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黑格尔的理性概念_鹿丽萍.pdf
4页论黑格尔的理性概念鹿月 日份平美国哲学家布兰夏德指 出:“对理性的信仰在广泛意义上说是希腊 时代以来西方 文化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这 一点决定 了西方 哲 学 的主要 传统’,¹休 漠、康德之前.理性可以获得 真理、达到科学,是西方人的一 种基本信念在传统哲学家看来,理性 是人类理智寻找普遍性、必 然性和 因果性的能力直到休漠、康德为止,传统理性本质上是以形式 逻辑的归纳法和演 绎法表现出来的基于归纳法本质上的非普遍必然性质,休漠用非理 性的心理习惯代替了理性,康德则试图建立所谓“先验 逻辑”以修正形式逻辑的缺陷,意在将纯形式的逻辑规则与感觉对象结合起来但鉴于 理性这种结合经验与逻辑形 式的 能力只适用于经验世 界,所以归恨结蒂理性在康德这里仍 然是“空洞的、没有 规定 的思维’ ,º,“只能 达到对各式 各样 的知陇规律和知性 关 系 的系统化’ ,»也就是说,康德的先验逻辑并没有克服形 式逻辑的局限这样,由理性通往真 理、科学 的这条康庄大道便 被休漠、康德完 全截断了在黑格 尔看来.既然休 漠、康德已从不 同 侧面揭露了传统理性的缺陷,那就应该努力发现一种新理性,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哲学。
本 文将从三个方面考察黑格尔 的理性概念一、思辩理性 的涵义我们知道.康德明确区分了知性和理性在 此基础上,黑格尔提出逻辑思维有三种形 式:知性、辩证 的或否定的理性、思辩 的或肯定 的理性但 在黑洛尔这里,此三者不是“各有其轮次”、相 互平列的三 种认识能 力,他对理性的思辩 的理解就在于将此 三者看作理性的辩证 进展 的三个阶段,而且这种进展是 由于“内在的超越”首先,黑格 尔认 为知性思维 提供思想的明确性和 规定性.使我们能够“充了,道确地把握住”“每一思想”、不致使哲学堕落为一 种模模糊糊的启示而更 加远离科学,因而 必须首先承认知性的“权 利和优点”另一方面,辩证法 正是’‘知性的规 定和一般有限事物特有的、真实 的本性’,¼,知性并不是从辩证理性中分出来的“某种分离物”,所以,当知性坚执着片面的有限的规定并自以为是最 后的真理 时,它.‘立刻就会转化到它 的反面’ ,,它这样否定 自己时.它就已经是 辩证理性了.这 正是知性本身的必然的命运正 是 由于对 知性思维的辩证理解,黑格尔一方 面避免 了谢林由于不满于知性的抽象思维而走同彻底否定理性思维的错误;另一 方面,在黑格尔这里,理性是对知性“内在的超 越”,所以理性就不再是空虚的、无 内容的,或者只能靠外 在地拾取一些 现成的材料;相反,理性将知性的抽象规定纳入自身中来,予以辩证的处理、理解和运用.从而使知性规定转 化为 由理 性三自己能 动地 建立起来的丰富 内容。
正 因为这样,黑格尔就在形 式逻辑基础上建立起 了辩证 逻辑,在他看来,二者有 一种 内在联系,“我们只消把思辩逻辑中辩证法的和 理性的成分排除掉.就可以得到 知性逻辑’ 夕»反之,对形式 逻辑加以辩证的发挥,使其本身的内在的本性得到明确的体现,就可以得到辩证逻辑辩证逻辑使形 式逻辑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因而克服了康德的先验逻辑的空疏的缺陷其次.在黑 格 尔看来.理性的辩证法并不仅仅停留于对 知性规定的否定阶 段,它 从 中还产生 出真实 的肯定的结果.所以辩证理性的最高阶段是‘·思辩 的理 性”黑 格 尔所 谓 的思辩就是. .包括了并扬 弃 了知性所坚持 的主观与客 观 的对 立”¾的具体的 统一就是’‘和解”了的矛盾我们知道,康德已揭示出理性矛盾的不可避免,但他站在 形 式逻辑的立 场 上理解矛 盾,将矛盾等同J二错误.认为是 理性的先天不 足所致.矛 盾在他那里只具有消极的或否 定的意义相反,黑格尔却将矛盾 当作理性固有的本性.当作理性有 生命的表现这就是说,矛盾 是理性的‘’自相 矛竹”,正因为是’‘自相 矛盾’‘,所以矛盾在理性 自身内就 是‘’和解”了的,或者说就能 够“和 解”。
‘’和解”r 的 矛盾便不再 是抽象 的、不 可理解的谬论,而 成为具有“真 正积 极的意义的知识”.即 确定的内容、具体的 真理黑格 尔对理性矛 盾 的积极发挥,不仅克服 了康德所坚执的思维与存在的对亿,而巨将古代辩证法提高到 一个新的阶段—思辩的辩证法在黑格尔看来.古代那种通过‘.消解特殊的东西以形成共相”的辩证法“还 不是真正的辩证法,还 不是辩证法的真形式’心.这种 辩 证法在 智者派 那里 被歪 曲为一 种“主观任性的往复辩难之术’ ,¾,以至亚 里士 多 德几 乎将辩证法 归结为诡辩 术Á;柏 拉 图那里 的 辩证法也“常常只有消极 的结果’嘟,如讨 论“美的概念”最终只以“美是难的”而告终黑 格尔特别批判了在 近代施雷格尔等人对辩证法的主观任性 的运 用.即把 辩证法当作一种使“一切事物 归于虚 无”的’‘讽刺’ ,@凡此种种.都在 于 没有将辩证 法理解为思辩 的,即从 否定之中同时产 生出肯定的结果思辩 的理性通 过 否定片面的知性规定所建认白 勺 各种 对立规 定 的统一不 是“简单的形式 的统 一,而是有差别的规定的统一’ ,‘.这才一是思辩的辩证法二、由客观理性 到绝对理性既 然思辩 意 味着使 最初 是 主观 的东西化为客观 的,所以思辩的理性就不再 是以往理解的那 徉仅仅是一种主观 的认识能力,而就是客观事物的本质,是客 观理性。
这种理解实 际上是黑格尔间古希腊哲学的一种复归黑格尔 极为推崇 占代哲 学家阿那克 萨哥拉,认为他第一次将思想、心 灵(奴斯)当作了宇宙的本原.但思想在 这里并非主观 的,而就是客观 的.“这个法则、这个心智、这个理性本身是内在于自然的,是 自然的本质”这便涉及到黑格尔所谓 的客观性的涵义黑格尔在《小逻辑》中指出.客观性一词通常用来指称外在事物,以区别于“主观的、意谓的、梦想 的东西”;在康德那里,客观性指普遍必然性,以区别于感觉经验 的主观性.而这种普遍必然性只是主观 思维所能 具有的在黑格尔看来,康 德恰好颠倒 了通常的主客观意义,它意味 着“感官可以觉察之物 才是真正附属的,无 独立 存在的,而 思想倒是原始的、真 正独立自存的’心黑格尔认为这种颠倒是深 刻的但是,康德将思想 当作只是我们的思想,所以最终他所认为的思维 的客观性仍是 主 观的,这样.“除 了物 自体.更没有与主观性相对 立 的客观性了”口黑格 尔不满足于康德的客 观性只是认识 的普遍必 然 比,I i r l J是就把思想 的普遍必 然性同时 当 作 了事物的真实本质,所以,黑格尔的客观性 是指“思想 所把 握的事物本身”矿。
思想有能力扬弃 自己同事物的对立,并使这种对立保持一卜自身之 内,因为由思想所把握 了的事物已不再是通常所谓 的客观事物,而是思想规定,但这 神思想规定并不只是 我们的,而就 是事物的本质所以,黑格尔认为“客观 思想一词最能够表明真理’咐为了避免通常将思想理解为主 观的误会,黑格尔提出以“思想规定或 思想范畴”来代替思想一词,而在思想规定中,通常的主客观对立已被扬弃在黑格尔看来.客观理性便意味着’ ·理性是世界的共性”.不仅存在于主观 世界中,也存在J几客 观 世界中.整 个世界都是 由这 唯一的理性 所 统摄的.哲学的最高目的就在 于认识到这一点.’‘达 到 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 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与现 实的和解”自然界是·之、6·注定了 只有用必然性去完成理性”,它不可能自觉到这种“和解”,只有人、人 的精神才是“自觉的理性”,才能达 到这种“和解”所以,真正统摄世界的是精神,理性 自觉的活动,无非是人自己的操纵这就使黑格尔的客观理性具有了强烈的主观色彩但是,这种主 观色彩又恰恰是黑格尔要极力掩盖的,“和解”便意味着理性即非纯粹主观的,也非纯粹客观的,而是二者的融通,因而 只能是超越了主客观对立的“绝对”。
所以,客观理性本质上是绝对理性理性之为绝对,就在于它是无限的,但无限并不意味着无规定、无 内容,相反,无限就意味着“包含自己的规定性在自身内’ ,@,因而,绝对理性 自己规定自己,自己建立自己的内容,它含蕴一切,吞 噬一 切,永远保持 自己,我们知道,康德的理性之为有限的就在于 它是“有人身”的,而 黑格尔通过将理性客观化从而绝对化,便使之成为一种超越人 的 历史的无限的理性,这恰好回复到 了古希腊以来直到休漠、康德之前西方世界对理性的客观性和绝对性的信仰’三、向非理性的迈进对理性万能、理性至上的绝对自信,表明黑格尔仍然囿于传统的理性主义框架之 内,另 一方面,他对理性的思辩的理解又使理性不再是一种静态的分析、归纳能力,仿佛可以拿来就用_的工具,而是能力本身成为一种纯粹的、绝对的、所向披靡的活动用他的话来说:‘能力才是神能力是活动性、运动、斥力,—因此不是死 的同一性;能力在差别 中同时也与 自身等同’ ,@所以,在黑格尔那里,理性之为绝对、理性可以达到绝对,就在于理性不是一种空洞 的、抽象的 同一性,而是充满了、含蕴着辩证运动我们知道,西方传统的理性主 义究其实是 一种“逻各斯主义.”,“逻各斯”即尺度、规律、根据等。
在康德等人那里,这种尺度被当作偶然的尺度,当作外在的范型、图式,当作与事物、认识脱离的工具,所以尺度成为僵死 的、有限的所谓尺度当然首先便意味着有所限定,黑格尔却使尺 度 本身不再是 我们的尺度,而是一种独 立自存的“客观”(黑格尔意 义上的)尺度这种尺度 自己规定自己,自己超 出自己,所以它是无限的、有“能 力”的而它之所以有“能 力”,就在 于它有“精神”,它是“精神”这样,黑格尔便为传统的逻各斯主义 贯注了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实践了它所谓“使逻辑的枯骨,通 过精神,活起来成为内容和意蕴’, ,所以,黑格尔强调:“理性在它的真理中就是精神,精神比知性的理性或理性的知性两者都高精神是否定物,这个否定物既构成辩证理性的质,也构成知性的质’,@黑格尔将理性理解为精神,这就意味着认识不是 用僵死的定义去规范事物,而是要 用活的生命来体验正是这一点,使黑格尔突破了传统的逻各斯主 义的束缚,而使自己独特的理性主义与现代非理性哲学遥相呼应黑格尔的第一部哲学著作《精神现象学》,既是个体对自己一生心路 历 程的追溯,也是人类全体对自己的精神成长的回忆,这就不能不与人的生活 经历、生命体验联系起来黑格尔特别重视柏拉图的“回忆”概念,认为它极富思辩意义,即“内在化,深入自身的意义’心。
在德文中,“回忆”( Eri nn erung)也即向内反省之意所以,“回忆”就意味着一种内心的省察、思索,说到底,这是一种思 想体验黑格尔就曾说过:思想是“唯一足以体验真理 和最高存在的活动’ ,@在谈到“个体的教养”时,黑格尔指出,个体的形成就在于重新经历普遍精神所走过的路程,使全部人类业已获得 的知识对于个体不再是“无机 自然”,不再是尘封发黄的历 史典籍,而就是当下的活生生的体验,这样才能将知识“据为己有”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绝对理念 的 内容就是我们迄今所有的全部生 活经历’,谷但 是,黑格尔并没有在这一“历程”上走 得 很远体验 既是思想中的体验,那就意 味着其中·57·爹近有龙,;卜介任沁忍旅在黑俗不有 末钻神的本一比 止走忽维.忍维才走精神的的最 高 需要而喻感、洁冲、思派只沽衍神 的一低级 方式,向且 其中也无书凌透看思维,只不过是不纯悴 的思维 罢扩、黑 洛 尔谁 奈的怡 好是一仲尤杂质的纯悴的思维股所以经验任双小逻辑卜J乡一 几 进馨想的’附释”.‘L二城冬址要提 什到思想.提到. 恋维面丽成 为省、雏对象而得到自觉 的Lf:{司河这 洋.黑格小汰为 哲学虽然 子;经验产生,但_正象口、食对于食物 的‘’太不 知感您、”一祥、二思维 对于感官经 拉过:勺以况址,样地小加感思。
仁因为思绷所以成 大思维.全靠有感觉材料.而几全靠消火、台走忿’一侧一“一打’‘}『!一龙一城·汀典廷哄格 尔卜r「下狡刹.一行邵 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