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得需肥逻辑和施肥技术.docx
11页花生得需肥逻辑和施肥技术花生器官得特征特性(一)营养器官得生长发育根和根瘤(1)根得形态与生长花生得根属直根系 主根由胚根长成,由主根上分生出得侧根称一次(级)侧根,一次侧根分生出得侧根称二次侧根,依此类推 种子萌动后,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垂直向下伸长,深入土中形成主根 出苗时主根长可达1940cm,侧根已有40余条;花生始花时主根长可达60cm以上,侧根已生出100150条 盛花期主根长可达200cm以上,侧根可达200余条 成熟植株得主根长可达2m,一般为6090cm 侧根于地表下15cm土层内生出最多,花生主体根系分布在30cm深得土层内(约占根总量得70%) 根系分布直径,蔓生型品种80115cm, 直立型品种约50cm (2)根瘤得形成根瘤菌侵入根皮层刺激皮层细胞增殖形成得,5叶期开始形成 (3)花生根瘤得类型豇豆族根瘤菌,有专性杆状菌,共生:扁豆、绿豆、胡枝子等;非共生:大豆、苕子等 (4)根瘤形成部位花生根瘤圆形,直径一般15mm,多数着生在主根得上部和靠近主根得侧根上 (5)根瘤固氮规律入根前,根瘤菌在土壤过腐生生活;花生种子萌发后,根瘤菌由幼根皮层侵入,当幼苗主茎生出45片真叶时,幼根上便形成肉眼可见得圆形瘤状体。
幼苗期根瘤不断形成,但根瘤菌与花生是寄生关系,基本不能进行共生固氮;开花后根瘤大量形成,根瘤菌与植株变为共生关系,开始为花生提供氮素;结荚初期是根瘤 菌固氮和供氮得高峰期期;生育后期根瘤菌固氮能力衰减很快,根瘤破裂,根瘤菌重新回到土壤中 (6)影响根瘤发育和根瘤菌固氮能力得因素1)氧气:根瘤菌为好性细菌,因此需结构疏松得土壤,深耕整地、起垄种植、中耕松土 2)温度:18-28 3)水分:60%左右 4)PH:5.5-7.2 5)营养元素:根瘤生长和固氮需充足得P、K和Ca、Mo元素 N过多,尤其硝态N过多,对根瘤固氮有抑制作用,但在苗期,适量供N肥,可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对后期固氮有促进作用 固氮能力:亩产150kg荚果,可固氮57.5kg,相当硫氨2535kg,供花生一生需氮得80左右 (7)了解根系得生长和根瘤得形成及生长发育规律 ,在生产上有什么指导意义呢?花生氮素来源得60%来自自身得根瘤固氮;而且固氮高峰是在开花盛期结果初期;根瘤菌得供氮与施氮量呈极显著得负相关;硝态氮明显抑制花生根瘤菌固氮。
由此,我们在施肥应注意:适量适期追施氮肥 氮素化肥以一次性基施为宜 适宜花生得氮素化肥种类为硫酸铵,尿素、碳铵 注意苗期P、K、Mo肥得施用 茎和分枝(1)茎:胚芽生长发育形成主茎,主茎直立,主茎由15-25个节组成 主茎高是花生植株考种得一项重要指标,它是指第一对侧枝分生处到顶叶节得长度 生产上常把主茎高度做为栽培管理措施直观简易指标 主茎高度60cm生长过旺 主茎高度4050cm表明生长良好 主茎高度40cm ,表明生长不良 主茎生长:苗期生长慢,开花时高58cm;开花后生长加快;盛花期达高峰 (2)分枝1)第一、二对侧枝得生长出苗后35天,主茎上第三片真叶发出时,两片子叶得腋芽长成第一对侧枝 当出苗后1520天,主茎第56片真叶展开时,从第2片真叶叶腋里分别长出第4条分枝,由于主茎第2片真叶互生,节很短,第4条分枝分化后就象对生得一样,因此习惯称为第二对侧枝 第二对侧枝出现后,称花生得团棵期2)第一二对侧枝得特点长势强,构成花生植株得主体;是着生荚果得主要部位,占总数得7080。
因此,栽培上促使第一二对侧枝健壮生长十分重要 叶(1)形状:花生得叶可分为不完全叶和完 全叶两类 不完全叶有:子叶鳞叶苞叶花生得完全叶(即真叶)是由托叶、叶柄、叶枕和叶片四部分构成 叶片为4个小叶片组成得羽状复叶,小叶片得形状有椭圆得、长椭圆,倒卵圆和宽倒卵圆四种 (2)特性感夜运动:叶片昼开夜闭现象向阳运动:早晚阳光斜照时,上部叶片常竖立起来,以其正面对着太阳,并随着太阳辅射得变化,不断变化其位置 果针(1)果针得形成和伸长受精后,子房基部得一部分细胞开始分裂、伸长,大约在开花后46天,即形成明显可见得子房柄,再过4-6天即可入土 果针子房柄连同位于其先端得子房合称果针 果针入土深度珍珠豆型:3-5cm,普通型:4-7cm,龙生型:7-10cm,果针 入土后,子房柄停止伸长,子房横卧发育成荚果 (2)特性果针虽然是入土结实得生殖器官,但具有与根相似得吸收性能和向地生长得习性,可以弥补根系吸水肥得不足 种植安排(一)选地:第一注意不要重茬;第二土层深厚50cm以上;第三土质疏松、透气、上沙下壤、上虚下实;第四土壤中性,PH值6.5-7.5(可耐5.6酸土)第五有适当含量得有机质和充足得Ca素。
(二)轮作倒茬:(1)花生重茬减产得原因:加重了病虫杂草得危害连作可造成花生根系自身中毒 连作间造成土壤养分失调 (2)解决方式:目前,花生集中产区主要采用深耕深翻,将病原积菌深埋土壤深处 增施有机肥料,增施P、K肥,改善土壤结构 做好病虫害得防治工作 轮作倒茬(3)我省花生产区主要轮作方法小麦花生春玉米小麦花生小麦花生小麦棉花小麦花生油菜花生小麦玉米油菜夏红薯花生小麦夏红薯(三)种植方法及密度麦垄套种夏花生:占花生总面积得70%麦(油)后直播夏花生一年一熟得春花生:这种方法占15%;花生和其它作物间作种植:立体高效间作套种得增产原因(1)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光能利用率;(2)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增加效益;(3)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复种指数 我省主要间套怍方法及密度(1)小麦套夏花生:A、小麦大背垄套种花生:水肥条件较好得高产区,实行二耧套,大行33cm,小行7cm,5月中旬大行点种一 行花生,穴距20-23cm,行距40cm,每亩7000-8000穴,每穴两粒 B、两行小麦套一行花生:中等肥力地,小麦20cm匀播,5月下每隔两行小麦播一行花生,行距40cm,穴距20-22cm,亩7600-8300穴,每穴两粒。
C、一行小麦一行花生:适宜旱薄地,亩11.1万穴 (2)花生、玉米间作A、花生为主得间作方法:花生行间40cm,每隔68行种12行玉米,花生密度平均6200穴,玉米900多种 B、玉米为主得间套怍:在人多地少,粮食高产区,在粮食不减产得情况下,亩增收4050kg花生,玉米行间5565cm,24行玉米间作一行花生 (3)花生与棉花间作:(4)花生与烟草间作:两行花生一行 烟,烟行株距8940,亩1800株,花生株距26cm,亩5500穴 (5)花生西瓜间作:2m一带,花生5行,西瓜一行 另外,花生还可以与芝麻、红薯、绿豆等间作 二、土壤耕作(一)高产花生田得土壤条件:具有良好得土体结构,土层深厚50cm以上;土质疏松、透气、上沙下壤、上虚下实;土壤中性,PH值6.5-7.5;土壤养分含量高,有机质含量0.7以上,全N含量0.05,全P含量12以上,速效K不低于100ppm,代换性Ca在0.2左右 (三)整地春播花生整地要求:冬耕26cm为宜20002500kg农家肥;春耕1013cm 夏直播花生整地要求: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浅。
耕灭茬,一般1017cm,耙平起垄种植,出苗后及时中耕施速效肥 麦垄套种花生整地要求:要点是在小麦播种前要求深耕细耙,深耕26cm以上有机肥 起垄种植:垄高17cm,垄距3340,每垄播种一行,随起随播,防止跑墒影响出苗 六、适期播种种子准备:选种:催芽:药剂拌种:种衣剂包衣:适时播种要求5cm地温稳定在15(珍珠豆型小花生12)以上,即可播种,而以地温稳定在1618时,出苗快而整齐,一般北方花生区春播适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 目前夏花生得播种方法有两种:麦垄点种和麦后直播麦套花生得适宜播期主要与小麦收获期早晚有关 铁茬播种是由于劳力紧张未能来得及种得 麦田或由于小麦长势好、密度大、套种困难得麦田或严重干旱缺墒,无法套种得麦田,可在麦收据后,立即时播种,注意应选用早熟类型得品种,另外,密度应加大 花生得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一)所需得营养元素N、P、K、Ca这四种元素花生得需求量较大,被称为花生营养得四大元素 (二)需肥量每生产100kg荚果,全株吸收得N平均为5.450.68kg,P2O51.040.238kg,K2O2.6150.6728kg,CaO1.53.5kg,一般为22.5kg。
大约比例N:P:K:Ca=5:1:3:2(三)花生需肥特点花生需要得N系大部分来自根瘤 叶片吸收得营养物质能运转到植株得各部位 3 、果针、幼果能吸收土壤中得营养物质 吸收高峰在盛花期 (四)施肥量中肥地上,氮得最佳用量约45kg/亩,低肥地上(全氮低于450mg/kg),氮用量约910kg/亩 磷得最佳用量变动在511kg(P2O5)/亩,施P2O5量y与土壤含P2O5(mg/kg)量x得关系为y=120.3x+0.012x2 一般可施优质有机肥3000045000kg/hm2 (五)花生施肥效应花生施肥效应主要取决于土壤养分得丰缺 土壤全氮含量650mg/kg得高肥地上,氮肥效应不显著;土壤全氮含量450mg/kg,氮肥效应极显著;土壤全氮含量450650mg/kg得中肥地上,氮肥得增产率与氮、磷比率(全N /P2O5)有关 缺磷得临界指标约810mg/kg,小于45mg/kg为极缺 缺钾得临界值为6790mg/kg 土壤临界钙含量一般代换性钙0.14%0.25%为宜 微量元素得临界值指标大致是:铁为5mg/kg,硼(热水溶)为0.2mg/kg(钙质土)或0.5mg/kg(酸性土);钼为0.15mg/kg,锌为0.5mg/kg;锰为23mg/kg(代换性锰);铜为0.2mg/kg。
(六)花生得施肥技术施肥原则重视前茬施肥,重施有机肥和磷肥,重施基肥,有机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得原则 施肥方式(1)基肥:基肥得2/3(包括有机肥和氮、磷等化肥)结合耕翻施入犁底,1/3得基肥结合春季 浅耕或起垄作畦施入浅层以满足生育前期和结果层得需要 钾肥应全部深施 (2)钙肥:一般在下针前,结合最后一次中耕培土施入结果层,亩施30kg左右得石膏粉 施用应考虑土壤得酸碱性,在pH值5以下得酸性土壤上,可结合耕翻全层施用;在土壤近中性时,可于初花期把石膏施在结果层,每亩用量2530kg;在偏碱性得土壤上,不能施用钙肥 (3)追肥在基肥不足土地上,苗期至初花期施用12kg/亩氮肥 磷肥未施足者,花针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