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区域经济分析模版(powerpoint 63页).pptx

65页
  • 卖家[上传人]:ahu****ng3
  • 文档编号:291195455
  • 上传时间:2022-05-11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MB
  • / 6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第三章区域经济分析区域经济分析第一节第一节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第二节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分析第三节第三节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第一节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一、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一、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二、区域发展阶段的分析二、区域发展阶段的分析一、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一、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一)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规模在实际统计中,又分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该区域常驻单位和非常驻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的货物和服务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一个区域的常驻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价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该区域的常驻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资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非常驻单位;同时,外区域的单位所创造的增加价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资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区域的常驻单位。

      考虑到这种区际间收人的流动,便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即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外区域的劳动者报酬和资产收减去支付给外区域的劳动者报酬和资产收入 国国民民生生产产总总值值的统计没有包括非市场或非货币化的经济活动,或地下经济活动,故其统计数字有时并不能完全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如一个区域的国防产品,家庭劳动,有些福利事业(如我国过去的公费医疗等)等,是不计人国民生产总值的,工厂生产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也是不会从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掉的这是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区域发展水平指标时所暴露的第二个缺陷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可以作为区域经济福利或居民生活水平的量度,但也是不完全的一般来说,当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区域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与区域经济福利水平或居民生活水平呈正相关然而,区域经济福利水平或居民生活水平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它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国民生产总值只能反映物质方面的一部分(如果能查清非市届性和非货币的地下经济活动的话,也许能反应物质方面的全部,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社会制度、法律治安、分配制度、文化教育、卫生保健、闲暇时间、环境质量、家务劳动等都有可能改变生活质量,但国民生产总值却不能反映这些。

      而且还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在一定生产水平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下降可能使人们工作时间缩短,自由支配时间延长,从而使人们过上更惬意的生活可见,如果要将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区域经济福利或居民生活水平的量度,必须进行一定的修正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分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分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在区域分析中,这两个指标一般无较大差异,可视需要与可能任取一个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二)综合性指标体系(二)综合性指标体系 1UNRISD的指标体系的指标体系UNRISD是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的英文缩写(United N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ocial Development),该机构在1970年出版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容和衡量标准一书中,提出了包括15个指标在内的区域发展衡量指标体系其中包括9项社会指标,6项经济指标这些指标包括: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人口中在2万人以上居民点居住的人口所占的比例;人均每天动物蛋白消费;中小学入学人数总和;职业教育入学人数;每千人中报纸发行份数;每一居室平均居住人数;职业人口中有电、水、煤气的人的比例;工薪收入者在整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每个男性农业劳动者的农业产量;人均电力消费;人均钢材消费;人均能源消费;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人均外贸额。

      在上述指标中,有些指标反映的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同的国家,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的不同程度,加人均动物蛋白消费量、教育、住房、报纸发行量等;有些则直接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如从第10项到第15项指标按这个指标体系计算的发展指数,用来反映的社会发展水平,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更为确切在反映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用该指标体系计算的发展指数,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反映相当接近PQLI是物质生活质量指数的英文缩写该指标体系由莫里斯(MDMorris)于1977年提出PQLI是由一些容易获得并能够反映大多数人的不同基本需要的一系列指标组成的较为简便的综合指数这些指标包括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等每个指标都由1100之间的一个数字表示其好坏程度得分,1表示最坏,100表示最好预期寿命的最高分100对应的是77岁(为瑞典1973年的水平),最低分1对应的是28岁(几内亚比绍1950年的水平),中间分50分对应的是52岁用同样的方法对婴儿死亡率也作了评判 婴儿死亡率的最高分100定为9(瑞典1973年的水平),最低分1定为299(加蓬1950年的水平)识字率用1100的百分比直接划分等级。

      当所有指标的得分都按1100等级定分出来后,计算出各指标的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便可计算出一个国家或区域的PQLI2PQLI指标体系指标体系3刘再兴的刘再兴的9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刘再兴教授选择了由9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一个衡量全国各省市区(不包括台湾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该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内容:区域经济总规模:用区域国民生产总值指数表示; 经济增长活力:以一定时期内(如19531989年)社会总产值的年递增率表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地区实际积累率地区资金占用系数);工业化结构比重数:由下列公式算出工业化结构比重数= 结构转换条件:以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为主导指标,并兼顾人口规模、资源丰度和现有结构层次,人口文化素质(百人中大学文化程度以上人口数/百人中文盲半文盲人口数)技术水平指数:技术水平指数由下列公式算出:技术水平指数=城市化水平:由下列公式算出城市化水平=居民生活质量:以居民消费水平指数表示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区域居民消费水平/全国居民消费水平上述9个指标全部计算出来以后,再计算其几何平均数m,该几何平均数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指数 二、区域发展的阶段分析二、区域发展的阶段分析(一)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一)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美国经济学家兼经济史学家罗斯托(wwRostow)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一书中,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

      传统社会阶段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3起飞阶段起飞阶段4向成熟推进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二)我国学者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二)我国学者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我国关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研究开展的较晚,但这方面也不乏见解如有的学者就曾将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为四个,即:1.发展阶段,或称为不发育阶段;发展阶段,或称为不发育阶段;2.成长阶段;成长阶段; 3.成熟阶段;成熟阶段;4.衰退阶段衰退阶段 还有的学者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从区域发展战略的角度,把我国划分成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三个地区:1.处于待开发(或不发育)阶段的地区处于待开发(或不发育)阶段的地区 2.处于成长阶段的地区处于成长阶段的地区3.处于成熟或发达阶段的地区处于成熟或发达阶段的地区 第二节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及产业划分一、产业结构的概念及产业划分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产产业业划划分分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它是按一定的标准对社会各行各业进行归并分类标准不同,所划分的产业类别也不同。

      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2.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3.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4.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资源密集程度的划分5.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按传统分类进行统计的同时,也采用三次产业分类,以便国际比较按国家统计局1985年10月制定的标准,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如下: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等)和建筑业;第三产业:第三产业: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它各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推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一)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一)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1.生产资料生产部类;农业部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农业部门, 工业部门,建筑业部门,交通部门,商业部门;2.消费资料生产部类二)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二)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三)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三)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主导产业又叫支柱产业;辅助产业又称配套产业,或关联产业;基础性产业四)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资源密集程度的划分(四)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资源密集程度的划分自然资源密集型(简称资源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联合国工业组织分类:联合国工业组织分类: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2矿业和采矿业;3制造业;4电力、煤气、供水业;5建筑业;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7运输、仓储业和邮电业;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和商;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业;10不能分类的其它活动我国现行国民经济部门划分:我国现行国民经济部门划分:1农、林、牧、渔业;2采掘业;3制造业;4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建筑业;6地质勘探业、水利管理业;7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8批发和零售贸易、饮食业;9金融保险业;10房地产业;11社会服务业;12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13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14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15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16其它行业。

      五)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五)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1.社会消费;2.资源状况;3.科技水平;4. 基础与传统;5.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 二、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二、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一)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一)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1是否充分利用了区域资源;2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是否合理; 3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协调如何; 4区域产业结构是否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5现状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是高还是低三)区域产业结构深化的趋势(三)区域产业结构深化的趋势如果用A、B、C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部门,大体上有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类型,即:第二阶段,第二阶段,B占首位,包括:BACBCA具体地分析一个区域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