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doc
8页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谭永梅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 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 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 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 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也是行之有效的一、 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日前,生态环境日趋恶劣,生态平衡 的破坏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一次次给人们敲响警钟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 成为人类的一个迫切的目标当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时, 就能端正学习态度,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二、 采用启发的探究式教学方式环境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观念和行为习惯, 而不是专业技术教育所以教学方法应由传统的灌输式讲授知识,转为启发 的探究式教学1、 通过大量的感观材料激发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空洞说教效果不理 想,因此在教学中将环保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直观画面、录像等,能充 分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乐于接受。
例如让学生观看抗洪抢险那惊心动 魄的战斗录像;北京地区每年秋末冬初那飞沙遮天的沙尘暴;天气给人们带 来的的危害……告诉学生这些惨透局面正是由于人类不爱护环境,肆意地破 坏生态环境平等所导致的恶果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和土地也正遭受着 严重的破坏,森林资源口益在减少,土壤的过分,沙化……都给人类带来了 不同程度的灾难2、 在阅读中加深体会语文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 料,而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 验直接影响其身心如让学生亲自通过各种途径收信一些有关环境污染的资 料,通过交流汇报,从中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 切性3、在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受教育学生是学习和发慌的主体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 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例如开展《我是护树少年》的主题活动,布置学 生收信有关树木、森林的资料,采用知识竟赛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树木、森 林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了解环境保护的图标、节口、法律法规、歌曲、 诗歌等学生在活动中既丰富了环保知识,又深入地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和迫切性,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三、 注重环保教育的实践性、灵活性小学生具有好胜、好奇、喜欢表扬等特点,因此,教师在教育中应随机 应变,灵活多样,让学生在赏识教育中乐学、好学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 的语文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例如在学完《一个小村庄的故 事》一文后,让学生谈谈学了课文后的感受,懂得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展开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我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呢? 学生从文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自然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四、 环境保护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生态环境的破坏不是一个短时性的现象,治理和保护环境是一项持久的 任务为了我们的现在、将来和子孙后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及环境教育 都是刻不容缓且长期性的因此,应让学生明白:爱护地球,珍惜资源,保 护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我们应该从小增强环保意识,学习、 宣传环保知识,自觉保持环境卫生,不做污染环境的事,爱护绿化,积极参 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浅议语文教学中的如何渗透环保教育龚永姬广义的环境教育是指借助于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 培养环境意识,并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新环境问题产生的知识和技能, 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 类的环境。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岀:“新课程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 和人文素养以及环保意识在义务教育阶,环保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方法 是渗透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站 在“以人为本的立场,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 生的保护环境意识,唤醒学生自觉地去关爱自然,爱护地球,为明天播下绿 色种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就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发表 一些浅薄的看法一、深挖教材,丰富环保内容环境保护是有其科学依据的,我们的环境教育活动也必须体现出这 种学性言之有理,行之有据”才行,否则,就是在“唬小孩子” 了, 而这种“唬”又是最最要不得的所以,科学性是环境教育的前提我们使用的语文教材,其课文文质兼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 深入研读教材,努力挖掘课文中的环保教育素材,围绕语文教学的目的, 因文、因学生异,恰当地选定环保教育的目标、方法和途径,把环保教 育素材和自己的德识、才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到教学程序中去,以 丰富的环保教育内容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二、创设情境,激发环保意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这不仅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 进行情感对话的过程,更是学生与人自然进行窃窃私语、情感融合的过程。
苏霍母林斯基指出:“用环境中周围的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 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请用我们的激情加入到学生当 中去吧!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当我们和他们一起游戏的时候,他们 会很开心,而他们开心地时候也下是潜能最容易发挥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 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同时,孩子们高涨的热情也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激 情因此,在渗透教育过程中,教师困文而异,创设充满情感,饱含激情的 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环保教育内容由呆板变活泼,化 抽象为形象,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 率如教学《向沙漠进军》时,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乞态环境惨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资源危机,耕地面积减少,垃圾成山等)的惊人数据, 创设“愤”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诱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 识又如教学《春》时,配乐朗读课文,创设融洽、愉悦的教学情景,造成 一种“心求而未得”的教学境界,鼓励学生想像游赏,想到教材之外,去感 受大自然朴实无华的魅力,去感悟大自然捧给人类的琼浆,激起学生热爱大 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三、读写结合,培养环保意识读写结合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指导学生 读文入情,因情悟文,由文明理,可让学生初步懂得保护环境对人类的重要 性;再通过写,把学生懂得的环保意识落实到实际中去,使学生从心灵深处受 到震动,在具体环境中受到感染的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精读是准备” “他们 深入地分析活的语言现象,进行比较和对比,门 觉努力地去克服困难,在这样的脑力劳过程中获取的知识,能在记忆中保持 更加牢固的深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养成一种在日后实践中更完 养的应这些知识的志向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人为破坏”后的体验,教 师应以情促情,把学生体悟“人为破坏”的忧思,引向现实生活的环境,思 考环境恶化的后果,让学生看到“科学治理”的希望,引向自己身边的环境, 畅谈怎样保护环境,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通过一系列有目的训练,学生心中不仅埋下更多的忧虑,而且也萌生出一股 保护环境的冲动有一学生在《地球在呻吟》一文中就发出这样的呼吁:我 们只有一个地球,请大家伸出援助之手,救救地球吧!四、拓展空间,强化环保意识环保教育不是封闭教育,其教育过程实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以教材为 中介,感悟知识,形成观念的动态过程,因此,语文教学应当在保持本学科 因有的特点的同时,海纳百川,博采众长,这样才能引来环保教育的源头活 水,使学生在充满活力的广阔空间中口由吮吸“绿色乳汁”这就需要做好学 •间的融会惯通和课外的延伸学生在这开放、充满活力的立体空间,在阅 读过程中,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当语文教学从挖掘环保内容,培养环保情感, 强化环保意识等方面为学生创造认识自然、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时空时, 学生在对保护区环境,无疑会变得更加意识化、自主化、生活化,而我们的 语文教学将会境界更开阔,内涵更丰富,课堂更生动,播下的“种子”也将 更多、更真、更绿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李宝翠环境问题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之一,环境和生态保护是可持续发 展的核心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已经困扰了人类相当长的一段 时间,随着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人类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 重要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了 解环境破坏的现状,主动关心环境保护方面的大事,使学牛逐步形成“保护 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的环保意识,并H能够落实到行动上如何在 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使他 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作出贡献,是每一位教师都应 该思考的问题首先,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 在世界各国倡导“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今天,仍然有许多人认为“人 类是地球的主宰”,认为人类可以肆意从环境中索取一切需要的物质,止是由 于这种错误思想的存在,使人类在历史出现了数不胜数的破坏环境的行为。
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点之 -O学生都知道,在地球上有着数以万计的生物,正是这些生物使我们的地 球充满了生机,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在这里声息繁衍,地球表层的 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所以, 学生应该要意识到,我们的生物圈是不能替代的,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 家园,我们作为生物圈中最高等的生物更是应该有意识地保护我们的生物圈再次,让学生了解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人类对环境和我国目前面临的 环境问题,让学生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有许 多因为对口然界认识不足,过度放牧,过度砍伐森林,开采自然资源,大量 排放污水,废气等使生态环境成生物圈糟到破坏的事例,如我国长江,黄河 中张游因为乱破滥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许多野生动物因为人类的捕杀而 灭绝,太空中垃圾数量不断增多以及噪声,光污染等等将这些人类自己做 的傻事,谅成的苦果甚至是自己一手制造的悲剧在教学过程中告诉学生,可 以让他们深切体会到自然界中的资源并不是取Z不尽,用之不竭的,让他们 认识到人类如果过分注重自身利益,不加节制地从自然界中索取各种资源必 将破坏生态平衡,人类也最终会受到口然界的报复。
近年来,我国环保方面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在环保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但我国生态环境的局部改善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总体恶化的趋势资源浪费 惊人,水土流失严重,草地退化,沙化和殓化面积逐年增加,水体污染使水 资源短缺才盾加剧把这些问题结合课堂内容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切身感 受到存在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他们真止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第三,让学生具备关心环境动态的意识当今社会各种媒体非常先进, 差不多每天都会有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报道,如世界各国保护环境的新举措, 当今社会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人类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等方面的消 息应该提醒学生主动通过报刊或网络关注环保动态,定期了解这反面的信 息这对于学生来讲是很有不要的,可以使他们了解发生在身边的关环境保 护的大事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对某些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 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例如当我们讲到“沟渠的特殊地形一一黄 土高原”时,教材中涉及到环保问题,我问学生东莞现在面临哪些环境问题, 应该怎样治理的问题,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平时观察和相关渠道知道东莞市的 污染主要有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的污染,并提出应该“加大执 法力度,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植树造林,建设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