责3. 按照运动队管理条例,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精神文明教育, 关心运动员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培养优良道德作风,严格组织纪律, 加强对运动员的管理,确保队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强化科 学训练,刻苦训练,努力提高运动水平,创造优异成绩4. 服从组织安排,严格按照项目训练大纲组织实施训练、比赛、 科研工作1) 教练员带训运动员的人数原则上为:三线个人项目教练员 带训队员不少于12人,集体项目教练员不少于本项目正式比赛报名 人数的1.5倍;二线个人项目教练员带训队员不少于10人,集体项目 教练员不少于本项目正式比赛报名人数2) 教练员每年训练课次不少于280次(不计早操)、每次不少 于2小时(具体实施中各队可根据自身情况有所调整)3) 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训练、比赛、输送等任务4) 每年撰写1篇高质量的专项体育论文,并按时参加优秀论 文评选活动5. 负责训练和比赛的安全、考勤工作。
对运动员进行纪律和安全 教育,对无故缺勤、迟到或早退现象,要严加管理,如实上报考勤登 记严格控制并杜绝运动员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吸烟、喝酒、 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坚决杜绝一切兴奋剂事件的发生6. 负责运动器材、专用服装等管理工作,教育运动员爱护器材设 施和服装,所使用的器材物品应按时整理归还四、教练员教学训练1. 按教学训练大纲、训练任务的要求,制定齐全、规范的多年、 年度、阶段、周训练计划及教案1) 多年训练规划应包括:多年训练的基本设想和总任务,各 年度训练任务,训练指标及措施,比赛安排,测试和评定训练水平的 时间与方法等2) 年度训练计划应包括:对运动员个体的基本分析,全年训 练的基本任务,制定运动员素质、技战术指标,周期划分,各阶段训 练任务、时数及训练的基本手段,训练负荷、比赛及定期综合考核的 安排,检查和测定各项训练指标的时间和次数,实施计划的措施等3) 阶段训练计划应包括:训练任务、各项训练内容的比例, 训练手段及训练负荷的具体安排周训练计划应包括:训练任务、训 练内容、负荷及手段、小结4) 教案应包括:课的任务、负荷,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 束部分的训练时间安排及训练方法,课后小结。
5) 训练总结包括训练计划的实施情况,要有数据,有分析, 有经验体会,找出缺点与不足,明确今后努力方向6)重点队员的训练计划应在整体计划、教案、总结中突出或 单独制定2. 按训练计划上好训练课,科学地、高质量地完成训练任务上 课训练时要做到不吸烟、不闲谈,准确示范,及时指导严禁随意离 开训练场地3. 文明训练,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训练一起抓,充分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和自觉性,不以任何理由和形式体罚学生4. 满课时训练,每周不少于6个训练课次(不计早操),每课次 不少于2个小时(可根据各队实际自行调整)5. 定期对运动员进行机能评定和测试,将测试内容、时间及有关 数据资料记入运动员技术档案,并根据有关数据情况科学、合理地安 排训练6. 高度重视训练课上学生的人身安全,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 措施,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7. 对训练课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以强化训练工作的管理,提 高训练质量,达到最正确训练效果对教练员年度训练计划、阶段训练 计划、周训练计划、教案定期进行检查,每年展评一次五、教练员聘任考核1. 教练员实行聘任制聘任期一般为2〜4年,聘任期满,根据 考核结果,可续聘、低聘、解聘2. 考核原则为量化考核与综合评定相结合,优胜劣汰,竞争上岗。
在一个训练周期内,年度考核和市运会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不合格“档 次的教练员,应低聘或解聘3. 年度考核中被评为“基本合格“档次的教练员,下一年度将低 聘留岗使用一年年底考核合格,则续聘;考核不合格,则解聘4. 聘任期间,未能完成任期规定的任务指标,应在下一个聘用期, 低聘或解聘5. 考核方法采用年度考核、训练比赛周期考核和任期目标考核相 结合的办法6. 考核中贯彻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考核结果分为“优秀〞 “合格〞 “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档次7. 考核贯彻分级管理原则,考核结果作为优秀运动队教练员续聘、 低聘、解聘及奖惩的依据六、教练员考核内容1. 工作态度(德):包括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出勤率等方面内 容2. 工作能力(能):包括专项训练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组织协 调能力等方面内容3. 学术水平(识):包括学历层次、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水平、 论文、论著、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方面内容4. 工作业绩(绩):包括带训运动员参加市级以上比赛成绩,带 训运动员的成材率及训练、比赛计划、教案的制订和实施情况,体育 专项论文撰写、参评情况等方面内容5. 工作业绩是教练员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学术水平等素质的综合表达,是衡量教练员水平的重要标尺。
但对工作业绩的考核,不能 代替对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学术水平的考核七、 教练员的奖励1. 每年将根据考核结果对认真完成各项训练和比赛任务的教练 员进行奖励对教练员的奖励实行与运动成绩、成才率挂钩,与日常 训练工作挂钩,与运动队管理工作挂钩的原则2. 对在体育教学训练工作中贡献突出的教练员,给予一定的奖励3. 凡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成绩特别突出,或在训练、科研、培 养和输送后备人才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教练员,再给予一定的奖励八、 教练员处罚1. 训练中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会客,不携带通信工具,不处 理与训练无关的事由于教练员失职、渎职造成训练重大伤害事故的, 后果由教练员本人承担2. 教练员假设有未按要求制订、撰写和上交训练计划、教案、专项 论文等;未提前请假,训练迟到;未请假缺勤;全年请病、事假累计超 过半个月等情况,应给予不同程度的经济处罚3. 因教练员管理、教育不严或提供违禁药品、发生兴奋剂事件的, 由教练员本人负责4. 违反以上规定者,将视情节轻重,适时予以解聘或在第二年度 给予低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