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简要概述资料分析.doc

32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78381856
  • 上传时间:2022-04-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9.50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简要概述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概述资料分析的作用和内容一、资料分析的作用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各种信息、资料不仅来得快,而且 数量庞大,特别是处于社会中枢的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是信息收集、 加工、处理、传递的基地它所接受的信息和资料无论从数量上,还 是从复杂程度上以及广泛性上,都是一般单位和部门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作为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对各种资料进行准确与快速分析综 合的能力,才能胜任其工作资料分析测验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 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资料分析测验的基本 方式是:首先提供一组资料,或是一段文字,要求应试者根据资料的 信息进行分析在考试中,资料分析部分绝不会出特别难、怪、偏的题,因为它 只是一种对应试者分析和量化比较能力的考查,通过对具体数据的比 较和一种可能的量化推断,对题目后的问题做出解答这部分题目偏 重于计算,费时较多,所以应试者应为这部分题目保留更充足的答题 时间二、资料分析的内容资料分析主要是对文字资料、统计表、统计图(包括条形坐标图、 圆形百分比图、坐标曲线图、网状图)等资料进行量化的比较和分析 应该说,这种类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应试者分析、比较和量化处理的能 力,其中这几个类型又有其各自的特点:(1) 文字资料是通过对一个事件的量化叙述,来考查应试者的 理解与量化处理能力。

      它需要对全段材料有个整体的把握,需要一种 对数字的敏锐洞察力2) 统计表是指把获得的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按一定 的顺序排列在一定的表格之内的一组数字任何一种统计表,都是统计表格与统计数字的结合体统计表是 系统提供资料和积累资料的重要形式在解答统计表问题时,首先要 看清试题的要求,通览整个资料,然后带着问题与表中的具体数值相 对照,通过分析、比较和鉴别得出答案3) 统计图是根据统计数字,用几何图形、事物形象和地图等 绘制的各种图形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等特点统计图可 以使复杂的统计数字简单化、通俗化、形象化,使人i目了然,便于 理解和比较因此,统计图在统计资料整理与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 并得到广泛应用在解答资料分析测验中有关统计图的试题时,既要 考查直观形象,又要注意核对数据,不要被表面图像所迷惑资料分析的解题方法、资料分析的题型介绍首先提供一组资料,这组资料可能是一个统计表、一个统计图或 者是一段文字其中,统计表与统计图是现代行政管理中用来表达资 料的数量关系的主要方式在资料之后相应地有1〜5个问题,要求 应试者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计算、处理, 然后,再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找出正确的答案来。

      二、资料分析的解题方法一般来说,问题的难度有三级:第一级是简单题,这种题在阅读 资料之后只需要通过观察就可以在资料图表中直接找到答案,比如判 断最大值、最小值或资料中某一具体数值等;第二级是中等难度题, 常常要经过一定的运算或对资料进行一定的分析综合之后才能得出 答案;第三级是较难的题,往往给出一组判断,要求应试者分析这组 判断的正误,这类题一般带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对资料进行比较、 分析与综合在资料分析测验中,资料后面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依据资 料的内容而设计的解答这类题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要认真审题阅读完整个资料之后,在掌握资料所提供信 息的总体特征或突出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每一试题提岀的具体问题, 与图表中的具体数值(或图形)相对照,通过分析、计算,才能得出 正确答案尤其是统计图,要看懂图,看清图外的标号代表什么做 题时,有时甚至要用到资料上没有直接给出的相关背景知识才能得出 正确的答案但需要提醒应试者注意的是,答题的直接依据是试题提 供的资料,切记不要脱离资料本身所提供的信息,不要凭自己个人的 经验或非试题提供的同类信息做出判断,否则会严重影响考试成绩 此外,还要明确的是,资料分析试题是以图、表或文字反映的信息为 依据,应当把对图表与文字内容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止确答题的首要条 件。

      审题时要仔细,以便达到快速、准确答题的目的2) 尽量采用简便方法,以提高做题速度如利用排除法,先 将不可能的选项排除,有时四个选项的第一或第二个就肯定是正确答 案如果下而也没有诸如“以上都对”或“以上都错”的选项时,那 就可以不管第二、三、四或第三、四个选项了,这样直接将其排除, 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3) 注意题中计算单位的一致性如出现公里与里、公尺与尺 混用时,要先统一起来再选择正确答案,不然易错选资料分析统计知识分析概述产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 产业结构的划分它大体反映了人类生活需要、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 的不同阶段,基本反映了有史以来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以及社 会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相互关系,是研究国民经济的一种重要方 法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即农业,包括种植业、 林业、牧业和渔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即 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 建筑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即除第一、 笫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笫三产业可以分为 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此外,通常说的办“三产”,其内容并不一定都是第三产业,把 企事业单位创办的主业之外的营利性的经济实体都称之为“三产”是 不确切的例如:所办的实体如是养牛场则属于第一产业,如果是工 厂、施工队则属于第二产业,如果是商店、招待所、咨询机构、游艺 厅等才属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市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有关行业组成,它的基本属 性决定了第三产业必须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各种配套服务在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第三产业没有受到足够的 重视,以致长期处于滞后状态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 不断深入,第三产业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其它经济产业一样,也必须遵循客观发展 的规律就现阶段来看,在我国第一和第二产业仍占经济的主导地位, 对国民经济的支配作用并没有改变,而第三产业正处在培育和发展阶 段因此,还不能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高越好,而应该 和其它产业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 康发展如果片面强调第三产业的作用,不切实际地提高第三产业增 加值占国内乞产总值的比重,就可能出现“泡沫”经济现象,难以保 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必须同 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相适应,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第三产 业比重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比重较低北京199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突破50%, 1998年达到56. 6%,在全国30 个省会城市中居第一位九五”期间,北京经济继续坚持“三、 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全市GDP的比重,这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总产值.净产值.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究竟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所有常住机构单位或产业部 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国内生产总 值能够全面反映全社会经济活动的总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形势的重要综合指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 一指标总产值、净产值和增加值都是人们用来衡量社会生产活动总成果的三个重要总量指标以工业生产为例,可以说明总产值、净产值和 增加值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工业总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 生产的产品总量,也就是全部工业产品价值的总和它既包括在生产 过程中物质消耗转移的价值,也包括新创造的价值。

      具体包括:(1) 成品价值,即在本企业内不再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产品价值2) 按加工费计算的已完成的工业性作业价值,包括在作业过程中所耗用的材料和零件的价值,但不包括被修理加工产品的价值3)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工业总产值采用 “工厂法”计算,即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但不允许 把企业内部各车间的生产成果相加重复计算工业净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动新创造的 价值,即工业总产值扣除物质消耗(包括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价值;提取的折旧费和大修理基金;定货者来料价值和生产销 售中的其他一些物质消耗价值)以后的价值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动创造的价 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工业增加值就是工业总产出中扣除 中间消耗以后的价值,它与工业净产值计算口径基本上是一致的,但 也有差别:工业增加值包括折旧、大修理基金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 务费,工业净产值则不包括;工业增加值不包括企业对非物质生产部 门的支付如利息支出等,而工业净产值是包括的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是:工业增加值二工业净产值-支付给非物质生产的费用-利息支出+ 固定资产折I 口+大修理基金由此可见,总产值、净产值和增加值这三个指标既相联系又有区 别,总产值包括了转移价值的多次重复计算,因此其数量最大,一般用来反映生产的总规模;但它不能确切地反映丰产发展状 况;净产值是反映生产活动新增加的价值,其数量最小,增加值是反 映生产活动新增加的价值和转移价值,可以比较确切地反映生产的规 模、速度和效益。

      随着现行统计制度方法逐步向国际接轨,净产值指标C不再使用,总产值指标用的越来越少,而增加值指标用的越来越 多恩格尔系数 1857年,世界箸名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就越 小,这一定率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应这一定率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 系数其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二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X100% 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随收入变化而 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定量关系和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岀占消费总支岀的比例来说明生产发展、收入增加对 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 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 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方面 转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 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一经提出,就得到西方经济学界的广泛接受和确认,认为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在我国也较早的就被应用在 统计工作当中计算恩格尔系数一般是采用各地的城乡住户调查资 料。

      如根拯天津市1995年城镇住户调查资料,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为4064元,其中人均食品支出为2117元,则恩格尔系数为52. 09%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 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 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低于40%为富裕在 我国运用这一标准进行国际和城乡对比时,要考虑到那些不可比因 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由社会经济 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对于这些横截面比较中的不可比问题, 在分析和比较吋应做相应的剔除另外,在观察历史情况的变化吋要 注意,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 倾向它是在熨平短期的波动中求得长期的趋势恩格尔定律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 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岀中)用来 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 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