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路径研究:基于垄断和激励的视角.docx
8页工会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路径研究基于垄断和激励的视角 周斌 钟洋 赵爽 刘思超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ference]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会的发展,尤其是在劳动权益保护的作用,一直滞后于市场经济职能缺失削弱了议价能力,工会不能正常调整劳资关系,影响劳动生产率本文用成熟工会的OECD中28国97-07年的数据,利用GMM对三个维度(长期性合同、短期性合同、解雇)刻画的工会能力与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工会能力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不同工会在长期性合同角度的议价能力是最重要的[Keys]工会 劳动生产率 讨价还价GMM工会问题一直是劳动经济学和产业关系领域的重要主题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作为管理组织的工会,发挥集体合同谈判、劳资关系管理作用在中国,工会有特殊性自上世纪80年代,内部改革使中国工会在组织规模和独立性上取得进步,但因国情影响,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仍受到约束,其结果是工会规模与权益维护未同步发展(冯钢,2006)权益维护职能缺失,工人积极性会受到打击,生产率受影响,长期将影响经济发展一、文献综述Freeman&Medoff(1984)较早研究工会的作用。
工会为劳动者争取到发言权,改变了工人策略选择无工会,劳动者会退出;有工会,工会转达怨诉和要求,工人发表意见,劳资关系改善发言机制提高集体和个人话语权,避免高成本的争端和退出行为,提高工人参与度(Addison,2005;Ramirez et al,2007)Leibenstein(1988)认为工会的存在有时可能会降低产业关系中信任和合作程度劳动者和雇主各自寻求私利,这将降低生产率Robinson(1989)提出工会限制雇主的能力,生产率下降企业在根据个人利益做决定时,工会促进企业从组织和长期角度进行决策(Addison,2005;Freeman&Rogers,1999)工会提供效率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提高工人的劳动表现,设立限制性劳动条款降低生产率(Bennett&Kaufman,2007);工会促进双边协调,降低企业机制成本(Cutcher-Gershenfeld et al,1989;Eaton et aI;Black et al,2001;Rubinstein et al,2001;Addi-son,2005);工会提高工人稳定性,减少工人抵制,减少企业解雇(Godard,2004)。
Doucouliagos&Laroche(2003)分析美国数据后,得出:工会对生产率影响的简单均值为4%.加权均值为1%Hirsch(2007,2008)利用美国私营部门的数据,证实工会对生产率有促进作用Morikawa&Masayuki(2008)使用日本数据,证实在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工会都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Tony Fang et al(2011)利用中国制造业部门2004-2005的企业层面数据,表明中国工会促进了企业创新和R&D投资Yi lu et al(2010)利用中国2006年省际数据,认为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私营企业的工会得到正常发展,保护工人利益本文在以下方面区别于现有研究:①传统模式研究主要采用新古典的长期分析框架或激励理论,本文基于博弈论;②实证研究使用OECD国家数据进行GMM估计,考虑了截面个体的异质性问题;③本文从三个角度一长期性合同、短期性合同、解雇,对工会议价能力进行刻画,衡量工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二、工会影响劳动生产率路径的理论分析1.建立模型假定产出函数的形式:F(e,k)=e1.f(k) (1)e是工人的努力水平,e.VE[O,1],e^´表示工人的努力结果(v是努力对产出边际贡献,是内生变量);k是劳动者人均资本占有量;f(.)是递增的凹函数,f(0)=0;F(e.k)是人均产出,即劳动生产率。
假定监督成本为零,委托人通过监督机制,得到工人努力信号s,Se[O,1]下面考虑委托人获取信号s=l的概率p(e)=e-d,d表示监督机制精度、d∈[0,1]工资合同为固定工资A加提成工资B.B与企业产出呈正向关系其中.A是每个工人都得到的;B取决于委托人得到的信号s(s=l时,工人获得B;否则,失去B)因此,预期补偿工人付出努力e的工资形式为:A+B[l - p(e)+0.(1-pe))]努力是有成本的,用货币衡量,假定c(e)=c.e建立企业与劳动者两过程互动模型一阶段,公司得到资本,包括技术、资本和人力二阶段,委托人和工人讨价还价,分配产出品采用博弈模型描述.a是工会的议价能力,是外生变量a变大,工人与委托人都有不可忽略的企业剩余索取权可简化推导,令A=O,合同为Bp(e)从努力的选择开始,最大化收益R=max[Bp(e)一c(e)],求得最佳水平:e=y(1/1-d)B(1)(1-d)(y=d/c)其显示提成工资的激励作用预期工资B增加,提高努力此外,改进的监督机制(即低d)也可产生激励一阶段.k、e决定二阶段,最大化纳什结果:Tr =max(Be)[F(eIk)一Bp(e)]^(1-a)[Bp(e)一c(e)]’。
变量带入考虑一阶条件得:B=通过e对a的一[来自www.L]阶,可以判断议价能力的提高会改善工人的努力2)工人的努力水平e对F(e,k)(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分析由(1).在v、k和f(.)给定,努力水平越高,生产率也会越高由1.和2.结论知,改善议价能力能增加努力水平,提高生产率3.对工会垄断和激励的总体分析以工会议价能力a为标志的激励性质对生产率的影响:工会作为劳资双方的桥梁,讨价还价能力提高,更好发挥调节产业关系的作用,鼓励雇员更加努力工作,带动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工会议价能力a为标志的垄断性质对生产率的影响:由(2)知,工资是受议价能力影响的工会垄断,提高工资;但可明显看出,工资增长不是因产出分配扭曲,而是因e提高,产出增加的均衡结果这说明,以a为标志的工会垄断作用可能不会导致总体效率的损失基于工会的激励和垄断性质的分析,议价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三、工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1.计量模型设定和方法选择考察工会影响,采用GMM估计:yi,t=ayi,t-1+p×it+yi+Eit(1)yit是各国的劳均GDP(劳动生产率),Xi,t代表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其他变量;yi为不可观察的国家效应,用于控制国家固定效应;Eit,为残差项。
从(2)式可以看出,它消除了不随时间变化的国家效应,但却包含了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为了克服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以及新残差项(Eit-E it-1)与滞后的被解释变量(yit-Yi.t-2)间的相关性,采用工具变量来估计考虑到观察值的有限性,我们以解释变量的一阶滞后值作为工具变量2.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1)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是28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在国家层次上,衡量劳动生产率的简单易行指标是劳均GDP2)解释变量工会讨价还价能力(EP)工会讨价还价是雇员的代表——工会使用集体协议,就工资、就业、工作时间和解雇等,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的过程讨价还价能力衡量的是利用集体协议的工会,达成结果的相对大小其中衡量集体协议的主要指标是工会密度和集体谈判覆盖率(杨河清,2010),本文用工会密度(UN)衡量;谈判结果用雇员保护强度(SEP)来表示,该指标可以从三个角度一解雇(SCD)、长期性合同(SRE)和短期、临时性合同(STE)进行衡量我们用各国工会密度平均雇员保护强度来近似衡量各国工会讨价还价能力其计算公式:EP=SEP.UN在其他控制变量的选择上,我们主要考虑能够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变量,主要包括:人均固定资产投资(IKI)。
理论上,这些投资为劳动生产提供良好的条件,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其计算公式:IKI=KI-RGDPL,即人均GDP中用于投资的部分人力资本(HC)人力资本对劳动生产率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们采用各国25岁—64岁人口中的大专及以上的比例来衡量各国家的人力资本水平开放程度(OPENK)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表明,一方面,一国开放的格局有利于该国分工与专业化,地区优势产业发展,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产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引发产品与技术革新,促进劳动生产率增长用各国对外贸易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各国的开放程度人均政府支出(IKG)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表明,一方面,政府对教育的支出能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而高素质的劳动力又能提高现有资本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通过推动技术进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祝接金等,2005)其计算公式:IKG=KG -RGDPL,即人均GDP中用于政府支出的部分所有变量的样本时间跨度均为1998年~ 20[来自www.lW5U.coM]07年变量的说明、数来源和描述性统计见表13)模型估计结果和说明表2为GMM估计结果1.模型(1)、(2)、(3)显示,无论是从解雇,还是从长期性、暂时性合同,工会议价能力与劳动生产率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
从数值上看,增加单位长期性合同议价能力,生产率扩大1.807%;从短期性合同角度,扩大1.209%;解雇角度为0.824%提高长期性合同议价能力对劳动生产率促进大于短期性合同,但两者改善的推动作用都远高于解雇2.从模型(1)、(4)可以看到,将长期性合同和解雇的联合作用与长期性合同对比,同时提高两者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其在短期性合同上则不同从模型(2)、(5)来看,工会同时提高短期性合同、解雇的议价能力,能显著的提升生产率3.观察模型(3)、(4)、(5),同时提高合同和解雇的议价能力,提升效果远大于单纯的提高解雇角度的议价能力4.控制变量中,估计系数显著为正提高人均固定资产、人力资本、政府支出三方面的投资,均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一国提高自身的经济开放程度,也改善劳动生产率三、结语笔者采用GMM方法对各国工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笔者的检验主要是建立在生产函数的基础上,但是在工会讨价还价变量的选取上打破了传统的思路,将其从长期性合同、短期性合同、解雇三个角度进行衡量工会对劳动生产率作用的估计结果显示,工会确实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不同类型的工会议价能力效果不同三种类型中,长期性合同的效果是最大的,因而应优先保证长期性合同的角度工会能力的提高。
在其他要素中,资本和经济开放,也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企业、政府应该增加对居民的投资,包括物质和教育等从上述研究结论中我们也不难得出政策含义:从多方面上提升资本存量、经济开放度和工会的能力,保证劳动生产率的稳定提高;在继续提高工会力量的同时,要注重工会力量“质”的提升,即要进一步提高工会在短期性合同、解雇方面的能力我国目前工会工会的职能应依次从提高工会对长期性合同的议价能力到对短期性合同的议价能力,并逐渐增强工会在解雇上的议价能力 -全文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