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圆》单元练习.docx
4页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圆?单元练习 一、填空1、一个圆的直径是40厘米 ,半径是厘米 ,周长是厘米 ,面积是平方厘米2、在同一个圆里 ,周长是直径的倍3、一个圆的半径减少2分米 ,直径将减少4分米 ,周长将减少分米4、已学过的轴对称图形中 ,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 ,长方形有条对称轴5、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直径是10厘米的圆 ,如果用它围成一个正方形 ,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6、在一张长8厘米 ,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画一个最大的圆 ,这个圆的周长是 厘米.假设将这个圆剪去 ,剩下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7、把一个圆分成16等份 ,然后剪拼一个近似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宽是2分米 ,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分米8、某个钟面上时针针长6厘米 ,分针长8厘米 ,从6:00整到9:00 ,分针扫过的面就是602.88平方厘米 ,时针扫过的面就是平方厘米 ,分针的针尖走过的距离是厘米9、将一个周长12.56厘米的圆形纸片对折 ,得到一个半圆 ,半圆的直径是 厘米 ,半圆的周长是 厘米 ,半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二、判断1、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π=3.14…… √×2、所有的三角形都不是对称图形…… √×3、圆的直径的长度总是半径的2倍…… √×4、大圆的圆周率大 ,小圆的圆周率小…… √×5、半径是2厘米的圆 ,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三、选择。
1、有一块半圆形的木板 ,量得它的直径是4分米 ,它的周长是〔〕分米A、6.28B、10.28C、12.562、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2分米 ,3分米 ,两个圆的周长的比是〔〕A、2:3B、1:1C、4:9D、1:33、圆的半径扩大5倍 ,圆的面积扩大〔〕A、5倍B、10倍C、25倍D、无法确定4、在周长相等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中 ,〔〕的面积最大A、三角形B、长方形C、正方形D、圆5、把一个圆对折 ,再对折 ,所得到的图形的周长是〔〕〔半径用r表示〕A、πrB、πr+2rC、1/2πr+2rD、 1/2πr四、看图求面积1、求图中阴影局部的面积〔单位:厘米〕〔1〕答:阴影局部的面积是平方厘米〔2〕答:阴影局部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五、解决问题1、一根铁丝长4.71米 ,正好在一个圆筒上绕了10圈 ,这个圆筒的直径是多少?列式:答:这个圆筒的直径是分米2、一个直径10米的水池 ,周围有一条环形小路 ,路面宽3米 ,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列式: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局部 ,我常采用范读 ,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 ,我读一句 ,让幼儿读一句 ,边读边记;第二通读 ,我大声读 ,我大声读 ,幼儿小声读 ,边学边仿;第三赏读 ,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 ,一边放录音 ,一边幼儿反复倾听 ,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答:小路的面积是平方米3、学校操场上的环形跑道如下图 ,求出跑道的全长和围成的面积〔单位:米〕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那么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列式:周长为:宋以后 ,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 ,学堂兴起 ,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 ,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 ,特别是汉代以后 ,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 ,比方书院、皇室 ,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面积为:答:操场的周长是米 ,面积是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