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电大作业范文-上市公司组织结构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的关系研究—.doc
5页摘要:本文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基础之上,结合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组织结构理论以及内部控制理论,从审计费用入手,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中的组织结构缺陷进行了实证研究,旨在发现审计费用与组织结构内部控制缺陷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进而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效率以及组织结构的设计提供一些经验证据 关键词:组织结构 内部控制缺陷 审计费用 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伴随着资本市场的阶段性发展,呈现怎样的变化特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与外部审计信号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凭借审计费用的高低这一信号是否能向资本市场传递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不同程度?我国2006年基于风险导向和国际趋同化改革目标所推出的48项审计准则带来审计市场效率发生怎样的变化?自2009年开始,我国又陆续修订了38项审计准则,并于2012年施行,那么,我国审计准则优化的路径是什么?鉴于此,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现代公司治理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以审计费用为视角,通过选取其中一个内部控制缺陷指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并据此为提高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效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文献评述 现有的关于审计费用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定价之间的相关性,另一方面,研究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二者皆在一定程度上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效应。
Hoitash等(2008)发现审计费用随内部控制问题的严重程度改变,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的相关性更强因此审计师应该将资源集中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Krishnan和Visvanathan(2005)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会议多、审计委员会里财务专家比例小、审计师变更频繁的公司报告的内部控制漏洞较多,没有内部控制漏洞的公司进行财务预测较多,审计任期和审计费用与内部控制缺陷的报告没有显著的关系Ellen Engel,Rachel M.Hayes,Xue Wang(2010)利用2000年至2004年的美国上市公司的样本进行研究,发现,支付给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总报酬和现金报酬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并与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实施内部控制的需求呈正相关 Andrew J.Leone(2007)发现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是影响审计费用的最重要的因素其次的影响因素是控股子公司个数、涉及行业类型、资产负债率、前两年的盈亏状况、审计年度的审计意见类型以及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成本,而会计收益率、审计任期和事务所规模等因素在回归方程中并不显著Stephen Owusu-Ansah等(2010)发现,对2000年在希腊上市的145家公司进行了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与审计费用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K.Raghunandan等(2006)的研究表明,客户规模、子公司数量、客户涉及的行业数量是影响年报审计费用的主要因素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当内部控制发现有缺陷时,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增加实质性测试来降低测试风险增加实质性测试,很可能会增加审计费用2004年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公司与没有披露缺陷的公司相比,审计费用高出43%Hoitash等(2008)研究发现,SOX 404条款实施后 第一年的审计费用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Hogan等(2008)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公司规模、风险和可审计性后,审计费用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有缺陷的公司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有更高的固有风险和信息风险,且这些风险都与审计费用正相关Elder等(2009)也认为审计费用、审计意见的变化与内部控制缺陷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及理论,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审计费用与组织结构内部控制缺陷呈正相关关系,即上市公司组织结构越不完善,因此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越高 (二)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本文把审计费用(LNaudifee)作为被解释变量,LNaudifee表示上市公司当年审计费用取对数。
2.解释变量本文依据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选取其中组织结构缺陷(organization_stru_d)这一项作为本文的解释变量,organization_stru_d表示上市公司组织结构是否存在缺陷;若存在缺陷,则设定为organization_stru_d=1,否则organization_stru_d=0 3.控制变量根据已有研究文献,本文选取以下控制变量:(1)企业上市年份(LNage);(2)企业规模,以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LNasset)表示;(3)上市公司经营的复杂程度,以上市公司子公司数量表示(LNsub_com);(4)企业经营状况,主要是通过考察企业当年是否存在亏损的情况,以变量(loss)表示;(5)企业的成长性(Growth) (三)模型设计在此基础上,为了检验前述假设,采用多元回归进行验证,模型如下: LNaudifee=α+β1organization_stru_d+β2LNage+β3LNasset+β4LNsub_com+β5Loss+β6Growth+ξ (四)样本与数据。
本文选取2008至201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剔除所有金融类上市公司,最后共得到2 492个样本数据本文所涉及的公司财务数据和审计费用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CSMAR),并从巨潮资讯网(新浪财经网、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2008年度审计快报》中获取部分补充资料,涉及内部控制信息的数据由笔者手工整理本文利用Excel和SPSS16.0软件采用混合横截面方法完成计算和回归分析过程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对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其中在所有2 492个样本中,组织结构缺陷的平均值为0.36 (二)相关性分析表3说明了沪深两市所有样本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表中企业规模与审计费用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67.7%,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正相关;除此之外,企业的子公司数量与审计费用也呈现出1%显著性水平下的正相关关系,并且相关系数达到5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组织结构与审计费用之间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呈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与我们前面的假设相矛盾,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笔者认为由于组织结构过于单一,导致组织结构存在过度的缺陷,进而相应的减少审计的环节,从而降低审计费用。
(三)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表4是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从表4可以看出,organization_stru_d的系数为负,与我们的假设不相一致回归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组织结构缺陷与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而与之前的假设相矛盾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已有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国外企业进行,而国内在内控缺陷对审计费用的关系研究方面还尚未作出相关研究,一个理论在国外利用或许适应,而拿到另一个国家,则应根据该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国家是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公司治理结构尚不完善,尤其以中小公司占据绝大比例;而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相对较简单,组织架构相对很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严重的缺陷,组织结构的相对简单,却给审计带来了相当程度上的便利,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审计师的审计工作,从而降低审计费用在理论上是有这个可能的 就控制变量而言,我们发现上市公司上市年份与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表明企业上市年份越长,需要花费的审计费用越少企业上市时间越长,企业的运营也相对越成熟,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相应的越完善,存在的缺陷相对较少,进而减少审计师的审计工作,减少审计费用同时,企业规模与审计费用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企业规模越大,需要花费的审计费用越高。
企业规模越大,业务相对越复杂,审计师需要采集更多的审计证据,故而审计费用较高此外,子公司的个数得出的结论与公司规模是一样的,都与审计费用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原因同企业规模类似发生亏损的企业,支付的审计费用较高,这是因为亏损企业内部存在重大的缺陷所致,审计师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寻求审计证据,从而直接导致审计费用的增加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审计费用为研究对象,从内部控制缺陷的角度,选取财政部颁布的十八项缺陷中的一项(组织结构缺陷)为变量,检验了组织结构缺陷对审计费用之间的影响我们的验证得出了与以往国外相关学者研究不同的结论:组织结构缺陷与审计费用之间显著地负相关,这是与我国的制度特点和实际经济发展状况息息相关的这也表明,我们国家有待进一步加快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组织架构的设计、完善审计机制的机理等 笔者认为,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和国外的经验,不应只对特殊和特定的上市公司的报告进行强制性规定,应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强制性要求所有上市公司披露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我国在2006年先后由上交所、深交所发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同期发布的还有国资委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这些规则本身就存在诸多差异,因此给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带来了一定的困惑,要真正实现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范,提高其信息披露的质量,在理论上有一个统一的框架和指南必不可少。
证监会和各证券交易所应当尽早推出与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相配套的应用指南,将基本规范中的原则、要素、框架有效地加以运用,这是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必要前提,也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基本依据所在;应加大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强制上市公司披露存在的重大内部控制缺陷以及审计师所指出的内部控制问题同时,为了提高内部控制效率,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公司,必须披露拟采取的改进措施S 【参考文献】 [1]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1]论文免费检测软件[EB/OL]. 1.Hoitash,R.,Hoitash,U.,Bedard,J.,Internal Control Quality and Audit Pricing under the Sarbanes-Oxley Act.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2008. 2.Krishnan,J.,Audit Committee Quality and Internal Control:An Empirical A nalysis.The Accounting Review,2005. 3.Engel,Ellen;Hayes,Rachel M.;Wang,Xue.Audit committee compensation and the demand for monitoring of the financial reporting process.Journal of Accounting&Economics,2010. 4.Leone,Andrew J.Factors related to internal control disclosure:A discussion of Ashbaugh,Collins,and Kinney(2007)and Doyle,Ge,and McVay(2007).Journal of Accounting &Economics,2007. 5.Owusu-Ansah,Stephen;Ganguli,Gouranga.Voluntary Reporting on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and Governance Characteristics:An Ana。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