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城市合作组织形式的变迁.doc
6页1谈城市合作组织形式的变迁内容摘要:友好城市在城市之间的合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城市的发展1998 年世界科技城市联盟(WTA)的成立,标志着城市之间的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我国于 2004 年出现了厦泉漳城市联盟,城市联盟成为城市间合作的主要组织形式关键词:友好城市 城市联盟 超边界组织 合作博弈 缔结友好城市,是各国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双方之间开展友好交往而建立的联谊与合作关系这项活动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美国和法国、联邦德国等欧洲国家,外国一般称作“姐妹城市”我国的国际友好城市工作始自1970 年当时,日本神户市长访华时,首次向周恩来总理提出,希望神户市能和中国某城市建立“姐妹城市”关系周总理对此表示原则愿意,还特别建议将外国习惯称谓的“姐妹城市”改为“友好城市”,以体现城市不分大小,平等相称的精神 1973 年 6 月 9 日,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天津市与神户成为我国与外国建立的第一对友好城市1979 年 11 月 2 日,在中美双方相互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后,我国的南京市和美国的圣路易斯市结成两国第一对友好城市通过 30 多年的工作探索和实践,我国各省市与世界五大洲各国建立了大量的友好城市,仅江苏省就结成了 150 多对友好城市。
友好城市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友好城市在城市的发展中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正如国务院原副总理钱其琛所言:“国际友好城市工作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贯彻2执行我国对外方针政策,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国不少城市利用友好城市的渠道进行人员,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对促进城市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提高我国城市的国际知名度等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城市联盟的产生 世界科技城市联盟(WTA)于 1998 年 9 月在韩国科技城市大田市正式成立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地方政府为主体组成的国际性城市联盟组织目前有来自 15 个国家的 36 个会员我国的长春、合肥、南京、深圳、珠海、西安、咸阳、新竹为盟员WTA 致力于“通过科技城市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各地区的发展,通过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的共同繁荣和幸福”,其宗旨是促进科技交流和科技成果转让,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发展 2003 年底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城市网络咨询会议做出决议,成立 WHO 健康城市联盟,同时推举中国苏州、菲律宾马里基纳、马来西亚古井、日本平良、蒙古乌兰巴托 5 城市为联盟理事城市。
健康城市联盟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能够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相互帮助的城市联盟 ”其目的是通过提高人们的认识,动员市民与地方政府和社会机构合作,以形成有效的环境支持和健康服务,从而改善环境和健康状况 2004 年 7 月福建省厦泉漳三城市政府在厦门举行了城市联盟第一次联席会议会议发表《厦泉漳城市联盟宣言》,确定近期先从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开始,突破行政区划,在规划建设、区域交通建设、港口建设和岸线资源分配、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旅游业发展等六个方面加强协调和衔接,加快厦泉漳中3心城市和厦泉漳都市圈发展福建省积极探索建立跨区市、跨省界的城市联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城市联盟内部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字、市场同体、产业同布、科教同兴、旅游同治,逐步实现城市之间经济、交通和环保一体化,优化城市资源配置 城市联盟的内涵及形式 城市联盟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城市为了一定的愿景目的而进行的一种合作性超边界组织安排城市联盟是城市合作博弈的结果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经济的发展除了整合自身资源优势外,进行一定的泛空间、跨区域联盟,城市联盟的发展的特性是以市场为机制,以利益趋同为动力,有效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达到联盟城市多赢的局面。
城市联盟的愿景目的是多样化的,因此根据愿景目的不同可以把城市联盟分为: 基于技术合作的城市联盟 基于技术合作研发的城市联盟就是各联盟城市之间以合作研发、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目的而建立的城市联盟例如 WTA 就是这样的城市联盟由于一方面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我国科技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致使城市的技术原创能力不强,且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大城市原创能力较强,中等城市比较薄弱,小城市几乎为空白在加上高科技人才有进一步向大城市聚集的趋势,致使中小城市的科技原创和转化能力进一步降低,大城市的科技成果需要通过中小城市进行转化,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基于技术合作的城市联盟解决和缓解联盟内部成员间中小城市的技术原创能力问题,可以促进发达大城市的科技成果的转化,缩小与先进发达城市的差距 4基于市场一体化的城市联盟 在过去的竞争中,各城市政府都把城市市场作为自己的独占资源,因此,一方面加速对市场资源的掠夺,另一方面对外来产品加以限制,设置了种种障碍,这种作法一方面打击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另一方面降低了市场的配置效率,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基于市场一体化的城市联盟就是联盟城市之间消除市场限制,使生产要素在联盟成员之间可以自由流动,提高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基于资源互补的城市联盟 由于各城市的资源配置极不平衡出现了大量的资源型城市如攀枝花市以钢铁特别是钒钢为主,克拉玛依市以石油为主,大同以煤炭为主等等同时也出现了资源消耗和短缺城市,广州、深圳、南京、上海等城市大规模缺电,北京、石家庄、太原等城市缺水,上海、杭州等城市的矿产资源缺乏等等基于资源互补的城市联盟就是为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目的,建立相关城市之间的联盟,一方面可以使资源城市的原料有稳定的市场并为原材料的深加工指明道路,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和缓解资源消费城市的资源短缺,使其短缺资源有稳定的来源 基于产业结构的城市联盟 基于产业结构的城市联盟就是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为目的,建立的相关城市之间的联盟由于过去我国实行计划经济,造成城市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如重庆、沈阳、洛阳等城市均为我国重工业基地,其他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上海为我国产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一个城市发展和新建别的城市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成本和代价是非常高大因此可以利用城市联盟解决和弥补产业结构的不足 5基于信息文化交流的城市联盟 城市为信息文化的源泉和中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信息经济的发展,城市之间信息文化交流将更加广泛由于历史文化的发展里程不同,各个城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例如上海市人的敬业、细致;大庆市人的勤劳;武汉市人的精明;深圳市人的敢创敢干等等。
同时各个城市的文化艺术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基于信息文化交流的城市联盟可以加强城市间的信息交流,提高市民的文化艺术生活 基于资本连接的城市联盟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一些城市和行业的资本过剩,而另一些城市的资本短缺,同时造成一些城市的投资回报率高于其他城市,建立相应城市之间的联盟使资本在联盟城市之间合理流动,促进资本配置的合理优化 基于规模经济的城市联盟 规模经济是当今经济理论中的明珠已经得到实践的验证,例如美国的的特律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城,重庆为我国最大的摩托车整装基地基于规模经济的城市联盟可以在规模经济的理论下建立城市联盟,实现产业的聚集,在规模经济下实现城市经济的发展 基于人居环境的城市联盟 城市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大连、青岛、成都、杭州、苏州等城市为我国较适宜的人居城市如果建立上海和苏州的城市联盟,可以进一步完善苏州的人居环境,使人们在上海工作,而在苏州居住又如重庆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建立人居环境的成本非常大,可以把人居放在周边城市,甚6至可以建立成渝联盟,进一步打通成渝之间的立体交通,打造 1 小时成渝交通基于人居环境的城市联盟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基于数字化的城市联盟 基于数字化的城市联盟就是各联盟城市之间为了推进城市数字化进程而建立的城市联盟苏南三市的“区域数字城市联盟”就属于这一种根据三市签订的合作意向书,三市将就各自的城市信息工作规划、经验进行定期交流;以优惠条件帮助对方使用自己的信息产品、技术,为对方的信息产品和技术在本地区的推广提供帮助;开展信息资源交流,提高城市信息资源的共享度;积极推动城市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共享积极推进城市数字化建设的进程,打造“数字苏南” 基于健康的城市联盟 基于健康的城市联盟就是各联盟城市之间以提高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改善居民的保健医疗条件为目的而建立的城市联盟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发起设立的健康城市联盟就是这种城市联盟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能够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相互帮助的城市 ”其目的是通过提高人们的认识,动员市民与地方政府和社会机构合作,以形成有效的环境支持和健康服务,从而改善环境和健康状况 友好城市与城市联盟的比较研究 城市联盟是友好城市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城市联盟与友好城市有以下主要的区别: 7友好城市是一种政府性的行为,是由政府作为主体来进行交流的,其目的强调友好交往,增进友好城市间相互了解,尽管也有城市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的交流,谈不上有明确的计划。
城市联盟实现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已不在是单纯的政府行为,既有政府行为,也有企业行为城市联盟与友好城市的区别在于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确定的战略目标而作出的符合市场规律的理性选择 友好城市的建立往往起源于一些偶然因素,如某一次会面、某个熟人的介绍,城市政府领导人个人的偏好等,一旦这种偶然因素不再存在,友好城市关系的维持和发展就会缺乏动力城市联盟作为一种理性的选择,是经过多方论证后而实施的战略性行为,有相当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进行友好城市交流活动所需要的经费通常被看作一项支出,而城市联盟所投入的资金可以看作是一种投资,对城市联盟所产生的效益和回报可以作定期评估友好城市交流的层面往往局限于城市的高层领导,内容也往往比较宏观,而城市联盟将内容具体化了,涉及的主体范围更广,影响也更深刻 友好城市一般是双边活动,是 A 城市和 B 城市之间的事情,不具有传递性;城市联盟可以是多边的,一个联盟可以有几个,甚至几十个盟员 城市联盟是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城市联盟是以契约和协议为约束构成多个盟员的开放性的动态联盟系统某个盟友失去了他的优势,就可能被联盟淘汰符合联盟标准的将会被吸收为新盟友 城市联盟应注意的问题 城市联盟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城市主体,因此城市主体间各自的目标、策略、技术、设备、人员及理念都会产生相互影响或冲突。
一个双赢或多赢的城市联盟,8可以有效地弥合城市主体之间的差异,并形成功能上的互补建立稳定高效的城市联盟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确立明确的目标 城市联盟涉及 2 个或 2 个以上的城市主体,因此城市主体间各自的目标、策略、技术、设备、人员及理念都会产生相互影响或冲突一个双赢或多赢的城市联盟,有效地融合城市主体之间的差异,并形成功能上的互补由联盟理论可知联盟各方若欲追求成功又有效的联盟,联盟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使参与的城市主体经由联盟的运作,获得共同的利益,而且此种利益要比某一城市主体单打独斗所获得的要多,才具有实际意义 联盟伙伴的选择 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是成功实施城市联盟的关键步骤之一根据国外的经验,联盟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合作伙伴选择的错误 一个成功的联盟,必须依赖参与城市联盟的成员群策群力、彼此信任、以及相互学习,以促成联盟目标的达成因此,城市联盟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应谨慎小心,对潜在的合作伙伴作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分析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互补性,即与合作伙伴结盟是否能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如果联盟各方都不具备优势或是优势不明显,甚至具有明显的弱点,这样的联盟就会以失败而告终 协同性,即合作伙伴之间能建立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双方能够共同朝一个目标努力。
兼容性,即各自企业的文化的互相融合的可能性若各自文化不能融合,则结盟易于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