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法律意识ppt课件.ppt
80页第第 七七 章章增增强强法法律律意意识识弘弘扬扬法法治治精精神神1学习交流PPT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第一节: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第三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第三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2学习交流PPT课程导入课程导入关于法律你知道多少?关于法律你知道多少?3学习交流PPT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一)(一) 关于关于“法法”的古体字的古体字“灋灋” 、、“法法”与与 “律律”词义介绍词义介绍 “灋灋” (会意字)由三个部分构成会意字)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节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4学习交流PPT灋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三点水三点水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廌廌”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去去意为意为“平,无平,无凹凸凹凸”之意,之意,引申为引申为“公平公平”“廌廌”神话传说中的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一种独角神兽, ,据说据说, ,它能辨别曲直它能辨别曲直, ,在审在审理案件时理案件时, ,它能用去它能用去触理曲的人,是古触理曲的人,是古代的人们用来判断、代的人们用来判断、明辨是非曲直的一明辨是非曲直的一种工具。
种工具驱逐,放逐驱逐,放逐独角兽独角兽一望无际平静的大海一望无际平静的大海5学习交流PPT 从文字记载的层面上,据从文字记载的层面上,据《《说文解字说文解字》》 记载:记载:“法法”具有具有“公平、正义、正直公平、正义、正直”之之义 2.2.2.2.律:律:律:律:《《《《说文解字说文解字说文解字说文解字》》》》记载记载“律律”字之含义字之含义为:律为:律, ,均布也律律”字具有字具有“整齐、统一、整齐、统一、一致一致”之义6学习交流PPT(二)法的基本特征(二)法的基本特征* 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家意志性 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行为规范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行为规范 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社会行为规范,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社会行为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具有国家强制性7学习交流PPT第一个问题:调整对象 法律的调整对象是人法律的调整对象是人的的行为行为或者或者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法律是针对人们的行为,而律是针对人们的行为,而不是未予以外化的某种观不是未予以外化的某种观念或者思想。
念或者思想8学习交流PPT人民代表大会现场人民代表大会现场第二个问题:国家意志的表达主体第二个问题:国家意志的表达主体•权力机关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 及其常务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9学习交流PPT第三个问题第三个问题: :国家意志的表达方式国家意志的表达方式 国家创制法律的国家创制法律的方式为两种:制定方式为两种:制定与认可这是法律与认可这是法律区别其他社会规范区别其他社会规范如道德规范、宗教如道德规范、宗教规范、各种社会组规范、各种社会组织规章、习惯礼仪织规章、习惯礼仪等的主要特点等的主要特点10学习交流PPT第四个问题:何谓权利、义务?法律为什么第四个问题:何谓权利、义务?法律为什么 要确定以权利与义务为内容?要确定以权利与义务为内容? 权利实质上是获得利益的一种资格,义权利实质上是获得利益的一种资格,义务是一种满足利益实现的负担务是一种满足利益实现的负担 国家通过法律对利益的分配来达到调控国家通过法律对利益的分配来达到调控人们行为的目的,从而来规范整个社会的秩人们行为的目的,从而来规范整个社会的秩序,维护国家的统治秩序序,维护国家的统治秩序。
11学习交流PPT 第五个问题:第五个问题: 实施的保障实施的保障 —法院、军队、警察法院、军队、警察法院、军队、警察法院、军队、警察12学习交流PPT1.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三)法律的本质特征(三)法律的本质特征 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 “公意公意公意公意” ”,,而不而不是统治阶级的是统治阶级的“ “众意众意众意众意” ”即法律所体现的是统即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集合,也不是个别统治者的意志简单集合,也不是个别统治者的意志 13学习交流PPT上海外滩夜景上海外滩夜景原始人的生活场景原始人的生活场景2.2.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14学习交流PPT(四)法律的含义(四)法律的含义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15学习交流PPT(五)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五)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1.1.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它是工人阶级领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它是工人阶级领 导下,全体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导下,全体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2.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它体现的是全体人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它体现的是全体人 民的共同利益民的共同利益3.3.从法的社会作用来看,它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从法的社会作用来看,它是我国社会主义事 业的有力保障业的有力保障16学习交流PPT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法律体系的含义一)法律体系的含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即是指我即是指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 诸多的法律规范诸多的法律规范→→多个法律部门多个法律部门→→法律体系法律体系17学习交流PPT(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1.宪法宪法2.2.行政法行政法3.3.民商法民商法4.4.经济法经济法5.5.刑法刑法6.6.程序法程序法18学习交流PPT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 过程。
过程•具体包括立法、守法、执法、司法具体包括立法、守法、执法、司法19学习交流PPT(一)法律制定(一)法律制定1.1.法律制定法律制定 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2.2.立法立法 立法程序:法律案的提出立法程序: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法律的公布20学习交流PPT(二)法律遵守(二)法律遵守1.1.法律遵守法律遵守 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利(或权力)以及履行义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利(或权力)以及履行义务(或职责)的活动务(或职责)的活动2.2.守法守法 守法的主体守法的主体守法的主体守法的主体——一切组织和一切个人一切组织和一切个人 守法的含义守法的含义守法的含义守法的含义——守法是正确行使权利和守法是正确行使权利和切实履行义务两者的统一切实履行义务两者的统一21学习交流PPT(三)法律执行(三)法律执行1.1.法律执行法律执行 广义上,执法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广义上,执法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狭义上,执法即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狭义上,执法即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22学习交流PPT 2. 2.行政执法的主体行政执法的主体 •((1 1)) 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府•((2 2)) 享有执法权的各级人民政府的机构享有执法权的各级人民政府的机构•((3 3))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23学习交流PPT(四)法律适用(四)法律适用1.1.法律适用法律适用 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处理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性活动案件的专门性活动 2.2.司法机关司法机关 是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人是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独立行使检察权( (法律监督权)法律监督权)24学习交流PPT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一)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 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与经济、政治、社会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相关联。
发展相关联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摘自摘自《《党的十五大报告党的十五大报告》》25学习交流PPT(二)人治与法治(二)人治与法治“人治人治”与与“法治法治”是两种截然相对的治国方略与理念是两种截然相对的治国方略与理念 人治:人治:Government by men Government by men 以个人好以个人好恶来管理国家来管理国家 法治:法治:Rule of law Rule of law 依照法律之依照法律之规定定来管理国家各来管理国家各项事事务,,简而言之,而言之,依法治国依法治国26学习交流PPT(三)法制与法治(三)法制与法治•法制法制 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法治法治 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27学习交流PPT(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1.1.完善法律体系完善法律体系2.2.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3.3.建立法治政府建立法治政府4.4.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5.5.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6.6.培植新型法律文化培植新型法律文化28学习交流PPT1.1.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立法与改革、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用立法引坚持立法与改革、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用立法引 导和推进国家的改革与发展。
导和推进国家的改革与发展•提高立法的可操作性提高立法的可操作性•坚持经济立法与政治立法并重的原则,加强政治坚持经济立法与政治立法并重的原则,加强政治 体制改革有关的立法体制改革有关的立法•注重提高立法的质量注重提高立法的质量29学习交流PPT2.2.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 家意志,变成国家法律家意志,变成国家法律•各级党组织都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各级党组织都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要督促和支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切实维要督促和支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切实维 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护公民的合法权益30学习交流PPT3.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 的关系的关系•提出法律议案、地方性法规草案等规范性法律文件,要符提出法律议案、地方性法规草案等规范性法律文件,要符 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全面、正确实施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保障国家法制全面、正确实施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保障国家法制 的统一和政令的畅通的统一和政令的畅通•建立科学、民主、规范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使行政管建立科学、民主、规范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使行政管 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诚信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诚信•使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使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 底脱钩;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底脱钩;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提高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的观念和依法行政的提高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的观念和依法行政的 能力能力31学习交流PPT4.4.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 度,建立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度,建立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 法体制;法体制;•从制度上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从制度上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完善诉讼程序,确保司法公正;完善诉讼程序,确保司法公正;•建立高素质的司法队伍,惩治司法腐败;建立高素质的司法队伍,惩治司法腐败;32学习交流PPT5.5.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使国家权力机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使国家权力机 关对国家其他机关的监督经常化、制度化;关对国家其他机关的监督经常化、制度化;•发挥检察机关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作用,切发挥检察机关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作用,切 实保障它的监督权;实保障它的监督权;•完善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完善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完善社会监督体系,使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完善社会监督体系,使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 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制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制 度化、规范化。
度化、规范化33学习交流PPT6.6.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新型法律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新型法律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 中国实践,既继承中国传统的优秀法律文化,中国实践,既继承中国传统的优秀法律文化, 又吸收外来有益的法律文化又吸收外来有益的法律文化•树立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提高维护社会主义树立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提高维护社会主义 法治的能力法治的能力•普及公民的法律知识,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普及公民的法律知识,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 法治观念法治观念34学习交流PPT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 社会主义民主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掌握社会主义民主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掌握国家权力、享有民主的国家制度它是以劳动者为主体国家权力、享有民主的国家制度它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多数人的民主,因此,它是真正的多数人的统治的多数人的民主,因此,它是真正的多数人的统治 人民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享受,不仅有法律上的保障,人民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享受,不仅有法律上的保障,而且有物质上的保障而且有物质上的保障。
第二节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35学习交流PPT(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重要特征重要特征重要特征(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根本根本根本根本 保证保证保证保证(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36学习交流PPT 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概念(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概念 1.1.1.1.法律权利法律权利法律权利法律权利: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2.2.2.2.法律义务:法律义务:法律义务:法律义务:是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是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受动的作为或不作为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受动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37学习交流PPT(二)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二)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1.1.从来源看从来源看从来源看从来源看,法律权利与义务都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或,法律权利与义务都来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或 虽未明文规定,但可以从法律的规定中推导出来,即隐虽未明文规定,但可以从法律的规定中推导出来,即隐 含的、或默示的权利与义务;含的、或默示的权利与义务;•2.2.从内容看从内容看从内容看从内容看,权利意味着自己可以作为或不作为,以及要,权利意味着自己可以作为或不作为,以及要 求他人作为或不作为,包括自主权、要求权、请求权;求他人作为或不作为,包括自主权、要求权、请求权; 义务则意味着应权利人的权利要求作出某种行为或不作义务则意味着应权利人的权利要求作出某种行为或不作 出某种行为;出某种行为;•3.3.从范围看从范围看从范围看从范围看,法律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的界限。
法律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的界限38学习交流PPT(三)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三)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1.1.结构上的相关关系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1 1)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对立统一的)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对立统一的 法律权利表征法律权利表征利益利益,法律义务表征,法律义务表征负担负担;; 法律法律权利是权利是主动主动的,法律义务是的,法律义务是被动被动的 ((2 2)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以及在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9学习交流PPT2.2.总量上(或数量)的等值关系总量上(或数量)的等值关系((1 1)) 一个社会的权利总量和义务总量是相等一个社会的权利总量和义务总量是相等的或等额的的或等额的2 2)) 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互相包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互相包含;权利的范围就是义务的界限,同样,义务含;权利的范围就是义务的界限,同样,义务的范围就是权利的界限。
的范围就是权利的界限40学习交流PPT3.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功能上的互补关系((1 1)) 法律权利以其特有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法律权利以其特有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更有利于实现人的自由机制更有利于实现人的自由2 2)) 法律义务以其强制某些行为发生、防法律义务以其强制某些行为发生、防止某些消极行为出现的特有的约束机制而有止某些消极行为出现的特有的约束机制而有利于建立社会秩序利于建立社会秩序41学习交流PPT 义务所限制的并义务所限制的并不是自由,而只是不是自由,而只是自由的抽象,即不自由的抽象,即不自由义务就是达自由义务就是达到本质,获得肯定到本质,获得肯定的自由 ——黑格尔黑格尔42学习交流PPT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一)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首先提出的,(一)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首先提出的, 是对封建等级观念、特权制度的否定是对封建等级观念、特权制度的否定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我国是一项法的适用(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我国是一项法的适用 原则。
原则 第一,公民在守法面前一律平等;第一,公民在守法面前一律平等; 第二,公民在适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二,公民在适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3学习交流PPT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法律思维方式(一)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一)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 法律思维法律思维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71学习交流PPT(二)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二)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讲法律讲法律 讲证据讲证据 讲程序讲程序 讲法理讲法理72学习交流PPT(三)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三)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 1.学学习法律知法律知识 2.掌握法律方法掌握法律方法 3.参与法律参与法律实践践73学习交流PPT思考题思考题名词解释:法律;法律执行;法律适用;名词解释:法律;法律执行;法律适用; 法律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方式;问答题:问答题:1.1.如何理解法律的基本特征和本质特征。
如何理解法律的基本特征和本质特征2.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3.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 务的关系务的关系4.4.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79学习交流PPT推荐阅读推荐阅读1.1.1.1.王人博,程燎原:王人博,程燎原:王人博,程燎原:王人博,程燎原:《《《《法治论法治论法治论法治论》》》》山东人山东人山东人山东人民出版社民出版社民出版社民出版社2.2.2.2.胡锦涛:在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胡锦涛:在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胡锦涛:在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胡锦涛:在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立立立505050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2004200420042004年年年年9 9 9 9月月月月15151515日日日日80学习交流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