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宁安镇地区地质构造概述.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31333114
  • 上传时间:2018-02-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宁安镇地区地质构造概述 安晋禾第一章 引言 通过对宁安镇地区地质图的综合读图分析,可以基本了解宁安镇地区的地质概况,包括地貌起伏、构造类型、构造地层、形成时期等在这些方面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温习阅读地质图的基本步骤加强了对地质图上岩层产状要素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在把岩层展绘在构造纲要图和地质剖面图方面,特别强调空间想象能力和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其中包括岩层整合关系、岩浆侵入关系、褶皱几何关系、断层几何关系和倒转几何关系,这要求我们合理把握平面和立体思维的转换,培养地质兴趣和思考方式 我们的分析基于《宁安镇地质图》 这幅地质图属于小比例尺地质图(1: 200000) ,图上1厘米相当于自然界2公里该地质图长22厘米,实际长度44公里,宽18厘米,实际长度36公里,覆盖实际面积1584平方公里基于《宁安镇地区地质图》 ,我们编制了同比例尺的《宁安镇地区A-B剖面图》 ,这给我们分析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提供不同的视角,带来极大的帮助 第二章 地层与构造 根据地层出露界线分析,宁安镇地区地层沉积时间从元古代到新生界,包括早震旦纪到早三叠世的一系列岩层,但缺失泥盆纪和石炭纪岩层。

      在《宁安镇地质图》可以明显发现,北部出露地层较老,其中寒武纪和奥陶纪岩层发育完好;中部大片发育志留纪岩层,发育较好;而南部出露地层较新,典型代表是发育广泛的二叠纪岩层,并且在该地区东部和西部分布有早三叠世的地层 在地质图上可以发现P1-T1之间地层产状大致相同,故可视为同一个构造层,但P1和S2+3之间直接相连,中间缺失C、D时期的沉积,且NE方向上二者相交处P1岩层倾角为8度,而S2+3岩层倾角为45度,两套地层产状相差悬殊,可判定该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E2和O1之间缺失E3地层,但两套地层产状大致相同,可判定该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断层构造在该地区发育广泛并且种类多样为使纲要图的编制方便,我们把断层依次编号F1-F14我们可以把断层大致分为两部分,东部近东西走向的断层系和西部放射状的断层系F1断层穿越S1,切断了O2+3,说明F1形成于O2+3之后,S1之前;同理可推测,F2、F3形成于P2以后此处F1和F2之间构成一个地堑构造,F2和F3之间构成一个地垒构造而F4-F8断层组合比较复杂,其中F5为F4的次生断层,F6、F7、F8三条断层相互连接,中部可能发育为小盆地西部的F9-F14为放射状断层,主要是由于花岗岩侵入体形成的。

      放射断层切割了T1之前的所有断层,故可以判定该侵入体形成于P2之后,T1之前由其引发的断层构造也是形成于该时期该地区也是褶皱发育也很强烈规模最大的褶皱发育在地区北东方向包括了S1、O2+3、O1、E2、E1、Z2地层,核部老、两翼新,为向斜构造且向斜被断层错开,说明向斜形成于断层之前另外,在F1-F3断层处有一背斜发育,包含了S1、S2+3、P1、P2地层,形成于断层之前此外,在北部、东部、西南部有大量的小型褶皱发育,反映了该地区构造运动的强烈在该区西部出现花岗岩侵入体,该侵入体一次穿过了Z、E、O、S、P的地层,说明它形成于P2之后,T1之前此侵入岩也导致其周围放射断层的形成,说明其穿透能力强第三章 构造发展简史 宁安镇的构造运动比较复杂该地区从震旦纪开始接受沉积,到E3时期,地壳经历了一次抬升,剥蚀掉了E3部分的地层,不久后地壳下沉,重新开始接受沉积,此时海水环境稳定,沉积也较有规律直到C3时期,该地区又被抬升,抬升后剥蚀了整个泥盆系和石炭系的地层,随后下沉到海底接受沉积,直至早三叠系在震旦纪之后,北部地区由于应力作用就开始出现断层活动,形成了一系列的断层带,随后,在奥陶纪以后,中部地区也开始断层活动,形成了近东西走向的断层带。

      到晚二叠世以后,西部出现大型的岩浆岩侵入活动,导致一系列断层带随之形成,也是的该地区的构造更加复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