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研说内容.ppt
56页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种树育人 桃李缤纷,王仲芹,,,,,编写特点,立体整合,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编 写 体 例,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一、说 变 化,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 “6条”改“5条”,“双基”变“四基”,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数学观的修改,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修改,新 课 标 变 化,体现合理的教学顺序和节奏,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加强“四能”的培养,精心设计学习和训练的案例和步骤,增设过程性评价板块,新 教 材 变 化,一、内容变化,1.从一年级下册移来“认识时间” 单元 2.原“统计”单元进行了调整(第一学段只在每个年级下册安排) 3.编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 4.“数学广角”单元教学内容发生变化5. 除“数学广角”和“总复习”外,其他每个单元 都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 7个基本教学单元中共安排了9个解决问题的例题 每一例题都呈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第一单元P7,第五单元P69,5. 除“数学广角”和“总复习”外,其他每个单元 都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 7个基本教学单元中共安排了9个解决问题的例题 每一例题都呈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解决问题的形式(策略)多样(5个例题呈现了不同策略),,第二单元P23,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画图理解数量关系渗透线段图思想,,实际操作推理,第三单元P42,,逆向,第五单元P69,6. “倍的认识”移到三年级上册,学习完乘除法以后集中编排,实验教材(二上) 第六单元P76,实验教材(二下) 第四单元P54,7. 删除实验教材第二单元的“加、减法估算” 、第五单元的轴对称、镜面对称 8.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增加了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 9. 练习题的题量所有增加 如:“乘法的初步认识”(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 实验教材: 做一做(2小题) 练习九(11小题 共38道) 修订教材:做一做(3小题) 练习九(14小题 共57道),增加的内容,提高要求的方面,减少的内容,,,二、说 课 标,,整体建构下的二年级数学,激发兴趣 养成习惯,小学(1-3年级),,小学(4-6年级),初中(7-9)年级,(兴趣培养),(学习基础),(巩固提升),,,,,,,,,问题解决,,,,,,,,,,,,,,,,,,,综合与实践,第一学段 课程内容,图形与几何,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三、说 教 材,内容结构,编写体例,编写特点,立体整合,,,二年级 上册 说教材,全 册 教 材 安 排,,,,,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内容结构,编写体例,编写特点,立体整合,,,二年级 上册 说教材,,,教材编写体例,,,标题 例题 做一做 练习,,,单元,小节,,整理和复习,阅读材料,编 写 体 例,编写体例,练习,主题图,例题,聪聪、明明的话,人物对话,做一做,增加了问题设计的开放性和探索性。
练习有层次性,弹性的设计,既注意教材的普遍适应性,又为学生提供了有差异地发展的可能性突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充分展示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提高学习兴趣, 扩展学生视野,针对例题 巩固训练,内容结构,编写体例,编写特点,立体整合,,,二年级 上册 说教材,二、编排特点,1.各部分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2. 重视笔算算理算法教学 结合算式,分步出现所学笔算的计算法则 重视“笔算计算法则”的概括与呈现,36+30,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则条文,3. 素材更加丰富、探索性更强 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和素材 设计了丰富的探索性操作活动 单元主题图与例题紧密结合(第4单元),4. 加强“解决问题”教学,为培养学生“四能”提供教学思路和可操作的案例 加强各内容领域中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提供教学的思路、清晰的线索和可操作的案例 新知识教学后一般安排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例题; 结合例题循序渐进地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尽量提供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 增加了“连续两问”、“中间问题”的例题,,5.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 大的单元都安排了“整理和复习”(第2、4、6单元)。
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整理,,发现,,计算,,p86,,6.增加了数学的背景知识p6,p62,p51,,7. 练习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增加了专项性练习题,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滚打,,,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铺垫P51,内容结构,编写体例,编写特点,立体整合,,,二年级 上册 说教材,,7. 增加了较多专项性练习,且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带着前面的内容进行练习P51,专项性练习p15,p20,常 见 的 量,一上:认识小时 一下:认识人民币,二上:米 厘米认识分钟 二下:克和千克,三上:秒 三下:年月日面积单位,,,,,,,分散学习 日趋完善 形成体系,四上:角度 五下:体积和容积单位,,纵向整合,图 形,一上:立体图形 一下:平面图形,二上:线段,角,四上:平行四边形梯形 四下:三角形,,,,,,,由简到难、逐渐完善、稳步提高,五上:多边形面积 五下:正方体长方体,,三上:四边形 三下: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纵向整合,,六上:圆形面积 六下:圆柱圆锥,,加 减,一上: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下: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上:100以内的加减法 二下:万以内的加减法,三上:万以内的加减法,,,,,,,范围逐步扩展、能力不断提升,四上:小数加减 五下:分数加减,,纵向整合,乘 除,二上:表内乘法 二下:表内除法,三上: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 三下: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五上:小数乘法小数除法 六上:分数乘法 分数除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第三学段:有理数的乘除,,四上: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四下: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简算,,,纵向整合,数 与 代 数,表 内 乘 法 一,100以 内加减法,表内乘法二,连加连减,进位加法 退位减法,解决问题,乘法的认识,解决问题,789乘法口诀,2-6乘法口诀,,横向整合,,,迁移,,解决问题,,,四、说 建 议,,,,,,教学建议,,,,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设置多种活动感知不同长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量一量,,,看一看,比一比,,,,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教学建议,估一估,设置多种活动,切身感知不同长度单位,,联系生活解决问题,,,联系旧知以旧促新,发挥情境图作用,,,,第二单元 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建议,口算笔算估算相结合,,画一画,,,找一找,折一折,,,,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建议,拼一拼,观察生活小组操作合作探究,,多种形式激发兴趣熟记口诀,,,创设情境体会乘法意义,,,,第四六单元 表内乘法,教学建议,结合实际解决问题,,语言描述闭眼想象,,,分组观察 建立表象,情景模拟 角色扮演,,,,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教学建议,实物到立体,,钟表模型 动态展示,,,前后联系,贴近生活,,,,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教学建议,多种活动 练习巩固,,方法多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教学建议,思考总结,评价双基 定性定量,,,,评价建议,,重视数学思考问题解决评价,评价主体方式多样化,情感态度的评价,注重学习过程评价,,以各种形式进行评比,教师评价,小组互评,集体评价,学生自评,社会评价,,,,,,,,,,,掌握教材,立足学校,着眼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深挖教材 用好教辅,教具学具兴趣小组,生成性资源 教师团队,教师备课增加手段提升素质,扩展视野提高兴趣加深理解,,投身社会,利用场馆 借助媒体 学以致用,,,,,多谢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