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杜甫诗作.doc
7页浅析枉甫诗作《无家别》《无家别》 杜甫 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 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 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 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 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 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 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髀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 五年委沟谿 生我不得力 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 何以为蒸黎《无家别》和《石壕吏》一样,是杜甫《三吏》、《三 别》两组组诗中的名篇都是唐肃宗乾元二年( 759 ) 三月,诗人自洛阳回华州的途中所作公元七五八年 的冬天,李唐王朝为消灭安史之乱叛军的余部,调动 九路兵马围攻相州(即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县),由 于统治者的昏庸和战略战术等方面的错误,结果在第 二年( 759 )三月,唐军大败《无家别》就是写的这 次战役后,一个溃逃的唐军老兵回到家乡的景况诗 中通过老兵自言自语的诉说,反映了唐王朝安史之乱 以后,统治者的腐败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全诗可分五大段第一段从开头至“死者为尘泥”,总述老兵回乡后所见 家乡荒凉景象开头两句,概括地描写家乡荒芜的全貌天宝 后”既说明荒芜的时间有三、四年之久长;又点出荒芜 的原因,是由于安史之乱所造成的。
"园庐"是整个的 村内村外,满目荒凉,一片“蒿藜”,表现荒芜之甚 其后四句,以老兵的回忆写出村庄的前后变化本来的村庄有百余户人家,大家安居乐业但 战乱以来,死的永远死了,活着的不知道都逃奔到哪 里这种今昔景况的对比回想,进一步地渲染了老兵 内心的痛苦第二段自“贱子因败阵”至“一二老寡妻”,细致描 绘老兵回乡后所见家乡的荒凉景象贱子因败阵,归来寻旧蹊”两句是过渡句在 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有“从头说起”和 “补充说明”的意义第一段荒凉景象介绍老兵初回家 的总印象,这一段又把总印象具体化,并补叙自己是 因邺城阵败,思念家乡而逃回来的寻旧蹊”的“寻” 字,很是贴切、含蓄,说明家乡荒芜、变化太大,连 过去走熟了的老路都找不到了,需要来回折转寻找,以至走了好久才进到村里这是承前面“园庐但蒿藜” 的补充下面六句接着详细地描写村中的情况:空巷 无人阳光惨淡,本来是邻里往来,热热闹闹的村庄,而今却成了“狐与狸”的世界,见到“我"来,朝“我”竖毛 怒啼,似乎“我”打扰了它们的乐园似的我”又到处去 寻找,找遍全村,只找到一两位爬不动、走不了而留 下来的老年妇女这幅荡寂无人,野兽横行的凄凉景 地补充了“世乱给家乡带来的惨状,处处传达老兵沉 痛的心情。
象,与前面“世乱各东西〃等句遥相呼应,进一步详细第三段自“宿鸟恋本枝"至“日暮还灌畦:写老兵 回归后的生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是写故 土难离,人之常情,就象鸟儿恋着原来的树枝一样 家乡再破败也是家乡好,所以老兵宁肯忍受孤独、贫 穷也要在家乡居住下来,开始早出晚归的“荷锄”、“灌 畦”的劳动生活这一段既是为以上情节完整的需要 (交待了回归后的着落),也为以下出现新的转折而 埋下伏笔第四段自“县吏知我至”至“远近理亦齐”,写老兵 的重被强征老兵久役刚归,挣扎在凋蔽的乡土上, 以求长存,但就连这点可怜的愿望也不能实现县吏知道他回来了,又来强令去服役,老兵接 到“诏令”后,心中无限酸楚和矛盾诗用六句分三层 写出了他的心理变化第一层,即老兵接到“诏令”后, 首先想到的是这次服役在本乡本土,比上次远在他乡 好得多,值得庆幸然而再又一想,上次离家还有老 母和邻里亲人相辞别,这次却“内顾无所携”,连一个 辞别的亲人都没有,又岂能不伤情第二层,再拿“近 行和“远去”的最终利害相比较,虽然是独身一人,还 是在本乡服役好,否则还不知将来漂泊到哪里又是 自幸第三层,再一想家乡已经荡然一空,就剩下我 一人,到哪里还不一样,管它是远是近。
于是又陷入 自伤这三层反复变化,层层深入,细腻入微地刻画 出老兵又被强逼应征时的心理状态第五段自“永痛长病母”至篇末,写老兵临离家 时的回忆,道尽“无家别”之惨凄母亲是老兵惟一的 亲人,上次服役临走时,母亲已卧病在床,本该留下 来奉养、服侍但为了平定叛乱,他还是挺身而去五年后归来,母亲早与世长辞,无人安葬,弃 尸沟溪对于老兵来说,生不能奉养,死不能尽孝;对 于老母来说,生不见儿,死不得葬,都是一生含恨不 尽的事,故“终身两酸嘶最后两句“人生无家别,何 以为蒸黎”,是老兵伤痛的感情发展到顶点,几乎由 哀而转怒一腔愤怒之情,直指腐朽的统治集团,不 言而喻,这一切灾难,都是他们一手造成的因此浦 起龙在《读杜心解》里说:“末二以点(按:点《无家 别》之题)作结’何以为蒸黎可作六篇(按:指《三 吏》、《三别》)总结,反其言以相质,直可云:何以为 民上? ”《无家别》诗中只有老兵一个人物,通篇都是 他的自叙,没有诗人一言一语的代叙和议论这种客 观地描述将诗人的看法和感情溶化其中,使诗的思想 主题表现得更加深刻和充分老兵的叙述,首尾完整,层次清晰,并用感情 的发展推动情节的演进,是本诗的叙述特点老兵败 阵归来,所见家乡的荒凉景象,在叙述中,由远及近, 由总及详,既看到家乡的现在,又想到家乡的过去; 在个人的命运上,既交待了当前的处境,又追叙了过 往的遭遇。
这一切都随着老兵感情的变化而波动起 伏,层层深入,直至最后造成了老兵“无家”以“别”的结 局,故事到此结束,感情也达到了凄凉—— 哀伤—— 愤怒的极点,尤其以“何以为蒸黎”结束全篇,非常有 力其次,诗在老兵的叙述中,该详则详,该略则 略,留人以回想的余地如“我里百余家”,描述“天宝” 以前村中,热热闹闹的太平盛世景象仅一笔带过, 接下去便是“世乱各东西"再如"四邻何所有,一二老 寡妻”,又省略了老兵当找着这“一二老寡妻”时相互激 动地言谈和寻问的情景这是略的方面,至于详,从 诗中就更显而易见除了老兵进村后所见到的“空 巷”、“日瘦”、“狐与狸”等荒芜景象写得比较具体外, 老兵第二次被迫应征时的心理变化,都叙述得非常详 尽和细腻这对读者深入地了解老兵的感情,同情他 的遭遇,从而增强诗的感染力,产生共鸣都是必不可 少的细腻之笔。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