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专题四 选择题突破(二) 化学与传统文化.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无**
  • 文档编号:169982557
  • 上传时间:2021-02-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5.9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古籍中化学知识小结1.物质的鉴别(1)真假黄金 《旧唐书》提到唐朝武则天,一次赏给她的一个臣子许多黄金,那臣子放在火焰上灼烧后证明是假的,因为铜的焰色为绿色,而黄金入火“百炼不消”、金入猛火“色不夺金光”;另外试金石的利用,我国也可能是最早的国家之一,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剖析的最明确不过了,“金有……,和银者性柔,试石则色青(七青八黄九紫十赤):和铜者性硬,试(金)石则有声”2)真假焰硝 晋朝的皇甫士安,已提出纯硝石概念;南北朝医学家陶弘景为了鉴别真假焰硝,他研究发现“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用现在的化学知识知道钠黄钾紫的焰色反应特性真焰硝对可燃物还能“火上加油”,加速燃烧(助燃),而假焰硝(芒硝)则否,硝酸钾(真焰硝)可知2.物质的性质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叙述有:“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华,转而相亲,化为白液凝而至坚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太阳流珠”“河上姹女”,指的应是汞,“黄芽”指硫黄,“金华”指铅文中告诉我们:水银可和硫化合,也可和铅生成合金铅汞齐——“相亲”,铅汞齐为一种白液;水银沸点357 ℃,故说“得火则飞,不见埃尘”。

      迟于魏伯阳200年的晋朝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中写道:“铅性白也,而赤之以为丹,丹性赤也,而白之以为铅”十分显然,文中是说白色的铅,可跟氧化合生成红丹(四氧化三铅),而红丹也可分解转变成铅,是单质跟化合物的互变过程又如“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丹砂”即三仙丹,加热分解成水银,并逸出氧气,反之水银跟氧也可化合成丹砂《周易参同契》是一部现在世界上最古老的著作,其中叙述到:“若药物非种,各类不同,分剂参差,失其纲纪”,那就不能反应,而且“比例”必须符合胡粉投入火中,色坏还为铅” “胡粉”属碱式碳酸铅一类,“投入火中”黟一加温时则“色坏还为铅”,中间产物应是一氧化铅李时珍《本草纲目》:“朴硝……此物见水即消,又能消化诸物,故谓之消”清朝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对硝酸的描述:“强水最猛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赵学敏对氨水的描述,也惟妙惟肖:“……气甚辛烈蚀人脑,非有病不可嗅莳夷遇头风伤寒等症,不服药一唯以此水瓶口对鼻吸其气,则遍身麻颤、出汗而愈、虚弱者忌之”3.单质的制取晋朝葛洪在《抱朴子仙药篇》,对制取单质砷提出雄黄转化为三氧化二砷,列举六种方法,其中第三种“或先以硝石化为水乃凝之”,从现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看:As4S4+12KNO3===4K3AsO4+4SO2↑+12NO↑,再藉富含碳物质的松脂等还原得砷。

      隋末唐初的孙思邈,在其《太清丹经要诀》中:“雄黄十两(1斤16两计)末之,锡三两,铛中合熔出之,入皮袋中揉之使碎入坩埚中火之,其坩埚中安药了,以盖合之,密固入风炉吹之,令埚同火色寒之,开其色似金”西汉时期的“胆铜法”,更为大家熟知,在《淮南万毕述》中:“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青”指铜的化合物硫酸铜一类该法一可常温制取,二对矿石品位要求不高,是“湿法冶金”的先祖 4.化合物的制取(1)化工之母硫酸的最早制得者,中国2世纪(东汉末)的金丹学家狐刚子,在他的《出金矿图录》中的《炼石丹精华法》,就有叙述,早于贾比尔海扬足足600年原文:“以击垒作两个方头炉,相去二尺,各表里精泥其间旁开一孔,亦泥表里,使精熏使干一炉中着铜盘,使足,即密泥之;一炉中,以炭烧石胆使作烟,以物扇之,其精华尽入铜盘炉中却火待冷,开启任用入万药,药皆神”文中装置科学性很强,为使不漏气,“即密泥之”,为提高炉温,“以物扇之”精华”指硫酸酐或硫酸2)苛性钾 战国时期著作《周礼考工记》中对氢氧化钾的记述原文:“泺帛,以烂为灰,渥润其帛,实诸泽器,淫之以蜃”大意按现在的话来说,漂洗(泺)丝帛时,先烧烂木(烂指干燥木头)为灰(含K2CO3较多),用其灰汁浸泡丝帛于光泽容器中,再加入蜃(蜃指石灰)。

      其反应:K2CO3+Ca(OH)2===CaCO3↓+2KOH晋朝葛洪还指出,“此不宜预作,十日即息”,掌握了苛性钾强烈吸收二氧化碳的性质;还指出“此大毒”,腐蚀性极强明朝李时珍还将制得的碳酸钾用于洗衣、发面1.(2020全国卷Ⅱ,7)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B.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C.“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答案 A解析 胆矾是晶体,化学式为CuSO45H2O,A错误;湿法冶铜,即“胆铜法”,利用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B正确;“熬之则成胆矾”就是加热浓缩、溶质结晶析出的过程,C正确;“熬胆矾铁釡,久之亦化为铜”,即铁置换出铜:Fe+CuSO4===Cu+FeSO4,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D正确2.(2020全国卷Ⅲ,7)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D.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答案 C解析 孔雀石、蓝铜矿的主要成分均能与酸反应,C错误3.(2019全国卷Ⅰ,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答案 A解析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与氧化亚铁有关,而氧化铁显红棕色,A项错误;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B项正确;陶瓷以黏土为原料,经高温烧制而成,属于人造材料,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项正确;陶瓷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中硅元素化合价处于最高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D项正确4.(2017全国卷Ⅰ,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萃取答案 B解析 “令砒烟上飞着覆器”“凝结”说明该操作为升华5.(2015全国卷Ⅰ,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 B. 硝酸 C.醋 D.卤水答案 B解析 根据题意,“强水”能溶解大多数金属和矿物,所以为硝酸题组一 考查物质成分1.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在其《物理小识》卷七《金石类》中指出:有硇水者,剪银塊投之,则旋而为水其中的“硇水”指 (  )A.醋酸 B.盐酸C.硝酸 D.硫酸答案 C解析 根据文字“银”“投之”“旋而为水”,再对比四个选项,只有硝酸能和银反应,故选C2.我国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中药材铁华粉的制作方法:“取钢煅作叶如笏或团,平面磨错令光净,以盐水洒之,于醋瓮中阴处埋之一百日,铁上衣生,铁华成矣 中药材铁华粉指(  )A.铁粉 B.醋酸亚铁C.冰醋酸 D.食盐答案 B解析 根据文字“钢”“醋瓮”“铁上衣生”可推测是铁和醋酸的反应,产物为醋酸亚铁。

      题组二 考查实验操作3.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 1 892 种,其中 “烧酒” 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A.萃取 B.蒸馏C.渗析 D.干馏答案 B解析 从文字叙述可以看出是从浓酒中分离出乙醇,是利用酒精与水的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将其分离提纯4.《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文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 (  )A.加热 B.结晶C.蒸发 D.过滤答案 D解析 灶燃薪是加热,“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是蒸发结晶,所以没有过滤5.《新修本草》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分液 B.灼烧C.升华 D.干馏答案 B解析 “烧之”是直接灼烧该物质,该操作应为灼烧题组三 考查反应过程6.(2020河南省濮阳市第二次模拟)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古代制取下列药物过程中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本草纲目》:制取“玄明粉”(Na2SO4)以芒硝于风日中消尽水气,自成轻飘白粉也B《通玄秘术》:制取“华盖丹”(醋酸铅)以铁筋穿作窍,以绳子穿之;用净瓷瓮子盛米醋一斗,将铅片子悬排于瓮子口……C《本草蒙筌》:制取“灵砂”(硫化汞)水银一两,硫黄六铢,先炒作青砂头,后入水火炉抽之……D《本草图经》:制取“铁华粉”(醋酸亚铁)以铁拍做段片,置醋糟中,积久衣生……答案 A解析 用芒硝制硫酸钠的反应为:Na2SO410H2O===Na2SO4+10H2O↑,没有发生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符合题意;用净瓷瓮子盛米醋一斗,将铅片子悬排于瓮子口,即将铅的单质转化为醋酸铅,铅的化合价升高,是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水银一两,硫黄六铢,来制硫化汞,硫和汞的化合价改变了,是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以铁拍做段片,置醋糟中,积久衣生制醋酸亚铁,铁的化合价升高,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7.东汉著名的炼丹理论家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提出:“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已知胡粉主要成分是2PbCO3Pb(O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胡粉中的 Pb 显+4价B.这里的“火”中含有炭C.此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化合反应D.在元素周期表中铅与碳都位于第ⅥA族答案 B解析 根据描述,胡粉投火后有铅单质生成,所以“火”中必须有还原剂而A选项,Pb显+2价,C选项应该发生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D选项,铅与碳都位于第ⅣA族8.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如:①“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②“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描述的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B.“曾青”是含有Cu2+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C.“积变又还成丹砂”中的“还”可理解为“被还原”D.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答案 B解析 A选项,①中描述的化学反应条件不同,所以不是可逆反应;C选项中的“还”是汞单质变成HgS,化合价升高,被氧化;D选项中水银金属性低于铜,无法置换;B选项中根据描述可知是铁与铜离子的置换反应题组四 诗词分析9.“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中对 “CaCO3→CaO”的转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