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测试题大全.docx
14页2024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测试题大全 2024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测试题大全 高一语文必修一测试题是怎么样的呢?同学们需不须要一份测试题来练习一下,检验学习成果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测试题大全,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一语文必修一测试题(人教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生物钟是一门跨学科科学生物钟学的中心概念是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机制它可以帮助生物体适应不断改变的状况每个器官和系统都有自己的节律,而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连接的譬如,心跳平均每分钟70次而晚上只有60至50次处于运动状态时,心跳则会加快呼吸和新陈代谢也如此为了适应不断改变的环境,自然界就产生了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是自然界产生的生物现象它存在于生命的各个阶段探讨表明,生物节律对肌体适应不良生态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影响到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生物钟医学中还有一个概念——非同步它如同钟表中的尺寸不同的齿轮当齿轮相吻合时,就会不停地运动当齿轮出现故障时,肌体就有了毛病。
坐飞机到外地就是一个例子人已经习惯于晚上呆在某个地方,假如换了地方,肌体就需适应改变假如不适应,人就会懒洋洋、工作效率低下、头疼、精神惊慌;自我感觉不佳等这一切都可称作非同步一昼夜中,人体的机能是不断改变的,病亦如此,而且是严格遵循规律的就拿高血压来说,早晨血压会上升,白天会下降并趋于正常,夜间又会上升借助血压计可以测量出血压在一天中的改变状况人可以依据血压升降的规律服药,而不是死板地一日三次也就是说,一天服一次药就可以达到稳定血压的目的少服药可以削减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又可省钱 同样,针灸和理疗也要选择最佳时刻选择的时间不当,或许还会造成不良后果科学家曾经做过试验他们给家鼠注射了增加肌肉收缩力的药物药量相同,注射时间不同,结果大相径庭早上注射,家鼠几乎全军覆没,而晚上注射则无一死亡 现代生物钟医学的主要探讨课题是,探讨订正人体生物节律的方法和药剂依据“生物钟”选择最佳时刻治疗疾病,能够收到比平常更好的效果从上个世纪60年头末起运用的方法是借助理疗仪用得相当多的还有调整褪黑素生成的药物 要学会维持正确的生物钟,否则就会出现生理和心理惊慌要努力使自己的社会活动节律与自己的生物钟相吻合,这样才能精力充足和高效率地工作。
1.下列对“生物节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物节律是对人适应不断改变的状况起确定作用的奇妙机制 B.生物的每个器官和系统都有自己的节律,而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连接的 C.生物节律是为了适应不断改变的环境而产生的生物现象 D.生物节律存在于生命的各个阶段,对肌体适应不良生态因素起重要作用 2.对“非同步”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生物肌体适应环境改变而产生的生物现象 B.生物肌体不适应环境改变而导致肌体故障的状况 C.只用于人的肌体适应环境改变而出现的病态或不适感觉m] D.只用于人因病而不能适应环境改变的状况 3.下列对“生物钟医学”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物钟医学的原理是利用生物节律来影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B.只有依据“生物钟”选择最佳时刻治疗疾病才能有疗效 C.依据疾病也有其“生物钟”的状况进行治疗 D.依据人体的肌能要适应不断改变的状况进行治疗和预防疾病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特别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4.下列各句中的词语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 A.目眦尽裂 目眦:眼睛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左担当警卫的人 C.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跽:跪直身子。
D.哙遂入,披帷西向立 西向:西边] 5.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1)则与之斗卮酒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2)窃为大王之不取也 臣为韩王送沛公 A.两个“与”字相同,两个“为”字不同 B.两个“与”字不同,两个“为”字相同 C.两个“与”字相同,两个“为”字相同 D.两个“与”字不同,两个“为”字不同 6.下列对文段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邦在紧急中“如厕”是借口,真情是急欲脱逃 B.樊哙陈词,把项王看得仅次于怀王,是为了满意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 C.樊哙闯帐,“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主要表现樊哙对项王的生气、仇恨 D.樊哙闯帐陈词后,项王赐座,表明杀机已经消退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特别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张籍的《秋思》,然后完成8—9题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忙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8.本诗在抒发诗人的秋思时,不同于一般唐诗的那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情景交融的写法,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9.王安石评价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于简单却艰辛从这首诗看,你同意王安石对张籍的这一评价吗?为什么?请从本诗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两方面加以说明7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 (1)指引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5)江山代有才人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执虚如盈 张丽钧 ①每当听到学生们背诵《弟子规》中“执虚器,如执盈”的时候,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
②好喜爱这两个短句!一遍遍在心里默念它,被提示的顿悟与被寄望的欣悦暖暖地包围了我 ③从字面上来看,它很好理解——就算你手里拿着的器物里空无一物,你也要当它盛满了东西一样,当心翼翼地捧着,不要生出半点轻慢不恭 ④我试图让自己潜入这两个短句的深层,轻轻叩问一下作者:先生原委出于怎样的考虑,号召人们视“虚”为“盈”呢?莫非说仅仅是为了疼惜器物、不使堕地吗? ⑤——当然不是 ⑥先生应当是非常看重那颗“恭肃的心”的即使是捧着一只粗瓷的空碗,也当那里面盛满了佳肴美馔,不因“空”而生狎昵,恭肃的心,惴惴地悬了,让“盈”在这一刻成为“虚”的别解 ⑦我得承认,我是渐渐喜爱上那种“执虚如盈”的庄肃感的在这个美妙的提示面前,我慎重地将自己所打发走的日子归了类,分为“执盈如虚”、“执虚如虚”、“执虚如盈”三个阶段 ⑧在“执盈如虚”的岁月里,何曾知道自己正“执盈如虚”?生活将那么多盛满了琼浆的精致器物送到我手中,我却没想到它们都是须要我怀着一颗尊敬的心去珍爱的这颗心,与其说是粗疏的,不如说是贪欲的,它惯于挑剔,惯于骄横,惯于在一朵花前遥想另一朵花 ⑨后来,生活或是恼了?竟粗暴地略去了“洽谈”的程序,劈手从我怀里掠走了一些,又掠走了一些。
我不能呼告,不能悲鸣,只能静默凝视着自己越来越空虚的怀抱,惊恐莫名于是,赞歌喑哑,腹诽茁长一双“执虚如虚”的手,注定逃不掉被荒漠吞噬的命运 ⑩感谢那个飘着海腥味的夏天,它使我华蜜地读懂了“盈虚”的内涵在那条仿佛被世界遗弃了的夜航船上,我站在甲板上看下弦月,一位写诗的大姐静静地站在我身旁,我叹口气说:“月缺的日子,总是多于月圆的日子——多像生活!”大姐却说:“换个角度想想,每一天的月亮其实都是圆的——你用光明的想象补充上那暗影部分就成了我把这说法进驻我的心的那一天看成节日,因为就是打从那一天起先,我慢慢修炼了一项将一弯金钩看成一轮玉盘的本事 ⑾那一年,在大昭寺,顺着导游的手指看去,我们看到了那么多塞在“牙柱”缝隙里的牙齿导游告知我们说,这些牙齿都是朝圣者的,他们不幸死在了朝圣途中,同行者便敲掉他们的牙齿,带到了这令他们神往一生的圣地浩叹四起我知道这些浩叹背后不乏鄙夷的怜悯,但是,我却忍不住朝那些牙齿深深鞠躬想那毅然踏上朝圣之路的人,也许都曾逆料过这样一个途中抛尸的结局,可这却没有成为他们逃遁的理由甘心的生命,甘心的灵魂,将空虚的朝圣之旅装扮得一路花开 ⑿恭肃的心,充盈了器物;颖慧的心,充盈了月亮;虔敬的心,充盈了天地。
说究竟,真正空虚空洞的,既不是器物也不是生活,而是我们昏花的眼与蒙昧的心 ⒀——“执虚器,如执盈”,是一种看法,更是一种境界啊 (《燕赵都市报》 20__年11月 26日) (1)第四段作者连用两个问句,有什么作用?(6分) (2)文中把“自己所打发走的日子”分为“执盈如虚”、“执虚如虚”、“执虚如盈”三个阶段,请分别说说这三个阶段的内涵?(每个阶段不超过30字)(6分)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6分) (4)本文题目是“执虚如盈”,请联系全文,探究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生活看法和人生境界?(7分) 第Ⅱ卷(表达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日本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核辐射大量外泄,旁边百姓境况如履薄冰,日本东电公司却说核辐射不会对人造成损害,这引发了当地百姓的抗议 B.双汇河南分公司运用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